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单元文言文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堪,这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太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 解释词语一 篁竹:成林的竹子。 2、篁:竹林。 3、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4、清冽:清凉。 5、冽:寒冷。 6、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晃、连结。7、可:表示估计数目。 8、许:表示数目不确定。 9、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依托10、澈:穿过,透。现在写作“彻” 11. 佁然:愣住的样子。 12、俶尔:忽然。13、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斗,像北斗星一样。 14、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蛇:像蛇一样。 15、四面竹树环合 环合:环绕合抱 16、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17、凄神寒骨: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18、 悄怆幽邃: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9、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20、 邃:深。21、清:凄清,冷清。 22.隶:随从。二、翻译句子: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岿然不动。 翻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景景一动不动。3、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三、作家作品: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四、写出各段主要意思:1 段:写潭,写树。 2 段:写水,写鱼。3 段:写源头,写岸势。 4 段:写感受,抒凄凉。 五、作者抒发的感情:1、小石潭记写出作者怎样的感受? 抒发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的忧伤心情。 六、小石潭记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小石潭有哪些特点? 景物:写小石潭周围“竹树环合”、“青树翠蔓”的环境。卷石底以出的特点,水清鱼欢,源流曲折,岸势差互。特点:“石底”“水尤清冽”。 七、默写填空: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 解释词语1.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地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 念:想 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 3.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就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一同,共同。 5.藻荇:泛指水草 藻:水草的总称 6. 盖竹柏影也 盖:表示推测 7.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只是 耳:罢了二、翻译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课文分析1、作家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2、概括段意 第一段:点名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人,以及与好友寺院中散步赏月。 第二段:运用比喻写庭院月色。 第三段:运用反问,引人深思。1、 记承天寺夜游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4、闲人一词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反映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5、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在文中第二段作者运用比喻,写庭院月色,表达了什么情感?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6、月色竹柏到处都有,为何此处的竹柏格外令作者动情?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两人有着相似之处: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一、 解词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 古来共谈 共:皆,共同,一起 四时:四季。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互辉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休息。这里指散尽。 乱:纷繁。夕日欲颓 颓:坠落 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水中的鱼 竟:竞相 跃:跳,跳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奇:奇异,奇妙。二、 翻译句子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翻译:高高的山峰耸入云霄,清澈的溪流能见到水底,两岸陡立的山岩,色彩斑斓。青翠的树木竹林,四季齐全。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翻译:清晨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此起彼伏地鸣叫;傍晚太阳将要落山,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实在是尘世中的仙境!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它的奇异的人了。三、 课文分析1、 分层以感慨起笔,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论山水的朋友,同时也流露出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信。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以感慨收束全文,赞叹山水之美,传达自己归隐林泉、与自然相融合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流露于笔端。2、 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3、 文中哪个词高度概况了山川景色的特点:美。4、 文中哪些词语是描写山川景色秀美的,表达了什么情感?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归隐山林,沉醉自然,超凡脱俗,欣然自得5、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有何作用? 