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 题:1拐弯处的回头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难、重点:1.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2. 学会书写13个生字。3. 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教学准备:光盘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板书设计: 弟弟:受伤 生气 伤心 委屈 爸爸:简单说几局 拐弯儿处回头 就走了 瞟第二课时日 期: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二、迁移练习: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三、实践活动: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教学反思:课 题:2母亲的帐单时 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难、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二、读书指导。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通读顺。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顺情况。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2. 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4. 适当扩展:妈妈的帐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帐单?板书设计: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 报酬 高兴 妈妈给小彼得开了一份帐单 羞愧 无私第二课时日 期: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 完成课后“练”的内容2. 独立完成“字选词语”。3.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二、迁移练习。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1个生字。2、指导写字。3、实践活动。三、作业写一篇日记(结合课文)教学反思:课 题:快乐读书屋 一 天气预报时 间: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诗歌表达的亲情。 2.认识10个生字。教学难、重点:1.根据诗歌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感受生活中的这些不易察觉但无处不在的感人亲情。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新棵,板书文题。二、读阅读提示,体会“亲情”表现在家庭的方方面面三、练习朗读诗歌。1.注意读音。2.注意停顿。四、朗读比赛。五、扩展练习。1.想象一下爸爸出差回来全家人团聚的场面2.读阅读的相关篇目。教学反思:课 题: 看不见得爱时 间:教学目标:1.读通顺课文,体会文中妈妈的爱。 2.认识11个生字。教学难、重点: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问题。二、通读全文。1. 这篇文章比较长,保证学生通读全文,字字读对,句句读通。2. 同桌相互检查,评价自读。三、话题讨论。课题看不见的爱怎么理解?1. 潜心读书,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理解。2.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步骤: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归纳要点代表汇报全班交流。四、体验爱心,快乐阅读。 有了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时,把对母爱的感受、体会表达出来。五、小结教学反思:课 题:能说会写 转述时 间: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转述,生活中常常需要转述,怎样把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对方。2.知道转述时要说清楚转述的主要内容。3.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教学难、重点:1.能听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简要的转述。2.积极参与角色表演,态度自然大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结识话题。1. 教师讲故事,导出新课。2. 自由读书,什么是转述,在转述时要注意什么?3.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认真听 听清楚 抓要点 说明白二、创设情境,练习转述。1.创设情境:有一位同学病了,请把这个通知转述给他。 2.练习转述,同学相互练习说说。3.表演汇报,同学评议。三、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四、总结。五、作业:把今天课的内容转述给爸爸妈妈。教学反思: 课 题:语文七色光 一时 间:教学目标1 完成练习中的三道语文基础知识题目。2 积累名言警句。3 阅读知识短文,了解关于狼的简单知识。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有所用,会利用语文等知识表达、传递亲情。教学重、难点前三项语文知识练习题目,尤其是对第三项,学生练习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狼的图片、资料等。课 型:综合实践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1 练:(1)在中间的圆圈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使周围的字都能与它组成词语,再抄写在右边的横线上。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要求,再互相补充,丰富词语积累。对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安排组成词组、造句等训练。2 找出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词。先让学生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再找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3 把下面的词语写在适当的地方。题目较难,只要求学生通过多读凭感觉判断完成。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日 期:教学流程:1 日积月累。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同时要培养学生搜集名言警句的意识和习惯,受到做人处事的启示和教诲。2 知识窗(1)课前让学生查阅或询问有关狼的相关资料或知识,供课堂交流。(2)独立阅读。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3)交流阅读体会,可结合课外积累或资料来谈。6 制作亲人、朋友信息卡。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互相交流设计方案,大家评议、修改、完善方案,然后再去制作。最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学反思:课 题:3沙漠里的船时 间: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积蓄”、“熟悉”造句。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背诵课文第一段。 