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极放大器PSPICE设计与仿真实验目的:(1)熟悉PSPICE软件的使用方法;(2)运用PSPICE软件对单极放大器进行设计;实验内容:一、 启动PSpice 9.2Capture CLS Lite Edition 在主页下创建一个工程项目lp二、画电路图1.打开库浏览器选择菜单Place/PartAdd Liabray, 提取:三极管Q2N2222、电阻R、电容C、电源VDC、模拟地0/Source、信号源VSIN。2.移动元件、器件。鼠标选中该元、器件并单击,然后压住鼠标左键拖到合适位置,放开鼠标即可。3翻转某一元、器件符号。4.画电路线 选择菜单中Place/wire,此时将鼠标箭头变成一支笔。5.为了突出输出端,需要键入标注Vo字符,选择菜单Place/Net AliasVo OK!6.将建立的文件(wfh.sch)存盘。三、修改元件、器件的标号和参数1、用鼠标箭头双击该元件符号(R或C),此时出现修改框,即可进入标号和参数的设置2、VSIN信号电源的设置:鼠标选中VSIN信号电源的FREQ用鼠标箭头单击(符号变为红色),然后双击,键入FREQ=1KHz、同样方法即键入VoEF=0V、VAMPL=30mv。鼠标选中VSIN信号电源并单击(符号变为红色)然后用鼠标箭头双击该元件符号,此时出现修改框,即可进入参数的设置,AC=30mv,鼠标选中Apply并单击,退出3、三极管参数设置:鼠标选中三极管并单击(符号变为红色)然后,选择菜单中的Edit/Pspice Model。打开模型编辑框Edit/Pspice Model 修改Bf为50,保存,即设置Q2N2222-X的放大系数为50。4、说明:输入信号源和输出信号源的习惯标法。Vs、Vi、Vo(鼠标选中Place/Net Alias)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四、设置分析功能1、静态选择菜单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在New simulation对话框下,键入Bias用鼠标单击Create,然后在屏幕上模拟类型和参数设置框;在模拟类型和参数设置框下,见Analysis type栏中,用鼠标选中及单击Bias Point Detail;并在Output File Optiongs栏目下,单击选中“include detailed bias point information for nonlinear controlled sources and semiconductors”。单击(A)及确定,返回!2、瞬态,即时域分析 选择菜单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在New Simulation对话框下,键入TRAN,用鼠标单击Create,然后在屏幕上弹出模拟类型和参数设置框; 在模拟类型和参数设置框下,见Analysis type栏中,用鼠标选中及单击Time Domain(Transient)再键入下列数据: Run to 4ms Start saving data 0ms Maximum step 20us单击应用(A)即确定 返回3、频域分析选择菜单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在New Simulation对话框下键入AC,用鼠标单击Create,然后在屏幕上弹出模拟类型和参数设置框;在模拟类型和参数设置框下,见Analysis type栏中,用鼠标选中及单击AC Sweep/Noise然后,在AC Sweep type栏目下键入下列数据: Start 10hz End 100Meg Points/decade=101对于Logarithmic选项中:Decade(十倍频,取半对数坐标)单击应用(A)即确定 返回!五、仿真前应作的准备工作1.将建立或修改后的文件存盘2.建立电路连接规则和建立网表文件六、仿真1、将图形文件还原,用鼠标选中及单击图形画面的右上角符号(中间的那个符号)。2、电路静态工作点。首先进入项目管理器窗口,用鼠标选中及单击SCHEMATITC-Bias,点击鼠标右键,单击make active;选择菜单Pspice/RUN(或用鼠标点击符号RUN)若无出错,便可查阅Pspice/View Output File文件,查阅静态电路工作点(Vbe、Ib、Ic、Ice)。关闭文件返回。3、仿真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同样进入项目管理器窗口,激活TRAN图标,用鼠标选中及单击SCHEMATITC-TRAN,点击鼠标右键,单击make active;选择菜单Pspice/RUN(或用鼠标点击符号RUN)若无出错,便可观察瞬态或时域分析。单击菜单Trace/Add Trace弹出Add Trace对话框。a单击V(Vo) 单击OK!返回(显示V(Vo)波形);b单击Plot/add plot to window添加一个波形显示框。 