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s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S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大海的歌 1.略 2.大海的特点 :蓝得神奇、千变万化、宁静美丽。 3.(1)描写了天倒映在水中 ,海天一色的景象。 (2)描写了大海恢复平静时的景象。 (3)描写了明月、星星镶嵌在海中的宁静幽美的景象。 我们可以先把自己亲自看到或在电视、电影里等看到的大海的景象回忆一下 ,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展开联想 ,再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仿照课文的格式写下来。 例 :海上的 风是大画家 ,他一来 ,就挥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2 帽子和鸟窝 1.略 2.翔翔和他的小伙伴非常可爱。因为他们非常热爱小动物 ,知道保护鸟类等小动物。 3.略 3 吹 泡 泡 1.略 2 / 17 2.第三自然段写了吹泡泡的过程 ,用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 然后、再 ” 将整个过程串联起来 ,这中间对 “ 制 ” 与“ 吹 ” 的过程用几个贴切的动词一步一步进行了叙述。我们试着按这样的步骤和方法去吹泡泡 ,一定会感到无限快乐的。 3.略 我们在一个小瓶里倒入几滴洗发水 ,然后在里边注入些水 ,搅拌一下 ,用一根吸管蘸着吹起泡泡来。那一 个个又圆又轻的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 ,美丽极了。 4* 沙滩上的童话 海滩上有一座城堡 ,城堡周围有高高的围墙 ,围墙外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抢去了美丽的公主。公主遭受着痛苦与不幸 ,哭个不停。 “ 我们 ” 计划着怎样解救公主 ,意见统一后 ,“ 我们 ” 就从四面八方挖地道 ,终于挖到了地道下面 ,在地下装上火药 ,轰塌了城堡 ,炸死了魔王 ,救出了公主。编童话略。 5 山 雀 1.略 2.“ 我 ” 是根据山雀的叫声来猜想它们的对话的。 两只山雀非常可爱 ,它们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 ,很值得我们学习。 3.这几句话写 “ 我 ” 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 ,堵住树洞3 / 17 里的小山雀。 “ 悄悄地 ”“ 绕 ”“ 偷偷 ” 说明 “ 我 ” 十分小心 ,生怕惊动了它们。 我家的大母鸡吃东西时十分有趣。它先在地上啄一会儿 ,再抬头看看四周 ,像是在巡视敌情。假如它的食物旁边有别的杂物 ,它就用嘴左右扫一扫 ,接着继续吃下去。每当它的嘴啄着地面 ,就会发现 “ 嘣嘣 ” 的声音 ,简直像在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 6 蜗 牛 1.略 2.(1)作者认为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硬壳里不出来。即使出来 ,也是先探出一对触角 ,东张西望地 “ 巡视 ” 后 ,觉得四周安全了 ,才 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有人轻触它一下 ,它就会立即把头缩回壳里。所以作者说它是胆小鬼。 (2)有一次作者把蜗牛放在墙上 ,蜗牛爬墙非常吃力 ,但是很努力 ,直到作者看得不耐烦了 ,蜗牛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向上爬。当作者故意逗它时 ,蜗牛从墙上掉了下来 ,此时 ,作者对蜗牛有点儿担心 ,但蜗牛并没有放弃爬墙。见此情景 ,作者开始由担心转变为敬佩了 ,并从蜗牛爬墙的不懈努力中体会到“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 的道理。 3.这几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蜗牛的小心、谨慎 ,这也是“ 我 ” 开始认为蜗牛胆小的原因。 7 寓言两则 4 / 17 1.略 2.(1)因为跟在狐狸后面的是老虎 ,百兽是看到老虎才吓跑的。 (2)各自退让一步 ,不互相争吵 ,互相体谅就不会被渔人捉走。 3.(1)这两个词语说明森林里面的动物都很害怕老虎。 (2)“ 毫不费力 ” 说明打鱼的人很轻易地捉到了它们。 