以无写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6、 本文语言的优点是什么?四字短句,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满井游记(自读) 燕 (yn) 地寒,花朝(zho) 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返。 廿(nin)二日天稍和,偕(xi)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ji)堤(d),土膏(go)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h)。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明,鳞(ln)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juan)然如拭,鲜妍(yn)明媚,如倩(qin)女之靧(hu)面而髻(j)鬟(hu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 (li) 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mng)者,罍(li)而歌者,红装而蹇(ji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jng),然徒步则汗出浃 (ji) 背。凡曝 (p) 沙之鸟,呷(xi)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 (li) 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之未知也。 夫(f)不能以游堕 (hu) 事,潇(xio)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能无纪?己亥(hi)之二月也。一、 解词解词冻风时作:冷风不时地刮起来。作:兴起。 飞沙走砾 砾:小石块,碎石子局促一室之内 局促:形容受束缚而不得舒展 土膏微润 膏:肥沃波色乍明 乍明:开始发出亮光。乍,始,初。 镜之新开:刚制成的镜子。乍出于匣 乍:突然 匣:指镜匣。 晴雪:天晴后的积雪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靧:洗脸 掠:疏掠 泉而茗者 茗:茶,这里指喝茶 罍而歌者 罍:酒杯。这里指饮酒。 红装而蹇者 红装:指女子盛装或盛装的女子。 蹇:驴。这里指骑驴。汗出浃背 浃背:湿透了背部。浃:湿透 呷浪之鳞 鳞:鱼城居者之未知也 未知:未必 恶能无纪 恶:安,哪一词多义乍 波色乍明 乍,始,初。 鬣 麦田浅鬣寸许 鬣:兽颈上的鬃毛乍出于匣 乍:突然 毛羽鳞鬣 鬣:鱼鳍始 于时冰皮始解 始:开始 髻鬟之始掠也 始:刚刚 始知郊田之外 始:才二、翻译句子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译文:堤岸两边是高高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湿润,一眼望去,人好像是笼中冲出去的天鹅。2.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冲刷,美好的样子像擦洗过一样。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的髻鬟一样。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译文:柳树枝条好像在舒展又没有舒展开,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摇。麦田里的麦苗像短短的鬃毛,只有一寸左右高4.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译文:游人虽然不是很多,喝用泉水煮的茶的,举起酒杯唱歌的,穿着盛装而骑驴的女子,也时时可见。风力虽然还较强,但空着手走路也会汗流浃背。5.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之未知也。译文: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显得)安闲自在,鸟的羽毛和鱼鳞鱼鳍都透着喜气。(我)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6、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译文:能够不因游玩而误事,潇洒地徜徉于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我)这种闲职啊。此地恰好与我的很近,我要以此游为始,哪能没有记游的文章?三、 课文分析1、 分段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第三段:议论,表述自己能够有次闲情出游的原因。2、主旨:写了北方京郊的早春景色,却也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他不因为官小职闲而懊悔,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的时间的淡泊名利、达观性情。七单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 解释词语:1. 发:起 2. 畎亩:田间 3. 畎:田间水沟 4. 筑:捣土用的杵 5. 举于士:从狱中释放出来并且任用。举:举用,起用。这里有被动的意思,即被举用,被起用。 6. 士:狱官 7. 市:市场 8. 任:担子,责任 9. 是:这样的 10. 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忍饥挨饿 11. 体肤:身体 12. 空乏:穷困缺乏 13. 拂:违反,阻挠 14. 所以:用这些来 15. 动心忍性: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 16. 动:惊动,震撼 17. 忍:坚忍 18. 曾:现在写作“增”,增加 19. 曾益:增加。曾和益都是增加的意思 20. 恒:常常 21. 过:过失,这里是犯错误的意思 22. 衡于虑:思想阻塞 23. 衡:阻塞,不顺畅 24. 作:奋起25. 征:征验,表现 26. 入:在里面,指国内 27. 法家:有法度的世族大臣28. 拂:辅弼,辅佐 29. 出:在外面,指国外 30. 敌:匹敌,(力量)相当31.敌国:(与本国)力量相当的国家。二、 翻译句子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苦恼,筋骨劳累。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长他的才干。3.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翻译: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 发创造。4.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助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5.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样之后才知道忧患祸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三 作家作品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2.写出各段主要意思: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第二段:得出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第三段:从生于忧患的角度谈人、从死于安乐的角度论国。第四段: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第一段第二段作者阐述怎样的观点?