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科学课教学之艺术.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论科学课教学之艺术.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论科学课教学之艺术.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论科学课教学之艺术.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论科学课教学之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科学课教学之艺术专业:小学教育系班级:2007级4班姓名:邱美玲指导教师:刘军目录引言31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概述 61.1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含义和特点61.2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意义 72科学课中教与学的艺术原则92.1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教学之艺术原则92.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原则 102.3启发式的教学艺术原则113科学课课堂教学之艺术 153.1科学课导入新课的教学之艺术153.2科学课教学语言之艺术163.3科学课体态语言之艺术 183.4科学课课堂提问之艺术194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之艺术 224.1科学课演示实验教学之艺术 224.2 科学课学生实验教学之艺术 245 科学课教学评价之艺术 275.1科学课作业的批改与评价之艺术 275.2对于科学课考试结果评价之艺术 28结论30致谢31参考文献33 沈阳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 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是学生科学探索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科学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把学生获取知识寓于对艺术的追求之中,使获得的知识沉浸于艺术之中,这样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苦思冥想的艰难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造艺术的过程。使学生的自信、自尊得到健全的成长,科学与艺术得到了有序地结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目的。科学课教学艺术要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和表现方式方法相统一。教学艺术性主要是受学科的科学性和学生心理规律制约的。它是通过形象、语言、动作等活动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和良好效果。主要包括科学课教学之艺术概述、科学课教学的原则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实验艺术,和教学评价艺术。其中,在概述中阐明了科学课教学艺术的含义、特点和意义。在科学课教学的原则中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原则以及启发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分别阐述了导入、语言、体态和提问的教学技能。在实验艺术中主要写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个方面。在评价艺术中以作业和考试结果两方面的评价为主。本论文特点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容易掌握的单项技能来指导教师,用实例来说明科学课教学艺术。从而也使学生接受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关键词:科学课;科学课教学艺术;方法策略Abstract The core idea of scientific curriculum is fully improving all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Teacher is students collaborator, guide and participants on scientific exploration .The charm of scientific teaching art is putting the students into the atmosphere of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making the knowledge immersed in art. This kind of process of study is not only a contemplated process, but also a difficult process of innovating art.It makes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getting growth, and it makes science and art uniting orderly, which improves the students view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Scientific teaching art requires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teach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expressing method.Teaching art is mainly restricted by the subject and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t achieves the accurate, bright, vivid form and the perfect effect through the image, language, movement and other activities.It mainly includes the art and 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teaching as well as teachers teaching art, experimental art,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rt.The summary illuminat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teaching . In scientific teaching principl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oriented,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s, break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inspiring.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art, importing, language, posture and questioning teaching skills are mentioned. In experimental art part,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students experiment two aspects are described mainly.In evaluating art, assignments and examination results are the main aspec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hesis is decomposing the complex teaching process into some easy mastery of the individual skills to guide teachers to use real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scientific teaching art.Thus makes students receiving better lear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ir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rise their interest in science.Key words: Scientific lesson; Scientific teaching art; Methods and strategies引 言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科学课教师,提高教师的科学教学技能,使教师具有独立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尽快熟悉教学常规,尽快掌握较高教学水平的独立授课本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课的教学艺术。