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_第1页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_第2页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_第3页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_第4页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 七年级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倾听文字的声音。 2.理解词意,想象画面,揣摩感受作者的情趣和心境,品出文字的味道。 3.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际遇有关,领悟文字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词境,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李清照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致 师:老师这里有一副对联: “ 大 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 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呢?(李清照)你对李清照还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后师补充介绍 )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一首词 如梦令。(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例中学 2 / 6 (一)初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1.师: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词,边读边想:和诗相比,它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句式有长有短,形式活泼,又叫长短句) 2.师:下面对子同学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试着画出这首词的节奏。 3.师:古人都是 “ 吟诗作赋 ” ,吟诵是情感最丰富的 表现,如果你是李清照,会怎样吟这首词呢?(找学生读) 4.师:我们来合作读,老师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让我们在一唱一和中感受词的韵律美吧! (二)悟读,绘出文字的画面 1.师: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首词的意思你读懂了吗?请同学们拿出学案,借助注释,在小组内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2.师: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理解?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学生自由谈) 师:还有不理解的吗?(师生共同解疑)词人和同伴们在溪亭游乐,可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喝酒聊天、吟诗作画、弹琴 唱曲、欣赏风景、对对子、下棋 ) 师: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但是你看这首词,它只有多少个字?是的, 33 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水乡日暮醉归图,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3 / 6 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观察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师:古代的词不仅可以当做画来欣赏,还可以谱成曲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蔡琴独唱,师生跟着浅吟低唱) (三)赏读,品出文字的味道 1.师:学习古诗词还得有另一种本领,就是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 “ 词眼 ” ,你认为,这首词中哪个字最能表 达李清照的心情?写在黑板上。( “ 醉 ” )李清照为什么醉了呢?(生答) 2.师:李清照是酣醉于酒,沉醉于景,陶醉于情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作家,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让一千年后的我们了解到了在宋代社会,一个少女所享受到的快乐的生活时光。让我们带着这份了解,再读这首词。 二、实践悟,群词阅读 1.师:同学们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喜爱之情,你们看(出示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父亲是著名 文学家、学者李格非,她的母亲也是饱读诗书。在这样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李清照经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游山玩水,看,一次秋游后,她写下了这首词: 4 / 6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怨王孙 师:连眠卧在沙滩的鸥鹭也埋怨词人抛下这无穷好的美丽景色,早早归去。多么快乐的一次郊游啊!谁来快乐地读一读这首词?(生读) 2.师:李清照少女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乐趣,充满了色彩。 18 岁时,她嫁给了金石学家赵明诚,二人互相切磋诗词文章,研习钟鼎碑石,志趣相投。看,在这首减字木兰花中她写道: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师:把花儿别在发间,让一旁的丈夫比比看,到底是人美还是花儿美?这是何等的幸福!此时李清照会向丈夫讲述自己曾经的快乐: “ 常记溪亭日暮 ” (生诵) 3.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出远门求学,感情丰富的李清照不忍离别,找了一块手帕,写下了这样的词句,让丈夫带在身边: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一剪 梅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在重阳节的时候,李清照寄给丈夫一首 醉花阴,里面有这样的词句: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5 / 6 因为思念丈夫,人比黄花都瘦了。假如这时她想起那首如梦令,她会无限伤感地吟诵道: “ 常记溪亭日暮 ” (生诵) 4.到李清照 43 岁这一年,金兵大举入侵,当时的宋朝政府软弱无能,一味退缩。李清照夫妇只好流亡在外。行至乌江镇,在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李清照奋笔写下了那首豪迈、激昂的夏日绝句,(生诵: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5.北宋灭亡,沿途的风霜劳顿,使丈夫赵明诚旧病复发,病死于南京。此时李清照已经四十五岁了,她孤苦伶仃一个人,流落到江南。元宵节,李清照的朋友接她去观灯。可她拒绝了,她说,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 容颜憔悴,害怕见人。倒不如偷偷地,从帘子底下,静听人家欢歌笑语。此时的李清照,如果想到了那首如梦令,只能带着怀念之情吟诵道 “ 常记溪亭日暮 ” 6.由于四处漂泊,李清照病倒了。这时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大献殷勤,后来他们就结婚了。张汝舟是 个势利小人,他娶李清照是为了侵吞她的财产和文物,财产到手,便对李清照拳脚相加,百般虐待。李清照只好向官府申诉,好不容易才离婚。在这首声声慢中我们可以读出她的悲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 / 6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是的,李清照的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破家亡,丈夫早逝,文物丧失,再婚受辱,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但李清照 “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 ,在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的晚年,继续编修金石录,一直活到了 72 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