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1关键词20 前言21 长阳县金融发展现状41.1长阳县金融总量分析41.2长阳县金融组织结构52 长阳县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度评价与问题72.1长阳县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度评价72.2长阳县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113 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建议123.1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123.2建立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133.3改善信用环境,推进法制建设13结论与讨论14结论14讨论14致谢15参考文献16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指导老师:教学单位:摘要: 本文以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为题,立足长阳县金融、经济发展的现状,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长阳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暴露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长阳县资金外流、金融服务滞后、金融体制不健全等症结,并相应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建议:加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体系,改善信用环境等。Abstract: Changya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pport, based Changyang County, fina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tatus of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oretical studies, empirical analysis, summarize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Changyang County financial sup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detailed analysis reveals the crux of Changyang County, the outflow of capital, financial services lag,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propose a series of recommendations to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uppor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system, improving the credit environment.关键词:长阳县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Key Words: Changyang County County Regional Economy Financial Support0 前言古语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大事。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范畴。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结合部,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交汇处,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衔接点,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能有效的统筹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未来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全县总人口42万,其中土家族占 51%,是湖北省惟一的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困型民族地区,享受少数民族自治、扶贫开发和库区后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也享受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计划的优惠政策。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0658万元,比上年增长27.47%;实现粮食总产量97853吨,比上年增长2365吨,增幅2.47%。数据来源: 长阳县政府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现代金融与经济相互渗透与融合,并扩散于整体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亦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市场能有效地分配资源,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然而现实情况是,处于穷乡僻壤中的长阳,虽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其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发展很不协调,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足,资金外流、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滞后等严重阻碍着长阳经济的发展,造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总体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利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长阳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不断深化本地金融体系,发展金融市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前长阳县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这将有利于长阳县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特色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目标的实现。近些年,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研究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Wurgler(2000)使用行业层次数据,从投资变动率的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用“投资弹性”这一指标来度量一个国家在成长性行业中的投资增幅和在衰退性行业中的投资减幅,以此度量出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多大程度上将信贷资源重新配置。其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与投资弹性之间有着正的相关性。La Porta等人(2002)认为:由于国有银行有更大的可能将信贷资金引导到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去,而不太可能去识别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并为之提供资金,所以与较高的政府所有权相对应的是较低的银行发展及较低的经济增长。这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值得肯定和坚持。Arestis等人(2002)以6个发展中国家希腊、泰国、菲律宾、韩国、印度和埃及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序列技术,发现金融政策,即存贷款利率控制、准备金要求和流动性要求对金融发展的效应在不同的国家间差异较大。他们的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对于金融政策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有利于金融自由化的金融发展政策的执行可能就变成金融约束了。Love(2003)使用企业层次的数据来检验金融发展是否会使融资约束得以放松,虽然没有明确检验到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但她的研究表明:在金融不发达的国家,投资对内部资金的敏感度很高;金融发展可削弱内部资金的可获得性与投资的联系;金融发展在缓解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方面特别有效。王广谦分析了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因素与金融贡献度,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体现在三个方面:金融有助于提高要素投入量;有助于提高要素生产率;金融部门的产值直接增加了经济总量。最后他估算出,金融部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9.6%。所以,在现代经济中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除土地、资本、劳动这三大基本要素外,一些新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增长。