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doc_第1页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doc_第2页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doc_第3页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doc_第4页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团山子乡第一中学 孙铭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学,要注重历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历史教学形式及手段呈现出多样化,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本文根据对所在学校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发现了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算是抛砖引玉。关键词:初中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调查分析对策目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国家还及时修订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高效课堂已成为共识,各个学校都在践行新课改理念,而我们历史教师也应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实施教学,历史教学形式及手段呈现出多样化,更加注重历史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然而我们所在地区的许多学校的学生,包括领导,甚至历史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仍然不能跟上课改步伐,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简单粗糙的背记为主,忽视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局限于知识目标。新课程界定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从宏观上讲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目标包括历史事件,人物等,毋庸赘述;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格教育等即所谓“学史明智,学史做人”,然而这两方面都建立在历史技能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技能就是学习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历史思维能力,理解和运用等能力,而历史阅读能力是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因此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应突破单一的知识传授,重点教会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应用历史知识,体会其人文精神,形成学生成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回顾近年来的中考,自历史学科参与到中招考试中后,由最初的客观性试题占主导,已过渡到以史料为载体的主观性试题为主导,包括选择题,几乎每一题都以非原始甚至拓展性的原始材料作为背景,减弱了对教材的依存度,着重考察学生能力。许多历史老师对此束手无策,对于学生为什么总答不好,错误给出审题不清的笼统因素,究其根源是学生历史阅读能力欠缺所致。我调查了本校100多名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状况,发现80%以上的学生对历史资料阅读感到无所谓,或者说学习历史与阅读何干?许多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情,因为只有语文考试才有阅读题,历史学习只要能够记下就可以了,40%左右的学生对于课堂老师分析历史资料则没有兴趣,课外阅读更谈不上,学生对历史材料阅读缺乏兴趣,并且所谓“兴趣”的来源是被逼的;做题时,约有70%的学生看到材料题,常常忽略材料或走马观花,不能有意仔细阅读,更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平时做历史材料阅读题少,而且缺乏交流;60%的学生认为材料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每天做作业的需要抄写的题目而已,做题全凭记下的知识点,很盲目;30%学生有做好历史材料阅读题的愿望,学生平时做历史材料阅读题方法不对,没有掌握材料的信息便着急做题,学生做历史材料阅读题缺乏指导。这一切不仅使得学生历史学习成绩不如人意,使历史教学进入误区,处于尴尬境地,少了历史资料的历史,无疑是一堆杂乱的年代和名词,以及毫无意义的历史意义,这些东西,老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而更为严重的是: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扼杀学生思维,是阻碍学生技能提高和发展的一座大山,这与新课程理念,与教育的本源背道而驰!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窃以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历史阅读能力的获得首先是阅读兴趣的获得,尤其是处于思维快速发展时期的初中学生,时间紧张,挑战严峻,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兴趣会成为知识获得和理解的内驱力。因此,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克服“只讲知识一讲到底勾画重点”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历史教科书的兴趣与习惯。例如:初中历史教材文字生动、内容具体和资料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生动的故事及其人物的语言,形象的把历史在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另外,还可以拓展一些与历史有关的成语等,增强资料的趣味性,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在讲“淝水之战”前,教师可以提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会产生一种探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历史的兴趣。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地图、事件插图和人物插图,这也是历史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可以将其放大,制成教学挂图或黑板图,指导学生自己看,自己讲,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中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对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结果很有极大的兴趣,有时甚至替古人担忧。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适时引导学生探求答案,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技能。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把史料运用常态化,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深入历史,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阅读的兴趣。其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应该从技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及辅导都要加强训练和方法指导,所谓“授之以渔”。一是要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作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课堂上培养学生充分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功,必要时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读好资料。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有原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又分为时地、人、事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时间、空间、重要人物、基本过程、意义。这四要素是历史事件的精髓。有了课堂上阅读基本功的指导和训练,学生记忆与表达历史事件就知道牢牢抓住四要素,并采用归纳法阅读,要求做到准确、精要、完整。摒弃逐字逐句、整段整章地死记硬背课文的陈旧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二是课堂内课外让学生进行适当习题训练。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后,在阅读课内和课外的历史材料时,能主动识记比较简单的历史现象,能回答“是什么”一类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停留在看故事情节、记历史表象的形象思维阶段,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理解和思考。遇比较复杂的历史现象,探索规律性和本质性问题,回答“为什么”、“怎么样”一类问题,仍然力不从心。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要使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转变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完成。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通过练习、考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对曹操有评价,通过史实和演义的对比,不但对曹操有正确评价,同时对文学作品与史书的区别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历史自主阅读能力。必须强调的是,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历史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是初步,不能要求太高,拔苗助长,进一步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高中阶段去进行。三是在课堂外鼓励学生进行学生自己搜集史料、自由阅读和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目前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往往奔忙于“家庭学校”之间,拘囿于“课堂课文”之中,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生自己要阅读自救,弥补历史知识的不足。可利用元旦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寒假、暑假等可由学生自主支配的节假日时间,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最后,要注意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应该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资料,太难,揠苗助长,太易则禁锢思维不能为了史料而史料。初中学生大多是十一、十二岁到十四、十五岁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此时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中学生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是在获取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仍以形象思维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思维形式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形式中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浅,对于抽象的理念化的历史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和有趣味性的历史知识比较感兴趣。第一史料的选择应具备针对性,不要过于隐晦。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及难,层层递进。第二史料的表现应是多种形式和载体。历史是过去的实践,我们不仅可以从文字中看到历史,还可以听到历史,可以品味历史,更可以再现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古迹,绘画,地图等特殊的历史资料还原历史,让学生感悟历史。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影像,把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从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史料的选择要有适度的趣味性。历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