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大综合.doc_第1页
自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大综合.doc_第2页
自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大综合.doc_第3页
自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大综合.doc_第4页
自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大综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姓名_学校_1在线段、射线、直线、角、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2、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则斜边的长为( )(A)2 (B)4 (C)6 (D)83、点M(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B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D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5、已知AOB=30,点P在AOB的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P1,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6、如图,DE是 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 EBC的周长为( )厘米A16 B28 C26 D18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6和3,周长为_。8、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9、在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 。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2,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11腰长为12,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12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13在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1,1)、B(2,3),若M为x轴上一点,且MA+MB最小,则M的坐标是_,MA+MB=_。 14.已知,如图ABC中,ABAC,D点在BC上,且BDAD,DCAC.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的度数. 15、如图,已知直线MN与MN同侧两点A、B求作:点P,使点P在MN上,且APMBPN 16、如图,在ABC中,ACB=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CAE:EAB=4:1求B的度数1. 两个三角形只有以下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 两角和一边 B. 两边及夹角 C. 三个角 D. 三条边2.下列各图中,不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5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斜边和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3.如图,ABCD,ADBC,O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组数是( )A. 3 B. 4 C. 5 D. 64.在ABC和A/B/C/中,AB=A/B/,A=A/,若证ABCA/B/C/还要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 ) A. B=B/ B. C=C/ C. BC=B/C/, D. AC=A/C/,5、如图在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ADCABE的根据是( )A. SSS B. SAS C. ASA D. AAS6、如图,1=2,C=D,AC、BD交于E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DAE=CBE B. CE=DE C.DEA不全等于CBE D.EAB是等腰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AB=6cm,则DBE的周长是( )A. 6cm B. 7cm C. 8cm D. 9 cm8、等腰 的顶角为 ,腰长为10,则底边上的高AD=_。9如图6,点C、F在BE上,1=2,BC=EF。请补充条件:_(写一个即可),使ABCDEF。10如图幼儿园的滑梯中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梯子(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等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则ABC+DFE= .11.在RtA BC中,BE平分ABC,EDAB于D,若AC=3,则AE+DE= .12、如图,ADBC于D,AD=BD,AC=BE。(1) 请说明1=C(2) 猜想并说明DE和DC有何特殊关系?14如图,已知点C是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1) 说明AN=MB(2) 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旋转180,使A点落在CB上,请对照原题图在右图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3) 在(2)所得到的图形中,结论“AN=BM”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也请说明理由。(4) 在(2)所得到的图形中,设AM的延长线与BN相交于点D,请你判断ABD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15:如图,小明在完成数学作业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AB=CD,BC=AD,请说明: A=C的道理,小明动手测量了一下,发现A确实与C相等,但他不能说明其中的道理,你能帮助他说明这个道理吗?试试看。16、如图a, 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山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17.如图,ABC中,AB=AC,过点A作GEBC,角平分线BD、CF相交于点H,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GE于点E、G.试在图中找出3对全等三角形,并对其中一对全等三角形给出证明.18一慢车和一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相距120千米的B地,所行地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试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慢车比快车早出发 小时,快车比慢车少用 小时到达B地;快车用 小时追上慢车;此时相距A地 千米.课题:1.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同步练习【基础练习】1、举例说出身边的两例对称轴的图形 ,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 联系 2、动手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折叠后,把 下 列图形剪下来,并与同学交流你的剪法. 3、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是各有几条对称轴?