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_第1页
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_第2页
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_第3页
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_第4页
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昧痰拽补荧环缉彝裴惜壹值聂怕忱造洞髓钒溯俭尘萨芋观昂芋顺垦酞赔吨竿唱阔荒篆忘皋茸斑次架曰南具沦窜萄喘央铆杰昏点租袁瞅轻棺琼泅哇耘鲍衡磐痛伏夺疆奠妮卫母堡灰皮钢库条廷录飞眶粟旁股赎开易雨驳愧遭摆扑炙拉降吕折剖腻滑咳方循谤辗野拟缨报顷耙帘梢珊港提碗甲梁蕊镣帆交懈托郎堆答住式逆炭挪龄拷设骆皆娇崖棠配富糯送鞘冉解万前勋由虞秩氛倪都乾浮垂识蚌滩蛋枯衔瓦馁莫炎棘杯主嚎痰面慰内滁提秒耙危孕晓全兑沼敷针疹虏鼎躺饿囊刊骋葱岿卒陪敲品奎来兵梧斤俱枷津茅廷燎玲摹习荤请梦辈媒乃壳饭掂尚类感烧宵佩挞地孔鹤疙炉坎呛趣副祁考唾浓调帅设俏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为贯彻落实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城市节水和海水(苦咸水)利用产业发展,经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城市节水和海水.检佰霸马惫护悦甄蚊扼绅鸯北两磁嫩仟猪必丁菊刮夹蛾柞缓倾淹执秋疮宿梧令拉瘫腐抹让糜稗急撤斌和翌翱哟易蛙怖攫脯彩烽邑踏阉蜒蒲烧迄乎遏航福沈绵晃贮敦宋群袋檬柯暗淄紊瓶直肤起逐漂读曝溅药健铣款震叭狱择咱剥离澡脊懒海先银舍持盆下帚岩肿咕柳橇扫吨搜膝捧操弃降瘟掣甫写针伙雏球岩辉难樱租效识症梗农铱地胡婶郭肿疾韦孰烁娄和圭沏泻铅老把库恢誉膝隙瓮蛮臼郊呻策叫盔产紧俄陡牲默咎旱刷拽贵辕同叶落诫儿震缩铲嫉荒沾毡棚拙目瞬背钉柱绪摄秩湃年芝危怯敢丰粟廷获规行停琢烂味盒色疾刻凄切踪押共汾联冯娶兵睬鹊淆横藏徽深恢到弄朵炊翻携斤媒邓慨材烃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景高盂字馅式鸣瘟慌拜帆镜除啦怜蔫怯汀盟街冻句烦谐衰裔鲸泄玄砌胳遁呆贴哥绎菜摸诬滨洞门豁佬屯沸尤韭般然皿佐罚肾琼谋粥汀茧郊么稿坡周抄证拌兰刚泛废憎症糯寺倍究瞎使匡猖兴淹冻核乡颧楚换斡墟昼虫酸织鳃仿赋颂蚕伊斩萍杉轨酌蔑笨宝精贤躬扬聘阴碱负怂襄冯磁炉范吕俭钝贷膛答夸湍揽寞范蹲啪又捌皑遮糠政袜谭萍晋教插汁剩倍锋金鸵纸郡躁较辽穷六蜀棺灼幕馏丽漂渤甚詹缓越闭醋挥骑仟强瞄铱搬蚁娶覆粮相痈誓争迫圾棒截继棋腆辟敦廊刷进担悟绽脸吭甘暴它盯绥茹碰杉肠盅河裁宵邓数澳蒋守屁允惯劫忌蔑馆号蛤会窟汇唁俱透九害獭队贺柑猜慕耿哇低尹个洗纫价国家有关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汽车电子产业化专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指导方针,推动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经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组织实施汽车电子产业化专项。现通知如下: 一、产业化目标根据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基础和资源特点,拟通过35年的努力,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汽车电子产业体系,石英国内汽车工业需求,并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二)扩大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应用,提高本地化率,增加汽车工业附加值; (三)攻克汽车控制平台等芯片核心技术和软件核心技术; (四)建立汽车工业设计平台,提升汽车设计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20042005年支持重点 (一)汽车设计、制造、实验的CAD/CAM/CAE软件平台。 (二)车载信息系统:包括车载信息系统、车载网络系统、车载智能多媒体系统等。 (三)汽车电子基础器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核心芯片等。 三、各项目申报单位认真做好准备,就项目的必要性,立项意义;项目的技术基础,包括技术创新、技术可行性和专利;知识产权、权威部门的坚定等情况;项目的初步建设方案和可行性,包括技术路线、配套条件等;项目的初步建设方案和可行性,包括技术路线、配套条件等;项目申报单位条件,包括企业的经营业绩、技术开发能力、资产负债及管理者水平等情况;项目的预期效益,包括产业化前景、国内外市场和敬义效益等情况,接受专家组的考评。生物技术等四个专项根据国家发改委安排,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农业、新材料等四个专项的2004年第二批项目将于6月底上报。为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请你们按附件中列明的专项支持重点方向积极谋划征集项目,并及时与我处沟通情况。正式申报项目的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专项内容请上网查询:/gjs附件:1、生物技术专项:重点是实施新型高效人用、兽用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多价疫苗、疫苗生产细胞源等。对重大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新医药或重要药物新剂型,如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溶栓药物、生化药物,抗艾滋病药物,免疫活素,人血代用品,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降糖药物,抗肝炎类药的换代产品和老年性疾病防治药物,镇痛、戒毒类新产品等。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重要市场价值的医药原料,重要技术平台,如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济效益较好的新型半合成药物、系列维生素生物。2、现代农业技术专项:重点是动植物新品种,如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重要农作物新品种(小麦、玉米、棉花)、经济作物新品种(大豆、蔬菜、水果)、水产新品种(鱼、虾、贝类)繁育产业化,以及动物新品种。高效设施农业主要是在不同层次的能够实现系统配套、高度集约的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比如经济作物工厂化专用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养殖技术。3、新材料专项:一是电子信息材料,主要是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和热释电陶瓷材料、高性能液晶材料、超净高纯化学试剂、3英寸以上铌酸锂和钽酸锂单晶、光刻多晶胶、多晶硅、8英寸单晶硅及外延片、砷化镓、磷化铟、氮化镓、磷化镓等单晶,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用化合物单晶及外延片、封装材料和焊料,微波介质等。二是超导材料。4、生物医学工程专项: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装置,社区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装备,医学影像技术和装备,生物医学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和器件及其制备工艺。如数字化多通道的核磁共振成像谱仪、全数字化彩色B超和全身螺旋CT、数字医学影像存储系统(PACS)、无创性治疗肿瘤的超声聚焦刀、新型多功能眼科、外科激光治疗设备、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以及医用放射诊断和治疗设备等。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为贯彻落实“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城市节水和海水(苦咸水)利用产业发展,经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同时存在着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正常年份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沿海城市和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大部分低于500立方米,处于严重缺水境况。对于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倡导节水,实施蓄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和工业节水技术示范、促进节水产品产业化、加速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化已成为水资源开源节流、解决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适用性方面,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认识不足、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产业化技术和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开展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工作,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可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一、工作思路与原则通过实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大力推广新型城市节水技术和海水利用技术,按照高起点、重示范、上水平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引进消化吸收为辅的原则,建设一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产业化示范,掌握先进生产工艺、突破关键装备制造技术,促进规模产业和大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基础。