Trace/Add 弹出Trace对话框 键入V(Vs:+) 单击OK返回返回(显示V(Vs:+)波形)c观察V(Vs:+)、V(Vo)波形,输出电压波形放大和失真情况,若有失真(饱和或截止失真)则退出仿真,进入电路参数修改,重复上述过程。仿真通过,关闭程序返回。 输入/输出电压波形4、作幅频特性、相频特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特性曲线。鼠标进入项目管理器窗口,激活AC图标,用鼠标选中及单击SCHEMATITC-AC,点击鼠标右键,单击make active;选择菜单Pspice/run。若无出错,便可观察AC交流瞬态或频域分析。单击菜单Trace/Add Trace弹出Add Trace对话框。(1)幅频特性a键入:dB(V(Vo)/ V(Vs:+)) 单击OK返回 (显示幅频特性)b.激活游标c.确定中频区Av(dB)d.移动游标从中频区下降约3dB时,横坐标频率值就是上限截止频率e.计算通频带f=fH-fL=15051.594(2)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3)求解输入阻抗再添加一个相移特性曲线窗口:单击菜单Plot/add plot to window键入:V(Vs:+)/I(Vs) 单击OK返回 输入电阻Ri=2.5K 输入阻抗频率特性(4)求解输出阻抗修改原电路,令Vs=0v 信号源短路,去掉负载Rl,外加一个信号源VSIN(400mv),即Vw,保存文件,进入仿真。鼠标进入项目管理器窗口,激活AC图标,用鼠标选中及单击SCHEMATITC-AC,点击鼠标右键,单击make active;选择菜单Pspice/run。若无出错,便可观察AC交流瞬态或频域分析。单击菜单Trace/Add Trace弹出Add Trace对话框。键入:V(Vw:+)/I(Vw) 单击OK返回。输出电阻Ro=5.0K 输出阻抗频率特性七、实验心得与体会: 在做仿真实验时的最大心得就是一定要认真仔细,各个元器件也要认真进行设置与仿真,再就是要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去做,否者就极有可能出错。差分放大器的PSPICE分析实验目的:(1)熟悉PSPICE软件的使用方法;(2)运用PSPICE软件对差分放大器进行设计;实验内容:一、 静态分析 应用Pspice的静态分析功能可得其静态电压波形如图1所示,由图可分析得到:(1)四个三极管的发射结构正偏,Q3,Q4的发射结电压Vbe=0.68V,Q1,Q2的发射结电压Vbe=0.6565V-0.0042V=0.65V,验证了三极管处于发达状态时发射结电压在0.60.8V之间的结论。(2)Q1,Q2电压的对称性决定了电路电压的对称性。(3)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指输入端不加信号时,流过三极管集电极的电流Ic和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压Vc。由图(1)可知Ic=1.412mA,Vc=7.799V。二、单端输入、差模输出信号的分析图(2)输入信号V3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单端输入) 输入波形的初相角为0,幅值为5Mv,频率为1KHZ的正弦电压(如图2)。(1)两输出端的波形如图3,为一对差模信号都是叠加在静态量Vce=7.799V上。(2)由图还可得输入输出电压为V3=5mV,Vom=(Vo1-Vo2)=102mV,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Avd=Vom/v3=20.4。图(3)输出端Vo1,Vo2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图(4)Vom=Vo1-Vo2(两输出端的电压差即双端输出电压)三、单端输入与双端输入的等效对差分放大器,单端输入与双端输入对放大的效果而言是相同的。由于发射极的强负反馈导致两三级管电流变化相反,大小相等,同时两发射节电压信号产生一对差模信号。此理论分析简洁但理解困难。用Pspice可轻易得出在单端输入时Q1,Q2上的发射结电压信号,如图(1)可以看出两发射结的信号极性相反,大小几乎相等,导致单端输入信号与双端输入信号放大电路的放大效果相同。四、验证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图(5)双端输入时的电路图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原因: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当两输入端即三极管Q1,Q2的基极都输入幅值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相同的电压信号时,两信号经三极管Q1,Q2同时放大并传至输出端Vo1,Vo2,这时可知Vo1=Vo2,因此,当采用双输出(即负载一端接在Vo1处,一端接在Vo2处)时,负载两端的电位相等,这叫做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下面用PSPICE来分析。