略 8* 好 伙 伴 猎狗掉到枯井里 ,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身陷绝境。这时为了不让猎狗饿死 ,乌鸦飞进飞出 ,一次又一次地给它送食物 ,使猎狗渡过了难关。这种救助完全是出于一种真诚的友爱 ,是一种最诚挚的感情的自然流露。马哈多被这种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深深地感动着 ,所以他流下了眼泪。 9 电 脑棋手 1.略 2.(1)电脑毕竟是电脑 ,不能代替人的思维 ,它只能按照人们安装的程序走棋 ,一旦改变原来设计的路线 ,它就不会走了。这说明 ,人类的智慧是其他动物或机器人所代替不了的。 (2)当我们遇到事情 ,按常规方式失败时 ,不妨打破常规 ,寻找另一个突破口 ,也许就会获得成功。 3.略 5 / 17 略 10 走马灯的奥秘 1.略 2.茅以升是仔细认真地观察并通过询问大人而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茅以升是一个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的孩子。 3.“ 盯着 ” 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 争着 ”“ 挤 ”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 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 ,也说明茅以升很爱动脑筋。 略 11 孩子考科学家 1.略 2.因为他们听爸爸说达尔文是著名的昆虫学家 ,家里有许多昆虫 ,那些虫子有多少只脚 ,多少只眼睛 ,爱吃什么 达尔文都了如指掌。他们想考考达尔文 ,看他是不是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他们留下知了光光的身子 ,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子的蚱蜢大腿 ,还有天牛的长角须 ,拿胶水粘成一只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 ,问达尔文这个虫子叫什么名字。 结果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的小把戏 ,并用风趣的语言揭穿了他俩的小把戏。 兄弟俩更敬佩达尔文的原 因 :达尔文不愧是科学家 ,见多识6 / 17 广 ,识破 “ 怪虫 ” 后 ,委婉地让兄弟俩自己说出了答案。他明明知道兄弟俩在说谎 ,却没有当面揭穿 ,既保护了兄弟俩的自尊 ,又给大人教育孩子作出了榜样。 3.我同意文中的用法 ,即 “ 悄悄话 ” 后面应该用句号。因为这句话表示弟弟的话已经说完 ,只是此处不想交代说的是什么。它表达的意思很完整。 4.略 略 12* 空气在哪里 小猴子找空气 ,知道了空气藏入 “ 肺里 ”“ 皮球里 ”“ 轮胎里 ”“ 钢笔里 ”“ 火炉里 ”“ 空中 ”“ 田地边 ”“ 大树旁 ”“ 水里 ” 。它的作用是 :让人呼吸 ;让皮球跳起来 ;让汽车装得多 ,跑得快 ;让墨水钻皮管儿里 ;帮助火燃得更旺 ;形成风 ;让禾苗茁壮 ,树木挺拔 ;让小鱼儿游得快活。 我还发现空气在土壤里 ,我把泥土泡在水里时 ,水会冒泡 ,说明有空气在往外跑 ,它可以让植物的根吸收到更多的养分。 13 古诗两首 1.略 2. 早晨辞别云霞中的白帝城 ,当日就可以回到千里之遥的江陵。 两个黄鹂在颜色青翠的柳树上叫着 ,一行白鹭飞向蔚蓝的7 / 17 晴空。 3.略 略 14 庐山的云雾 1.略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 “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 这句话来写的。 第三自然段是围绕 “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 这句 话来写的。 3.略 略 15 锡林郭勒大草原 1.略 2.是从第二自然段对 “ 野草 ”“ 湖水 ”“ 野花 ” 的静态描写中和第四自然段对动物和牧民的动态描写中体会到的。 3.“ 铺向 ” 是通过人的直觉写草原的 “ 绿 ” 和 “ 广阔 ” 。由近及远 ,无边无际 ,写出了人的感觉。 “ 嵌着 ” 和 “ 映出 ” 是两个动词。 “ 嵌 ” 既表现了草原的广阔 ,又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 “ 映出 ” 主要在于表现湖水的平静与清澈。 略 16* 赵 州 桥 非常雄伟 :长五十多米 ,宽九米多 8 / 17 桥的材质 :石头 构造特点 : 没有桥墩 ,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大小桥洞的作用 : 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减轻桥身的重量。 