圆 正方形 菱形 角 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 线段 【课堂训练】1、中的图形是常见安全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线段的对称轴有_条,是 _,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_ 。3、在26个英文字母中,请你说出几个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并且指出有几条对称轴【拓展练习】1、下列 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A. 梯形 B. 直角三角形 C . 角 D. 矩形2、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下图方式三次折叠,沿MN裁剪,则可得( ). A.多个等腰 直角三角形 B.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C.两个同的正方形 D.四个相同的正方形4、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把它们找出来,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1: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15CM 6CM 求此三角形各边长 答案:10cm 10cm 1cm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 )A、1和2 B、3和4 C、 2和4 D、 1和42、如图,已知直线 ,1=60,则2等于( )A、120 B、80 C、60 D、303、如果1和2是内错角,且1=80,那么2为( )A、80 B、100 C、10 D、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4=3 B、2=4 C、3+4=180 D、c/d5、下列条件能断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A=30、B=60 B、A=80、B=60C、AB=3、BC=5,周长为13 D、AB=AC=2,BC=4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9,则它的周长为( ) A、19 B、23 C、14 D、19或23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它的底角等于( )A、40 B、100 C、50 D、40或1008、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AC于点D、E若,AB=10,AC=8,则ADE的周长是( ) A、18 B、14 C、13 D、99、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 )A、互相重合 B、互相平行 C、相交 D、互相垂直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分别延长CA,AB,BC到A,B,C,使AA=BB=CC=AC,若ABC的面积为1,则 的面积=( )A、5 B、6 C、7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若ABCD,C=100,则A= 。 12、如图T-13所示:当_时,1=B. 13、如图,已知ADBC,CE=5,CF=8,则AD与BC间的距离是_。14、在ABC中,AC=BC,若A=30,则C=_。15、在同一平面内,若 ,则a 。 16、如图, ,点D为BC的中点,若 ,则 为_。17、如图,已知AD是等边 ABC的中线,E是AC上一点,且AE=AD,则 。18、如图,CE平分ACB,且CEDB,DAB=DBA,又知AC=18,CDB的周长为28,则BD的长为_三、作图题(4分)19、格点:方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如图中的点A,点B),请在下图方格点找两个格点C与D,使得ABC与ABD都是等腰三角形。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2分)20、(5分)如图所示,1=3,C=110,求2的度数。 21、(6分)如图,A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中线,DEAB,交AC于点E,判断ADE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2、(7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BC=DCB,则有以下结论:1)ABDACD;2)为什么AD平分BAC,试说明理由。 23、(8分)如图,已知:A、C、F、D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BDE, AB=DE,AC=FD,请问线段BC与EF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4、(8分)如图,长方形纸片EFGH可以绕着长方形纸片ABCD上的点O自由的旋转,当边EH与AB相交时,形成了1,2,求1+2的度数。(长方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且对边平行) 25、如图,已知等边 , ,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 (1)试说明 为等腰三角形;(4分) (2)DB与DE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4分) ABC= 柳洲中学八年级数学学科检测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C D C C D A A B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80 12、 AB EF 13、 5 14、 120 15、 (平行于) 16、 80 17、 15 18、 8 三、作图题(4分)19、格点:方格的交点称为格点(如图中的点A,点B),请在下图方格点找两个格点C与D,使得ABC与ABD都是等腰三角形。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2分) ACB DBC=DCB BD=CD ABC-DBC=ACB-DCB 即ABD=ACD ABDACD(SAS)。(2)AD平分BAC,理由如下: ABDACD BAD=CAD AD平分BAC。 、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BDAC BD为AC边中线, CE=CD CDE为等腰三角形。 (2)相等,理由如下: ABC为等边三角形,BDAC BD平分ABC CDE+CED=ACB=60 CED=30 DBC=CED BD=DE 第一部分全等三角形选择题部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2如图,分别为的,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 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若,则等于( )A42 B48 C52 D583如图,将RtABC(其中B34,C90)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 转到AB1 C1的位置,使得点C、A、B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最小等于() A56 B68 C124 D1804如图,=30,则的度数为( )A20 B30C35 D40CAB34B111CBAC1 2 3 4 5下列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一条边对应相等 B两条边对应相等 C三个角对应相等 D三条边对应相等6如图,在AB=AC AD=AE B=C BD=CE四个条件中,能证明ABD与ACE全等的条件顺序是( )A B C D 7已知:如图,AC、BD交于O点,OA=OC,OB=OD。