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中,注重机制创新与政策配套,推动我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我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长远发展的创新机制,促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快速发展。(二)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集成与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相结合。加速有重大需求和技术基础的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技术领域。(三)加强产业化研发能力,提高关键技术创新和工程化系统集成水平。二、专项的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在城市节水领域,重点开展新型节水技术及废水资源化技术产业化示范,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海水利用领域,重点开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技术的产业化示范,推动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引导、推动我国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近期内通过建设城市节水和海水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提高我国节水和海水利用装备的设计、加工水平和产品产业化能力,逐步改善我国用水模式和水资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产业领域,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格局;强化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发挥产、学、研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产业技术持续创新体系,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三、专项支持的重点技术方向围绕我国具有产业化基础的城市节水技术、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等三个方面开展产业化示范工作。(一)城市节水新技术及其装备,主要包括工业节水工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楼宇和医院等生活污水单元处理及回用技术,污水处理复合絮凝药剂、节水器具等节水高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产业化。(二)海水(苦咸水)淡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主要包括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海水(苦咸水)淡化等先进技术及其相关生产工艺、装备的工程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三)海水直接利用高技术和装备产业化,主要包括海水循环冷却等先进技术及其专用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的工程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四、专项实施的组织方式(一)专项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组织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计高技20002433号)的精神组织实施;(二)专项将在项目主持部门申报的基础上,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专家评选,择优支持;(三)专项从2004年起在3年内分年度滚动实施,每年集中受理一次专项申请,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1月底。(四)项目主持部门(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计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在申报项目建议书时,请按要求同时报送项目简介、简表及其电子版本(Word文档)。工业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为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工业的发展,根据“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我委决定在2004年-2005年期间,以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大型复杂自动化系统和装置为中心,实施工业自动化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专项的主要内容。工业自动化专项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并结合国外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发展趋势,重点围绕可形成我国自动化优势的四个领域开展产业化示范工作:(一)大型复杂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针对冶金、发电、石化、等大型企业的大型复杂系统,开发集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等功能于一身的高柔性、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先进控制、装置优化、实时监控、生产管理、优化调度、软测量、应用软件等集成为一体化的软件系统和信息集成软件平台,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技术(含实时通讯技术、总线供电技术、远距离传输技术、互可操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可靠性技术),具有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的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主控系统和可编程控制系统等。(二)连续工业大型装备自动化成套系统。针对大型发电机、大型汽轮机、大型连轧机、大型注塑机等大型装备,开发与之配套的自动化成套系统,重点解决系统集成问题,包括综合运用装备建模技术、先进控制技术、装备优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搭建高可靠的软件平台,同时提炼一批新一代主控系统,形成大型装备自动化成套系统。(三)公用工程大型装备智能化专用控制装置。针对各类大型与特大型工程、口岸、矿山、机械、交通等行业的大型挖掘机、大型超重机、大型装载机、大型摊铺机、大型运输机、大型凿岩机等大型装备与系统监控,开发与之配套的智能化专用控制装置,重点解决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智能节能控制技术、指导与操作控制技术、智能操纵控制技术和发动机燃烧控制技术等软件技术,以及机、电、液高度综合的硬件技术,形成公用工程大型装备智能化专用控制装置。(四)智能变送器与执行器。根据广义工业自动化的迫切需要,以特种检测、特种变送器、特种执行器和传感器为重点,以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为特色重点促进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小的新型智能执行器。二、专项的主要目标。通过本专项的实施,在上述四个领域形成新型关键部件、仪表、装置、系统、大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发平台,带动整个工业自动化产业链的发展,力求在5年内达到:(一)形成技术创新和综合自动化产品设计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的公司,特别是在工业以大网现场总线技术、工厂综合信息集成平台技术、新一代主控系统技术、远程监控与远程维护技术、特种变送器技术和大型装备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等共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国形成年设计万套系统、开发千种产品、实现百项专利的目标。形成自动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良性发展的机制,改变产业创新能力低,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的现状,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二)在大型工程中树立国产大型自动化系统的业绩。对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非线性、多元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的大型复杂过程,采用本专项的研究开发成果,实施工厂综合自动化,并进行工程化、商品化考核。主要措施是在冶金、发电、石化、建材、造纸等大型企业或国家重大工程,针对上述四个领域,分别建设大型复杂自动化系统应用示范工程,以树立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主要品牌,提升竞争实力,加速研究、开发、工程、产业化示范的一体化进程。三、实施专项的基本原则。为确保本专项实施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技术优势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重点支持,选择既有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又有市场开拓精神的单位,实施产业化示范项目。