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4 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文 章来源 m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4 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 了解汉匈的和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匈奴的兴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能力目标:评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学习重点】 匈奴的兴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当 时的民族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知识点 ) 2 / 8 时间 1.匈奴的兴起:人物 经济发展的表现 汉匈战争 2.民族关系 汉匈和亲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 “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 (胭脂 )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 ,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你认为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评价材料中的历史现3 / 8 象的? 2.看图谈感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霍去病墓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从他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3.各抒己见 关于匈奴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有两种说法:一种 认为:由于它的强大,造成中国北部边患严重,既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给北部边民带来了灾难。因此,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没有贡献。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北疆,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4 /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形成了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共生关系。 请联系现实,谈谈我们今天的民族关系如何?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 B.伊雅斜单于 c.冒顿单于 D.卫青 2.大败匈奴使之不能与西汉抗衡的重要将领是() A.蒙恬 B.卫青、霍去病 c.窦固 D.窦宪 3.昭君出塞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 A.赢得边境较长时间的安定 B.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c.有利于民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D.为西汉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 “ 和亲 ” 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大规模攻势,主要原因是 A.匈奴分裂,势力 衰弱 B.西汉国力日渐强盛 c.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D.“ 和亲 ” 政策不起作用 5.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观众对历史上这位 “ 落雁美女 ” 大义和亲的辉煌事迹的极大兴趣。5 / 8 你知道王昭君和亲嫁给了哪一民族的首领() A鲜卑族 B匈奴族 c藏族 D.蒙古族 六、中考链接 1.( XX芜湖)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A.冒顿单于,王昭君 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c.汉元帝,王昭君 D.冒顿单于,吕后 2 (XX聊城 )右图是 “ 单于天降 ” 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3 (XX南京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4 (XX宜昌 )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A鲜 卑族 B.氏族 c匈奴族 D羌族 6 / 8 5 (XX潍坊 )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 B c D 6.识图题 图一 图二 ( 1)图一中发生在公元前年的战役是哪一位皇帝派哪两员大将进行的?这次战役的结果怎样?西汉政府组织这次战役并出项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 (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 历史事件? ()结合两幅图,你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 14 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战争关系,和亲关系。 是在昭君出塞以后出现的。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牲畜奇缺,无法与强大的匈奴对战,7 / 8 所以只能采用和亲的方式。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富兵强,开始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回河西走廊地区! 2.看图谈感悟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品质。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身为 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为我们的国家尽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 3.各抒己见 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和睦相处。 五、巩固练习 六、中考链接 1 B 2 A 3 D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