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三年级上册品德和社会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 )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k 第 1 课课题第一单元温暖的家 主题一我长大了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全面地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 准备 1、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的第一课,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建议老师与有关人员协商,利用其他课的时间,提前几天将准备工作布置下去。 2、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纪念册等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儿用品等。 3、布置学生向家长调 查自己的童年趣事。 4、了解学生准备的情况。 5、如果可能,还可以请几位热心家长到课堂上来参与教学活动,讲一讲自己孩子成长的事。 教学过程 2 / 18 1、导入。 “ 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 板书课题:我长大了。请学生读均教科书第 24 页乐乐、虎子和小文的话。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教科书第 26 页。请几位同学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教师告诉学生: “ 每位同学 都和教科书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 我的 昨天 和 今天 。 ” 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且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情。并且展示自己幼年时的用品,如小衣服、玩具等。 4、全班讨论。请学生读教科书第 5 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 “ 长大了 ” 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大了,不仅是指自己的身体长大了,而且是指我们知道得更多了,生活和学习的本领更强了。 5、教师总结: “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更重要的是,3 / 18 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 长大 的含义。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 长大了 的孩子一样要求自己。 ” 家庭作业 1、把今天听到同学所讲的有趣的幼年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教科书第 6 页 “ 妈妈的心里话 ” 。 教学反思: 第 2 课课题主题二爸爸、妈妈抚 育我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 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准备课上发言。材料的内容为:爸爸、妈妈疼爱我,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 1、导入。 “ 我们已经回顾了各自的成长历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是爸爸、妈妈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4 / 18 板 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提问学生:什么是抚育?(扶持、扶养、保护、照顾等) 2、探究活动。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710 页。然后,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第 7 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底衬图的鸟巢、鸟蛋寓意着生命的孕育) 第 8 页的底衬图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底衬图是大鸟在喂嗷嗷待哺的小鸟。在小鸟自己会寻找食物之前,大鸟每天要来回飞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寻找和捕捉食物喂自己的孩子。父母抚育我们就像大鸟喂小鸟一样) 本页两幅照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对本页的课文有什么想法? 喜欢大手拉小手的照片吗?谁能说说其中的道理?(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扶持) 豆博士说的话以前听说过吗? 照片中表现的 “ 包书皮 ” 的场面你经历过吗? 照片 “ 雨中情 ” 和乐乐的妈妈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告诉我们什么?(父母终日操劳,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无微不至地呵护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7 页的课文和 “ 我心灵的家 ” 。 3、故事会。 “ 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还辛勤地抚育我们成长。每个同学的成长过程都凝聚着父母的汗水和心血,5 / 18 同学们不仅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且应当铭记在心。 ”将学生分成小组 ,请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 4、总结。 “ 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已经过去的 3000 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终日操劳,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哺育我们们健康成长。他们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 ” 布置作业。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或一段感谢爸爸、妈妈的话。 结束时,可以让学生集体朗诵游子吟。 家庭作业 1、如果学生在课上没有时间,或者时间不够,布 置学生课后完成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或感谢爸爸、妈妈的话,并写在教科书第 10 页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处。 2、布置学生记录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体会父母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教学反思: 第 3 课课题主题三我懂事了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6 / 18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 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爸爸或妈妈工作的情况。 教学过程 1、导入。 “ 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 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随着我们不断地长大,我们懂得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 板书课题:我懂事了。提问学生:什么叫懂事?(明白道理,不是只从自己出发考虑事情,能够想到事情的各个方面,想到他人,等等) 2、探究活动。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 乐乐随爸爸经历了一天的工作,真正体验到爸爸工作的辛苦。