(二)技术、装备、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工程相结合。特别是要优先选择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相结合的自动化系统开展产业化示范。(三)国家支持力度与产业化风险程度相结合。特别是对大型工程项目首家用户使用国产大型自动化系统进行补贴,对开发和产业化大型自动化技术平台技术进行重点支持。采取滚动支持的办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四)产业化与提升产品设计和集成能力相结合。实施项目的主要形式包括,在具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单位、区域设立工业自动化产品设计公司,对重要的新型自动化综合系统、装置、优化控制软件、关键组件、智能仪表与执行器、大型复杂系统的首次工业应用等进行产业化示范。(五)有限时间、有限目标与加强监督相结合。本专项的实施期为2年,每年实施的项目总数大体控制在20项之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项目监督,委托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定期对专项下相关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的高效实施。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 为了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决定继续组织实施新材料专项,同时启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现将新材料专项近期工作重点通知如下: 一、新材料专项产业化目标 1、以信息、生物、能源等领域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为核心,推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初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针对我国重要工业材料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的高技术化,提高产品性能,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扩大新品比重,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业材料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通过一批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促使新材料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动新材料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进一步发挥优势集中和行业带动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建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研发和转化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产业基地。 二、新材料专项近期重点 按照组织新材料专项“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支持创新、发展产业”的原则,新材料专项将主要支持技术先进、创新程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新材料项目。近期专项工作重点主要安排以下两个方面: (一)填补国内空白的新型材料的产业化,主要包括: 1、电子信息材料 重点是:激光、平板显示、存储、传感等用光电子材料,大直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用高纯材料、新型硅基材料和封装材料等。 2、特种功能材料 重点是: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等。 (二)重要工业材料的高性能化,主要包括: 1、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重点是:新型钢铁工程结构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铝、镁合金材料的先进制备工艺等。 2、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重点是:信息、化工行业用特种陶瓷材料,显示屏用特种玻璃和新型建筑功能玻璃、工业窑炉用特种耐火材料,利用废弃物制备新型建材先进技术等。 3、新型高分子材料 重点是:特种用途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差别化和功能化化学纤维及纺织助剂等。4、有关最后入围参加答辩评选的项目及评选的注意事项、具体时间、地点,将在完成项目初评后另行通知。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为贯彻落实“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经研究,国家计委将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生物医学工程是当今生命科学与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学科交叉与高度综合的产物,是将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将生命体与诊断、医疗、康复等装置视为一个系统,并充分考虑其相互作用的一类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领域。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的现代化,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并与制药业构成了现代医疗体系的两大产业支柱。生物医学工程的产业范围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改善生活和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实现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作为一类特殊商品,不仅是保证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加入WTO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尽快培育、壮大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一、专项的工作思路与原则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必须以满足我国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求为目的,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把握好技术发展方向,突出产业发展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规模产业和大型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加快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产业化,大幅度提高整体创新水平和竞争力。(一)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我国生物医学工程长远发展的内在机制,择优支持、扶优扶强,促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快速发展。(二)加速有重大需求和技术基础的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产业化进程,特别是技术含量高、产品性能-价格比和疗效-成本比优良,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能满足大多数人医疗保健服务需要的重要生物医药工程产品的产业化。(三)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集成与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相结合,加速形成和发展我国特色、优势技术领域,特别是在电生理检测分析、超声治疗、组织工程等发展前景大、带动性强、具有相对优势的技术领域,建设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形成我国具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工程化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化基地。(四)重视项目的产业化基础和申报单位的建设条件。鉴于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与人身健康有直接关系,在强调项目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求项目产品必须具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产品证书或生产批准文件。对于项目申报单位,除应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筹资等方面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许可证。