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外沧源世界佤乡临沧市旅游局二一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 区位优势第二节 投资环境第三节 项目定位第四节 建设依据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四章 主要资源第一节 资源类型第二节 资源分布第三节 开发现状第五章 建设规模第一节 总体布局第二节 功能分区第三节 建设内容第六章 项目建设条件第七章 环境影响保护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 投资估算第一节 估算依据第二节 投资估算第九章 效益评价与风险分析第一节 效益评价第二节 风险分析第十章 建设年限第十一章 合作方式第十二章 结论第一章 项目概况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简称:沧源县)境内的国家AAA级司岗里崖画谷原生态文化旅游区,距离临沧市府222km、沧源县城勐董镇10km。沧源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南部,介于东径9852 99 43 和北纬2304 23 30 之间,北临耿马县,东北接双江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普耳市的澜沧县相连,西部和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7.083km,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和佤族文化荟萃之地,全县17万人口中佤族占85.1%,境内由民族文化和原生态自然风光构成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0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全县接待游客总数42.96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8。在人民网旅游频道推出的“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沧源县从全国100多个参选目的地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名列20强的第8位。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区平均海拔1060m,年均气温17.4,年均日照1883.2小时,年均无霜期为310天,年均降雨量2009.5毫米。项目区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佤族风情浓郁古朴,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印记佤族先民三千年智慧结晶的沧源崖画;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被誉为南传上部座佛教“三大代表性”建筑的广允佛寺;充满迷人的亚热带雨林景观的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亚洲象的重要栖息地;有雄伟奇峻的、云南省最大的天坑、溶洞群;有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和“中华最佳狂欢气氛”称号的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是云南省十大民族节庆旅游品牌;班洪抗英盟誓址和班老缅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区资源和旅游景观沿勐董河自上而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结构较为合理,既有山水风光、珍稀植物及峡谷河流等自然景观,又有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乡土特色等人文景观;二者交汇融合,天人合一,共同构成了具有较高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历史怀旧等价值的综合旅游区。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 区位优势从省内的大环境看,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沧源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产业发展依托背景。与临沧市相邻的西双版纳、普洱以及临沧市各县的旅游开发,对沧源县旅游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辐射作用。沧源县神奇美丽的阿佤山自然景观、原始古朴的佤族风情、内涵丰富的佤族文化,引起了众多海内外旅游者的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在民俗文化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的二十一世纪,沧源县将会成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最有特色的热区之一。沧源县还拥有沧源崖画和广允佛寺两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以及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旅游资源品位和质量方面,远胜于临沧市内的其他旅游目的地。目前,临沧市已经把发展“佤文化特色旅游”作为全市旅游业的重点方向。