在这些“新的因素”中,金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谈儒勇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是不利的;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现阶段的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并不排斥金融中介体的发展。综合所言,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但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艾洪德等(2004)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呈负相关的关系,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过度开放金融竞争和推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反而不利。所以,要优化金融结构,努力提高金融资产增长的质量。计承江强调要为发挥金融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找准均衡点,用金融杠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找准着力点,用金融杠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找准支撑点,不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周小川提出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市场(如期货市场)支持农业科技产品开发;二是需要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市场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技术,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三是要研究借鉴国际碳交易机制,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节约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与支持农业基础建设资金占补平衡的问题。1 长阳县金融发展现状1.1长阳县金融总量分析长阳县金融总量指的是长阳县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发展所能容纳的金融资产的数量,包括货币资金量、金融机构的投资总量、存贷规模以及城乡居民的储蓄能力。它既反映长阳县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又与其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长阳县金融总量如表1.1所示。表1.1 长阳县金融总量情况 单位:亿元年份全县存款全县贷款全县金融机构的存差全县居民储蓄存款20019.827.112.717.02200211.387.234.158.00200314.026.607.429.53200416.858.238.6211.87200519.717.6712.0413.78200623.028.5014.5216.44200727.2512.0115.2419.81200834.6514.8519.8025.10200942.5920.5122.0829.43201052.4128.9323.4835.78201163.5034.6828.8243.96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全县金融机构的存差=全县存款全县贷款存款是长阳县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也被看做衡量长阳县经济发展产出成果的价值符号。贷款资金则被看做衡量长阳县经济投入的价值符号。从表上可以看出近十年,全县存款总额持续稳步增长,贷款总额大体呈增长之势。存款平均增长率为20.6%,贷款平均增长率为18.6%,存贷差距持续扩大。这间接反应出长阳县内的信贷业务不大活跃,金融中介的效率是逐渐下降的,金融支持长阳县经济发展的力度有待提高。1969年,戈德史密斯(R.W.Goldsmith)提出了金融相关率(FIR)指标,他将其定义为某一时期内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但实际使用中,人们常用金融资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值来表示。从表1.2可以看出近几年,长阳县金融和经济的相关程度有所提高,这与金融资产和地区生产总值的逐步增长相吻合,也与长阳县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相符合。表1.2 长阳县金融相关率情况 单位:亿元年份金融业总资产地区生产总值FIR200513.8431.210.4434200614.7333.500.4397200717.6539.640.4453200824.8448.670.5104200933.0152.780.6254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用来反映金融中介体总体规模的金融深度指标(DEPTH)等于全部中介体的流动负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M3/GDP。由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里并没有相关数据M3,所以用M2代替。考虑到M2是时点值,GDP是时期值,所以将每年末的M2与上一年末的M2求平均值,再与长阳县当年的GDP求比值,得出当年的金融深化程度指标。从表1.3可以发现,近些年长阳县金融深化程度逐年下降,即经济货币化程度逐年下降,这与长阳县金融网点的收缩和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相吻合。表1.3 长阳县金融深化程度 单位:亿元年份M2地区生产总值DEPTH200667.59533.502.0178200772.28539.641.8235200879.81548.671.6399200987.88552.781.6651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1.2长阳县金融组织结构长阳县银行类金融组织结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设有1个营业网点,农业银行设有4个营业网点,工商银行设有2个营业网点,建设银行设有2个营业网点;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设有1个营业网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设有19个营业网点;邮政储蓄设有9个营业网点。此外,还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华泰联合证券客户交易资金托管行和长江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托管行。从表1.4可以看出长阳县金融机构网点数和金融业从业人员大体上是逐渐缩减的。目前,金融网点数为39个,从业人员为556人。表1.4 长阳县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个、人年份金融网点从业人员200142591200242586200342580200442579200541571200641571200741568200840566200939561201039559201139556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从表1.5、1.6和1.7可大致得知,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长阳县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其存贷款额的市场份额均占全县存贷款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为长阳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发挥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服务农业的中国农业银行受商业化经营目标的影响,贷款力度小,对长阳县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农业发展银行是长阳县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弥补了长阳县金融市场机制的缺陷,有健全和优化金融体系的功能,但由于经营范围和筹资渠道的狭窄单一,其对长阳县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有限,贷款规模仅2亿元左右;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虽然对长阳县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能力尚显薄弱,需要提升竞争力;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撤销了乡镇一级的营业网点,邮政储蓄银行得以大量吸收存款,但其“只存不贷”,使得长阳县大量的金融资产外流,严重阻碍了长阳县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十分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表1.5 主要金融机构及全县存款额 单位:亿元年份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农发行农信社邮储全县20092.297.162.546.2813.207.3942.5920103.078.063.167.390.3916.709.5352.4120113.138.434.679.490.4421.5312.1263.50表1.6 主要金融机构及全县贷款额 单位:亿元年份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农发行农信社邮储全县20090.801.940.537.717.290.1620.5120101.312.781.7811.672.069.250.4328.9320111.142.312.4114.162.2911.930.2334.68表1.7 主要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全县存贷款额的比重年份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农发行农信社邮储存款贷款存款贷款存款贷款存款贷款存款贷款存款贷款存款贷款20095%4%17%9%6%3%15%38%31%36%17%1%20106%5%15%10%6%6%14%40%1%7%32%32%18%1%20115%3%13%7%7%7%15%41%1%7%34%34%19%1%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2 长阳县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度评价与问题2.1长阳县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度评价长阳县金融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体现的: 第一是对促进长阳县经济发展或促进长阳县经济总量方面的直接贡献;第二是对促进要素投入量方面的贡献;第三是对促进要素生产率方面的贡献。