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7、写出两句鼓励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在写出一个名人事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尔基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著名作家。教学相长 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一 解释词语:佳肴:美味的菜肴。肴:熟肉食。 弗食 食:吃。 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虽有至道 至:到达了极点。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因此。是:这。教然后知困 困:(受到)阻碍,不通。然后能自反也 反: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然后自强也 自强:自己督促自己。强:勉力,勉强。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长:增长。二、翻译句子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翻译: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知道它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不知道它好。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翻译:因此,学了以后知道(知识)有欠缺,教了以后知道(学问)贫乏。知道有缺欠,这样以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知道贫乏,这样以后能够自己督促自己。3. 故曰:教学相长也。翻译:因此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三、课文分析1、本文论证思路 先谈吃,采用设喻比方,引申出学习的重要。再论述在教与学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自我反省,自我督促。最后得出结论: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2、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道理:教学相长。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一. 解释词语:1. 肉食君:吃肉的人,指当政的人。 2. 间:参与。 3. 鄙:鄙陋,目光短浅。4. 以:用,靠。 5. 安:养。 6. 弗:不。 7. 专:独自占有。 8. 对:应答。 9. 加:虚夸。10. 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祭品。 11. 牺牲:指猪牛羊等。 12. 帛:丝织品。 13. 信:诚实。 14. 孚:使人信服。 15. 福:赐福,保佑。16. 狱:案件。 17. 察:明察,弄得清清楚楚。 18. 情:实情。 19. 忠: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20. 鼓:击鼓。 21. 败绩:军队溃败。22. 驰:驱车追赶。 23 辙:车轮压出的痕迹。 24. 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25. 轼:古代车厢前用做扶手的横木 26 既克:已经战胜。 27. 既:已经。 28. 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9. 故:原因,缘故。 30. 作:振作。 31. 再:第二次。 32. 竭:尽。 33. 盈:充满。 34. 测:估计,预料。 35. 伏:埋伏。 36. 靡:倒下。 二. 翻译句子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件件明察,但一定按照情理(来审理)。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翻译: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4.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翻译: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这一点跟敌人打一仗了。5.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翻译: (这只是)小信用,还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灵不会保佑(你打胜仗)。6.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他们的士气耗尽了。7. 彼竭我盈,故克之。翻译:敌人的士气耗尽了,而我军士气高涨,因此战利了他们。三. 作家作品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史左丘明所写。四. 写出各段的主要意思:第一段:写战前,记叙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第二段:写战中,继续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第三段:写战后,记叙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五、说说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和敢于负责的态度,戒骄戒躁,沉着果断,有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的人。六、谈谈你对“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句话的理解?取信于民是路过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今天,忠于职守仍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七、举出两个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孙权、刘备联手对抗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时期前秦的淝水之战。干将莫邪(自读)1、欲杀之 欲:将 2、当产 当:将 3、大:长大 4、使相之 相:仔细察看5、比后壮 比:及,等到 壮:成年 6、所在:在什么地方7、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奉:进献 8、为子报之 报:报复 9、购之千金:悬赏千金捉那他。购,重赏捉拿。 10、亡去:逃离。11、行歌:这里指哭唱。行,从事。 12、幸甚:太好了! 13、自刎:自杀。刎,割颈部。 14、立僵:(死后)直立不动。僵:不活动。 15、不负子也 负:辜负,对不起。 16、头踔出汤中 踔(chu):跳。 16、踬目:瞪眼。 17、王如其言 如:按照,依照。 18、汤镬 汤,热水,开水。 19、仆:倒下。 20、王即临之 临:靠近。 21、客以剑拟王 拟:比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一词多义 三年乃(才)成 此乃(是)勇士头也 乃(于是)分其汤肉葬之 崂山道士 (自读)1、行七 行:(名词作动词)排行。 2、故家:世代做官的人家。 3、 负笈往游:负笈,背着书箱。书 箱。游,游学,学习。 4、 素发垂领 素:白色的。 5、叩而与语 叩:叩问,询问。 6、 玄妙:深远奥妙,难以捉摸。 7、 请师之 师:拜为师。(名词作动词用) 8、 作苦:干苦活,服苦役。 