因此,沧源县在整个临沧市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沧源县与缅甸接壤且国境线长达147.083km,这是沧源县的又一个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全县共有大小出境通道30多条,其中芒卡坝通道距缅北重镇腊戌仅178km,前往缅甸非常便利,为边境旅游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临沧机场的建成通航,祥(大理祥云)临(临沧市)二级公路、沧(沧源县)临公路的改扩建通车以及耿(耿马县)沧(沧源县)二级公路工程的破土动工和沧源县机场建设的报批通过,沧源县各类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之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不断推进,沧源县作为临沧市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其区位优势也将逐步显现。第二节 投资环境临沧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扩大招商引资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临沧市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服务,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让外来投资者来临沧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缩小临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临沧成为外来投资者真正的投资热土。第三节 项目定位一、性质定位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所在的国家AAA级司岗里崖画谷原生态文化旅游区是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沧源旅游主要目的地之一,是沧源县旅游接待和游客集散中心。以生态、民族文化、边境旅游为主体定位,以森林、湿地、山地、河流、溶洞、天坑等自然景观和佤族民俗风情、沧源崖画、广允佛寺等人文景观为主要特征,以“世外沧源世界佤乡”为品牌支撑,建设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历史怀旧、康体休闲、科学考察、商务会议和旅游综合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知名的综合旅游区。二、目标定位通过规划提升与项目建设,近期将司岗里崖画谷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旅游区,达到AAAA级旅游区标准;中期将司岗里崖画谷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民俗风情旅游区,达到AAAAA级旅游区标准;远期将司岗里崖画谷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综合旅游区,达到精品旅游区标准。三、形象定位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的形象定位为:“世外沧源世界佤乡”。第四节 建设依据一、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第七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第六届大会通过,1984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年;(四)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条例,国家建设部,1993年;(五)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2005年;(六)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2年;(七)云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八)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00年。二、相关规范(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1998年;(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2000年;(三)城市电力工程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1999年;(四)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标准,国家建设部,1995年;(五)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2003年;(六)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七)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八)旅游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九)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 ,国家发改委,2009年;(十)临沧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临沧市政府,2009年。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利于完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临沧旅游形象,形成新的市场买点,开拓海外旅游市场,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纵深发展。二、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更好保护沧源县历史文物,促进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三、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当地广开就业门路,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保持社会稳定、边疆稳定。