通过研究金融在这三个方面的贡献,可以直观地认识到长阳县金融对于长阳县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理解金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1.1金融在经济总量方面的支持度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总量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314号文件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金融业是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在19651993年间,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62%,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接近40%,所以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低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国家由不发达向发达转化的过程。在第三产业中,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上个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达到30%,而且这种增长的趋势在不断上升,所以用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能衡量金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2,那么长阳县金融对于经济的最直接的贡献就用长阳县金融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见表2.1)。经过计算可得,长阳县金融业产值直接对长阳县经济总量的贡献为8.3%。排除统计误差,也可以说明长阳县金融业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表2.1 金融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亿元年份金融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金融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513.8431.210.4434200614.7333.500.4397200717.6539.640.4453200824.8448.670.5104200933.0152.780.6254201041.9256.180.7462201153.8875.300.7155年均增长8.3008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2.1.2金融在要素投入方面的支持度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中,劳动的增长取决于人口增长和劳动力的增长,资本的增长取决于储蓄的增长。就资本投入来说,储蓄是投入增长的唯一来源。在国民收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的过程中,二者的比例关系有它内在的决定因素,但消费总是有最低的基本消费和一定程度的可能消费,储蓄也总是会有必不可少的基本储蓄和一定程度的可能储蓄。也就是说,在既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下,消费与储蓄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弹性区间。弹性区间的存在使真实的消费一储蓄比例可能因许多因素而改变。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促使这个弹性区间被更大份额的储蓄所挤占,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二个原因:一是金融的发展使储蓄转变为未来消费变得非常容易,如货币储蓄显然比实物储蓄更为方便。二是利息的存在使储蓄能够带来增值,从而为将来更多的消费创造条件。虽然金融发展(如提供消费信用)也有促使消费倾向增加的可能,但就总体来说,金融对消费一储蓄比例天平的改变是向储蓄一方倾斜。因此,金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储蓄率上升从而为投入量的增加提供源泉 2。表2.2 长阳县储蓄率 单位:元年份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储蓄率城镇农村合计城镇农村合计20015869179076595354182571790.062720026303180981125800174175410.070420036700187985796326185581810.046420047127204591726861200288630.033720057580209596757364223195950.0083200682022296104986429239488230.1596200789252601115267004254495480.171620081005629691302583573282116390.106420091083930751391486503277119270.142820101184036111545194923342128340.169420111355741901774799573928138850.2176s年均增长13.2562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在 1 9 6 01 9 9 0 年的 3 0 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储蓄率从20%上升到24%,并且各个时期的上升程度与经济发展基本吻合。储蓄率的上升使可以投入的资本量增加,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递增的资本支持。虽然储蓄率的上升并不是仅仅由于金融发展这一个因素,但金融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用发展中国家平均储蓄率的上升率来近似地代表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中的金融贡献率基本上是可取的2。长阳县储蓄率情况如表2.2所示。储蓄能否完全转化成投资,或者说能有多大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取决于很多种因素,要分析这些因素,比较直接的办法是分析投资的决定。利息率是决定投资者进行实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也就成为决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因素。当然,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但利率却是最主要的一个。以代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系数 ,I 代表投资 ,S 代表储蓄 ,则=I/S。长阳县投资储蓄转化情况如表2.3所示。表2.3 长阳县投资储蓄转化系数 单位:亿元年份全县居民储蓄存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储蓄转化系数20017.024.320.615420028.003.940.492520039.534.960.5205200411.874.670.3934200513.788.360.6067200616.449.710.5906200719.8111.580.5846200825.1114.070.5603200929.4319.780.6721201035.7826.730.7471201143.9634.840.7925年均增长2.5622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金融对劳动投入的增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就业比重的提高体现出来的。劳动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但对经济增长作贡献的劳动是就业劳动力的劳动,因此就业劳动力的增长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不能使人口增加,也不能使劳动力增加,但可以使总劳动力中的就业人数增加。一方面,金融通过促进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数;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金融领域直接吸纳了就业量 2。因此,我们可以用长阳县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县总就业人数比重的提高e来衡量长阳县金融对全县劳动投入量方面的贡献(见表2.4)。总之,金融通过提高要素投入量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促进储蓄量、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数和就业量的增长体现出来。用g代表长阳县经济平均增长率,20012011年长阳县GDP平均增长率为13.2054%,用S代表因长阳县金融因素产生的储蓄率的贡献 S=s/g=13.2562/13.2054=1.0038,用B代表长阳县金融对储蓄向投资转化系数的贡献B=/g=2.5622/13.2054=0.1940,用E代表长阳县金融业就业的贡献E=e/g=1.7064/13.2054=0.1292,那么,长阳县金融因素通过促进要素投入量增加而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Q=S+B+E=1.065%,这说明,在现代经济增长中,长阳县金融通过促进要素投入量的增长而对经济总增长率的贡献为1.065个百分点。