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广玉兰序号: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其中4个只识不写,理解“孕育”、“渗透”、“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3.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难点: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准备: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出示广玉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广玉兰。板书:18. 广玉兰说说作者会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二、自学课文。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广玉兰的词语。如幽香、洁净、高雅、皎洁、清丽。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4交流自学情况。(1)生字词。(2)读书,纠错。5默读课文,质疑解疑。6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三、学习第一段。抽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朗读这一段。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观察路边的广玉兰。第二课时一、 谈话。师有感情地描述第一小节,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二、学习第二段。1轻声读读第二段,感受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你最喜欢作者描写广玉兰的哪一段?(1)学习第二小节。(2)默读第二小节,主要写什么?(3)从哪可看出,它的花儿洁净、高雅。读读,划划。(4)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图片或食物感受一下广玉兰花儿的洁净、高雅。(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一小节说什么。(1)默读,划一划,广玉兰花开放时有哪几种形态?(2)你觉得哪种形态最可爱或你最喜欢哪种形态?(3)生说,相机出示图片。(4)指导感情朗读。(5)再读读这一小节,说说这一小节的结构。过渡:广玉兰的花无论是含苞欲放还是全部绽开的都显得那么高雅,同学们你们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吗?3读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广玉兰的叶子,可结合观察实物。4。指导感情朗读。过渡:无论是广玉兰的花还是它的叶,都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怎能不令作者大加赞美。5齐读最后一小节。三、总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学完了,其实广玉兰在我们南京也广泛种植,你注意到了吗,在许多公园里、马路边都有广玉兰的身影,你留意过它们吗,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要说吗?四、作业。1在课文里找出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凋谢(凋落)纯洁(洁净)洁白(纯洁)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板书设计: 幽香与纯洁 18.广玉兰 旺盛的生命力教学反思:19 .夹竹桃序号: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背诵第四、五自然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竹桃)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第19课。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天,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2学生交流大意。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6过渡:咱们六(2)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三、学习第2自然段: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四、学习第3、4自然段: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3用“”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别之处?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内容呢?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五、设置悬念: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第二课时一、导入:教师导入(出示夹竹桃图片)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算得上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夹竹桃。二、品读课文,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再读读画出的句子,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旁边空白处。2小组交流讨论。3汇报交流的结果,品味重点语句。(点击句子)第一句: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指导朗读“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第二句: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出示无日不)还可以换个说法吗?为什么说“无日不迎风吐艳”能体现韧性?应该如何读?请你指导大家读出赞美之情。齐读。第三句: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出示无不)指名读,你读懂了吗?换句式说。齐读。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春天的和风里,它在烂漫的花丛中笑;夏季的暴雨里,它仍然笑意盈盈;秋天的清冷里,它送走了谢幕的花儿们,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在作者家的院子里还有许许多多的花,请看大屏幕。谈看后的感受。1三人分季节读第三自然段。2作者的小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可他为何单单钟情那一声不响、悄然开放的夹竹桃呢?再读第四自然段两句话。3他将小院的花写得如此美,这样写用意是什么?(衬托夹竹桃的韧性)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幻想)过渡: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做个小游戏手影,你们会玩吗?(生做) 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1下面,老师让大家看看月光下的夹竹桃,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让学生欣赏,展开想象。2教师叙述:朦胧的月色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叶影参差,浓浓烈烈的花香毫不含糊地袭来,你顿时恍惚了,产生了许多的幻想。3小组学习,填表。作者的幻想幻想的依据(1)汇报学习结果。(2)你最喜欢哪种幻想下的夹竹桃?说出原因。(3)感情朗读。教师引述:同学们,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花香,你站在它下面,早已醉倒在这花香之中了,请你们带着这种沉醉,把心中的感觉美美的读出来吧!7配乐齐读。尝试背诵,将美好的画面记在脑海里。配乐背诵。五、总结:既不名贵,又非最艳丽,却成了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就是夹竹桃。让我们记住它可贵的韧性,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幻想。六、课后练习。(任选一题)1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松树或广玉兰。2自己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板书设计: 19.夹竹桃可贵的韧性(爱 )夹竹桃 产生许多联想教学反思:20.古诗两首序号: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正确感知诗的大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引入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古诗?