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专题突破,第一部分,专题四遗传与进化,第7讲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栏,目,导,航,豌豆,假说演绎法,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萨顿,摩尔根,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1)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2)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3)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4)类比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假说演绎的结论是正确的。()(5)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6)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可以正常。()(7)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8)一对等位基因(B、b)如果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9)白眼残翅雌果蝇(bbXrXr)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0)遗传病均由基因异常引起。(),1说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哪些?提示:F1形成的配子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存活率相等遗传因子组成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显性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2一般生物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有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请做出解释。提示:有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但仍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这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3有只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外形逐渐变成了公鸡,这叫性反转,对这一现象做出你的一种推测。提示:性别也是一种性状,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1(2017全国,T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2(2016全国,T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D,解析:用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而且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白花13,由此可推知该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和B、b),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所以F2中白花植株不都是纯合体,A错误;F2中红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种,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B错误,D正确。,3(2017全国,T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B,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表现型为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子代雄性中白眼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果蝇基因型BbXRXr,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符合题意;亲本雌果蝇基因型BbXRXr,雄果蝇BbXrY,则各含有一个Xr基因,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bXr,D正确。,4(2018全国,T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_。,ZAZA,ZaW,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1/2(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_。,ZaWmm,ZaZaMm,,ZaZamm,解析:(1)依题意可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ZaW,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ZAZa、ZAW,F1的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AZAZAZaZAWZaW1111,可见,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为1/2。(2)雌性亲本将Z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雄性,将W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Z染色体则来自雄性亲本。可见,若使子代中的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ZaW,表现型为:子代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3)依题意可知: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这说明子代中还存在正常眼雄禽(ZAZ);因子代出现的豁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所以亲本雌禽必然含有Za,进而推知该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ZaWmm,亲本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MM或ZAZaMm或ZAZamm或ZaZamm,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ZaZaMm、ZaZamm。,5(2017全国,T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有角无角13,有角无角31,(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白毛个体全为雄性,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种。,3,5,7,(2)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一代均表现为黑毛,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由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伴X遗传结果后代表现型均为黑毛白毛31,若常染色体上遗传,通常各种表现型中雌性雄性均为11;若是伴X染色体上遗传,则XMXMXmY,子一代XMXm和XMY,子二代中1/4XMXM、1/4XMXm、1/4XMY、1/4XmY。(3)位于常染色体上雌雄基因型相同为AA、Aa、aa,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XAY、XaY;位于X、Y同源区段上,雌性为XAXA、XAXa、XaXa,雄性为XAYA、XAYa、XaYA、XaYa。,6(2016全国,T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_。,不能,(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_。,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解析:(1)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子代雌性中,灰体黄体11,在子代雄性中,灰体黄体11,即该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相同,所以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以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证明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而且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其实验思路是:让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中的黄体与灰体杂交或灰体与灰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若该实验支持同学乙的结论,即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设黄体基因为g),则依题意可推知:同学甲所用的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和XgY,二者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GXg、XgXg、XGY、XgY。其实验杂交组合情况如下:,实验1的杂交组合为:黄体(XgXg)灰体(XGY),其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GXg和XgY,即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的杂交组合为:灰体(XGXg)灰体(XGY),其子一代的基因型为XGXG、XGXg、XGY、XgY,即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1明确性状显隐性的3种判断方法(1)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自交法: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3)假设推证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2把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传递规律。