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必修4.docx_第1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必修4.docx_第2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必修4.docx_第3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必修4.docx_第4页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必修4.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三角函数本章复习知识网络1任意角的概念是本章的基础,推广了角,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了计算中的简单,引入了两种度量制度:角度制与弧度制,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其最基本的一个应用就是简化了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同时也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了前期工作,也就得到了本章的核心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从这个核心出发,分成四条路线走,研究最基本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时根据定义就可以推导出诱导公式知道了核心的本质意义在坐标系里面,可以定义点的坐标,为推导第三章和角公式作了应有的准备而和角公式的两个特殊方面只是本身的一个推广,由此就得来了复杂多变的三角函数公式,而这些复杂的公式(第三章的倍角公式,差角公式)的本质又是和角公式抛开比例的式子,应用弧度制的度量作为基础,就有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是三角与函数结合的产物,既有函数的特征,因此可以用函数的知识来解,又具有三角的特性,因此还可以用这一特点进行一些特殊的运算所有的推导可以应用在计算与化简、证明恒等式上2数学的魅力在于系统、严密,学习的兴趣在于环环相扣本章最为理想的复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打通本章中的这张知识网络图,这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步步为营,将其引入数学王国,畅游科学殿堂三角函数一章知识网络图三维目标1通过全章复习,让学生切实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会判定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确定单调区间及求周期的方法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六组诱导公式,弄清公式的推导关系和互相联系,让学生做到记准、用熟2要求学生会用“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的简图,掌握应用基本三角变换公式的求值、化简、证明3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运算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总结、善于合作、善于创新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难点:三角恒等变形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了解一下全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并回顾思考本章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首先,我们给出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包括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诱导公式又共同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接下来,我们又共同探讨了它们的应用,并能运用上述公式和性质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由此展开全章的系统复习思路2.(问题导入)你现在已经会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会画三角函数的图象,会用三角函数模型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具有周期性变换规律的一些现象你是如何学习到这些知识的?又是如何提高自己能力的?由此引导学生回顾全章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展开全面复习推进新课我们是怎样推广任意角的?又是怎样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本章学习了哪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怎样推导的?本章都学习了哪些诱导公式?各有什么用途?怎样记忆?你是如何得到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和正切曲线的?你能从图象上说出三角函数的哪些性质?活动:问题,为了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顺序与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从前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感悟数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加强系统数学知识的记忆,居高临下地来掌握全章知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函数定义,回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并回忆这些公式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技巧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也就是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揭示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它可以使解题更方便,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是角对应的三角函数有意义sin2cos21,tan.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同时,最好能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来展示这些公式以前学习的都是孤立的、零碎的,现在是放在一起记忆提高幻灯片如下:公式一公式二公式三sin(k2)sin,cos(k2)cos,tan(k2)tan,其中kZsin()sin,cos()cos,tan()tansin()sin,cos()cos,tan()tan公式四公式五公式六sin()sin,cos()cos,tan()tansin()cos,cos()sinsin()cos,cos()sin问题,三角函数性质是通过图象来研究的,而且画图、识图、用图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提升让学生明了:利用平移正弦线,可以比较精确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诱导公式,可以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有五个点(即函数值最大和最小的点以及函数值为0的点)这五个点在确定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形状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精确度不太高时,我们常用“五点法”画正弦、余弦函数以及与它们类似的一些函数特别是函数yAsin(x)的简图教师同时打出幻灯(如图1、图2、图3):图1图2图3问题,让学生由图象说性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值、周期性、对称性等方面叙述教师要强调,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质非常重要,要牢固掌握,但不要死记硬背讨论结果:略例1已知角终边上一点P与x轴的距离和与y轴的距离之比为34(且均不为零),求2sincos的值活动:本例属于较为简单的题目,目的是要学生熟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也要明确解题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回归定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距离与坐标的不同、是否需要对点的坐标进行分类讨论,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解:由题意,需对角终边的位置进行讨论:若角终边过点P(4,3),则2sincos22;若角终边过点P(4,3),则2sincos2;若角终边过点P(4,3),则2sincos22;若角终边过点P(4,3),则2sincos2.