(让学生能有感情地背诵)你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指名读,指导节奏。 石灰吟 墨梅于 谦 王 冕千锤/万击/出深山,吾家/洗砚/池头树,烈火/焚烧/若等闲。个个/花开/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流/清气/满乾坤。正音:焚,墨,乾。三、精读感知石灰吟1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逐字逐句理解。可联系上下文理解。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 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大意是:石头是经过多次的敲打撞击,才从大山上采下来。烈火焚烧自己,却也只把它当作平常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畏惧,还是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4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这里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断瓦全的志气。5指导朗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坚贞、高洁的志向,应用赞美、高亢的语调朗读。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理解字词。说说诗意。看图想像。朗读体会。2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遇到不懂的再互相帮助,老师可以以合作比较好的一组为模范,渗透地进行全班指导。3师生讨论。理解字词:吾:我。洗砚池:书画家洗毛笔砚台的水池。池头:池边。树:这里指梅树。夸:夸赞。清气:清香之气。乾坤:天地。指名说说诗意。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让人来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让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看图想像: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在梅花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情操?朗读体会。有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教师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五、作业超市:1指导学生写字锤焚这两个字要结合偏傍进行指导。乾坤这两个字较为难写,注意左右的配合。2试着选一首诗有感情地背给同桌听。3完成字词练习。第二课时一、回忆式引入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首诗,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让学生谈点滴收获即可。)2由上引入感知诗的意境。二、深化感知、品味诗境1同学们在我们的脑中有没有具有像石灰品质的这样人呢?让学生充分谈出,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人是:坚强不屈洁身自好2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读中再次感知石灰的这种高贵品质。3那么你们感觉王冕手中的梅花又有什么好的品质呢?学生说优美纯洁也行,说美丽贞洁也可以。三、指导背诵课文1看图朗读,体会诗歌意境。2自由练读,练背诵。四、总结课文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A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B寄寓了作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呢?(都是咏物诗,托物明志,借物为喻,寄托作者高洁、坚贞的情怀)五、作业指导:指导完成练习册有关题目。学习石灰吟。1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2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2)抓字眼,明诗意。“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3)想意境,悟诗情。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D朗读全诗。四、总结复习。1分组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用什么样的感情读?(语调停顿、语速都应该以据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定。)(2)练习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评读。)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这两首古诗的写作特色。(这两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但表现力极强,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意极浓。这样的诗是达到了很高境界的诗。)五、作业。1朗读背诵古诗。2运用归纳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选择一首古诗,试着自学板书设计: 20.古诗两首石灰吟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墨梅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教学反思:练习 6序号课时: 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3. 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3.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教学难点:1、学习阅读“拟人化描写”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2、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诗歌,引导发现诗中所写的四季的特点。 (2)思考、讨论: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 (3)学生交流。 (4)小结:抓住了四季各自最典型的特点来写;由于把四季写得和我们人一样富有感情,写活了,所以充满生机。 (5)说说四季还有哪些特征。 (6)师生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2)根据上一部分学生说出的各季节的特征,学生仿写夏、秋、冬的句子。 (3)学生交流、评议。 (4)鼓励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导入:要想写好文章,积累一些成语是必要的。同样,写好关于四季的文章和句子也需要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 (2)学生回忆关于四季的成语。 (3)鼓励学生说出并汇总这些成语。 (4)对上述成语进行分类。 (5)小结:注重积累,灵活运用,交叉积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队安全培训学习记录课件
- 部队军事课件蓝地图
-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大理州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48m槽型梁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 部门安全规章制度培训课件
- 部门安全培训感受及收获课件
- 边境渔业安全培训课件
- 车险理赔防诉讼课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变频器故障数据共享中的隐私保护与溯源机制设计
- 《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药品目录(2023 年)》
- 安全保障服务方案及承诺
- 结核病营养支持
- 业务知识演讲稿:“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范运用的思考
- 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护理
- 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生活妆课件教学课件
- 现代农业课件教学课件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 光伏并网系统中的网络安全分析
- 2024年图形化编程竞赛选拔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