(2)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掌握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验证遗传两大定律的常用方法:,关注两大遗传定律的三个失分点(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种类相同、数量不相等。雌雄配子都有两种(Aa11)。一般来说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2)自交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群体中所有个体随机交配。(3)性状分离基因重组。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所致,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结果。,题型1涉及孟德尔研究方法的考查1在遗传学实验过程中,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B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或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C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也可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D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C,解析: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A正确;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或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B正确;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但是不能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错误;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D正确。,2用基因型为Ee的小麦为亲本进行如下实验,下列不正确的是()A该小麦自交3次,后代显性纯合体的概率为7/16B该小麦自交淘汰掉ee个体,自交3次淘汰ee后,子代杂合体概率为2/9C该小麦群体自由交配,E、e的概率始终相等,但Ee基因型的概率会发生改变D该小麦群体自由交配并淘汰掉ee个体,Ee的概率会下降,C,解析:,PAa自交F11AA2Aa(1aa)(淘汰aa个体,Aa为2/3)淘汰aa个体后再自交F24AA2AA4Aa(2aa)(淘汰aa个体,Aa为2/5)淘汰aa个体后再自交F316AA8AA4AA8Aa(4aa)(淘汰aa个体,Aa为2/9),以上两图分别为Aa连续自交和Aa连续自交并淘汰aa的图解。小麦自交3次,后代纯合体的概率为7/8,显性纯合体的概率为7/16,A正确;根据上图分析,B正确;群体是极大的;在符合以下条件: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产生,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那么E、e的概率始终相等,C错误。,3玉米的非糯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子粒及花粉中含支链淀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孟德尔的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2)要验证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采用的用时较短的实验方法是_。(写出思路即可)。,遗传因子,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则可证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若要探究非糯性与糯性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4)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子粒,原因是_。,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若F1全为糯性,则糯性为显性;若F1全为非糯性,则非糯性为显性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解析:(1)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内容,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杂合子可产生含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因此要验证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只要验证杂合子是否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比例相同的配子;所以先选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则可证明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3)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内容可知,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表现为显性性状。故用纯种的非糯性玉米和纯种的糯性玉米杂交,若F1全为糯性,则糯性为显性;若F1全为非糯性,则非糯性为显性。(4)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植株既可以发生自交,也可以发生杂交,在纯种甜玉米中,产生的配子都含控制甜这种性状的基因,但结的子粒中有非甜的,说明接受了非甜的花粉后,子粒中含有的非甜基因被表达出来,所以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而表现为非甜性状,则说明控制非甜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同理,在纯种非甜玉米中,也有接受了甜玉米花粉的个体,它们的子粒中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却表现出非甜性状,说明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题型2利用分解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问题4(2015海南,T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D,解析:孟德尔定律的前提是遗传因子独立存在,不相互融合,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Dd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5(2017全国卷,T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解析:由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可知F2中A_B_dd占9/64,A_bbdd占3/64,由此推知F1有A、a、B、b基因,再由F1均为黄色推知F1存在D、d基因,因此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正确。,6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3种表现型C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D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B,解析:根据题意,由于控制花瓣大小与颜色的基因独立遗传,可以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分析,且aa为无花瓣,也就无颜色之分。据此,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基因型种类为339种,表现型种类为2215种;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所占比例为3/41/23/8;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红色小花瓣、黄色小花瓣和无花瓣3种。,利用分解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所谓分解组合法是在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不同相对性状之间却存在着随机组合。因此,在解遗传题时,可先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分析结果进行组合。该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如下:(1)分解:将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分别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分析。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Aa,Bbbb。(2)组合:将分析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通常相乘)。,题型3涉及特殊情况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考查角度1:涉及基因互作问题7(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香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由独立遗传的两对核等位基因(A/a、B/b)控制。