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无答案.doc_第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无答案.doc_第2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无答案.doc_第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无答案.doc_第4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无答案)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30260分)1下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 (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D制天命而用之2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李斯3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 B C D4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5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6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 )A普罗塔格拉 B. 苏格拉底 C. 芝诺 D. 西塞罗7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8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C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D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9“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 )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10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12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B C D13“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元曲 B乐舞 C杂剧 D京剧14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有“苹果”“月亮”“星星”等。他要表达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15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启蒙运动兴起 电气革命A、 B、 C、 D、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极大愤慨,右图是他们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A达尔文伤害了人类的尊严 B达尔文亵渎了神和宗教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达尔文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17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18右图是鲁迅设计的某大学的校徽。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该大学为主要中心,曾经大力宣传的思想是 ( )兴民权、设议院 民主共和 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19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20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 )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A B C D21“孙中山国际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 )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22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睁眼看世界 B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发展 D九一八事变毛泽东思想形成2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条新道路指的是( )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24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5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261957年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27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文艺作品中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D.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愿28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形象,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 29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风俗画派 C现代画派 D印象画派302012年是电影诞辰117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当地的哪种美味 ( )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材料二 :材料三: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材料五:(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6分)(2)材料二图中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思想理论?(2分)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2分)(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2分)32(9分)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字 材料二 文学 材料三 孔教齐景公问政于民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之以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四 融合 下图是一副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回答:(1)材料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该字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主要代表有哪几个?(3分)(2)结合材料二红楼梦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2分)(3)概括材料三中孔子关于“为政”的主张。(2分)(4)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四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2分)33.阅读下列材料:(选修一)(15分)材料一 读下图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 图2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佩里舰队叩关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图2之间的关系。(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 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6分)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3分)第I卷(选择题)1下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D制天命而用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逍遥”的处世方法,故应选B;A是墨家的思想;C是法家的主张;D是荀子的唯物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李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材料的主要思想是“强制性的力量”能够管理好国家,属于法家的与法家的严刑峻法类似。选项中只有C项的指导思想是法家。A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C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3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知识。题目设问是能够体现儒学“与时俱进”内涵的信息,由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神圣化是在西汉董仲舒时期完成的,因此错误,都可体现儒学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儒学“与时俱进”内涵5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中“西方不禁人的本能”体现了其人文主义的思想,而中国“独独禁人的本能”是指扼杀人的正当欲望,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宗族和国家,“存天理,灭人欲”是最好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中“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中的“天人感应”不能体现出严禁人的本性,D项中的“因信称义”强调的是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与个人的本能关系不密切,故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6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但不是全面否定。故A、C两项排除。三位思想家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其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故B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早期反封建的启蒙思想家7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西方古代哲学家是A普罗塔格拉 B. 苏格拉底C. 芝诺 D. 西塞罗【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罗塔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与题干意思相近,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普罗塔格拉8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他祟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材料信息反映了苏格拉底对智慧和道德的推崇。所以答案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观点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C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D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理解:历史事实事件若干小事件等层次。A项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文艺复兴是同级的,因此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同性质的历史事实,不能构成层次关系,因此C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是前后相继的关系,也不能够成层次,因此D项错误。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理想主义的表现是“人非工具”,因此只有B项可构成等级或层次关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人非工具”10“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 )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信息可判断出“这些哲人”是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信奉理性主义,再由材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指的是理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启蒙思想产生的条件、启蒙思想的核心11对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曲线来看,公元前中国不如西方,公元后到15世纪中国强于西方,15世纪后中国出现逆转,故B项符合图片展示。故选B。