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民版)_第1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民版)_第2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民版)_第3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民版)_第4页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 (人民版 )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小康家园 三、 “ 还是很多人的梦想 ” 第二课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及意义 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分析与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时间:一节 教学过程: 活动一:音乐欣赏 播放 mTV越来越好 2 / 12 问:听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 总结: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人得到的最大实惠是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活动二:你评我判 “ 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 ” 。这种观点你同意吗? 第一步:独立思考 第二步 :同学讨论 第三步:全班交流 总结:片面。我们追求的小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也精神生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它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活动三:梳理知识 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第一步:独立思考 第二步:同学讨论 第三步:全班交流、总结 小康含义 小康类型 实现时间 提出时间 3 / 12 表现状况 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 ,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等 总体达到小康 20 世纪末 十二大首次提出 十三大进一步完善 总体达到。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 2020 年 十六大提出 (2002 年 ) 十七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归结起来,是六个 “ 更加 ” 活动四:实践探究 图片展览 我班将准备举办一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图片展,下面是班上一位同学提供的一组图片: ( 1)你认为下面的四幅图片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图片展合适吗?为什么? ( 2)请你说出你设想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图片展的内容。 4 / 12 活动五:自觉践行 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总结:增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的内容 ,好好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立志成材 ,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人类的翅膀 我们生活的科技含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科技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 更是关系密切。因此,有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地设计一课来讲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生活中的重大科技发明,讲授这些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最后说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本节课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幸,关键取决于于我们如何合理地利用它,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利。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可以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这种近视和盲目自信是要不得的,必须对学生加强教育。 二、知识目标: 1.认识到人类 20 世纪的众多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 种方便,我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很高。 5 / 12 2.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幸。 三、能力目标: 1.感知我们生中活中科技含量有多少。 2.了解科技方面最耀眼的 “ 明星 ” 3.怎么样利用科技这把双刃剑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体验新的科学技术促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式的改变; 2、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3、认识到科技也有负面的影响,树立科技服务人类的正确观念。 五、教学重点: 1.找一找我们生活中在吃、住、行 、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科技含量 2.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六、教学难点: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方法:情景分析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四川汶川地震引入本节课 思考:人类目前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是否就意味着6 / 12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历程中,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中是失败的呢 (二)我们生活的科技含量 1、在生活中你已触摸到了哪些科技呢? 明确:科技无处不在 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科技含量 2、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究竟是一个 什么样的时代呢? 明确:科技将我们带入:电脑时代 信息时代 智能时代 航天时代 人造时代 3、你有一个考到了外地的同学小成,怎么样才能和她联系上? 明确:联系的方式很多,如:写信、打电话、 QQ、等 电脑时代: 第一台计算机( 1946 年诞生)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长米,宽 1 米,占地面积 170 平方米, 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 10 间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 30 吨,耗电量 150 千瓦,造价 48 万美元。它包含了 17468 个真空管、7200 个二极管、 70000 个电阻器、 10000 电容器、 1500 个继电器、 6000 多个开关,每秒执行 5000 次加法或 400 次乘法,是继电器计算机的 1000 倍、手工计算的 20 万倍。 信息时代: 辉煌的科技发明改变了类的生活,把这个美丽的 “ 蓝色星球 ” 变成了一个小小的 “ 村庄 ” 。 7 / 12 智能时代:我们拥有效率,节省了许多时间和人力等 人造时代:我们创造着世界 知识小结:科技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惬意的时代 (三)、最耀眼的 “ 明星 ”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妙。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因为我们的美妙生活依靠他们的汗水来打造 !P82 科学是全人类共同 的事业,向科技征程中的明星致敬 课堂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在你的心中有哪些最值得你敬佩的科技明星 (四)、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问题 1、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答:电脑和互联网 问题 2、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是什么?答:方便袋 明确:这些都是来自人类智慧的威胁课件展示 思考:如何理解 “ 原子弹之父 包含着多少光荣,又包含着多少耻辱 ” 这句话? 老师明确:我们向全世界的核研究叫停 ,人类不应当生活在核威胁中。 思考:你赞同克隆人吗?为什么? 知识小结:你认为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还有哪些呢? ²明确:网络的信息功能,迷恋网络可怕后果; ²人造的事物太多,破坏了自然规律; 8 / 12 ²电磁信号的频繁传播,危险人体健康; ²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破坏了环境; ²富裕安逸的生活,导致大量 “ 富贵病 ” ; ²科技的不断进步,暗示生命的极度脆弱; ²高科技引导下,竞争的压力过于激烈; ²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需要时刻修正科技发展的方向,修正科技成果的范围,使科技发展不偏离造福人类的初衷,而且我们还知道,科技并非是万能的。 课 堂总结 我们的课堂体会 科技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科技新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观念和方式,科技令人类的生活起来越来越美妙和惬意 我们的耳朵为什么会沉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 “ 人微言轻 “ 的含义,弄清不愿倾听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漫画、实话实说、阅读材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耳朵沉睡的原因。 9 / 12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自己不愿倾听的原因,并真心愿意接受他人的言语、说教,学会倾听。 教材简析 本框从两个方面分 析了耳朵沉睡的原因,一个是人微言轻,另一个是废话、唠叨。本框运用了漫画、实话实说、阅读教材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耳朵沉睡的原因。 学情分析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倾听很重要,同时拥有倾听的能力也十分重要,但重视说而轻视听是中学生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强调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根本听不进他人的话。因此,要加强学生对倾听的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做人态度十分紧迫。 教学重点: 不善于倾听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父母、老师的唠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材料、制作多媒 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搜集材料。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10 / 12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设问:倾听有什么重要性?回答归纳复习导入 二、进行新课 1人微言就轻吗? 第一环节 漫画欣赏 引导学生分析漫画的寓意 体验感悟 反思自我 说明生活中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 第二环节 实话实说引导学生思考轻视的原因,表现出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及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思考 小组交流反思自己的言行,进一步揭示 “ 人微言轻 ” 的现象的多种表现。 第 三环节 细细品位选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社会上 “ 人微言轻 ”现象的所见所闻,并指出弊端所在。体会选址 拓展品位认识到 “ 人微言轻 ” 在社会上的表现及弊端所在。 2、废话、唠叨? 第一环节 11 / 12 废话、唠叨?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 设问:父母唠叨吗?列举出来,为什么唠叨?欣赏音乐 阅读唠叨 分析、感悟、体会体验唠叨背后的关爱,修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第二环节 角色扮演让学生组成 “ 家庭 ” “ 父母 ” 和 “ 孩子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