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沧源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开发具有较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客源的增长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投资者将得到预期的回报。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项目区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项目基础牢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风险系数小。三、项目的开发建设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这将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四、项目的开发克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只要抢得市场先机,一定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腾飞。综上所述,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发展、有效开发有效资源,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将成为投资见效快、风险系数小、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第四章 主要资源第一节 资源类型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区的旅游资源类型结构,以热带岩溶山水风光和佤族民俗风情为本底,以古韵崖画景观、峡谷河流景观、热带植物景观、佤乡文化景观、边境山乡景观为主体,以民族村寨景观、山乡田野景观、山野森林景观、民族风情文化为补充。按照旅游资源类型划分方法,可将项目区的旅游资源划分为2大类别、10个类型。如表1所示:表1旅游资源分类表类别类型典型景观自然旅游资源彩壁峡谷景观彩壁悬崖、落水峡谷、荫翠峡、永安河峡谷岩溶地貌景观安东山、壤坡阿山、邦奈山、绒磨山、公达山、司岗里溶洞、天坑、崖夏溶洞、立新溶洞、落水洞、出水洞、石钟岩、糯良小石林河流水域景观勐董水库、莲花塘、勐董河、永安河及沿线众多的支流、山泉溪流热带森林景观中缅边境原始森林、司岗里溶洞森林、班考野生董棕林、勐来董棕林、永和独树成林、悬崖奇树、勐角神林、勐角植物园佤山云湖景观佤山雾海、永安河晨雾人文旅游资源古韵崖画景观沧源崖画(区内共15个点)佤乡村寨景观民良生态村、班考佤族村、立新民俗村、崖画园民俗村、田园风观历史文化景观沧源民俗博物馆、崖厦新石器遗址、烈士陵园、抗英纪念碑、广允缅寺、佤族原始宗教、赛玛教堂佤族风情文化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便克”节、司岗里影视城、司岗里大剧院、勐董斗牛场、勐董陀螺场、南坎斗牛场、旅游风情街、服饰、婚俗、饮食、民族舞蹈、民歌、民族乐器、弓、弩、箭、摔跤、陀螺、爬杆、斗牛一、自然旅游资源(一)彩壁峡谷景观:彩壁峡谷景观是项目区的主体景观之一,包括以彩壁悬崖落水洞峡谷、荫翠峡、永安河峡谷、雄狮镇关峡谷、司岗里溶洞谷、南董河宽谷及挡帕河峡谷等为代表的地文景观类的旅游资源,峡谷内河水澄澈清秀、萦绕回环、宛如青罗;两壁岩溶峭崖陡立,其上或松林茂密、群峰染碧,或自然裸露出碳酸岩平置的层理,远观一幅神奇迷人、气势恢宏的山水图画。依崖而行,画面千变万化,令人遐思。(二)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是项目区最具特色的景观,包括以安东山、壤波阿山、邦奈山、绒磨山、公达山、司岗里溶洞、天坑、崖厦溶洞、立新溶洞、落水洞、出水洞、石钟岩、糯良小石林、城南邻山洞、夫妻蛇洞及藏经洞等为代表的地文景观类的旅游资源。山坡上古树亭亭玉立、成林成片、风景优美;溶洞周围古木参天、野藤倒垂,洞内石林矗立、造型独特,洞里石钟乳悬吊头顶,奇形怪状,在灯光照耀下,犹如神境瑶池。(三)河流水域景观:河流水域景观是项目区的主体景观,以勐董水库、勐董河、莲花塘、永安河及沿线众多的支流、山泉溪流等为代表的河流水域景观,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河流小溪潺潺流淌、浪花四溅,为项目区注入了活力与灵性。(四)热带森林景观:项目区座落于群山与森林之中,包括中缅边境原始森林、司岗里溶洞森林、班考野生董棕林、丁来董棕林、永和独树成林、丁来独树成林、悬崖奇树、勐角神林、勐角植物园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四周连绵的群山和山上茂密的森林是项目区的背景与衬景;山水一体的组合以刚柔相济的审美特征,使项目区更显娇柔妩媚,使山林更显粗旷凝重,形成刚柔结合的旅游景观。(五)佤山云海景观:佤山云海景观是项目区分布极广且非常独特的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每年的冬春季节,清晨云雾茫茫,时而象一把巨伞笼罩着天空,时而似飘柔的银带环绕山腰;有时远处的云雾滚滚而来,有时从脚下升起;日出后,山峦浮出雾海,好似一棵棵竹笋破土而出。二、人文旅游资源(一)古韵崖画景观:沧源崖画共有十五个点。崖画以赤铁矿颜料绘制于内倾或垂直的石灰岩崖面上,十五处崖画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共有图形约1100多个。画面内容多为狩猎、舞蹈、战争、采集、建筑和村落等。经考证,画面绘制于3000年前,相当于云南地区历史发展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沧源崖画是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是中国崖壁艺术的一朵绚丽的奇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二)佤乡村寨景观:佤族传统特色的村寨设有佤族传统的图腾柱、木鼓、打歌场、镖牛场等,寨子周围青山环抱、绿水相拥,寨中坐落着古朴的干栏式佤族世居房屋,房屋因山势而建,由高而低,林立整齐。