9、 薄暮:傍晚。薄,迫近。 10、凌晨:将近天亮的时候。凌,逼近。 11、 谨受教:恭敬地接受命令。 12、不堪其苦 堪:能承受。 13、 阴有归志:阴,私下里,暗地里。志,想法念头。 14、 酌:喝酒。 15、光鉴毫芒 鉴,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毫,毫毛。芒, 草谷上的细毛。16、月明辉室 辉:照耀。 17、诸门人 诸:各个。18、 良宵胜乐 宵:夜晚 19、分赉 赉:赏赐。 20、 壶酒能遍给 给: 供给,供应。 21、 乃尔寂饮 乃:却。尔,如此。 22、 箸:筷子。 23、 已而:不久。 24、 其饯我于月宫可乎其:表示希望。饯,用酒食送行。 25、 须眉毕见 毕:全。 26、然烛:点蜡烛。然,现在写作“燃”,点燃。 27、移时:过了好一会儿。 28、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杳: 不见踪影。 29、樵苏 苏:打草。 30、 王窃欣慕窃:偷偷地,暗中。欣:欣喜。 31、未谙此苦 谙:知晓,熟悉。 32、 固谓 固:本来。 33、但得此法足矣 但:只。 34、令自咒 咒:秘诀,咒语。 35、勿逡巡 逡巡:迟疑不进的样子36、自诩遇仙 自诩:自己夸耀 37、蓦然而踣 蓦然:猛然。踣:跌 倒。38、 坟起:鼓起,肿起,凸起。 39、 揶揄:嘲弄。40、 无良:不善,不好。 41、归念遂息 息:止 42、仙仙乎,而还乎 而:你 43、授以斧 授:交给 44、今阅两三月 阅:经过。 45、不过早樵而暮归 樵:打柴,砍柴。46、王效其作为 效:效仿,照着做。 八年级诗歌总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叙事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词语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明。本句表明诗人既痛惜于长期战乱,又对未来抱有希望。2、诗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明诗人急切的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并非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3、主旨:全诗通过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 游山西村 (陆游)【律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词语: 无时:随时。2、诗句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为何被人们成为佳句。本联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此句被称作佳句,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3、主旨: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和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渔家傲 (范仲淹)【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通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语: 边声:边塞的马鸣、风号等声音。2、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南下的大雁已经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头发渐白士兵满脸泪水。3、主旨:上阙写了异于南方和内地的边塞秋天凄凉的景色。下阙抒写了将士们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思乡之情。4、赏析:上阙中统领上阙的一个字是“异”。 “异”是对塞外景色的概括。上阙是景物描写,作用是:渲染了悲壮的氛围和守边将士的艰苦。有人认为此词可以作为“词史“来读是有道理的,为什么?本词下阙:将军白发和士兵的泪水记载着宋代帝王对外软弱,消极防御,长期征战无果的史实。所以可以看作是“词史“来读。本词下阙既有思乡又有建功之情,思乡之情和建功立业是否矛盾?“酒一杯”“家万里”借酒消愁是人之常情,即使如此思乡,也没有忘记为国建功。“燕然未勒”是多么伟大,多么豪壮,将士们又是多么向往啊,然而此时“未勒”,当然是无法言归了,可见思乡之情和建功立业并不矛盾。 浣溪沙(苏轼)【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语: 萧萧:风雨声。 再少:再年轻2、翻译 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 3、主旨:抒写了作者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的想法。4、该词上下两阙各写了哪些内容?上阕:暮春三月兰溪雨后的景色下阕:抒写了作者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的想法。观刈麦(白居易)【叙事诗歌】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词语: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曾:竟然 事农桑:指从事农业劳动。2、诗句赏析赏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是场面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青壮劳力辛苦劳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本文中哪句和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两句是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 3、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 赤壁 (杜牧)(怀古咏史)【绝句】 折戟沉沙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教学结尾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引进教育重点紧缺人才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高柔性不锈钢金属软管项目发展计划
- 安全培训效果请假报告课件
- IITR01324-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培训与安全评估课件
- HPK1-IN-61-生命科学试剂-MCE
- 短期外汇贷款合同7篇
- H-151-Alky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招聘工勤岗位工作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工贸公司管理制度
- 员工岗前培训管理办法
-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法人股权转让
- T-CALC 005-2024 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农产品电商知识培训课件
- 认识数字123幼儿园课件
- 2024海湾消防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用户手册
- 诗经王风黍离课件
- 2025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应知应会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