科学课教学艺术要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和表现方式相统一。教学艺术不仅要求符合教与学的规律、原理和原则,而且要激发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教学艺术性主要是受学科的科学性和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制约的,它是通过形象、语言、动作等活动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及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程度和良好效果。科学课教学艺术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科学课教学艺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促使教学艺术论得到系统的理论论证,作为教学论发展中的分支,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和充实教学理论,弥补长期以来科学课教学艺术问题理论研究异常薄弱的不足。科学课教学艺术研究由于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和经验水平,所以对它的理性认识还远未能揭示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很多人对此尚有相当模糊的认识。因此,科学课教学艺术论通过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而富有说服力的论证和回答,帮助教师从理论上认识科学课教学艺术问题,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要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要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课教学之艺术,应该说这是很有价值的宏大的理论建设工程。再从实践方面来看,科学课教学艺术论的深入研究,强化了人们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的认识,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有力的桥梁,可以促进科学课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盟。同时,科学课教学艺术论非常重视应用性的微观教学技术研究,这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切实掌握科学课教学艺术的规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由于科学课教学艺术论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所以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对培养知情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有积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目前对于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研究的现状为,在国内,从1980年到1985年开始科学课的教育研究进入了酝酿期;1986年到1991年进入了科学课教学艺术的研究立论期;1992年后进入了科学课教学艺术的发展期1。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许多作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科学课教学艺术研究由自发探讨到自觉探讨、由表“开采”到纵深“发掘”科学课教学艺术论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本国的研究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一,客观问题,如科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因此有依赖于客观教学条件的改善。但当前一些学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设备并不完善,硬件条件跟不上课堂教学发展的要求,使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实验设备差,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受到限制。其二,学校管理制度的缺陷。长期以来学校对于科学课管理水平低下,不重视,导致科学课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其三,教学技能的问题。教学方法不得当,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的问题。在国外,科学课教学艺术思想的发展历程曲折而漫长,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当代,国外的教学艺术思想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的注目,逐步走向繁荣,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向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本论文主要以参考文献法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曾参阅了多方面学科文献,得益甚多,并引用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材料。 本研究在对中小学科学课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希望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本论文。1 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概述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课教学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理解和掌握科学课教学艺术的概念,在教学中体现它的的特点。1.1 科学课教学至艺术的含义和特点1.1.1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含义科学是一门释放学习生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的学科。所以科学课教学艺术是采用某些艺术手段(如语言、动作、音响、图像等)来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及科学实验,发挥学生手脑并用的作用,与教师一同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1。是一种能唤起学生独特表现与求知欲的方式。使其愉悦的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1.1.2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特点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的活动,科学课在这方面更具有代表性。它不是机械的单向传授知识,而是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就使教学活动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具有艺术的特点,科学课教学艺术的特点,大致表现在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美感四个方面。(1)形象性艺术是用形象反映客观事实。因此,形象性是科学课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它是指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具有表达的形象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说明形象性对学生的理解知识是有这重要的意义的。科学课中的一些概念不同于其他科。科学的东西都比较抽象,如果没有形象性,一些科学原理是很难讲清楚的。(2)情感性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是特别重视教师的情感教育。他说:“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科学课是一个探索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需要有饱满的情感才能将学生带入到科学的探索中。因此,情感是科学教学艺术的核心,是科学课教学艺术的生命。教师要以高尚的情操,投身于教育事业,充分利用教材和自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始终是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是一泓“活水”,教师面对的是天性活泼的学生。在科学的实践和实验中不知道孩子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教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问题束手无策,而有经验的教师,他一走进课堂就仿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源泉之一就是创造。(4)美感性美是艺术的共同特征。