从图示很容易看出A错误;C项错误,15世纪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D项错误,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并非走向衰落,只是发展缓慢。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中西方科技古代科技的特点1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实用 B重理论C重民众 D重实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重实用,故答案选A项。B 、D两项是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C项叙述与题干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技思想13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C D【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由所学知识可知,是楚辞,是唐诗,是元曲,是宋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其它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唐诗、宋词、元曲14“梨园”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写就的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在这里。杜甫将“梨园”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A元曲 B乐舞C杂剧 D京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西域众多少数民族及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元曲和杂剧盛行于元朝;京剧出现在清朝道光年间,故选B 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产生15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下面一幅漫画。漫画中有“苹果”“月亮”“星星”等。他要表达的是 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力是漫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世界的科技成就。观察图片,从“苹果”“月亮”“星星”等,可知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故选B项。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16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启蒙运动兴起 电气革命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电气革命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不属于“16601789年”的范围。所以答案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17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欧洲宗教势力的极大愤慨,下图是他们讽刺达尔文的漫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A达尔文伤害了人类的尊严B达尔文亵渎了神和宗教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达尔文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原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欧洲宗教势力之所以愤慨并以漫画讽刺达尔文,是因为他们的学说受到达尔文学说的挑战。A、B两项都是宗教势力的错误认识,不符合事实,故不能选;D项是拉马克的观点,而不是达尔文的观点,故错误也不能选,因此本题应该选C项。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观点18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而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论成果主要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B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类文明的引擎科学与技术结合19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指出,“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一切行之官法,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A坚决反对学习西方 B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C犀利批判洋务运动 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可以看出是中体西用思想;“一切行之官法,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是洋务运动中的各类企业的批判,故选C,ABD均看不出。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想中体西用20原来,中国人在书写西方国家名称时,总加上偏旁(通常是犬字旁),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这种情况就显著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夷”字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是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称为“洋”了。这些变化反映出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近代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外交,所以材料的主旨当然不是中国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所以在本题中凡是含均是错误的,答案就是B。另外,传统“贵华夏”“贱夷狄”观念的转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挑战、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在材料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中国社会近代化发展的历程 21下图是鲁迅设计的某大学的校徽。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该大学为主要中心,曾经大力宣传的思想是 兴民权、设议院 民主共和 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校徽上的英文校名和题干信息判断可以知道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基地。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即。故答案为C。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2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主要从时间上判断,孙中山此时已经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开展起来,因此选D。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3“孙中山国际基金会”章程明确规定基金会活动的目标是建立慈善机构,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说明A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B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C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D孙中山国际基金会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为活动宗旨和目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帮助世界上贫困受灾民众,鼓励青年就学,成立中山奖赏金、中山大学,兴建老人院、孤儿院、游民收容所等,照顾贫困地区的同胞”这一系列信息传达的是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故选D。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24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睁眼看世界 B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发展 D九一八事变毛泽东思想形成【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而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因此“九一八事变毛泽东思想形成”与题干“鞭子”与“动弹”的关系不符,故D项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BC项对应正确,故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2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条新道路指的是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时紧扣关键信息“大革命失败后”,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6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指的当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则是中共十四大,因为十四大决定在中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十四大 27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载人航天的相关史实,考察队材料的准确理解能力。“走出了自己的摇篮”是指中国人离开地球,走向太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成功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因此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载人航天281957年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A“百花齐放”方针 B“百家争鸣”方针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强调在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即在科学研究领域允许有独立思考和辩论批评发表意见的自由,而对钱伟长的批判,违背了百家争鸣的方针,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双百方针30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千古 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文艺作品中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D.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杜甫诗中“有吏夜捉人”的信息可判断出是现实主义手法,故B项正确;A项是浪漫主义,故排除;C项是现代主义,排除;D项是新古典主义,排除。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30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形象,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通过他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可知此应为加入神话、传说等使作品获得了魔幻般效果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A项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B、C、D三项均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本题应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魔幻现实主义文学32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风俗画派C现代画派 D印象画派【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的信息中强调作画以“光”和“色”作为研究中心,是印象派作画的特征,故本题选择D项。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成就印象画派332012年是电影诞辰117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当地的哪种美味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火车到站,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故电影的“家乡”在法国。故选C。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