县内90以上佤族农户至今仍然保留着佤族原始的干栏式建筑,保留着传统的手工编织,如印染筒帕、衣服和布料等等,从住房、寨桩、村民房屋走向摆设、手工艺、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仍呈现佤族传统村寨的特点,是一部活的佤族文化史。(三)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主要指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沧源崖画以及班洪抗英纪念碑、沧源木鼓、勐董白塔、班老缅寺、茂隆银厂遗址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历史文化景观是沧源佤族历史上与中原、南亚以及与汉族、傣族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象征。(四)边境山乡景观:项目区拥有147.083km的国境线,位居临沧市各县之首,县城勐懂和芒卡坝都列为开放口岸,都属于国家二类口岸,沧源边疆贸易繁荣,2009年进出口总额达2.54亿元。(五)佤族风情文化:项目区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佤族是沧源的主体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佤族民族风情的生动体现,佤族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主要有木鼓舞、甩发舞、三弦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刀舞、口弦舞、蜂桶鼓舞、打歌、跳摆、芦笙舞等。佤族的传统节日有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便克”节,其它的民俗风情如婚俗、饮食、民歌、服饰、民族乐器、弓、弩、箭、摔跤、陀螺、爬杆、斗牛等等也十分有趣。第二节 资源分布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三个片区八个景观区的分布结构。如表2所示:表2旅游资源分布表片 区景观区典型景观北部片区永安峡谷景观区项目区入口、永安河峡谷、永安河崖画游览景观区崖画3、4、5号点、天坑、佤族村寨司岗里溶洞景观区丁来董棕林、丁来独树成林、司岗里溶洞、落水洞、落水洞峡谷、荫翠峡中部片区彩壁画廊景观区彩壁悬崖、班考民俗村、野生董棕林、石钟岩、天坑佤族村寨坝尾田园景观区邦奈山、田园风观勐角民俗景观区勐角神林、勐角植物园、南坎斗牛场、田园风光、莲花塘、立新民俗村南部片区勐董文化景观区广允佛寺、沧源民俗博物馆、司岗里影视城、司岗里大剧院、勐董斗牛场、勐董陀螺场、勐董水库、旅游风情街、烈士陵园边境商贸景观区167号国门界碑、独树成林、永和村、远眺“金三角”第三节 开发现状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2008年由临沧市委、市政府提出并进行开发建设,同年通过云南省旅游局组织评审。同时该项目是市县 “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被列入云南省2009年“三个一百” 重点工程、云南省2009年160个全省旅游重大项目和临沧市“发改服务进千家” 项目;为进一步丰富项目区旅游活动,提升文化品位,合理开发项目区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强竞争力,决定扩大建设内容。截至2009年,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已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主要完成项目区的三级公路、入口标牌、停车场、打歌场、景点标识、大门、游步道、游览栈道、游客服务用房、星级厕所、司岗里大剧院等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区已具备接待能力并投入运营的景区景点有沧源崖画、司岗里溶洞、彩壁画廊、广允佛寺、勐董水库、班考民俗村、崖画佤寨、立新佤寨农家乐等。项目区交通便利,通讯方便,水电资源充沛,工程所需原材料充足,群众基础牢固。目前,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服务接待能力已初显规模。第五章 建设规模第一节 总体布局根据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区的旅游资源类型、价值及分布特点,项目区的总体布局为“一条峡谷、三大片区、八个功能区”的格局。一条峡谷,即整个项目区位于一条风景秀丽的峡谷之中;三大片区,即从南至北整个项目区可划分为南部片区、中部片区、北部片区;八个功能区,即按照各个区域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和旅游功能,整个项目区细分为勐董文化景区、边境商贸景区、勐角民俗景区、坝尾田园景区、彩壁画廊景区、司岗里溶洞景区、崖画游览景区、永安峡谷景区。项目规划区面积为164km2。第二节 功能分区根据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开发建设和经营现状,结合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按照总体策划和项目的布展情况,整个旅游区由八大功能区组成,即勐董文化景区、边境商贸景区、勐角民俗景区、坝尾田园景区、彩壁画廊景区、司岗里溶洞景区、崖画游览景区、永安峡谷景区,通过这八个功能区的划分和整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旅游主题内容和服务功能,并通过有效的旅游线路组织,整合为有机相连的景观空间和结构。一、勐董文化景区:主要以满足人流集散、交通组织、民俗文化游览组织为功能,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邮电通讯、停车购物等服务,也向旅游者提供纪念品、小商品、小食品等的服务。二、边境商贸景区:主要以满足旅游者体验边境风情旅游和满足游客出国心理为功能,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边境贸易和与缅甸人民友好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三、勐角民俗景区:主要以开发佤族民俗风情旅游为功能,满足人们对佤族这一具有动感风情民族的了解、接触和交流的需求,同时满足旅游者考察和了解佤文化及其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中缅边境地区的传播,也向旅游者提供停车服务、民族商品服务等服务。