表2.4 长阳县金融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 单位:万人年份全县金融业从业人员全县就业人员全县金融业从业人员占全县就业人员比重20015912244360.002620025862279470.002620035802304800.002520045792278440.002520055712364020.002420065712350050.002420075682410000.002420085662410000.002320095612421000.002320105592415000.002320115562508000.0022e年均增长-1.7064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2.1.3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支持度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金融促进了资本的流动,节约了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资本效率等。金融在促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是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这些因素不但包括劳动、资本、土地这三大基本要素,而且包括技术进步、知识积累、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新生增长因素。由于缺乏统计分析资料、完善的数量模型和计算公式以及金融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复杂的作用机制,对金融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作直接定量分析,是相当困难的。本文从促进技术进步和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规模节约这两个方面来考虑金融对于生产率提高的贡献。金融对于技术进步的支持,不仅表现为在源头上为发明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金融支持能使发明创新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该国经济金融化的程度越高,发明和创新成果的转化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小2。衡量金融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金融相关比率,本文也选取金融相关比率来近似地表示长阳县金融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见表2.5)。表2.5 长阳县金融相关比率FIR 单位:亿元年份金融业总资产地区生产总值FIR200513.8431.210.4434200614.7333.500.4397200717.6539.640.4453200824.8448.670.5104200933.0152.780.6254年均增长8.9767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金融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社会化,同时也降低了外部融资的成本,外部融资比重的提高又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变为现实。因此,外部融资比重的变化率从某种意义上可用来反映金融通过促进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在生产率提高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部融资包括金融机构借款、发行股票、债券等,但长阳县经济发展中外部融资绝大部分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因此,用长阳县全部贷款额与GDP的比值来描述长阳县金融在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方面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见表2.6)。把长阳县金融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资源再配置及规模节约在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合并计算,其贡献度为为19.9886个百分点。表2.6 全县贷款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亿元年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地区生产总值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57.6831.210.246120068.5033.500.2537200712.0139.640.3030200814.8548.670.3051200920.5152.780.3886201028.9356.180.5150201134.6875.300.4606年均增长11.0119数据来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综合上述分析,长阳县金融对当地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经济总量方面的支持度、在要素投入方面的支持度、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支持度)整体为8.3%+1.065+19.9886%=29.3536%。这里因为缺少长阳县债券市场的数据,实际上金融的贡献应该比该数据要大一些。这一贡献度指标远远大于王广谦1997年的测算结果,这表明长阳金融业在长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总之,金融通过间接和直接的作用在长阳县经济增长率中占到了29.35个百分点,即经济增长率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金融的贡献。2.2长阳县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2.2.1资金外流,信贷业务不活跃,具有明显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国有商业银行受经营方针的影响,十分注重效益,偏好大项目、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惜贷严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不全面;邮储吸金严重,又没有相应的资金回流机制,导致大量资金外流,十分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农信社、农发行等受体制、规模和政策的影响支农有限。总而言之,近些年,长阳县存贷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要素投入量偏低,贡献度仅占1.065%,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不对称、不匹配。2.2.2金融机构服务功能较弱,竞争力不强长阳县金融机构的服务领域狭窄,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为主,其他业务发展缓慢;乡镇营业机构的撤销和信贷审批权的上收,使其金融服务范围远离农村一线,金融服务能力下降,支农倾向随之弱化;金融产品的单一和金融服务方式的落后也使各金融机构主体之间竞争力不强,不利于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2.2.3金融环境欠佳,信用意识淡薄长阳县地处贫困山区,先天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论居民抑或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对相关经济政策认识不全面,阻碍了像小额信贷政策等的有效贯彻执行。此外,不利的地理环境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壮大。3 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建议3.1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3.1.1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使其成为主力军依照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措施,长阳农信社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长阳县现已着手进行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将其改制成为产权明晰、责权清晰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并根据“股份制”的发展模式,撤销乡镇一级信用社的法人资格,合并为县联社的分支机构。其次,长阳农村信用社应加强管理、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完善服务品种,提升服务质量和资金组织能力,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再次,长阳农信社应进一步扩大支农再贷款业务,完善其产品设计和担保形式,将支持范围扩大到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包装等领域,使其进一步发挥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3.1.2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基层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改善长阳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体系,首先要完善信贷授权制度,在坚持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增加长阳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满足长阳县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其次要加强信贷工作研究,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主动了解中小企业,满足其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在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同时拓展贷款市场。