4. 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掌握本课的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辅导法、议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放映准备好的电脑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骆驼,引起学生兴趣。 2、(复习)课文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 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想问题:骆驼有哪些生理特点? (身高脖子长,嗅觉很灵敏,鼻孔能紧闭,腿上有胼胝,脚掌宽又厚,背上有驼峰。) 2、 根据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自由读课文。再想:骆驼这些生理特点各通过哪句话表达出来? 1)第一、二句写沙漠广阔无边,骆驼身体高,脖子长,望得远。 2)第三句写骆驼嗅觉很灵敏,能找到水源。 3)第四句写骆驼的鼻孔能及时紧闭以防风沙。 4)第五句写骆驼有胼胝,不怕热沙烫。 5)第六句写骆驼脚掌宽、厚,不陷沙。 6)第七、八句写骆驼背上有驼峰,可以存脂肪,维持生命。 3、 把自己喜欢的一、二句话背出来,并说说写了骆驼什么生理特点及其作用? (先请个人背诵,然后请他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4、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理解边背诵。 5、 学生试背诵课文第一段。 三、略读课文第二段。 1、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在沙漠生活图,思考: 骆驼有哪些特殊本领? 2、小组讨论汇报。 1)给人带路。 2)预报风沙。 3)能驮东西。 四、总结全文。 1、 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2、 人人动手:上黑板找联系。板书设计: 沙漠里的船 生理特点 特殊本领 身高脖子长-望得远 嗅觉很灵敏-找水源给人带路 鼻孔能紧闭-防风沙预报风沙 腿上有胼胝-不怕烫 脚掌宽又厚-不陷沙 背上有驼峰-存脂肪能驮东西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日 期: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完成反义词练习。二、迁移练习1、认读生字。2、知道书写13个生字。 三、实践活动。 1、 屏幕展示各种动物。2、 激趣:你最喜欢什么动物?3、 议一议: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 举手发言,仿说(注意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六、作业 仿照课文写法,观察熟悉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和作用写一篇短文。教学反思:课 题:4雪猴时 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还舍不得那些雪猴”的原因。4、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从对聪明、可爱的雪猴以及它与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教学难点:理解边防军与雪猴的密切关系。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 讲一段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在我国云南边境,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动物雪猴,它是边防战士的好朋友。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读前引导看阅读提示,了解阅读要求。设问:1雪猴有哪些特点?2雪猴和边防战士是如何相处的?3、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还舍不得那些雪猴?三、合作研讨1从文中二、三自然段了解雪猴外形特点:文中二、三自然段中“桌子上多了一小把香蕉”,“回头看了我一眼”,“点点头”,“闪进”,“蹿到”等词句,写出了雪猴通人性,行动灵活、迅速的特点。“身体较为高大,鼻孔高傲地翻向天空”形象地描绘出了雪猴的外形特点。2、阅读四至六自然段,填写下表,了解雪猴对边防军的友好。人 猴来客人 送礼物出操 3为什么边防战士服役期满,还舍不得那些雪猴呢?(重点引导认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后,进行归纳:(1)热情、好客、有礼貌。每当边防哨所来了客人,雪猴当天就送来了小礼物。 (2)模仿性强。模仿边防战士出操、洗脸刷牙、上课。“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攀枝欢跳,飞身跃林,开始做早操”。“猴儿也一齐拥到水边,用爪捧水抹抹脸,把脚趾伸到嘴里掏掏”。“战士们上课,它们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而坐,凝神听讲”。 (3)懂得体贴。“一次,一个新战士从单杠上摔下来,首先奔上去的竟是猴儿。它们把那个战士围得严严实实,又蹦又跳,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同情。”(4)有灵性,能预报天气。一次,我们采访归来在途中休息,“猴王带领它的部下把我们团团围住”,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催我们快走”。从中体会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的友好感情。)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猴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想想、议议边防战士对雪猴的态度:假如边防战士厌烦它们,驱赶它们,甚至捕杀它们,雪猴仍然会那么友好吗?引导学生想象边防战士爱护雪猴的情景,让同学们认识到,雪猴的友好,源于边防战士对它们友好,从而认识到要热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四、感情朗读全文,体会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深厚感情。板书设计: 跟军人出操 深厚感情 预报天气情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时 间: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到摘抄本上。2、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二、迁移练习:1、认读生字。2、书写13个生字。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思路:(1)你想对雪猴说什么?(2)你想对边防战士说什么?(3)在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你受到什么启发?六、作业:找一些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书或图片读一读,看一看。反 思: 课 题:快乐读书屋二 动物的“个人卫生”时 间: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动物搞“个人卫生”的方法,从而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2 认识本课9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 了解几种动物是怎样搞“个人卫生”的。2 帮助学生理解个别不常见词语:如羽虱、蚁酸等。教学准备: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出世图片小鸟用水搞“个人卫生”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鸟在干什么。