四、坝尾田园景区:主要是开展田园观光摄影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满足旅游者了解农耕文化、农村社区生活、开展田园生产活动的需求,同时满足旅游者考察和了解项目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和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并向旅游者提供民居接待、风味餐饮、土特产品等服务。五、彩壁画廊景区:主要以开展休闲娱乐和运动康体活动为功能,满足旅游者进行户外活动、回归大自然、开展康体娱乐活动的需求,同时满足旅游者考察动植物等自然现象、增长自然知识的需要,并向旅游者提供登山器械、露营帐篷、野外用品、翻译向导等服务。六、司岗里溶洞景区:主要是开展溶洞观光科考体验活动,满足旅游者了解溶洞景观、溶洞探险的希奇性旅游心理需求,满足旅游者溶洞科考、峡谷度假等旅游行为需求,也向旅游者提供溶洞和植物科考、旅游者度假的相关等服务。七、崖画游览景区:主要是开展与崖画相关的一系列流程式的崖画文化体验活动,满足旅游者欣赏、了解崖画等的旅游心理需求,同时满足旅游者体验崖画、考察崖画等旅游活动需求。同时向旅游者提供相关历史知识的解说、知识讲座和提供简易的崖画科考器材,并定期召开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佤文化研讨会。八、永安峡谷景区:主要是开展峡谷观光、河谷漂流等旅游,满足旅游者欣赏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需求,同时满足旅游者接触大自然、挑战大自然的野外生活和生存体验,向旅游者提供野外活动和生存的相关技能培训和设备出售等服务。第三节 建设内容根据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各片区布局以及各功能区分布情况,项目区内拟建的项目建设内容是:一、勐董文化景区:主要开发建设影视文化城、园林大酒店、食品加工厂、司岗里不夜城、物流仓储交流中心、民族风情广场、游客服务中心、风情旅游街、度假村码头、广允佛寺寺院外围扩建等项目内容。二、边境商贸景区:主要开发建设永和国门、边境商贸街、边境旅游管理站、界碑标记等项目内容。三、勐角民俗景区:主要开发建设神林解说牌廊、休闲设施、停车场、镖牛场、游步道、餐饮商品综合店、立新佤寨等项目内容。四、坝尾田园景区:主要开发建设田园游步道、邦奈山空中森林公园、民良生态村等项目内容。五、彩壁画廊景区:主要开发建设景区标识牌、湿地恢复坝体工程、游客服务中心、班考民俗村、生态保育博物馆、彩壁攀岩工程等项目内容。六、司岗里溶洞景区:主要开发建设司岗里溶洞洞内灯光亮化工程、餐饮商品综合店、落水洞观景(摄影)平台、崖厦休闲设施等项目内容。七、崖画游览景区:景点大门修缮、崖画观赏设施、崖画研究中心、崖画保护工程、餐饮商品综合店、崖画佤寨等项目内容。八、永安峡谷景区:入口标志大门、大型宣传栏、餐饮商品综合店、出水洞游览通道、永安河生态漂流工程等项目内容。第六章 项目建设条件世外沧源世界佤乡项目的建设既要强调自身旅游功能条件的完善,又要认清沧源县整个旅游发展的形势和基础,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交通状况:沧源县境内拥有公路81条共长926km,其中省道有勐沧公路、勐回公路、南沧公路以及南沧公路支线南腊公路、班老公路、上嘎嘎公路和永和公路等7条,总里程达265km;县乡公路有勐岩公路、南安公路、建设公路、永安公路、勐来公路、小团公路和勐角公路等7条,总里程达201km;乡村公路77条,共长460km。实现了6乡4镇通公路,93个村民委员会有89个通公路。耿马县至沧原县城勐董镇42km的柏油公路(现正在改扩建为二级公路)是进入并贯穿项目区始终的主通道。项目区的交通状况是良好的。二、电力现状:沧源县的电力供应以水电为主,县、乡、村水电站共14座,总装机容量4595余千瓦。其中县级电站2座,装机容量3150千瓦;乡镇电站4座,装机容量1045千瓦;村组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400余千瓦。全县10个乡镇的93个村民委员会和430个自然村均已通电。电力供应可以满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项目区所在的勐董镇、勐来乡、勐角乡、糯良乡、勐省镇等地供电、通信、网络等已具有较好的基础,现在已有电力和电信线路从项目区穿过,供水沿途溪流小河和山泉水较多,故也较易解决。电力供应己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较为良好的电力基础设施条件,为项目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水利资源:全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纵横密布,年均降水量4329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达228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径流量13852立方米,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径流量水平。地下水总蕴含量715亿立方米,全县各乡镇均有泉水分布,已探明的泉水有17眼,年平均排出水量7127万立方米。已开发利用的有13眼;年利用水量5866万立方米。近年来,水源问题基本解决,并且随着供水网络工程的完工,供水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项目区内自来水给水设施已建设完善,饮用水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四、土地利用:沧源县境内河流纵横,但耕地甚少,全县仅有勐董、勐角、勐省等几处小坝,面积约有三万多亩,全县80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峰峦叠嶂的山坡上。