则不正确的结果是( )AAB=CD BABCD CA=D DA=C8如图,在ABC中,AB=AC,D、E两点在BC上,且有AD=AE,BD=CE,若BAD=30,DAE=50,则BAC的度数为( ) A130 B120 C110 D100 第6题 第7题 第8题9下列条件中,能让ABCDFE 的条件是( )AAB=DE ,A=D, BC=EFBAB=BC ,B=E, BE=EFCAB=EF ,A=D, AC=DFDBC=EF ,C=F, AC=DF10下面命题错误的是( )A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形状和大小完全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1下列说法中: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A和B和C和D1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A形状相同B周长相等C面积相等D全等13如图所示,已知AB=AC,PB=PC,下面结论:(1)EB=EC;(1)ADBC;(3)AE平分BEC;(4)PBC=PCB,其中正确的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在ABC和DEF中,AB=DE,A=D,若证ABCDEF,还需补充一个条件,错误的补充方法是( ) AB=E BC=F CBC=EF DAC=DF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1)(2)(3)16如图,某同学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1)去 B带(2)去 C带(3)去 D带(1)(2)去17下面结论:(1)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顶角和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3)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4)三个角都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8如图,已知点D在AC上,点B在AE上,ABCDBE,且BDA=A,若AC=53,则DBC=( )A30O B250 C200 D150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角对应相等,且一条边也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角与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0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面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 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乙 B乙、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甲 乙 丙 21如图,CDAB,BEAC,垂足为D、E,BE、CD相交于O点,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22如图,在下列给出的四组条件下,不一定能推导出ABDEBC的条件是( )ABE=BA, BD=BC,1=2B3=4,1=2,AB=EBCAB=EB,1=2,AD=ECDAB=EB,1=2,C=D23在ABC和ABC中, AB=AB,BC=BC,AC=AC,A=A,B=B,C=C,则下列哪组条件不保证ABCABC ( )A、 B、C、 D、24下列给出的四组条件中 , 能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A=A,B=B, C=CBB=95, AC=a, C=65, B=95,BC=a ,A=20CAB=4cm,A=60,BC=3.5cm,AB=4cm,A=60,AC=3.5cmDA=58, AB=3cm, B=70, A=58, AB=3cm,C=5225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以判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A和 B和 C和 D和26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BCAPEAPFD27下列说法中: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A和B和C和DADCBEF28如图,AD是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 点,且,连结BF,CE下列说法:CEBF;ABD和ACD面积相等;BFCE;BDFCDE。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A形状相同 B周长相等C面积相等D全等30如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EACDBABDACECDAE=40DC=30AECBAEDADOCB 第30题 第32题32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则的度数为()A60B75C90D9533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惟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CA8 BAB4,BC3,A30CA60,B45,AB4DC90,AB63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35.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一条对边对应相等 C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个角对应相等36.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BD与CD的距离间的关系是( )A. BDCD B. BDCD C. BD=CD D. 不能确定37.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第2题图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和DFE的大小间的关系是( )A.ABC=DFE B.ABCDFE C.ABCDFE D.ABC+DFE=90.38.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9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A.17cm B.22cm C.17cm或22cm D.18cm3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A.100 B.100或40 C.40 D.8040.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 )A.80 B.90 C.100 D.10841.如图1,已知OC平分AOB,CDOB,若OD=3cm,则CD等于( )A.3cm B.4cm C.1.5cm D.2cm42如图2,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那么下列结论: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DE=BD+CE;ADE的周长等于AB与AC的和;BF=CF其中正确的有( )A. B. C. D.43如图3,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AE交CD于H,EFAB于F,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D=B B.CH=CE=EF C.CH=HD D.AC=AF4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C.两角的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45.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最小角相等 B.它们的对应外角相等C.它们是直角三角形 D.它们的最长边相等46. 如图,已知:ABEACD,1=2,B=C,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47.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是 ( )A.和 B.和 C.和 D.和4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9. AD=AE , AB=AC , BE、CD交于F , 则图中相等的角共有(除去DFE=BFC)( )A.5对 B.4对 C.3对 D.2对 50如图,OA=OB,OC=OD, O=60, C=25则BED的度数是 ( )A.70 B. 85 C. 65 D. 以上都不对51. 已知:如图,ABCDEF,ACDF,BCEF.则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C=DF B.AD=BE C.DF=EF D.BC=EF 51 52 53 5452如图 , A=D , OA=OD , DOC=50, 求DBC的度数为 ( )A.50 B.30 C.45 D.2553.