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通过教育实践,体会到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课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运用语言美、情操美、形象美、形式美等向同学们讲述神奇的科学现象,点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并能在探索中更好的实现其发现能力。1.2 科学课教学之艺术的意义科学课教学艺术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科学课教学艺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促使教学艺术论得到系统的理论论证,作为教学论发展中的分支,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和充实教学理论,弥补长期以来科学课教学艺术问题理论研究异常薄弱的不足。科学课教学艺术研究由于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和经验水平,所以对它的理性认识还远未能揭示其基本原理和规律,很多人对此尚有相当模糊的认识。因此,科学课教学艺术论通过对这些问题作出明确而富有说服力的论证和回答,帮助教师从理论上认识科学课教学艺术问题,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要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要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课教学之艺术,应该说这是很有价值的宏大的理论建设工程。再从实践方面来看,科学课教学艺术论的深入研究,强化了人们对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的认识,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有力的桥梁,可以促进科学课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盟。同时,科学课教学艺术论非常重视应用性的微观教学技术研究,这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切实掌握科学课教学艺术的规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由于科学课教学艺术论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起来,所以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对培养知情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有积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价值。2 科学课中教与学的艺术原则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相连,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它是在一定的教学原则下,才能和谐的进行的一种动态活动过程。2.1 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教学艺术原则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是启发式教学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领导、指导、引导和启发诱导上,不断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要善于采用以久引新,用实验结果或事实引路,讲科学规律和现实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熏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养成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里能掌握主动权,能够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跟老师的主导作用协同进行。尤其实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三是即时的信息反馈;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很清楚,这四方面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是核心。因为学习是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一活动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将成为无意义的盲目活动,达不到任何学习效果。 为保证科学课教学按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教师要善于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时的信息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启迪学生的思维紧密低联结成促进学生的智能不断发展提高,形成发展智能的“学习循环”。2.2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艺术原则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弱点,常称为“三点”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它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科学课是一个知识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接受知识的快慢与好坏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有关。因此,处理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应该仔细推敲落实到实处,既要准确把握“三点”,还要妥善拟定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2.1统观全局确定重点的教学艺术原则所谓重点,就是在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实验以及定理性的知识结论,是教师设计课的结果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教师除了有对知识的备课外还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以及上课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这种做法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确定教学重点是教师在处理教材中起着决策作用的一项工作,需要统观全局,慎重对待。2.2.2突出重点化繁为简的教学艺术原则确定重点,应该考虑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教学手段,象众星捧月般地加以突出,即常称的“突出重点”。科学课的教师在上一堂新的课程时应先向同学们交代本课重点要理解的定理和要操作的实验。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把繁琐的实验过程和抽象难懂的定理知识用自己简洁而又清晰准确的话语表达给学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定理内容,熟练掌握繁琐的实验过程。 2.2.3突破难点化难为易的教学艺术原则所谓难点,就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不一定是难点,也可能两者兼备。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若是教不得法,势必学无头绪,两者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 科学课中突破难点注意两点:第一是让学生亲身去经历或体验。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现象和事物,如果通过学生的咨询或搜集能达到的,就提前布置课前作业。例如,在教学宇宙知识时,有学生问“太阳系究竟有几大行星”?我给学生的解释是:“目前我们能确定的是九大行星。有些科学家在冥王星以外又找到一些大行星,这些星星是其它行星的卫星,还是太阳的大行星呢?科学家们还在积极地证实,希望同学们也积极地去寻找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回顾科学走过的历程,就如同经历一次次惊险刺激的探险。不亲自参与,你永远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第二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对于难以理解的定理和实验,教师应充分借助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再加上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讲解,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以易克难,化难为易。如在教学两栖动物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的青蛙和蟾蜍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再通过幻灯了解它们在繁殖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凉席动物的共同特征。