在项目区范围内,主要用地为林地、宜林地(荒坡地)、农耕地及村寨用地等,用地面积为163.7km2,其中:风景游赏用地15.97km2、占9.76%,旅游设施用地0.44km2、占0.27%,林地96.01km2、占58.65%,耕地34.78km2、占21.25%,道路交通用地1.28km2、占0.78%,村寨居民用地13.86km2、占8.47%,水域1.34km2、占0.82%。5、旅游设施:沧源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现有各类旅游住宿设施53家、客房1372间、床位2700张,其中:星级饭店4家、客房230间、床位520张,其他住宿设施有客房1142间、床位2180张。有旅行社、旅游开发公司、旅游商品开发公司、旅游车船公司各1家;有旅游商品、土特产、民族服饰、金银商品、玉石翡翠商品经营销售单位数10家;拥有各种档次的饭店150家,主要经营滇味、川味及地方风味菜肴;拥有各种档次歌舞厅、网吧等娱乐设施场所130家。全县年接待能力达56万人次。此外,目前正修建一座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五星级酒店。第七章 环境影响保护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沧源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为一体的传统农业县。农业始终占据国民经济的首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仅为11.4%,重工业的比重则更小,因而,沧源县受到的工业污染相对较少。沧源县人口少,居住分散,污水排放量不大。本项目区没有污染源,现环境较好。项目开发影响环境的因素主要是游客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重点,而要保护好旅游资源,就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关系,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有:一、提高对项目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二、加强对项目区已开发旅游资源的保护。监督和防止项目开发商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的行为;制定游客准则,对游客在景区景点游览、观赏等行为和活动予以规范;对拥有珍稀旅游资源的景区景点,采取控制游客数量等措施。三、对项目区公路、河流、湖泊、水库沿线的景观、山体、植被进行合理保护,河流堤坝建设要与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景观保护相结合。四、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出台环境保护规则,严格管理生活住宿设施;选择适当位置地段修建垃圾池、垃圾回收站,加强生活垃圾、工程垃圾等的处理和再利用,促进环境保护。第八章 投资估算第一节 估算依据本估算包括总体规划的基础设施工程、旅游项目工程、湿地恢复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其它项目经费等。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一、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参照云南省现行的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并结合当地己建成的类似项目的投资标准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二、道路建设工程投资:参照交通部1996年颁布的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并结合当地近年来建设同等级公路的造价指标确定。三、供电、通讯、给排水等工程投资:参照国家相关行业的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结合当地实际造价指标进行估算。四、其它费用: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宣传促销、培训教育,建设管理等。第二节 投资估算按照投资类别进行测算,本项目总投资2000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40000万元,占65;旅游项目投资55000万元,占27.5;湿地恢复投资12000万元,占6;环境保护投资2000万元,占1;其它费用1000万元,占0.5。按照近、中、远分期进行测算,其中近期(20092015年)建设投资15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5;中期(20162020年)建设投资38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循环农业2025年技术模式与经济效益关联性实证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与碰撞安全性能平衡研究报告
- KTV酒吧行业经营管理作业指导书
- 物流行业智能物流仓储与配送优化方案
- 建筑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合作协议
- 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自考公共课测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重难点解析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QE工程师绩效考核表
- 2025年增强现实(AR)在工业设备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KANO模型培训》课件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培训
- 复苏室患者的交接流程
- 老旧小区改造给排水施工方案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2024天津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