激发他们的兴趣:今天的“快乐读书屋”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动物怎么搞“个人卫生”的。2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2)小组内“开火车”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3结合图片、理解课文。(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读、议,了解不同动物搞“个人卫生”的不同方法。(2)学生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有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4拓展延伸。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办法,你知道吗?交流汇报。5检查识字。6推荐作业。(1)搜集有关动物种种仿人行为的资料。如:睡觉方式、安家等。(2)阅读阅读中相关文章。教学反思:课 题:青蛙时 间: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及多种本领,从而感受到青蛙的可爱,并懂得要保护青蛙,保护动物。2 认识本课6个生字。教学难、重点:通过读文感受到青蛙是一种可爱的、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它。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个小动物,本领真是大,游泳、跳远、唱歌、捉虫样样都数它,如果你还猜不到,呱呱叫的就是它”,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带领我们来到池塘边,一起走进青蛙的世界。2结合提示,自读自悟。(1)结合阅读提示,在问题和情境中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2)扮演小青蛙,把自己了解的青蛙美称向大家做介绍。先在小组内介绍交流,再选代表在全班 交流。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1)读中体会:学生范读,大家闭眼听,将文字变为画面帮助体会青蛙的本领真大,它当之无愧有那么多美誉。(2)看图理解:青蛙是农作物的好卫士。(3)相互讨论:1)青蛙是怎样捉虫的?2)用青蛙可以做哪些科学实验?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青蛙的哪些知识?向同学们介绍。5检查识字。6推荐作业。(1)搜集一些国家保护动物的资料,相互介绍,进一步强化保护动物的意识。(2)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教学反思:课 题:能说会写 动物本领大时 间:教学目标:1 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选择地介绍给大家。2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3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教学难、重点:1使学生通过口语交流,知道哪些动物具有神奇的本领,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动物世界要向大家介绍动物的神奇本领,可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主持人,你们有信心竞选小主持人吗?只要你在这次“口语交际”课山有出色的表现,就有资格竞选小主持人了。加油吧!2自由读书,理解要求。(1)全班自由读书上的文字说明,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自由汇报。(2)师生总结说话要求。a介绍自己了解的具有神奇本领的动物。说明它们的这些本领对人类有哪些帮助。b说明自己所介绍资料的来源。c同学之间展开互评。3小组练说,互相补充。小组内练习说,同学之间随机补充,互相纠正评价。4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师生评价。5总结。(1)师生评价表现最出色的小组,选出动物世界节目的主持人。(2)动物世界是神奇的。动物是人类永恒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与它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因为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课 题:语文七色光 二时 间:教学目标:1进行词、句训练,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3阅读介绍浣熊的短文,扩展知识面。4练习猜谜,并说出自己的根据,激发学生猜谜的兴趣。教学难、重点:1理解个别成语的意思。2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精神。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课前收集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1练。(1)仿写句子。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小组、全班交流,要注意肯定学生所填的新颖答案。(2)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a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再相互说说、评议,看谁说得正确、恰当。b适当补充一些关联词语,做扩展练习。(3)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加上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体会语气。小组试读、全班交流,评议,教师讲解。最后学生再试着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同桌互读,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2日积月累。(1)先出示缺少动物名称的成语及12个动物图片,让学生帮动物找家,选择试填。(2)学生试填后,互相交流,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3)学生质疑,这些成语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师生共同讨论、释疑。(4)“动物成语之最”小竞赛。看谁知道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时 间:教学流程:1知识窗。先读一读文章的内容,同时欣赏浣熊图片,理解浣熊名字的由来,从中感受它的可爱。同学之间可相互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的由来的小故事。2开心一刻。(1)自读谜语,读通读顺。(2)小组互读,试猜谜语。(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4)扩展:教师或学生出有关动物的谜语,共同猜。(5)选一则谜语背下来,回去说给家人或小朋友猜。教学反思:课 题 :5、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1.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按提示找出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等主要语句,概括归纳后组织成课文的主要内容。2.朗读并理解课文里主人公慷慨激昂说的一段话,体会并学习他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3.通过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中国近代爱国志士的有关资料,进一步体会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难、重点:1.抓住邓世昌在关键时刻所说所做的语句,通过读、议的形式,体会他的爱国精神。