2.3 启发式的教学艺术原则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真正理解教材的内容,达到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目的。启发式教学必须体现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也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一堂课要上的成功,关键之一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有效措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式很多,如实验启发,设疑启发、讨论启发等。2.3.1 实验启发原则科学实验,一般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现象,因而实验本身会给学生提出许多“为什么”?这是科学实验的一个特色。但并不是一做实验就能启发学生思维,有的实验弄不好可能成为注入式的教学,比如经常让学生去做哪些验证性的实验,由于结论早已知道,仅起到巩固知识或熟悉操作技能的作用,往往达不到启迪思维的效果,因此如何组织与安排好实验,使它真正具有启发性,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1)增设“连续”实验,推动思维发展。有些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学会到能够正确熟练运用还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有个思维发展到更高一级水平的过程。例如,在学简单电路时,先串联两个,在串联三个,以至多个,更进一步了解串联的概念。(2)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实验启发学生从观察现象到认识的本质,并根据各个不同的现象,综合出正确的科学结论,使学生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小学认识固体教学中。师:(出示各种材料)这些材料,你们都认识吗?说说看,有哪些?(教师提供的材料有:文具盒、铅笔、橡皮、直尺、墨水、小刀、三角尺、小石头、粉笔、沙子、大豆、水、面粉等)生1:有文具盒、铅笔。师:如果让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生?1: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固体,另一类是液体。师:那就请各小组想一想固体和液体有什么特征,(老师进行演示看到液体会流动,而固体不会)。从而学生正确的区分开液体和固体。(3)增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思维。尽可能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尽可能使实验现象明显、有趣,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力措施。例如,在学探索放大镜成像规律时,为什么在不同距离成像特点不一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通过实验掌握其中的规律。2.3.2设疑启发原则学贵有疑。激疑、善问、讨论、指点是启发思维最常用的方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极为重要。 启发式教学有着极为深邃的艺术内涵,可以无穷无尽的研钻。有人认为在课堂上多提问,或师生一问一答就是启发式教学法,这是片面的。启发式教学必然包含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设计一系列富于思考、切中要害的问题,诱导学生开动思维机器。当然这问题提的有趣或激动人心就更好;二是所提问问题之间,必须近知识阶梯和人们逻辑思维规律形成层次,如同戏剧中的巧妙的场次安排那样,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怎样才能做到设疑最优化呢?(1)问题的新颖性。中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恰到好处地摆出一些新颖行的问题,诱发好奇心,开发智力。如还是在小学学辨别固液体时,牙膏和胶水到底是液体还是固体。(2)问题适时性。课堂教学中,设疑艺术的细腻绝妙,常常表现在开头。一堂课的头开的好,有时会胜过千言万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小学学种子发芽实验时,教师一开始问同学们种过花草吗?它们的成长过程是什么样的?通过谈话使学生知道了种子是需要发芽的。(3)问题的难易性。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哪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这样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才是推动教学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既不是无需多加思考就能回答,也不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也无法回答的问题,而应该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上,经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教师的设疑要恰如其分的落入学生的“知识范围网”,要做到“难而有趣”,寓难重点于设疑之中,要施加的影响是最合理的,取得的效果是最佳的。例如,在学物体在水中的漂浮状态时,应先问一些同学们所熟悉的事物,如干木块、石头等,而不应该直接问空心金属球在水中的漂浮状态。2.3.3讨论启发原则讨论启发,是教师从培养目标出发,按照科学的认识路线,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在不同形式、类型的讨论争辩中去主动探求,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学得方法,发展个性、情感和意志。讨论的技巧主要有一下几种。(1)识记性讨论。对要求识记的内容,让学生在讨论中更换语言,改变方法加以识记。如在学一些原理时,应让学生用理解的话语去识记。(2)发展性讨论。让学生对某研讨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探讨时运用。如学生在探讨影响糖快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3)辨析性讨论。学生感知素材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讨论。也用于辨议学生诸多看法时。例如,一个空心铁球放入水中有可能下沉,也有可能漂浮。3 科学课课堂教学之艺术在现实的科学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中小学的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3.1 科学课导入新课的教学之艺术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这个环节虽然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仅占35分钟,属于一堂课的“引子”或“开场白”,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所处的地位,精心设计和实施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巧妙地导入新课,走好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因此,导入新课是新课教学中很有艺术性的第一乐章。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必须精心设计导语,不管是怎样的教学内容,导语都应该是紧扣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同学们自然而深刻的进入到一堂新课当中。一个成功的导课是一堂成功课堂的基础。导入是一门艺术,它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形式是新颖的,教师的导入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把握教材难点,捕捉重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悬念法、实践法、实验演示法、开门见山法等。(1)悬念法悬念法是指教师一上课,就巧妙地设置疑问,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悬念,在学生急待要解疑情境中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上来,从而撩拔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神奇的大气压时,老师拿了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上面放一张硬纸片,然后倒置过来,为什么水没有洒出来。(2)实践法实践法就是教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实例和常识,联系本节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日常生活现象、事例学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以此导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惯性时,老师会从常见的现象提出,如为什么急刹车时,车仍然向前走一点。