点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不仅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三角函数的中心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内涵,它只是一个比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点P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变式训练1函数ycos(sinx)的值域是()Acos(1),cos1B1,1Ccos1,1 D1,cos1答案:C2已知sin(2),(,2),则等于()A. BC7 D7答案:A例2已知sin3cos0,求:(1);(2)2sin23sincos2的值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题的条件与结论,关键是求sin与cos的值,由sin3cos0及sin2cos21联立方程组即得sin与cos的值教师进一步点拨: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不直接求sin与cos的值,需作怎样的变形即可?对看出本题由已知可得tan3的同学教师给予鼓励并作进一步探究,对看不出这一步的学生再给予进一步引导,直至其独立解出此题解:(1)2.(2)2sin23sincos24sin23sincos2cos2cos2(4tan23tan2)(4tan23tan2)(4933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值对于只含有正弦、余弦函数的齐次式,在求解时常常转化为只含有正切的式子,这种变形技巧十分重要,也称为“1”的代换,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应要求学生仔细体会并熟悉掌握.变式训练1已知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cos,求tan的值解:由sincos平方整理,得sincos0.为三角形的内角,00,cos0.(sincos)212sincos,sincos.由 tan.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对于三角求值题目,一定要注意角的范围,有时要根据所给三角函数值的大小,适当缩小所给角的范围,才能求出准确的值教师要抓住时机就此进一步挖掘,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2已知sin,cos,0,0)的图象在y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函数取最大值的点)为M(2,2),与x轴正半轴的第一个交点为N(6,0),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活动:本例是一道经典例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及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对数形结合的思维要求也较高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怎样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找到思维的切入点题目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图象,实质是已知图象求解析式问题指导学生画出草图,利用数形结合来深化题意的理解,事实上,学生很容易看出A的值如果学生没找出周期问题,教师可进一步点拨:题目中告诉的x轴的横坐标2与6表示图象的哪段根据题意,知道点M、N恰是函数yAsin(x),xR(其中A0,0)在对应于包含0的周期的那段图象的五个关键点中的两个由此可知A、T,但要注意指导的求法解: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624,所以T16.于是.又A2,将点M的坐标(2,2)代入y2sin(x),得22sin(2),即sin()1.所以满足的为最小正数解所以.从而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y2sin(x),xR.方法二:由题意可得A2,将两个点M(2,2),N(6,0)的坐标分别代入y2sin(x)并化简,得故在长度为一个周期且包含原点的闭区间上,有从而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y2sin(x),xR.点拨:由三角函数图象求解析式确定时,答案可能不只一个,这里可提醒学生注意,习惯上一般取离x轴最近的一个,这样的解析式简洁本例对学生有着很高的训练价值,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对各类函数的研究都离不开图象,在中学阶段,几乎所有函数的性质都是通过观察图象而得到的.变式训练已知函数yAsin(x),xR,A0,0,|,若该函数图象一个最高点坐标为(,3),与其相邻的对称中心的坐标是(,0),求函数yAsin(x)的解析式解:由题意知A3,T(),T,2,y3sin(2x)又由22k,kZ,|0,利用图4或图5,知2kx0)的最小正周期为,则该函数的图象()A关于点(,0)对称 B关于直线x对称C关于点(,0)对称 D关于直线x对称答案:A教科书复习题118.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总结,通过本节复习,系统掌握三角函数有关知识,你对三角函数有什么新的认识?三角函数与以前所学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在灵活应用本章知识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方面你都有哪些提高?我们都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共同完成本节小结已知函数f(x)sinx图象的一部分如图7(1),则图7(2)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为()图7Ayf(2x) Byf(2x1)Cyf(x1) Dyf(x)答案:B1本章复习课只安排了1课时,课堂设计的容量较大,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网络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知识的交汇处、在思维的提高上给予指导、点拨建议教师课堂上不要把自己的思路、提前归纳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2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如何学习”因此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合、储存、运用数学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本章复习课设计中,就体现了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3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练习堆积的习题课,而是成为学生再发现、再提高、再创造的氛围场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居高临下的掌握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愉悦体验一、备用习题1已知集合A|60k360,kZ,B|60k720,kZ,C|60k180,kZ,那么集合A,B,C之间的关系是()ABAC BABC CBCA DCBA2若是第四象限角,则是()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3一扇形的半径与弧长之比是3,则该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与该扇形的面积之比是A(23)2 B(63)6C(43)4 D(83)84把函数y4cos(x)的图象向左平移m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m的最小值是()A. B. C. D.5如果|x|,设函数f(x)cos2xsinx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的值为 ()A B32 C32 D6已知函数yAsin(x)(A0,0)的周期为1,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3,且函数图象过点(,),则函数表达式为()Ay3sin(2x) By3sin(2x)Cysin(2x) Dysin(2x)7函数f(x)tanx(0)的图象的相邻两支截直线y所得线段的长为,则f()_.8已知、(0,),且,求证:对于x(0,),有f(x)()x()x,知.又由、(0,),知(0,)ysinx在(0,)内为增函数,ycosx在(0,)内为减函数,sinsin()cos,coscos()sin.01,01.又x(0,),()x1,()x1.f(x)()x()x2.二、三角函数的拓展1关于三角函数的发展史三角函数亦称圆函数,是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函数的总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在与x轴正向夹角为的动径上取点P,P的坐标是(x,y),OPr,则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余切函数cot,正割函数sec,余割函数csc. 这6种函数在1631年徐光启等人编译的大测中已齐备正弦最早被看作圆内圆心角所对的弦长,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就制造过这种正弦表,公元2世纪托勒密又制造了090每隔半度的正弦表公元5世纪时印度最早引入正弦概念,还给出正弦函数表,记载于苏利耶历数书(约400年)中该书中还出现了正矢函数,现在已很少使用它了约510年印度数学家阿那波多考虑了余弦概念,传到欧洲后有多种名称,17世纪后才统一正切和余切函数是由日影的测量而引起的,9世纪的阿拉伯计算家哈巴什首次编制了一个正切、余切表.10世纪的艾布瓦法又单独编制了第一个正切表哈巴什还首先提出正割和余割概念,艾布瓦法正式使用到1551年奥地利数学家、天文学家雷蒂库斯在三角学准则中收入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6种函数,并附有正割表他还首次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定义三角函数.1748年欧拉第一次以函数线与半径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令圆半径为1,并创用许多三角函数符号至此现代形式的三角函数开始通行,并不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