白花品种甲与白花品种乙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子二代红花白花97。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B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C子二代白花植株中杂合的比例为3/7D子二代红花严格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25/36,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子二代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形,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因此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B,A正确;子二代红花的基因型为有224种,B正确;子二代白花植株占总数的7份,其中有3份是纯合子,因此其中杂合的比例为4/7,C错误;子二代红花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4,因此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1/92/93/42/93/44/99/1625/36,D正确。,考查角度2:涉及复等位基因问题8鼠的毛色有黄色、灰色、黑色3种类型,依次受常染色体上的By、B、b基因的控制。灰色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灰色个体或出现黑色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黄色个体杂交,子代总出现黄色与灰色、或出现黄色与黑色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By、B与b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种群中鼠的毛色基因型最多有5种C黄色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黑色个体D黄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C,解析:By、B与b互称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灰色(B_)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灰色个体或出现黑色个体,由此可推知基因B对b为显性。基因型相同的黄色个体(ByB或Byb)杂交,子代总出现黄色(ByB)与灰色(BB)、或出现黄色(Byb)与黑色(bb)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由此可知基因By对B和b均表现为显性,而且By基因纯合致死。故种群中鼠的毛色基因型最多有ByB、Byb、BB、Bb和bb5种,B正确;黄色个体(ByB或Byb)与灰色个体(BB或Bb)杂交,子代中可能会出现黑色个体(bb),C错误;黄色个体(ByB或Byb)与黑色个体(bb)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黄色(Byb)灰色(Bb)11,或黄色(Byb)黑色(bb)11,D正确。,考查角度3:涉及遗传致死问题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有误的是()A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致死现象B若子代出现422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C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致死现象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正常情况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或理解为(31)(31)。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即(21)(31),其中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可能为AA,也可能为BB,A正确;若子代出现4221的性状分离比,即(21)(21),可推知,两对基因均显性纯合致死,B错误;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31)(30),可推知,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aa或bb,C正确;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即9(331),可推知,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所以关于两对性状的杂合子中,AABb、AaBB、AaBb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而其他杂合子(aaBb、Aabb)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D,解析: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根据图解可知三角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_D_、A_bb_,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如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和AabbddAabbdd的子一代基因型都最少,有3种。而AaBbDdAaBbDd的子一代基因型最多,有33327种,B正确;根据图解可知圆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aa_dd,扇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A_B_dd,当圆尾鱼的基因型为aabbdd、扇尾鱼的基因型为AaBbdd时,二者杂交获得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Bbdd(扇尾)、1/4Aabbdd(三角尾)、1/4aaBbdd(圆尾)、1/4aabbdd(圆尾),则子一代中圆尾扇尾三角尾211,C正确;圆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aa_dd,让圆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全部是圆尾鱼,一般不会出现其它尾形,如果子一代中出现其它尾形,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D错误。,考查角度5:涉及从性遗传问题11已知羊的有角和无角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公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显性杂合子表现型一致,母羊的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表现型一致。若多对纯合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杂交,F1中公羊都有角,母羊都无角,F1中公羊母羊自由交配,F2的公羊中有角无角31,母羊中有角无角13。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有角为显性性状BF2有角公羊的基因型为NN、Nn,有角母羊的基因型为NNC若F2中无角公羊和无角母羊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羊的概率为1/3D若带有N基因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公羊的有角无角11,C,解析:F1中公羊都有角,F1中公羊母羊自由交配,F2的公羊中有角无角31,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对性状中有角为显性性状,A正确;F1(Nn)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NNNnnn121,对于公羊而言NN或Nn时表现为有角,因此F2有角公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NNNn12,对于母羊而言NN时表现为有角,有角母羊的基因型为NN,B正确;F2中无角公羊(nn)和无角母羊(Nnnn21)自由交配,后代产生Nn的概率为2/31/21/3,Nn中公羊为有角,所以F3中有角羊的概率为1/31/21/6,C错误;若带有N基因的雌配子不能存活,F1产生的雄配子为N、n,雌配子为n,F2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Nnnn11,F2中公羊的有角无角11,D正确。,考查角度6:涉及“母性效应”问题12“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2)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有_种,其原因是_。,符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要子代螺壳表现为左旋,其母本的基因型只能是dd,该母本和父本(DD、Dd、dd)杂交,子代基因型只能为Dd或dd,(3)请写出F2自交的遗传图解,并注明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4)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请设计相关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2的性状;若左旋螺为Dd,则子代螺壳应为右旋;若左旋螺为dd,则子代螺壳应为左旋,解析:(1)由题目提供的遗传图解可知:“母性效应”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螺壳表现为左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3)F2中的DD和Dd的后代均为右螺旋,dd的后代均为左螺旋,其遗传图解及比例见答案。(4)由(2)可知左旋螺的基因型为Dd或dd,故可以用任意右旋螺作父本与该螺杂交,若左旋螺为Dd(即杂合子),则子代螺壳应为右旋;若左旋螺为dd(即纯合子),则子代螺壳应为左旋。