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doc_第1页
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doc_第2页
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doc_第3页
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doc_第4页
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余丹学习目标1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2了解世说新语。3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4、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5、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6、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7、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咏雪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2了解世说新语、谢安及谢道韫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咏雪,直至背诵。重点难点 1重点:(1)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 2难点:明确文言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学生回答:雪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明确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及方法 同学们课前都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谈谈这篇文章跟我们之前学习的课文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学生回答,由此引出文言文学习要点,教师补充总结并板书)(大屏幕出示)(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诸。(3)能够正确断句。(4)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6)能赏析作品形象。(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你认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学好它呢?可以结合我们学习现代文的方法和学习文言文的要点来考虑。(1) 知人论文: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意图。(2) 多朗读并做好标注。在朗读的时候,可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且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3) 多关注课下注释。( 教师进行补充。)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1、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要进行字词的积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以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2、翻译课文我们可以参考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但对中学生来说多采用直译的方法。具体做法有:留、删、补、换、调、变。3、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内容,还应及时做一些练习题。3、 初识课文1、了解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2、 了解谢安和谢道韫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在此简单给学生讲解东山再起和淝水之战的故事)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3、 诵读课文在疏通字音的基础上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PK读等,力求达到熟练甚至当堂背诵的目的。为下节课的分析奠定基础。4、 总结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媒介,我们要了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需要借助这一媒介,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自主阅读古籍。5、 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尝试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6、 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的讲授中我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前面对文言文学习要点和方法的介绍所用时间较多,且不如预想中那样活跃,大部分内容是我自己讲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记笔记。2、人物介绍上内容讲多了,没收回来。3、因为以上的原因,原本计划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的环节被严重压缩了。只好留作课后作业了。 咏雪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评析两个咏雪佳句。 4、背诵短文,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重点难点 1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 难点:(1)评析两个咏雪佳句。(2)背诵短文,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教学过程1、 齐读导入2、 积累字词,疏通文意1、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将课下注释还原。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2、 答疑解惑 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讲解。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要求:展示时按2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5、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三、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教师引导、品读赏析: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教师归纳明确:(1)认为“撒盐” 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2)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2、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教师归纳明确:(1)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3、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4、学生看板书尝试背诵 四、拓展延伸、积累名句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学生背诵展示,教师补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五、课堂小结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六、布置作业1、背诵咏雪2、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第一、三题。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七、板书设计 交代时、地、 寒雪日 人、事 铺垫 骤 咏雪 问: “白雪纷纷何所似?” 笑 答: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