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知识点一实验器材选择与注意事项1.(多选)在“探究决定金属丝电阻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的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2.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时,需要对金属丝的电阻进行测量,已知金属丝的电阻值Rx约为20.一位同学用伏安法对这个电阻的阻值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量,这位同学想使被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他选用的器材为:电源E:电动势为8V,内阻为1.0;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50;电压表V:量程为10V,内阻约为10k;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为5.0;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根据上述条件,测量时电流表应采用(选填“外接法”或“内接法”).(2)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3)若在上述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且电流表内阻RA和电压表内阻RV均为已知量,用测量的物理量和电表内阻计算金属丝电阻的表达式为Rx=.知识点二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3.现在要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电阻丝的阻值Rx0.5,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现提供如下器材: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6)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待测的电阻丝Rx(阻值约为0.5)标准电阻R0(阻值5)滑动变阻器R1(5,2A)滑动变阻器R2(200,1.5A)直流电源E(电动势6V)开关S、导线若干(1)图LS2-1为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测量部分”的电路,你认为合理的是.图LS2-1(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选填“R1”或“R2”),并采用接法.(3)根据你在(1)、(2)中的选择,在图LS2-2上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图LS2-2(4)实验中,如果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U和I,测得拉直后电阻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则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率的计算式为=;(5)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电阻丝的直径时读数如图LS2-3所示,则该电阻丝的直径D=mm.图LS2-34.2017哈尔滨三中期中某同学在“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取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L的康铜丝,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康铜丝的直径d,然后由伏安法测出康铜丝的电阻,最后求出康铜丝的电阻率.(1)测康铜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LS2-4所示,可知康铜丝的直径d=mm.(2)图LS2-5甲是测量康铜丝电阻的原理图,根据原理图在图乙的实物图中画出正确连线.甲图LS2-4乙图LS2-5(3)利用上面的电路图测出的电阻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叫作(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4)若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康铜丝的电阻为R,请写出求康铜丝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用L、d、R等已知字母表示).5.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尺寸和电阻.图LS2-6(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LS2-6甲和乙所示,长度为cm,直径为mm.(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置于阻值最(选填“大”或“小”)处,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最(选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的阻值为1280.(3)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LS2-7所示,其读数应为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图LS2-7(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电流表(内阻约为0.1)、电压表(内阻约为3k)、滑动变阻器R(020,额定电流为2A)、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7U/V0.100.300.701.001.501.702.30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LS2-8中的(选填“甲”或“乙”)图.图LS2-8(3)图LS2-9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中所选的电路图,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图LS2-9(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LS2-10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1、5、7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电阻值Rx=.(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LS2-10(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填选项前的字母).A.110-2mB.110-3mC.110-6mD.110-8m(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用U-I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1.AC解析实验中应测量出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的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C操作错误.2.(1)外接法(2)如图所示(3)解析(1)待测电阻约为20,R,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因为要使Rx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大,所以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3)电压表分得的电流为IV=,所以Rx中的电流为Ix=I-IV=I-,则Rx=.3.(1)C(2)R1分压(3)如图所示(4)(5)1.205(1.2031.207均可)解析(1)电阻丝Rx两端的最大电压U=IRx=0.25V,比电压表量程小得多,需要串联一分压电阻,即串联一标准电阻R0,此时R0+Rx,电流表采用外接法,选项C正确;(2)滑动变阻器若选用R2或采用限流接法,调控范围小,应选择R1,并采用分压接法;(3)根据测量电路图和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实物连线如图所示;(4)待测电阻Rx=-R0,由电阻定律得Rx=,联立解得=;(5)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mm+0.0120.5mm=1.205mm.4.(1)0.282(0.2810.283均可)(2)如图所示(3)偏小系统(4)=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28.20.01mm=0.282mm.(2)连线如图所示.(3)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测出的电阻比真实值偏小,这种误差叫作系统误差.(4)由电阻定律R=,则康铜丝的电阻率=.5.(1)5.035.315(5.3135.317均可)(2)大大(3)1280解析(1)游标卡尺读数为5.0cm+0.13mm=50.3mm=5.03c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5mm+0.0131.5mm=5.315mm.(2)考虑电路安全性,闭合开关前R1应调为最大值.为防止烧坏电流表,R2应从最大值开始逐渐调小,所以最初R2应调到最大值.(3)此电路利用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所以R圆柱体=R2=1280.6.(1)0.397(0.3950.399均可)(2)甲(3)如图甲所示(4)如图乙所示4.5(4.34.7均可)(5)C(6)CD解析(2)通过给定的数据发现电压接近从0开始,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3)实物连线图如图甲所示.甲(4)图线应过原点,且使大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