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题对题练真题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A.北京 B.南京C.上海 D.武汉对应练1.近代中国某政党在某次会议中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该会议是()A.同盟会成立大会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中共七大2.(2017浙江衢州高三期末)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真题2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对应练3.(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认为空谈好听的“主义”是“阿猫阿狗”“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提出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那些“火烧眉毛紧急问题”。这说明他()A.试图寻求对社会根本改造的方法B.认为社会改良是当时的救世良方C.主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D.已经蜕变成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4.(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一)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B.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D.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5.(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模拟考试二)唐德刚曾说:“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从此四夷宾服,天下大定。”此处的他应为()A.鲁迅 B.胡适C.陈独秀 D.李大钊真题3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对应练6.(2018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近代有学者认为:“盖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今犹有敢播专制之余烬,起君主之篝火者,不问其为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一律认为国家之叛逆、国民之公敌,而诛其人,火其书,殄灭其丑类而后再选神州之大任始有可图,中华维新之运命始有成功之望也。”这一言论意在()A.利用进化论推动维新变法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C.批判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D.提倡平易通俗新鲜的新文学7.(2018浙江温州 “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1919 年 8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A.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B.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C.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D.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8.(2018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传统的城市,是公认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中美联合公报签订新青年杂志创办A. B. C. D.真题4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对应练9.(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1876 年,有文章记载上海当时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若用时,骑坐其中,以两足踏镫”,当时流行的竹枝词也记载道:“路车两制亦开行,包用包修费独昂。来往如飞人尽慕,趋时骑坐意洋洋。”这表明()A.自行车尚属于新奇奢侈之物B.上海新式交通工具大量使用C.交通进步呈现中西合璧特色D.机动车引进方便了民众出行10.(2018浙江金华市十校高三联考)下图为近代图画日报上刊载的上海社会之现象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的图文报道。该报道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叶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1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19世纪末一位外商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B.人们都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C.城市大街小巷均是“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的交通工具D.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真题5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甲图清末婚嫁 乙图民国婚照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对应练12.(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 1902 年,清廷颁布劝戒缠足的上谕。不久,“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到处劝设不缠足会,或撰成歌词,或编成俚语,闻风兴起,年盛一年”。这说明()A.官民携手推进移风易俗B.废止缠足被各阶层接受C.缠足与政治态度紧密联系D.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13.(2018浙江温州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1927年6月,潘光旦在时事新报上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其中关于大小家庭制,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主张采取小家庭制者占40.5%,主张采取小家庭制供养祖、父辈生计但不同居者占61.8%,主张采取小家庭制祖、父辈由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者占64.7%。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传统大家庭制的家庭养老送终的亲情观念被否定B.南京临时政府的“移风易俗”法令力推小家庭制C.近代社会新思潮熏陶下的人们普遍认同小家庭制D.对家庭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14.(2018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A.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B.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C.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D.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答案精析真题1C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做题时需要仔细读题,防止把党的一大会议看作第一届人大,从而造成失分。对应练1.B同盟会成立大会1905年在东京召开,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其革命纲领,材料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共二大通过党的最低纲领,故B项正确;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2.C由“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当时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故A项错误;党的最高纲领在一大制定,故B项错误;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故C项正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故D项错误。真题2B从材料中,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什么说得上研究”到“北京大学杂志一出,研究学术的人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有志于上进”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改变了学术研究风气,注重科学研究,D项与题意无关;而题目中并未提到文学革命及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排除A、C。故答案为B。对应练3.B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提出社会根本改造的方法,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在革命派失败的背景下,当时的紧急问题是挽救民国,故B项正确;胡适主张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故C项错误;胡适本来就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故D项错误。4.D由材料中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的科学的学术思想,可证明新文化运动并非全盘激进,也有科学理性的一面,故D项正确。5.B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与材料中“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相符。真题3B从材料信息看,新青年认为只有自己成器,才能有利于社会,要充分发展自己,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故选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对应练6.C由材料“筹安之徒与复辟之辈”可知该学者言论发表于袁世凯复辟帝制期间,A项应为维新变法时期,故A项错误;B项为辛亥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C项符合材料中时间,也符合材料信息“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故C项正确;D项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符合材料中时间,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7.A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19年”得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根据题目中“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得出文学革命推动文化转型,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的中国民主和科学并未成为社会共识,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体现社会底层,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现象,故D项错误。8.C1921年中共一大于上海召开,故正确;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立,故错误;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签订,故正确;1915年新青年杂志于上海创办,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真题4C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无线电报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初。对应练9.A根据材料,“骑坐其中,以两足踏镫”“包用包修费独昂。来往如飞人尽慕,趋时骑坐意洋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上海出现自行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且费用昂贵,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上海新式交通工具大量使用,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交通进步,呈现中西合璧的特色,故C项错误;自行车也不是机动车,故D项错误。10.B20世纪初,通过政治改革和民主运动,妇女得到极大的解放,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11.A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故A项正确;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两个轮盘当马骑”指的是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剪发”“鞠躬礼”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真题5C两幅图显示了婚礼仪式的前后巨大变迁,前者复杂,后者简单。A项服饰变化,B项先进习俗,D项婚姻自主均与材料大意无关。对应练12.A根据题目中“清廷颁布劝戒缠足的上谕”“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到处劝设不缠足会”得出官民携手推进移风易俗,故A项正确。13.C材料中“主张完全保存大家庭者占29%”,可见传统大家庭制没有完全被否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京临时政府对中国家庭问题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张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师入职考试模拟题集机电工程专业知识
- 2025年医生中级专业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初级模拟题集
- 【教案版】小学六班级上册 软式排球3
- 2025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中班找梦教学课件
- 2025年烈士纪念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胜任力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预测题
- 2025年酒店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指南手册
- 儿童彩铅教学课件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美发店租工位合同协议
- 计量操作人员(通用类)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海(张雨生)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数据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 铝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 采购与供应管理(二)教案
- U9_生产管理_Unit2_备料的领用与发放_V2.1
- 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