2.学习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课 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 引入新课:1.学生充满感情地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2.诵完后师述:刚才同学们吟诵的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和文天祥的诗词满江红和过零丁洋。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七课,认识另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板书课题:爱国将领邓世昌)3.师述: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后,师述:邓世昌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有哪些功绩?请大家把书打开轻读课文后说说。读后学生谈谈对邓世昌的了解。(二) 学习新课1.指名分别朗读第一节和第八节后,(板书词语:为国捐躯)从第一节中找出意思相呼应的句子进行理解。2.课文27小节具体叙述了邓世昌为了保卫祖国海防献出生命的那场海战。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老师请大家观看一段那场海战的场面。(播放电影甲午海战剪辑片断)3.请同学们各自学习课文27节,读一读,划一划邓世昌在战斗中指挥定远,表现得非常勇猛的语句。4.学生读、找、划出有关语句。(1)学生将有关划出的语句进行交流,师指导朗读,齐读划出的语句。(2)师出示邓世昌慷慨激昂的一段话: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他同归于尽。”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慷慨激昂的语气。播放与此内容相关的影片片段,进一步感受后再次朗读。(3)师说:邓世昌当时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么做的?边说边板书:(在什么情况下 怎么做的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讨论进行归纳概括,并在提纲中列出。(4)教师指导学生将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表现进行归纳概括的小标题,加上开头和连接词,组织成主要内容。(5)学生按要求进行组织整理,在小组中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所述主要内容,进行点评。(6)出示归纳后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演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引入学生再读课文,回顾课文情景二、课外引申:1.读后师说:中国的近代使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任凭列强欺凌,但是每当国家面临危亡,人民受到奴役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我们课外已经读了许多有关近代爱国志士的书籍,并且写了读后感,这节课我们进行交流。2.学生先按小组交流,然后在集体中交流。教师及时点评。三、积累内化1、识字教学学生看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2、写字教学师板书,生临写后摹写。四、总结全文师说:这些爱国志士的英勇事迹让人感动,精神让人震撼,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5爱国将领邓世昌在什么情况下 怎么做的战斗打响后 纵横海面 屡中敌舰日舰进逼旗舰 开足马力 抢先迎战炮弹打光时 命令用步枪射击船伤弹尽时 亲自驾舰 冲向敌舰舰沉落水后 英勇献身教学反思:课 题:6古诗三首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3认识双线格内的个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字。难、重点:1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2颂读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三首诗的资料。2挂图或课件。课 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介绍作者 A 板书并揭题,说说你知道的王昌龄、杜甫的诗歌有几首?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戚继光吗? B 介绍王昌龄、杜甫、戚继光,说说这些了解是从从哪里得到的?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出示自学提纲,按提纲要求自学三首古诗歌。三、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A 小组内朗读这三首诗歌,组长汇总组内读不明白的地方,组内讨论。 B 小组学习汇报:学习组长先报告讨论的是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弄明白了什么,是怎么弄明白的?其他同学补充。四、指导精读,启发想象。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背诵三首古诗。(2)“自选佳句”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做统一规定。二、迁移练习。(1)仿照戚继光的马上作,替北洋海军名将邓世昌也写一首舰上作,表达他的爱国情怀。如学生有困难,也可用填空形式完成。(2)根据情景填写适当的古诗。2005年的春天,当一位中国记者踏上伊拉克的领土,面对葱葱的绿树和弹痕累累的墙壁,不禁想到了杜甫的两句诗:“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指导写字。三、实践活动。课后找王昌龄、杜甫的其他诗作读一读,背一背,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教学反思:通过三首古诗的学习,使学生对爱国诗有所感悟,对爱国诗人有了深刻的了解。教学反思:课 题:快乐读书屋一为了祖国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 认识“罗”“裕”“艰”等11个生字,学习应用多音字“华”。3 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准备:投影片,华罗庚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出示华罗庚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他也是一位值得祖国骄傲的人物,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轻轻地翻开为了祖国这篇课文吧!(师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2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内容?3 汇报交流。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注意纠正字音)三、朗读理解,质疑感悟1 朗读课文。思考:华罗庚作为著名的数学家在美国可以享受富裕、舒适的生活但他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呢?2 同桌互动,交流自己的看法。3 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集体交流。4 学生质疑,共同解决。5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华罗庚说的话。(师指导朗读,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比赛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精神)6 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你认为小学生怎样做才是“为了祖国”呢?