再次,改善基层信贷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摈弃轻奖重罚,将风险管理和激励机制相统一,提高长阳县信贷工作人员发放、管理、回收贷款的积极性。3.1.3扩大政策性商业银行职能,有效利用农业发展银行在新时期,应根据长阳县经济发展现状,按照相应的政策指示,将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重点支持对长阳县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其它金融机构难以支持的项目和领域,以促进长阳县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等,从而推动长阳县“特色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强县、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目标的实现。其次,应积极拓宽长阳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除中央财政拨款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外,还可以考虑从市场中融资,如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境外筹资等。3.1.4加大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量,优化资金配置对发展迅速的邮政储蓄银行而言,可加大信贷业务量,加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存款资金回流,与长阳农信社良性的竞争性发展,满足长阳县经济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3.2建立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共同发展,国有、民营、外资并存的多层次性金融体系,特别是加强合作性金融的发展,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长阳县金融领域,成立地方性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满足长阳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弥补目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多大力支持优势行业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导致长阳县金融服务不足的缺陷。此外,长阳县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加快发展,为长阳县的经济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资金支持。3.3改善信用环境,推进法制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相辅相成,长阳县政府应重视本县信用环境的创建和维护,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当地人民的信用观念,强化信用意识,减少贷款逾期不还、不重视信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恶意骗取资金,逃避债务的人员要依法加以惩治,并将其不良信息公开,限制其再次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权利。此外,要积极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使各金融主体有法可依,并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有力保护。结论与讨论结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特困型山区,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完成特色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强县和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创建,离不开现代金融强有力的支持。本论文在此背景下,利用现代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长阳县金融发展现状,研究了长阳县金融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持度,探讨了长阳县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的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有:通过分析长阳县金融总量和金融组织结构,发现长阳县存款规模持续增长,存贷差距不断扩大,经济与金融的相关性逐年增强但金融深化度呈下降的趋势;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组织结构有待优化。通过评价长阳县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度,得出:长阳县金融在经济总量方面的支持度为8.3%,在要素投入方面的支持度为1.065%,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支持度为19.99%,长阳县金融通过间接和直接的作用在长阳县经济增长率中占到了29.35个百分点,即经济增长率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金融的贡献。长阳县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有:长阳县金融发展水平不高,资金外流,信贷业务不活跃,具有明显的供给型金融抑制;金融机构服务功能较弱,竞争力不强;金融环境欠佳,信用意识淡薄。要加大长阳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就必须增强金融组织机构的竞争力,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全方位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增强信用意识,改善信用环境,推进法治建设,为长阳县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讨论本论文主要从银行类金融机构出发,提出来一些加大金融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诸多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怎样处理好金融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家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确定相应的发展重点,避免一刀切。这一关系的良好把控需要结合长阳县经济发展现状作深入研究。人民银行长阳支行如何高效的实施窗口指导。人民银行长阳支行应积极利用窗口指导,深化货币政策引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而增强当地金融机构的信贷功能。其窗口指导的实施力度和实施细节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发展信用担保中介和农业保险问题。信用担保中介能有力的支持小额信贷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当地信贷业务的开展;农业保险制度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完善信用担保中介机构,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亟待进一步研究。致谢经过数番修改,我终于完成了长阳县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这篇论文。在此,我要深深的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覃朝晖老师。这篇论文是在他的启发和具体指导下完成的。覃老师博学多才、严谨细心、诲人不倦,能得到他的指导,我获益匪浅。十分感谢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全体老师,是他们的悉心教导使我顺利的完成了学业。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能潜心致力于我的学业研究。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参阅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参考文献】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10):53.2王广谦.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因素及金融贡献度.经济研究.1996,(5):58-64.3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7):26-32.4计承江. 金融要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杠杆”.观察思考.2006,(22):61-63.5周小川.金融业找准支农着力点.金融家论坛.2008,(1):36.6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06):7-76.7潘龙威.构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武汉金融.2005,(12):61-62.8杨得芳,李玉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金融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