(3)实验演示法 演示实验法就是教师利用实物、模型、等实验设备进行直观的演示实验,此法是从直观入手,现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实验现象,在引导学生探索,认识它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中学讲蒸发时,老师用水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后,然后让同学观察,怎么过一会消失了呢?同学门都会回答变成气体了。老师就会借助机会说这就是今天所要学的蒸发现象。(4)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法就是指教师上课一开始,就围绕课题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直截了当地点出本课学习内容,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此法导入比较简洁,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直接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如对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植物的根时,老师就直接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植物的根。3.2科学课教师教学语言之艺术教师语言艺术就是根据教师语言的特点和修辞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富于情感,独具一格的讲解,进而做到讲话得体、巧妙,讲究策略,具有语言机智,富有成效的成教育、教学任务。3.2.1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科学美科学是很讲究严密和真实的。在科学课的讲解中,如果一个老师体会不到科学的那种美,就会讲解的枯燥乏味,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无精打采的。教师无论是在描述一种科学事物还是在描述一种科学现象时,都要用真实而又具有审美、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饱满的热情动、人心弦的情景设计,深入浅出的解释,同时无疑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在讲镜花水月,海市蜃楼的奇观,神奇的大气压,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2.2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新奇性审美感受的独特新奇和艺术表现的新颖,也是科学课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教师成功的一个秘诀。科学的教学中,经常会有新奇的信息和问题刺激学生神经,激发求知欲。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这节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田野上的高压线很粗,而家里的照明线很细;大型用电器如空调的导线很粗,而小型用电器如电视机的导线很细。为什么?在学习“耳和听觉”时,学生的思维也产生疑惑:为什么一只蜜蜂从耳边飞过,能听到“嗡嗡”的声音,但蝴蝶飞过耳边却听不到声音?在学习月相时,古诗词的意境令学生新奇不已: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上柳梢头,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等。新知识形象的新颖性,作用于学生的审美心理,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觉空间和定向联想,使学生对内容保持出独特而持久的印象。另外,人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它在审美实践中表现为一种要在审美对象上看出独创特征的心理倾向,而教师的教学艺术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了创造力。3.2.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评价性“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中成长,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 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3.3科学课体态语言之艺术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表情、手势、体态、动作等非语言信号,也称体态语言。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可称为课堂教学的表演艺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体态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同学进行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反馈教学效果可以起到加强代替语言的作用,是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科学课中体态语言的运用要从一下几点着手:3.3.1仪表仪表包括人的容貌、体态和打扮,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仪表美就必须使自己的仪表与课堂气氛享福,整洁又大方与教师气质相符,态度严肃而又亲切;与教师职业特点相符,举止从容而有准则。小学科学课老师的打扮就要稍正式一点,它不像艺术类课程的老师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但也不要过于正式,这样会使课堂气氛很紧张的。3.3.2表情表情是指面部表情,它是人的内在情感的外部流露。包括:面孔、微笑、目光、眼神等。科学课的老师要做到面部表情亲切和蔼,最重要的是做到能与同学们很好的交流和沟通。例如:有的同学在上课搞小动作时教师的一个眼神要比用话语批评他更有效,对于一个同学的肯定教师的一个微笑是至关重要的。3.3.3姿势姿势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举止体态动作。包括:站姿、手势、走动等。姿势运用的恰当,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生动形象的动作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教学内容。例如:在上实验课的时候教师来回走动可以掌握同学们的实验程度也可以对一些同学进行帮助。3.4 科学课课堂提问之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回答,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类教学行为。课堂提问的作用有很多,具有导入、传授知识的作用,激发和提醒学生的思考对整个课堂起着调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遵循教学的目的性、科学性、明确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适度性、系统性为原则,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提问。3.4.1课堂提问的形式(1)、口头提问口头提问是课堂提问的最普遍的形式,它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可以提问全班中任何人,回答问题虽然是个别学生,实际上全班学生也都在思维活动。教师通过口头提问可以进行追问式和反问式。(2)、书面提问书面提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笔作答的形式,书面提问与测验考试不同,考试或测验往往占用一课时或更多的时间,书面提问一般占2到3分钟,最多7到8分钟,是具有检查复习的性质。(3)、板演提问板演提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公开的做出答案,它主要适用于不能用口头回答的问题。如:写化学元素符号、分子式、电路图等科学用语,其目的是检查,巩固和训练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为教师总结或矫正学生提供范例。3.4.2课堂提问的要点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以致推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设问点的选择,是关系到提问的效果完成上述任务的重要环节。(1)在知识的衔接处设问,新知识总是由旧知识发展起来的,对准它们的连接处设问,学生可以从解答问题中自然的进行知识迁移。(2)在教学重点处设问,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参加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才有可能顺利完成。在教学重点处以问开路是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如:在学习浮力时同学们都知道铁是在水中下沉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也会下沉吗?(3)在规律探索处设问,通过探索途径得来的知识,往往记得牢,用的活,因此,要在引出规律前进行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如,在学习光学时,每调整距离前都让同学们猜想出现什么样的结果。4 科学课的实验教学之艺术实验是科学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很多理论知识是必须由实验来证明的。所以说实验的演示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4.1 演示实验教学之艺术演示实验一般是指教师单独表演实验,既有展示科学知识的直观效应,也有表演炒作的示范作用。