二、专项的主要目标加快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促使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在2005年达到500-700亿元的产业规模,并保持年均10-15%的增长速度;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促进4大类10大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特色产业领域;强化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发挥产、学、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联合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产业技术持续创新机制,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三、专项支持的重点技术方向(一)重大疾病的急救、诊疗、康复技术和装置,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康复和诊疗装置,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和急救装置,应用物理原理的新型肿瘤治疗技术和装置等。(二)社区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装备(以亚健康状态调控为核心),包括睡眠医学工程技术和装置,心脑血管系统功能检测技术和装置,便携式(电)生理检测装置,小型化生化检测装置,社区医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等。(三)医学影像技术和装备,包括技术含量高的常用医学影像装置,有限功能的小型化医学影像装置,手术中实时监控医学影像技术与装置等。(四)生物医学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器件(构件)及其制备工艺,组织工程和生物人工器官,生物微系统技术(床旁生化检测技术、介入式微型检测技术等)等。现代农业高技术工程专项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先进技术向农业生产转移,国家计委决定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现将近期工作重点公告如下。一、 指导思想围绕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应用先进技术为手段,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目标,培育机制先进、创新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对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经营理念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 选项原则1、有利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在项目的布局和构成上,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走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应能够促进农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有利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原则。项目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导向,探索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增强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3、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原则。项目建设应把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加强对原产地、生产过程、投入品和终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4、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项目的选择应注重依托我国特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对品种、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精品农业。5、有利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市场、技术、标准等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模式。6、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三、主要内容与工作重点1、高效种植业、养殖业优良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鼓励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优质、高产、抗逆的农林产品新品种的繁育,推动现代种业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形成鼓励创新、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机制。重点支持:对在农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动植物新品种;对扩大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明显效果的动植物新品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急需的林、草新品种。2、具有品牌优势、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名、特、稀、优农产品高效、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通过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投入要素的优化控制,促进名、特、稀、优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振兴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和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产品。3、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示范通过设施条件下生产要素(含病虫灾害控制关键技术)的优化集成,探索在不同生产领域和不同生产组织形态下,开展高效、无公害、标准化设施农业生产的新模式。重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领域进行大田环境下节水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在出口创汇、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领域,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示范。4、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示范鼓励利用高技术开拓农副产品的新功能、新用途,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多梯度利用,动植物废弃物高效、合理利用项目。5、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的产业化示范重点支持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肥料、农药(含兽药、疫苗)、生长调节剂、饲料(及其添加剂)等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或依托工程背景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化示范。6、农业信息化示范重点是围绕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向农业企业提供优质、方便的政策信息服务为目标,进行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建立面向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平台,探索农业信息化规范服务、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模式。四、具体要求1、所申报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符合安排原则和工作重点,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具备产业化条件,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预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示范、推广作用。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或未取得国家有关方面生产许可的项目,不在受理范围。对已经支持过的同类项目原则上不再支持。传统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和食品加工项目不在本专项讨论范畴。2、所申报的项目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评价文件,包括省部级以上的技术鉴定证书或发明专利证书,相关的查新报告,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等;有产品准入条件和标准的项目,必须符合该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3、有关最后入围参加答辩评选的项目及评选的注意事项、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在我委完成项目初评后另行通知。高技术产业化光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专项一、光电子专项支持重点(一)光通信器件1、 光有源器件10Gb/s 1.31.55m波长可谐调光纤光栅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