(1)两端输入相同的信号(如上图2的波形)。(2)查看输出端Vo1,Vo2的波形。可知Vo1与Vo2完全重合。(3)当双端输出时,负载两端的电位差为Vr=Vo1-Vo2=0,验证了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图(6)Vo1和Vo2的电压变化五、传输特性。传输特性指差动放大器在差模信号输入时输出电压Vo1和Vo2随输入电压V3的变化规律。图(7)传输特性曲线(1)V3增加时(300mv内时),Vo2增大,Vo1减小,Vo1+Vo2恒定,此称为差动放大器的线性放大区。(2)V3继续增加,Vo2的增大和Vo1的减小都逐渐缓慢,Vo1和Vo2随V3作非线性变化,此称为差分放大器的非线性区。 六、辅助分析恒流源分析图(8)恒流源电路(1)恒流源电路的作用:恒流源电路可以为R1提供恒定的电流。(2)电流计算:通过R1的电流Ir1(-VEE+0.7V)/(R8+R2)。四位二进制同步加计数器Pspice仿真分析实验目的:(1)熟悉PSPICE软件的使用方法;(2)运用PSPICE软件对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进行设计;实验内容:绘制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激励源的设置如下:1. 时钟信号源DSTM1(在source.slb符号库中)的属性设如下:(属性可根据需要进行自行设置)2. 第一个JK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源DSTM2(在source.slb符号库中)的属性设置如下:3. 清零信号源DSTM3(在source.slb符号库中)的属性设置如下:仿真分析类型设置如下:仿真结果如下:将激励源的属性改为如下所示,仿真结果是什么?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思考:1. 第一个JK触发器的的输入为什么?2. 每一级计数器的周期是多少?3. 在时钟信号的下降沿还是上升沿开始计数?4. 计满多少个数在out上有一个正脉冲出现?5. Q1、Q2、Q3、Q4分别在什么时候进行翻转?基于PSPICE的555定时器电路仿真分析实验目的:(1)熟悉PSPICE软件的使用方法;(2)运用PSPICE软件对555定时器进行设计;实验内容:1 555定时器的等效电路1.1 555定时器原理电路555 定时器原理电路如图1所示,由4部分组成:电阻分压器、电压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输出缓冲器和放电三极管.该集成电路共有8个引出端分别为:1脚:接地端,符号GND;2 脚:触发输人端,符号:TR_,信号:V12;3脚:输出端,信号:V0;4 脚:复位端,符号:Rd_;5脚:阂值电压控制端,符号:CO,信号:Vco;6脚:阂值输人端,符号:TH,信号:V11;7脚:放电端,符号:DISC,信号:vo;8脚 :电源端,信号:Vcc.分析可得该集成电路的功能如表1.555定时器功能等效分析与等效电路由功能表可以看出:(1)该集成电路的功能分析可类比于触发器的功能分析,阂值输人端TH类比于RS触发器的置。输人端R为高电平有效,其高低电平的标准为(2/3Vcc);触发器输人端TR_比RS触发器的置1输人端S为低电平有效,其高低电平的标准为(1/3Vcc). (2)复位端RD_类比于触发器的异步复位端,优先权最高,低电平有效.若该端为低电平,则定时器输出低电平,放电三极管饱和.(3)放电三极管状态与输出状态的关系:输出为低电平,TD饱和导通,放电端相当于接地;输出为高电平,TD截止,放电端相当于开路.在某些定时器的应用电路中,该端的状态对电路功能的分析至关重要. 表1 555定时器功能表由以上分析,555定时器可以用如图2所示等效电路表示,基本功能可以用RS触发器功能分析方法分析.若阂值输人端TH(置0输人端)输人高电平(大于2/3Vcc,有效)则定时器输出低电平(复位),若触发输人端TR_(置1输人端)输入低电平(小于1/3Vcc,有效)则定时器输出高电平(置1).利用以上等效电路与等效分析,555定时器功能分析与应用更加简单与容易.555 定 时 器功能掌握还要与引出端功能相配合,引脚是抽象的数字不易记忆,但其引脚只有8条,再结合数字的谐音可以方便地记住引脚所对应的功能端.其中1脚(最小数字)是接地端,8脚(最大数字)是电源端,这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常采用的封装方式,很多555定时器应用电路都是给出引脚的连线图,所以对于这个通用集成电路记住其引脚功能是有必要的.