从演示者(教师)的角度,力求实验成功,操作正确,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们观察清楚演示的实验现象,从而认识现象的本质。科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用演示实验进行教学能见度大,效果明显,它以直观的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富有情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这门学科是大有裨益的。所以,精心安排实验的内容,巧妙布局实验的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4.1.1装置醒目 重点突出所谓装置醒目,首先要使实验装置能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其次,教师在实验材料上准备的数量要充分,种类上备齐,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为这些麻烦正是导致课堂失控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小学三年级造纸实验,是用餐巾纸混水搅拌溶解后再铺平晾干的过程。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教师对水的多少、搅拌的时间、用手帕吸水的方法,晾嗮的时间等没有很好的把握,对于实验的解说也就是只能是表面的、含糊不清的。也有些学生趁机玩了水,实验的目的早已被抛之脑后。同时,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许多相关问题不能给予恰当的回复,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纪律便更加难以调控了。4.1.2操作规范 注意启发教师做演示实验,除了准确明显效果,还应当注意自己的操作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在操作实验前要使实验材料有序呈现,众多的课堂实践表明,材料的呈现时间与发放顺序有助于较好调控课堂的教学,秩序,与教学节奏,使学生的研讨与探究有足够的时间与质量。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电路一课时,适时的按教学内容结构的顺序分三次材料出现,首先给每组一个灯座,一个电池盒,三根导线,问学生你能用这些做什么?学生很快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再发给学生一个灯座,问:你能在这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小灯座吗?学生依照提示和材料显示出的信息,动手组成了一个串联电路。接下来再提供一根导线,问:你能在原有的电路基础上再用上一根导线,改装成以个新电路吗?学生会思考这根导线加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从而自己组装出一个并联电路。以上的实验材料提供,能调控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课堂上“乱”而“无序”的现象出现,教师既调控了教学,又把握了课堂的“秩序”。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必须注意操作正确,合乎规范,使人无可指摘,起到示范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而且是钱要充分地做好准备,绝不允许做实验时缺这少那,致使课堂气氛松懈,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操作不当或操作,对于学生的影响极大,即使是一些细小的操作,也不可忽略,有时就是这些错误的操作会导致实验的失败,或者酿成大事故。另外在实验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到同学的视线,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看到注意眼神与同学们的交流,不能动作过于夸张娇柔做作使学生不知是看老师还是看实验过程。一定要大方得体,确保学生能清楚的看到试验效果。4.1.3幻灯投影 加强效果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 40 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2 学生实验教学之艺术学生实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分散性实验,即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实验随堂进行,这种实验包括边讲边实验和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等形式;二是集中性试验,又叫单元实验,现用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科学教材是单用这种形式编写在书后的3。课外活动少数学生的实验也属于集中性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愈来愈受到重视,随着各地条件不同开展的形式各异,不同形式的学生实验发挥的作用有其共性,但也各有其特点,通常开展的学生实验有如下形式。4.2.1与教师合作的实验学生演示是指学生主动要求或受教师指定上讲台演示实验。这是教师民主作风和教学风格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贯彻教为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的一项有力措施。同时,对加强“”双基“教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都有一定的作用。(1)与教师合作演示实验。让一个或几个学生上讲台与教师合作演示实验,一般应用于较为复杂的实验。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做法多半应用于实验难度较大、操作比较复杂,技巧性较高的实验。教师单独演示比较困难,一方面需要学生协助才给实验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给予学生锻炼操作的机会。(2)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种做法多半应用于不太复杂,较易操作的实验。大部分由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一旁起监督指导作用。这种形式主要用于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起到一种复习的作用。4.2.2边讲边实验边讲边实验又叫随堂实验,这是结合实验讲堂的一种教学效果很好的形式,结合新课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思考,对学得的知识印象深、理解透、学的活,又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用“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科学课课后学生的头脑却依然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东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做到边讲边实验。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2.3课外实验这种实验形式顾名思义是在课外进行的学生实验。例如,课外活动小组开展的延伸课堂知识的实验,兴趣小组的研究在实验,开放实验室学生进行复习、探索等实验,实验竞赛或智力竞赛中的一些实验,等等。这些实验方式有些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些是在学生与教师合作下进行,有些是学生独立进行的。例如,在学认识植物的种子时,老师让同学们独立去大自然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5 科学课教学评价之艺术科学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复习巩固、加深理解教材内容;牢固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经常练习、反复锻炼技能技巧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给予了持续不断的机会。学生自主地完成作业,使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运算能力等智力因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5.1 科学课作业的批改与评价之艺术作业批改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项繁重任务。在批改与讲评上要具体得当。5.1.1批改记录批改记录是指不论全面批改或部分批改,精批细改或符号批改,都要做好记录,其中包括优缺点的具体内容、错误是多数或个别、典型者的班级姓名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讲评的主要依据材料。若无记载,只凭印象,难免有所遗漏,就会降低讲评的效果。5.1.2讲思路 找规律对于共同性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藉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思维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分析产生错误的本质原因,比教师直接提出的效果更好。因为后者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