其实,每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和乐乐的爸爸一样,日日、月月、年年地辛苦工作,很不容易。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了解一下家长的工作,现在,就请大家来讲一讲。 ” 请和个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引导: “ 乐乐写道: 我已经 9 岁了,是大孩子了,应该给爸爸、妈妈减轻点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想,他的爸爸、妈妈看到他写的感想,看到他自己收拾房间、不用别人提醒和催促就能完成作业,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定会7 / 18 说: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长大 就意味着和小时候不一样,许多事情可以不用家长再为自己操心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我们三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可以让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多休息一会儿,能让他们感到高兴。 ” 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要适当予以评价,帮助学生确定哪些设想是合理的,并且将这些 可行的意见写在黑板上。例如:自己铺床叠被、收拾书包、整理用品、擦桌子、洗碗、倒垃圾、取报纸、拿牛奶等。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像不再任性、不经常向家长要钱、不撒娇、努力学习让家长安心也是民事的表现。 3、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考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教师要说明计划的要求: 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日常家务劳动,而且要求一旦写了,今后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 “ 三分钟热气。 ” 直到现在为止,还是爸爸、妈妈在做的日常家务劳动。 内 容不要过多,一两项就可以了,最多不要超过三项。 教师要告诉学生:大家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做,而且事先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个惊喜。他们一旦发现,一定会非常高兴,一定会夸奖说: “ 我们的孩子真的长8 / 18 大了! ” 4、教师总结。 “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昼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 布置家庭作业。如果有时间,组织学生阅读资料 “ 母亲节的由来 ” ,并且介绍父亲节。 家庭作业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且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 天后,完成教科书第 13 页右上角 “ 我的感受 ” 。 3、如果课上没有时间,课后阅读 “ 母亲节的由来 ” 。 第 4 课课题主题四健康生活每一天 课题 1家里的文明礼貌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教学 准备布置学生调查爸爸或妈妈工作的情况 9 / 18 教学过程 1、导入。 “ 爸爸、妈妈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而 文明礼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从自己的家里做起。 ” 板书课题:家里的文明礼貌。提问学生,他们了解哪些文明礼貌,说明不讲究文明礼貌的人,让人感觉不舒服,谁都不愿意与不讲究文明礼貌的人打交道。同样,在家庭里也要讲究文明礼貌。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14 15 页。 “ 家庭生活我们大家每一天都在经历,但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在家庭的日常生活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从一日三餐到行动坐卧,有哪些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 可以将以下几项写在黑板上:一天的起居、行动坐卧、进餐的文明等方面。老师在巡视时提醒学生以下内容。 起居 方面(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上学前向家人道别,说 “ 再见 ” ,放学回来向家人打招呼: “ 我回来了 ” ;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 行动坐卧(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文明进餐(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主动收拾碗筷;吃饭的时候,别人没有开始,我不会第一个动筷子;不偏食,不挑食,心中有他人;吃饭不吧唧嘴;不吃一口饭,喝一口水,等等) 10 / 18 2、个人作业。完成教科书第 15 页 “ 我家里的文明礼貌 ” 。教师巡视,并且按照括号中的内容以及教科书中的课文和插图提醒或引导学生。 3、分小组讨论。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按照上几个方面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按照黑板上所列的三项介绍自己小组同学的发言。教师将与括号中内容比较一致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相应的标题下。 5、老师总结: “ 今天我们讨论了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在自己家里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 14 页 “ 我通常的做法 ” 。 2、将自己在课堂上完成的 “ 我家里的文明礼貌 ” 拿给家长看,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 5 课课题课题 2居家生活讲节约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11 / 18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造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 准备 1、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自己家的节约情况。 2、寻找家里的旧物件、请爸爸、妈妈讲有关家里节俭的事。 教学过程 1、导入。 “ 我们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这个家庭是爸爸、妈妈创造的,家庭的花销要依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来看一看 教科书第 16 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 ” 请学生发表意见。 2、探究活动。可以先请几个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通过全班讨论进行探究。 “ 连环画中小朋友做法是在攀比,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例如:看见其他同学有贴画,自己也想有很多贴画;看见其他同学戴上了好看的发卡,自己也想要;看见其他同学背上了好看的新书包,自己也要买个新书包;看见其他同学穿名牌服装,自己也想穿;一旦知道其他同学有了新的游戏卡,自己就一定要买更多的游戏卡;知道其他同学吃过洋快 餐,自己就一定要去尝一尝,等等。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这种现象叫做 攀比 。 ” “ 家长和老师都会教育同学们,在生活中不应当 攀比 。12 / 18 谁能说说,为什么不应当攀比?攀比有什么坏处? ” 让学生自由发言,肯定和鼓励如下回答:攀比会造成浪费、生活上攀比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攀比助长虚荣等。 “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是不对的。另外,选择生活用品也不是越多越好,它也是有原则的,是什么原则呢? ” (讲究实际,讲究节约) 教师朗读教科书第 17 页 “ 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 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表现。 ” 提问学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并做适当解释。(可以与父母的劳动,与水、纸张、树木等自然资源联系起来进行解释) 3、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可以参考教科书第 17 页的图画。教师巡视并且适当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只说出一两条就可以了。 4、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老师总结: “ 节俭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有用的东西。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既是尊重父母的劳动,同时也是尊重其他人的劳动成果。节约就是珍惜资 源和爱护环境。既保证了物尽其用,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不攀比,讲节约,对人对已都是有好处的,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的基本品质。 ” 家庭作业 13 / 18 向家长介绍从同学那里学来的节俭方法。 第 6 课课题课题 3生活中的安全课时 3 教学 目标 1、知道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2、树立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 准备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有关家庭生活安全方面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18 页上方的课文。告诉学生,今天要讨论的是家庭生活中安全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安全。 2、自由讨论。提问学生: “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容易对我们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伤害?同学们是否遇到过或者听说过在家庭中发生的安全方面的事故? ” 通过讨论明确: “ 在日常生活中,用电、燃气、火、水(俗话说: “ 水火无情。 ” )等等都容易造成对我们的伤害,每位同学都应该具有防范意识。下面我们就来分项进行讨论。 ” 14 / 18 请学生看教科书第 18 页安全用电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图画,并阅读豆博士的 话,然后组织讨论或边演示边讨论: “ 为什么不能用手拉触电者,而要用干木棍或不导电的器具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 (用手拉触电的人,电流立即就会传导过来,救人不成,反倒使救人者也触电了) “ 为什么发现燃气泄漏,造成不可以使用明火,甚至不能开灯,而要先切断燃气的泄漏源,打开门窗,再抢救中毒的人? ” (发现燃气泄漏,绝对不能开灯,因为这时室内燃气的浓度非常大,一旦有微小的火花,瞬间就会引起大火,造成火灾) 3、模拟体验。 “ 生活是复杂的,在社会上还有个别坏人。这些坏人对小学生来说特别危险,会做出伤害小学生安全甚至 生命的事情。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当小学生独自在家的时候,遇到特殊的情况,就应当多动动脑筋。教科书第19 页上有一幅图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的情境,下面请同学粉状通过模拟活动自己来体验一下,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进行模拟体验活动。可以建议由一个学生扮演陌生人(可以是坏人,也可以是好人),其他学生商量如何对待。教师巡视并且帮助学生。(比如,陌生人要想出种种理由要求进来,小学生则坚持不答应,提醒他们可以让对方留下姓名、电话,答应转告父母具体的事情,请把15 / 18 要交给父 母的东西放在门边,等等)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全班表演,向全班介绍他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简单讲评,强调陌生人也许不一定是坏人,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的正确做法一定是不能够开门,不能够让他进来。关键强调:在家里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够让他进来。 5、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 19 页各种报警电话与紧急情况的连线。 6、教师总结。 家庭作业 如课上时间不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报警连线的练习。 第二课时 1、导入。上次请同学们完成教科书上的连线练习,同学们完成得怎 么样?检查几个学生的完成情况。 2、模拟练习。让学生练习报警。可以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配合练习,要求按照三种情况逐一练习。可以一人做打电话报警者,另一人做接电话者。提醒学生:报警电话要注意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 火警:地点、火势大小。 匪警:地点、情况。 急救:地点、病人情况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点。 16 / 18 教师一定要嘱咐学生: “ 这三个电话号码是社会紧急救助电话,如果不是遇到紧急情况,平时是不能够打着玩或进行模拟练习的。 ” 3、全班活动。请学生上来抽签,然后按照所抽签上的内容,用教师事先 准备的电话模拟报警。根据时间,尽量让比较多的学生有练习机会。 4、自由讨论。请学生看教科书第 20 页的图画,按照要求进行讨论:如果被烫伤了怎么办?图画中两位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有危险吗?为什么?讨论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追问(以区别于一般触电): “ 如果看到小朋友被高压电击倒,能不能用木棍切断电源?为什么? ” 回答是肯定的:千万不能。因为高压电会立即把木棍击穿,把救人者击倒。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离开危险之地,向电工求救。 “ 我会游泳,如果遇到小朋友溺水,能不能立即下水救他? ” 回答是:溺水的原因很复杂,因为同学们年 纪小,即便会游泳,也不一定安全。所以此时一定要大声呼救,请大人来救助。 “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安全常识? ” 这一讨论可以适当展开,因地而异。例如:在农村,不在磨米机、水碓、水磨、拖拉机、骡、马和场院附近玩耍。 17 / 18 5、总结。教师总结: “ 安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561.1-2016红外光学硫系玻璃测试方法 第1部分:均匀性》
- 工程三方协议范本5篇
- 新解读《GB-T 31056-2014大米去石筛板》
- 朋友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弱电项目人工合同范本
- 派对布置合同范本
- 机械租赁分期合同范本
- 在建泵房安装合同范本
- 山西买房合同范本
- 设计合同范本
-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课件
- 3.4 商品质量品级评定与质量监督
- 一年级谁比谁多练习题(比较实用)
- 油管的上扣扭矩表
- 金矿汇报实用教案课件
- 个案分析-万科四季花城
- 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
- 社会化媒体全套教学课件
- GB∕T 33425-2016 化工产品中防结块剂抗结块性能的评价方法
- 幼儿园绘本:《你真好》 PPT课件
- 小学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