四、识字1 学生自读生字后,同桌间说一说记字的方法。2 全班汇报。3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4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加深对字的认知。五、扩展延伸交流在外国的中国科学家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事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教学反思:课 题:死也不倒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吉鸿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认识13歌生字。难、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铜像设计说明。教学准备:字卡,吉鸿昌就义诗四字词语做成投影或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1 填空导入,激发情感。(1)完成词语填空练习。 宁死()() 视死()() 死而()() 死得()()(2)试着讲一讲词语的意思。(3)齐读,说说读后的整体感受。(4)谈话导入,揭示课题。2 读书交流,体验情感。(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书本上,三言两语都行。(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如有遗漏或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加以补充。3 朗读感悟,升华情感。(1)通过轻声读、放声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读课文,同学互评,教师点拨,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情感。(2)朗读吉鸿昌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以地为纸书写的就义诗,加深感悟。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4设计铜像,倾注情感。假如现在要为革命烈士吉鸿昌设计一座纪念铜像,你认为铜像人物造型何基座上的文字怎样设计好,说一说你的想法。5拓展延伸,陶冶情感。(1)阅读阅读中相关的文章。(2)到图书馆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阅吉鸿昌的有关资料。教学反思:课 题:能说会写讲爱国故事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 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故事的内容。2 认真倾听,理解所讲的内容,并能说出一定的看法、感受。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用多种途径去搜集爱国志士的故事,每人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讲的时间在三分钟内为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2试讲故事,明确要求。(1)指导点拨:开头可以采用“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个苏武牧羊的故事”,“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为大家讲一个爱国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是中国人”等形式。(2)自荐试讲。(3)讨论:这位同学讲的怎样,好在哪里,还应该注意什么?(4)小节。3组内练讲,交流评议。(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练讲,互听互学,交流评议。教师巡回听讲,相机指点、奖励。(3)根据练习要求,每组推选一名讲的好的同学。给学生一点自由互动的空间,各族同学为本组参赛的同学出主意、想办法,争取在比赛中获胜。4故事比赛,畅谈收获。5布置作业。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七色光三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填成语、关联词语的练习,感知语言的运用情境,了解复句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2积累名人名言和名句。3了解“甲午战争”的有关知识。4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难、重点: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恰当运用成语和关联词语,积累名人名言和名句。教学准备;搜集爱国的图片。课 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练。1先让学生自由读成语,默读5个句子,试着给成语找到合适的位置;说出依据再动笔填写。2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几个成语,再用这些成语说一句话。3读题,指导研究例句,分析分句间的关系试者填空。二、日积月累。1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借助投影介绍名人,讲解名言的大意。3背诵名言、诗句。三、知识窗。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甲午战争”。2观看录象。四、大家一起来。1将课前准备的图片拿出来,和同桌说一说。2指名到前面介绍图片。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课 题:7倔强的贝多芬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做人应该有尊严的道理。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三自然段。3. 认识13个字,会写14个字。重、难点:感受和理解“乐圣”贝多芬面对权贵自尊自爱的品格。教学准备:月光曲和投影。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喜欢音乐吗?今天同学们听月光曲。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初读感知。学生自读课文。2、串读感悟。1)课件出示面对这种侮辱这句话,请大家说说你认为这里的侮辱指的是什么? 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忽然说起话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主办音乐会的亲王不但不制止那位破坏全场气氛的伯爵,反而大声训斥贝多芬。 2)别人对音乐的不尊重,在贝多芬眼里就是对他人格的不尊重。贝多芬是如何反击的呢? 课件出示贝多芬的话。 我绝不能为这些蠢货演奏!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贝多芬称这些人为蠢货? 3)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二者相比,哪个更值得人们尊敬,为什么?3、交流学习结果。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2、背诵课文1)引背法。2)词语提示法3、迁移练习1)给贝多芬、主办音乐会的亲王或大声说话的伯爵写几句你心里想说的心里话。2)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3)知道写字。二、实践活动:阅读月光曲,并把它与倔强的贝多芬串联起来,讲给家长听,题目叫两个贝多芬。教学板书: 7倔强的贝多芬 鄙视贵族 弹琴时伯爵大声讲话 贝多芬: 愤怒地停止演奏 不胃权势刚强不屈 遭到亲王的训斥 回击亲王教学反思:课 题:8女主人与乞丐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从不同的人身上体会到一些人做人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10个字,学会13个字。