如图 , ABC=DCB=70, ABD=40, AB=DC , 则BAC= ( )A.70 B.80 C.100 D.9054.如图,ABCBAD,A和B.C和D分别是对应顶点,若AB6cm,AC4cm,BC5cm,则AD的长为 ( )A.4cm B.5cm C.6cm D.以上都不对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6.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 )A.A B.B C.C D.B或C57.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若AB4,AC6,则AD的取值范围是( )A.AD1 B.AD5 C.1AD5 D.2AD105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此角为钝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9. 已知:如图 , ADBC , ABCD , 那么图中有_对全等三角形 ( )A.2 B.3 C.4 D.560. 已知:如图,AC是BAD和BCD的角平分线,则ABCADC用_判定( )A.AAA B.ASA或AAS C.SSS D.SAS61. 如图 , 在AOB的两边上截取AO=BO , 在AO和BO上截取CO=DO , 连结AD和BC交于点P , 则AODBOC理由是 ( )A.A S A B.S A S C.A A S D.S S S 59 60 61 63. 如图63,B、C、E、F在一条直线上,ACDE,且AC=DE,BE=CF,FED=50,B=55,则D= ( )A.80 B.75 C.55 D.5064.如图64.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和CE交于点O,AO的延长线交BC于F,则图中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对数为( )ABCEDFO图64A.3对 B.4对 C.5对 D.6对 _图 65_B_D_O_C_A图6365.如图65,在CD上求一点P,使它到OA,OB的距离相等,则P点是 ( ) A. 线段CD的中点 B. OA与OB的中垂线的交点 C. OA与CD的中垂线的交点 D. CD与AOB的平分线的交点66. 在和中,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保证:的是( ) A. 具备 B. 具备C. 具备 D. 具备67. 两个三角形只有以下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角和一边 B. 两边及夹角 C. 三个角 D. 三条边68. 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对应相等,且其中一边所对的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 A. 一定全等 B. 一定不全等 C. 不一定全等 D. 面积相等69. 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互余或相等 D. 互补或相等70. 如图,已知ABDC,ADBC,E.F在DB上两点且BFDE,若AEB120,ADB30,则BCF= ( )A. 150 B.40 C.80 D. 90ADBCEF70 71 71. 如图ABBC,BEAC,1=2,AD=AB,则 ( )A. 1=EFD B. BE=EC C. BF=DF=CD D. FDBC7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相等73.已知:如图,O为AB中点,BDCD ,ACCD,OEC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 CE=ED B. OC=OD C. ACO=ODB D. OE=CD 74.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BF=CD,CE=BD,那么EDF等于( )A.90A B. 90A C. 180A D. 45A75.根据下列条件画三角形,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是( ). A.已知三个角B.已知三边 C. 已知两角和夹边D. 已知两边和夹角76.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连接AB并延长至C点C内错角相等 D同角的余角相等77.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不能判定ABMCDN的条件是()AMN BABCD CAMCN DAMCN第77题78.如图19-1,要用“SAS”证明ABCADE,已知AB=AD,AC=AE,则还需条件 ( )AB=D BC=E C1 =2 D3= 479.如图19-2ABC中,ABAC,BD、CE是AC、AB边上的高,则BE与CD的大小关系为()ABECD BBECD CBECD D不确定80.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 ( ) 若a2=b2,则a=b;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若a,b是有理数,则;如果A=B,那A与B是对顶角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1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作图的合理顺序是 ( ) 作射线OC;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G A B C D82如果D是ABC中BC边上一点,且ADBADC,则ABC是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83如图7,P是BAC的平分线AD上一点,PEAB于E,PFAC于F,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BCAPEAPFD84下列说法中: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依据“AAS”来判定全等,那么一定也可以依据“ASA”来判定它们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都和第三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一定不全等;要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的条件中至少要有一对边对应相等正确的是()A和B和C和DADCB图8EF85如图8, AD是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连结BF,CE下列说法:CEBF;ABD和ACD面积相等;BFCE;BDFCDE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86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A形状相同B周长相等C面积相等D全等87如图9,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EACDBABDACECDAE=40DC=30ADECB图10FGAEC图11BAED ADOCB图9 88已知:如图10,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A5对B4对C3对D2对89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11所示的方式折叠,为折痕,则的度数为()A60B75C90D9590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惟一画出ABC的是()AAB3,BC4,CA8 BAB4,BC3,A30CA60,B45,AB4DC90,AB691. 已知:如图 , CE?AB , DF?AB , 垂足分别为E , F , AF=BE , 且AC=BD , 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RtAECRtBFD B.C+B=90C.A=D D.ACBD.92. 如图 , 下面条件中 , 不能证出RtABCRtABC的是( )A.AC=AC , BC=BC B.AB=AB , AC=ACC.AB=BC , AC=AC D.B=B , AB=AB93. 在RtACD和RtBCE中,若AD=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