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_第1页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_第2页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_第3页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_第4页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 作者:马山中心小学曹红霞转贴自:马山中心小学点击数:159 一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之月光启蒙例谈 马山中心小学曹红霞 月光启蒙是五年级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著名的诗人孙友田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为我唱童谣、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 “ 母亲 ” 不识字,却是 “ 我 ” 的启蒙老师,用民间文学 给 “ 我 ”启蒙,引领 “ 我 ” 走进了诗歌的王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或许我年纪还小,经历单薄,阅历太浅,所以让我感动的语文课很少,也使我对语文阅读课的无限魅力若即若离,今天,这样一堂普通的月光启蒙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语文阅读课的无穷魅力。 “ 她 ” 让学生不得不带着哭腔诵读课文; “ 她 ” 让上课老师哽咽着、擦拭着夺眶而出的泪花,挥手示意学生下课; “ 她 ” 让听课的每一位老师也不禁被感动2 / 8 了,个个眼眶红润,泪珠不听使唤地在眼眶中打转转。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一堂让这班学生终生难忘的语文课,是一 堂令老师终生难忘的语文课,她是一堂充分体现高认知、高情感、高融合的语文课。 一、走进文本,感受启蒙。 课堂实录: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 “ 月光启蒙 ” 。板书课题,教师教学 “ 蒙 ” 字,学生跟着老师写 “ 蒙 ”字。 2、同学们已经读过课文了吧。是谁在月光下给作者启蒙的?你知道母亲在月夜下给我做了什么吗? 3、谁来读母亲给我唱歌谣部分? 其他同学听仔细: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指名读好:亮堂堂、莲花落、混沌) 母亲还给我讲故事、唱童谣 呢,这部分谁来读?(指名读好:筛大米) 母亲要给我猜谜语了,谁来读?分角色读。 4、听这同学们的朗读,我们走进了母亲在月夜下给作者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的情境中,还有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吧。 5、这儿又出现启蒙这个词了,你知道 “ 启蒙 ” 是什么意思吗? 3 / 8 通过查字典我们初步理解了启蒙?(生: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而这最后一个自然段对 “ 启蒙 ” 做了具体的解释,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母亲 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生: “ 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 从这句话可以得知是母亲启迪了我的想象。 师:是啊, “ 启迪 ” 还是 “ 启蒙 ” 的近义词。 生: “ 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 母亲为我打开了文学的宝库。 生: “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 母亲让我想象,让我爱上了诗歌。 师:所以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 “ 启蒙老师 ” 。 点评:这一环节中从朴实地教学生字 “ 蒙 ” 开始,就让学生在无意中跟着老师开始了认知学习。教师用了一个简单的 “ 你知道母亲在月夜下给我做了什么吗? ” 的问题,十分4 / 8 自然地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理请了文本的结构与思路,文本在学生的心中有一个初步的积淀,为下一环节 走进文本,做好了有效的准备。接着 “ 启蒙 ” 一词的理解,不是简 单地照搬字词典的注解作机械识记,而是回归文本作深入的自我感悟,让学生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 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扎实,也使文本在学生的心中有了进一步的积淀。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高度清晰简洁地整体感知了文本,使得他们对 “ 母亲的启蒙 ” 有初层次的认识,母亲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象 “ 母亲 ” 在月光下给我唱了歌谣、童谣,讲了故事,猜了谜语,她使得我那贫瘠的童年的夏夜充满了乐趣。 二、亲近文本,体验启蒙。 课堂实录: 1、母亲给我的启蒙是那么刻骨铭心,这一切都凝聚在一幅画里,让我感到童 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出示插图) 看看图,读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到底是什么深深打动了作者? 