图1 555定时器内部结构框图2 555定时器等效电路1.1.1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及仿真分析Pspice仿真与定性分析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3所示,图3 多谐振荡器电路原理图瞬态分析仿真输出波形如下图7:图7 多谐振荡器仿真输出波形其功能分析的重点是R1,R3与C1构成的定时电路以及定时器内部放电三极管的状态转换一般教材中,工作原理波形分析不全面,下面结合Pspice仿真波形全面分析其工作原理.调用Pspice程序中的瞬态特性分析功能(TR_ansientA nalysis)进行分析,以定时电容电压V1,和输出电压Vo为分析对象.根据多谐振荡器周期公式T=0.69 (R1+ 2R2)C1,计算周期为41.4 us. 设定仿真时间三个半周期左右为0. 14 ms,启动Pspice程序的瞬态特性分析得仿真波形如图4.电源电压Vcc=10V,可知定时器阀值输人端阀值电压为2/3Vcc,触发输人端阂值电压为1/3Vcc(1) 设电容初始状态为Vc1=0V(对应图4位置),则在接通电源瞬时即t=0s时刻,定时器TH=O,TR_.=O,触发输人端有有效信号,定时器输出Vo为高电平(对应图4位置).(2) 输出为高电平,放电三极管截止,则7端断开,2端触发输人端、6端阀值输人端对应集成运放输人端,几乎不取电流,也相当于断开,则电源V,会通过R1,R1对电容C,充电,电容C,两端电压Vc:上升(对应图4位置).只要Vc12/3Vcc则始终有TH =0,输出为高电平.(3)当电容电压上升到Vc1=2/3Vcc时(对应图4 位置),TH =1,TR_=1,定时器输出为低电平(对应图4位置). (4) 输出变为低电平,定时器内放电三极管To饱和导通,尺3上端电位几乎为零,电容C,通过R,、定时器内部放电三极管放电,电容两端电压下降(对应图4位置).此时,TH =0,TR_=1,输出低电平不变.(5) 当 电 容电压下降到Vc1=1/3Vcc时(对应图4位置),TH =O,TR_=0,定时器输出为高电平(对应图4位置).(6) 输出为高电平,放电三极管截止,则7端断开,2端触发输人端、6端阂值输人端对应集成运放输人端,几乎不取电流,也相当于断开,则电源V1会通过R1,R1对电容C1充电,电容C1两端电压Vc在1/3Vcc的基础上上升(对应图4 位置).之后,电路的工作过程重复波形(3)到(9)Pspice仿真与定量计算由Pspice仿真波形图4,可得电容电压第一、第二个峰值处时刻以及电压值分别为t1= 43.96 us,V1=6.668V ;t2=85.83us,V2=3.66 8V .两时间差T= t2-t1=41.87us即为振荡周期.V1为阂值输人端阂值电压,V2为触发输人端阂值电压,理论值与仿真结果误差仅为0.001V .根据周期计算公式T=0.69 (R1+2R2)C1可得理论上的周期为41.4 us,误差仅为0.47us.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非常接近.1.1.2 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及仿真分析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如图5, 图5 单稳态触发器原理图瞬态分析仿真输出波形如图8: 图8 单稳态触发器仿真输出波形其工作原理分析重点是R1,C1构成的定时电路和定时器内部的放电三极管Td.该电路采用的电源电压Vcc=15 V,可知定时器阀值输人端阀值电压为2/3Vcc= 10V,触发输入端阀值电压为1/3Vcc=5V.下面结合Pspice仿真波形分析单稳态触发器工作原理.Pspice仿真与定性分析以触发信号V2、定时电容电压V2,和输出电压Vc1为分析对象根据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冲宽度公式tw=1.1*R1*C1计算此电路tw=11ms.选择触发信号为周期为20ms,宽度为5ms.启动Pspice程序的瞬态特性分析得仿真波形如图6.(1) 刚接通电源且没有触发脉冲输人时,TK =1,无效.电容两端电压不能跳变Vc1=0,即阀值输人端TH=0,定时器保持原状态.但原状态不知道,所以需要分析得出.分两种情况,若为高电平,则7端放电三极管截止,电源V1通过电阻R1和电容C1构成回路,对电容Cl充电,电容C1两端电压上升,阂值输人端Th电压上升直至2/3Vcc=10V,输出变为低电平,放电三极管饱和,7端相当于将电容C1短路,电容迅速放电,6端Th=0无效,输出维持低电平.若刚接通电源输出为低电平,7端放电三极管饱和导通,电容两端均接地电压为零,6端TH=0,输出仍然为低电平稳定值,综上所述刚接通电源时,若没有低电平触发脉冲,输出为稳定的低电平,处于稳定状态(对应图6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