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_第1页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_第2页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_第3页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_第4页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叙事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以及木兰建立赫赫战功,辞官归乡的故事。 师:把过程和结果都概括的很好。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图配上诗句。 生 1: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生 2: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生 3: “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生 4: “ 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 ” 师:大家讲出的诗句和图片十分的吻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木兰的形象。请大家自由阅读诗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板书:木兰是 女郎) 生 1:第一节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写出了木兰的担当和勇敢,因为国家危难时期,木兰挺身而出。 师:国家的危难时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 / 11 生 1: “ 昨夜见军帖 卷卷有爷名 ” 可见可汗大规模征兵。 师:国家大规模征兵紧张、急迫,可见她是在为国而战,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呢?一个是国家方面,还有什么? 生 1:因为爸爸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所以她要替父从军。 师:从这一句看出上战场杀敌应该是谁的事情呢? 生齐:男子。 师: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勇于承担了男子的责任。不仅是国家,而且是家庭的责任。她勇于承担责任,你读出了担当,很好。(板书:担当)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小节,当木兰看到军贴知道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之后,她立刻就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了吗? 生 1:没有,从 “ 唧唧复唧唧 女亦无所忆。 ” 可以看出木兰在犹豫。 师:她在犹豫些什么呢? 生 1: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古往今来没有女子上战场。犹豫自己要不要去。 师:她在犹豫,因为要上战场,要做出女办男装的装扮,自古以来,都是男治乎外,女治乎外的封建礼 法,代父从军不是一般女子所能为,也不是一般女子所敢为的事情。你在这里看到了木兰的犹豫,很好。哪几句在写木兰叹息的呢?谁来读读看? 3 / 11 生 2: “ 唧唧复唧唧 惟闻女叹息。 ” 师:哪里表示她的叹息声的? 生 2: “ 唧唧 ” 师: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 2:叠词。 师: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木兰的声音,还写出木兰的什么呢? 生:忧愁。 师:叹息的样子体现出她的忧愁。(板书:忧愁)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读的时候读出木兰的忧愁、犹豫、担当呢? 生 1: “ 唧唧复唧唧 从此替爷征。 ” 师:大家说说她读的怎么样?你为什么 这样读呢? 生 1:从 “ 唧唧复唧唧到女亦无所忆 ” 因为木兰在忧郁一声又一声的叹息所以要缓慢。 “ 可汗大点兵 ” 写出军事十分紧迫所以要较快一点。最后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写出了木兰的决心,所以要读的坚绝。 师:是愿为市鞍马,为读四声,注意这个字的读音。表现她的坚定、担当。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平时的朗读中,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生齐:停顿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首诗基本是由五言构成,那么五言诗阅读节奏,三个节拍。唧唧 /复 /唧唧的二一二式,还可以是木兰 /当户 /织的二二一式,除了停顿我们在朗读时还要注意4 / 11 些什么 ? 生齐:重读 师:比如在第一节中,为表现木兰的叹息声我们就应该怎么样?应该重读她的叹息声来表现她的忧愁,实际上我们在重读中就体会到了她的情感和性格。我们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表现在语速的快慢适中,反应在语调上高低讲究,还要注意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词语要重读。好,请同学们说一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性格? 生 1: “ 旦辞爷娘去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我从这里读出她思念家乡的情感。这从 “ 不闻爷娘唤女声 ” 中可以看出来。 师:此时此刻木兰为什么要在征战途中思念家乡? 生 1:因为他明白出征是危险的,并且可 能几年时间不能见到父母才会对家乡产生特别的思念。 师:此时此景勾起了她思乡、思亲之情,那么是何时何景呢? 生 1:是 “ 暮宿黄河边 ” 时的 “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还有 “ 暮宿黑山头 ” 时的 “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否概括一下,从中写出了木兰的什么特点? 生 1:对家乡的思念,这是女子所特有的细腻的情感。 师:(板书:细腻)我们一起看一下从 “ 旦辞 ”“ 暮宿 ”“ 旦5 / 11 辞 ”“ 暮至 ” 句法结构有点相似的句式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生 1:在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 “ 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 ”既有声音又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师:夜晚宿营地的凄凉景象勾起她无尽的思念。 师:你还注意到了 “ 黄河流水鸣溅溅 ” 、 “ 燕山胡骑鸣啾啾 ” 表示声音的词,她听到的是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她想听得是什么声音呢?