2、到底是什么深深打动了作者?(当时动听的 ) 3、谁来读一读歌谣。 4、 “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 ( 1)谁来读第一首? 5 / 8 ( 2)听着这歌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月亮、人、太阳、晒得脆脆的衣裳、农家人的快乐之情) ( 3)带着这些想象再来读歌谣肯定读得更有味。自己练一练。谁来试一试?指名读、教师读、一起读。 5、 “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 第二首自己去读,也要边读边想象,体会母亲是带着怎样的情感吟唱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到 “ 母亲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母亲就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情地为我吟唱的。谁也来试一试? 分男女生读,一起读。 6、引读: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 我吟唱,轻轻的,像 ,像 。小院 。在美丽的月夜下,母亲带着对儿子浓浓的情,对生活深深的爱吟唱着歌谣,让我仿佛闻到了浓浓的芳香。这怎能不深深地打动作者呢? 7、除了歌谣,母亲还为我唱了什么?生读童谣。 读读童谣,你觉得童谣怎么样?(风趣、幽默) 8、你觉得母亲会用哪些的形式为我吟唱,让我喜欢上这些童谣呢?想一想,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试一试。 你想到了哪些形式?(拍手吟唱、边做动作边吟唱、微6 / 8 笑着吟唱) 老师也想到了一种,但需要有人配合,谁来?我搂着我的孩子唱童谣了: 你感受到什么?(问其他同学。)(他们好幸福哦!) 你有什么感受?(问配合的同学。)(我很快乐,感觉很幸福。) 是啊,同学们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和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些童谣,充实地体验一下作者当时那种愉悦和幸福。 母亲唱的童谣给作者带来多少快乐啊!难怪作者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9、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故事,找到了吗?一起读一下吧。(齐读) 引读猜谜语部分。 多么温馨啊!就是在这样的夏夜,母亲给我唱了一首又一首歌谣、童谣,讲 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谜语。 齐读最后一节。 点评:朗读能使学生充分感知人、事、景、物,引起类似生活经验和联想,从而感悟语言,亲近文本,升华情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通过恰当的情感体验读表现出来的,是自我表现,也是情感的宣泄。在这一环节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想象朗读、师生一起再现情景诵读等多种形式,教师恰当地点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7 / 8 亲近文本,走进作者心田。如,当学生凭借着自身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十分投入地唱着童谣、歌谣,特别是在师生共同创设 “ 母亲搂着我唱童谣 ” 这一情 景,学生非常动情地吟唱了童谣时,我们就能够十分肯定地得出学生真的走进了文本, “ 母亲 ” 的形象在学生一次次不同情感体验的朗读中,已经逐渐完善,趋向丰满。学生体验着 “ 启蒙 ” ,也很自然地喜欢上了这位 “ 给作者启蒙的普通的母亲 ” 。 三、延伸文本,感谢启蒙。 课堂实录: 在母亲的启蒙下,孙友田从一个蒙昧无知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诗人,而在月光下陪伴着他长大的母亲,渐渐地衰老,皱纹爬满了她的脸颊。(老师边说边出示图片,并伴有音乐) 有一年,孙友田回老家看望母亲,母亲年迈体弱,再加上病魔的折磨,已失去了所有的记忆,甚至都认不出站在眼前的就是她疼爱的儿子,看到这些作者禁不住泪流满面。他多么希望能唤起母亲的记忆啊。他多么想说 “ 妈妈,你可还记得 ” 假如你是孙友田,这时你会在妈妈耳边说些什么呢?静静地想一想。谁来说一说? (学生哽咽地说:妈妈,你可还记得你为我唱的童谣 “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8 / 8 学生真情而发,个个激动不已,成了文本中 “ 我 ” ,似乎来到了 “ 妈妈 ” 跟前,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令人难忘的一幕。) 是啊,不管母亲是否记得,在作者心中,母亲永远都像一尊玉石雕像,那么美丽圣洁。 点评: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知与情感是同步发展的,马斯洛也告诉我们学生的意识率是动态的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正是因为有了前两个环节中的高认知、高情感的铺垫,学生情感之线连续地、动态地、完整地发展着, “ 母亲 ” 已经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深深地爱上了 “ 母亲 ” ,佩服着她的普通与伟大。这时教师运用倒叙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