,1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1)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2遗传致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虽然致死现象中的子代性状比与正常状态的分离比不同,但解此类题时照样要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分离定律解题;若是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若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需要考虑伴性遗传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致死个体对正常比例的影响,即转化好表现型比例。,题型4涉及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的实验分析13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抗冻烟草和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A1031151B3131961C1011961D1131151,A,解析:甲图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抗冻蛋白基因,可看做是纯合子(用AA表示),自交后代全都含抗冻蛋白基因,即后代抗冻烟草普通烟草10;乙图可以看做是杂合子(用Aa表示),自交后代有3/4的个体含有抗冻蛋白基因,因此后代抗冻烟草普通烟草31;丙图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条含有抗冻蛋白基因,相当于双杂合子(AaBb),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自交后代不含抗冻蛋白基因(aabb)的占1/16,即后代抗冻烟草普通烟草151,故A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的比例。,非同源,染色体,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一对,1111,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解析:(1)因题干说明是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故杂交的品种均为纯合子,根据表中甲的数据,可知F1的红果、二室均为显性性状,甲的两组F2的表现型之比均接近9331,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乙组的F1的圆果、单一花序均为显性性状,F2中第一组:圆长(66090)(90160)31、单复(66090)(90160)31;第二组:圆长(510240)(24010)31、单复(510240)(24010)31;但两组的四种表现型之比均不是9331,说明控制每一对性状的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表中乙组的杂交实验得到的F1均为双显性杂合子,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说明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是1111,所以用两个F1分别与“长复”双隐性个体测交,就不会出现1111的比例。,15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否则为白色,回答下列问题:(1)让纯合红花个体与白花(aabb)个体杂交,F1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F2白花个体中纯合子占_。(2)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基因M使花瓣成紫色,基因n纯合时抑制色素形成。基因型为AaBbMmnn个体花的颜色表现为_。已知M/m、N/n不在A/a、B/b所在的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AABBMMnn、AABBmmNN、AABBmmnn的个体,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用以上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M/m和N/n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红色白色97,3/7,白色,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及结论:若_,说明M/m、N/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_,说明M/m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选取AABBMMnn和AABBmmNN个体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或选取AABBMMnn和AABBmmNN个体杂交获得F1,F1与AABBmmnn杂交得到F2),若F2紫色红色白色211(或F2红色白色11),若F2紫色红色白色934(或F2紫色红色白色112),解析:(1)据题意可知纯合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与白花(aabb)个体杂交,产生F1,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为红色,其余基因型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因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97,F2白花个体占7/16,其中纯合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各占1/16,因此F2白花个体中纯合子占(1/161/161/16)/(7/16)3/7。,(2)据题意可知基因n纯合时抑制色素形成,因此基因型为AaBbMmnn个体花的颜色表现为白色。实验思路是选取AABBMMnn和AABBmmNN个体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或选取AABBMMnn和AABBmmNN个体杂交获得F1,F1与AABBmmnn杂交得到F2)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紫色红色白色211(或F2红色白色11),说明M/m、N/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紫色红色白色934(或F2紫色红色白色112),说明M/m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6(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部分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_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遵循,不遵循,非姐妹染色单体,(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最终导致了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_。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设计:_。预期结果:_。,4114,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5)上述假说中,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的百分比是_。解析:(1)分析F2的表现型,高秆矮秆(669)(916)31,同理抗病易感病31,所以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及控制高秆和矮秆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不符合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40%,(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4)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A与B连锁,a与b连锁,如果F1减数分裂时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断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测交的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即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所得子代将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5)根据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BAbaBab4114,其中Ab、aB属于交叉互换的重组型配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个配子,故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及初级卵母细胞占全部初级精母细胞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队建设费管理办法
- 士官生教官管理办法
- 在职工活动管理办法
- 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 机场租赁物管理办法
- 员工敬业度管理办法
- 新能源船舶管理办法
- 协统员资金管理办法
- 小区安保类管理办法
- 园林吹风机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油页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软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心肺复苏的试题及答案
- 妇科专业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25年版
- 贷款渠道签约协议书
- 2025芜湖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家人吵架和解协议书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第二中学2025年数学八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
- 通信材料采购合同协议
- 建筑工程进度情况汇报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