萦绕在木兰耳畔心头的就化作了 “ 爷娘唤女声 ” ,这几句应该怎样读? 生齐说:重读。 师:谁能把重读加上去,再来朗读一遍? 生:读。(读时重读了鸣溅溅和鸣啾啾。) 师:加上重读,我们能够感受到木兰思亲的情感。请大家自由散读并思考一下,这几句话它的语言形式有什么 特点呢? 生(全体):自由的、出声朗读。 生:从五个字到七个字再到九个字,因为木兰诗是北方民歌,这样写体现了语言的琅琅上口。 师:你从五言到七言再到九言,长的短的句式交替的转换体现诗歌语言的琅琅上口的特点。这就是诗歌的音韵美。你还从哪些诗句读出木兰的形象? 生:我从 “ 可汗问所欲 送儿还故乡。 ” 她是个重情义的6 / 11 人,体现木兰并不要求什么战功,只要求能回到故乡和父母团聚。 师:她不要官位赏赐,可见她对高官厚禄极其的 生:淡泊。(板书:淡泊) 师:她觉得情义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情义? 生:亲情。 师:从还故乡中,可见家庭是最中重要的。结合轻重缓急,读一读这几句话。 生: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 “ 木兰不用尚书郎 ” 写出她轻权利的个性,所以重读。 “ 送儿还故乡 ” 写出木兰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要重读。 师:谁再来说说看。你还读出了木兰哪些形象? 生: “ 开我东阁门 对镜贴花黄。 ” 这几句写出了木兰身为女子的爱美之情。 师:爱美(板书)从这几句你看出了木兰是个爱美的女子,那你们说一说木兰美不美? 生: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木兰美? 生: “ 出门看伙伴 不知木兰是女郎 ” ,同伴 们看到木兰的女儿装都很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很美的女子。 师:分析很好,谁再来说一下木兰美不美? 7 / 11 生: “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从她像云一样的的头发可以看出来。 师:爱打扮、爱美丽的姑娘在恢复女儿装的心情? 生:喜悦。 师:结合朗读的技巧,你来再读一下这几句诗。 生:读。 师:读得很好,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还能看出木兰的什么? 生: “ 同行十二年 ” 十二体现了时间之长,同伴没有发现她是女郎体现了她的智慧。 师:大家设想一下,木兰看到惊惶的伙伴,木兰的心里会怎样?用文中的哪句话可以回答我的 疑问呢? 生: “ 雄兔脚扑朔 安能辨我是雄雌! ” 师:为什么说是这一句? 生:这几句诗用雄兔暗喻了男子,用雌兔暗喻了木兰,可以看出木兰就是和男子一起出征打仗,你们也不能看出我是女子。 师:这里你既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木兰的高度的赞美,也可以看做是伙伴们疑惑的解答。我们如果把它当做木兰的解答,木兰再说这番话时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骄傲。 师:你在刚刚的朗读中有一些重读的处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吗? 8 / 11 生:我重读了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从这句话看出木兰的 骄傲,体现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我是女子 的自豪。 师:这一句没有运用问号,而是运用了感叹号,更加强调了她的骄傲,自豪。所以这一句我们要重读,哪个词语我们更要重读?(雄雌)我们再情景再现一下,男生读 “ 出门 女郎。 ” 女生就读木兰的解答。 生:男生读 “ 出门 女郎。 ” 生:女生读 “ 雄兔脚扑朔 安能辨我是雄雌! ” (雄雌没重读) 师:我们再齐读一下最后一节,把雄雌读的再有力一些,读出木兰骄傲的心情。 生:齐读。 师:好,谁还读出了木兰的其他的形象? 生:我从 “ 旦辞 鸣啾啾 ” 可以看出行军速度之快,可以看出木兰上战场的坚决。 师:你从 哪里看出行军速度很快? 生: “ 旦辞 鸣啾啾。 ” 师:你就读一下 “ 旦辞 暮宿 ” 这两句,给大家读出她日行千里的感觉。 生 1:读。(没有注意语速、语调) 师:大家觉得读的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人表示一般)谁觉9 / 11 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 2: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学生中有几个人说好)大家的好字很勉强,谁觉得读的比他更好一些? 生 3: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学生齐说好)你说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尽管写征途的快,但也要读得有感情。这几句既要读出行军的快,又要读出她的思乡。 师:奔赴战 场的木兰是怎样的形象呢?谁来读读看? 生:读。 “ 万里 铁衣 ” 看出了木兰的勇敢。从 “ 朔气 寒光 ” 写出北方的寒气,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木兰的坚强。 师:(板书:坚强)刚刚的同学有没有读出木兰的勇敢和坚强呢?这几句我们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没有,语速要稍快一些。 师: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军事的紧急。 师:战场上的的危险,哪里能表现战场的危险? 生: “ 将军 十年归。 ” 师:语调应该怎么处理?老师为大家读一下。大家觉得老师是否读出她的勇敢和坚强呢?老师是怎样读的? 生:有重读。 10 / 11 师:那些字 我重读了? 生:赴、度 师:为什么这些字要重读? 生:我想分析赴、度这些字之所以重读,就是为了体现行军速度快、战事紧急,这些字都能起到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有一定的关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画面,这几句诗句虽然很简略但却写得有声(刁斗声)、有色(寒光、铁衣)、有形(奔赴战场的矫健身姿、奋勇杀敌的英勇)、有韵味。老师在为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 生:闭眼聆听,想象、感受。 师:我们也带有这样高亢的激情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第三节。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刚 刚的品读,我们概括出木兰具有这些特点,哪位同学说一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郎呢? 生 1:我觉得木兰是一个有英雄气概的女郎,从有担当、英勇、坚强、淡泊中可以看出。 师:从她的忧愁、爱美中还读出她的什么呢? 生 :2:女儿情。 师: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更多详细的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正是女儿情的描绘让木兰跨越千古,真实可爱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去尊敬去敬佩,我想这也是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