教学难点:体会“砖.不一样”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见过乞丐吗?说一说。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到准确流畅为止。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3、梳理课文内容。三、自读自悟,体验内涵: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再读这句话,想想课文中讲了几个乞丐?是两个怎样的乞丐? 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愿意搬砖吗,后来为什么搬了?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让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2)谁来读读这位乞丐的样子?让学生体会慷慨的意思,并指导慷慨两个字的写法。 (3)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原来只有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严。 (4)谁能带着乞丐恍然大悟的表情把他内心的变化读出来。 (5)让学生读乞丐干活时的样子,再说一说看到这一切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抓住整整.才.、气喘如牛、布满灰尘、汗水濡湿等词语体会这搬砖的活对独臂乞丐来说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脏) (6)干了这么又脏又累的活,乞丐还生气吗?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感激)为什么感激? (7)带着感激之情,再读乞丐的话。同学们在课前提到为什么要带走那条擦汗的毛巾?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四、小结:他感激的不仅仅是妇人给他的20元钱,更重要的是妇人的做法唤起了他 的尊严。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2、照样子口头填空。美丽如( ) 心急如( )二、迁移练习1、选择词语说一句话。2、认读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3、选择典型字、易错字指导书写。三、实践活动1、用喜欢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故事。2、给文章设计一幅插图。3、小组共同完成小论文谈乞丐。教学板书; 8女主人与乞丐 乞丐 女主人一只左手来乞讨 让乞丐搬砖 不愿意搬 亲自示范终于搬完 给他20 元钱若干年后,坐了轿车 不认识他了邀请女主人进城里住 不接受那房子是教育我的工钱 让他送给连一只手也没人 自立自强,劳动创造幸福教学后记:课 题:贫困人家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 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2. 认识本课11个生字。教学重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并学习准确、有创意地表情达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引发思考。2. 板书“贫困”。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再板书“人家”。现在大家有什么想法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莫小米的贫困人家看看这户人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3. 自主阅读,感悟交流。4. 引导学生质疑、解疑。5. 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6.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7. 如何理解穷日子不能过成苦日子。8. 我的同事为什么说:这一家生活虽然贫困,精神却并不潦倒。我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9. 谈一谈感受。10. 学写格言,升华认识。11. 拓展延伸,陶冶情操。阅读最大的财富阅读中的相关文章12. 小结:教学板书: 贫困人家 环境:走进人家,以为走错门 贫困人家 语言:穷日子不能过程苦日子只要精打细算,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谜底:电器是别人淘汰的等 教学反思:课 题:难忘的八个字时 间: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重、难点:体会老师对“我”的爱和八个字对我的影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一、 激情导入。1在我们身边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尊敬残疾人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身带残疾的小姑娘,体验一下她的感情生活。板书:难忘的八个字2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这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谁说的这八个字?谁又难忘这八个字?为什么说这八个字是令人难忘的?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课文。二、细读课文,质疑交流。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1)小女孩为什么对同学撒谎心里就好受些?(2)“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是什么原因?(3)怎样理解小女孩?用做假的办法对付耳语测试。(4) 为什么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会对小女孩产生那么大影响?2引导学生归纳,问题主要有两类。(1)遇到伦纳德夫人之前,“我”痛苦且无奈的心情。(2)为什么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让“我”难忘?3对哪个问题感兴趣,认为哪个问题重要,就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的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讨论。4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讲讲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5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伦纳德夫人。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不要强求达到某种目标。能对伦纳德夫人的充满爱的教育有所感悟即可。三、想想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并动笔写下来。教学反思:课 题:能说会写4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 仔细观察插图,能借助插图提供的情景及联系生活实际与他人进行交流。2. 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重要性,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学会尊重别人,争做有礼貌、有道德的、会尊重别人的好学生。教学重点:能理解、体谅别人的处境,有尊重他人的意识。1. 插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