设计优点 :坚固、节省石料。 17 七颗钻石 1.因为小姑娘虽然自己口渴 ,但是她深爱着母亲 ,还真挚地爱着小动物 ,同情受苦的人 ,她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 ,是这颗心使她没喝一口水。她的无私的爱心非常可贵 ,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2.(1)连用两个 “ 找哇 ” 说明找到水非常困难 ,这与小姑娘找到水后没有自己喝 ,而是把水送给别人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终于 ” 是个转折词 ,说明小姑娘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水。 (2)“ 小 心 翼 翼 ” 说 明 小 姑 娘 非 常 小 心 ;“ 一滴一滴 ”“ 才 ” 说明泉水非常少 ,流的速度非常慢。 (3)“ 全都 ” 说明小姑娘非常有爱心 ,自己也很想喝水 ,但是当看到有比自己更需要喝水的人时 ,就让别人全都喝掉 ,说明小姑娘心地非常善良。 3.略 18 平分生命 9 / 17 1.略 2.从上文我们不难看出 ,贝贝输血前从 “ 犹豫 ” 到 “ 最终点头 ” 这样一个艰难的思想斗争过程。为什么而犹豫 ?是因为对输血知识的无知。十岁的贝贝认为输血会丢掉生命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仍然做出了输血的决定 ,从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颗爱心 ,更重要的是在这无知而又 充满爱的行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勇气 ,所以医生转念间被他震撼了。 十岁的贝贝在认为输血会丢掉生命的情况下 ,还能决定为身染重病、相依为命的妹妹输血 ,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 !从中我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年幼的贝贝对妹妹深深的爱。 3. 贝贝在抽血时 ,一动不动 ,想的完全是尽快把血输给妹妹 ,救回妹妹的生命。向妹妹微笑 ,表达的是对妹妹的安慰和鼓励 ;抽血后一动不动 ,他可能在想 ,自己还能活多久 ,自己如果死了 ,妹妹怎么办等。 “ 郑重其事 ” 形容说话、做事态度非常认真。从贝贝这认真的态度中 ,可以看出此时在贝贝的心中想着的还是相依 为命的妹妹 ,希望妹妹可以健康成长 ,并且愿意与输血后的妹妹平分生命 ,可见其爱意之深。 19 倾斜的伞 1.略 2.“ 伞 ” 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文章先写外公为 “ 我 ” 倾斜伞10 / 17 遮雨 ,再写 “ 我 ” 为外公倾斜伞遮雨 ,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 倾斜的伞 ” 来进行叙述的 ;另外 ,“ 倾斜的伞 ” 暗含了文章的主题 祖孙间的挚爱亲情。文章无论是在描写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还是在叙述晚辈对长辈的关爱 ,甚至于主题的升华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都是通过 “ 倾斜的伞 ” 体现的。所以文章的题目叫 “ 倾斜的伞 ” 。这里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也包含着晚辈对长辈的关爱 ,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对他人的真诚关爱。 3.交代了人与物一如从前 ,但人物的角色转换了。 略 20* 一颗小豌豆 (1)喜欢小豌豆 ,因为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只要是给人家做件好事就高兴 ,后来他真的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帮助了别人。 (2) 找出文中其他四颗豌豆说的话读一读 ,弄清他们的想法。 根据其中一颗豌豆的想法展开想象 ,构思一个故事 ,故事的重点应放在豌豆滚落出豆荚以后。可以以课文前面的原文为开头 ,接着 “ 不一会儿 ,小房子打开了 ,五颗豌豆滴溜溜滚了出来 ” 之后续编。 在续编时要 注意 :以原文为基础。续写前要读懂原文内容 ,在理解原文内容、清楚了解豌豆的真实想法的基础上进行。11 / 17 想象要合理 ,要与原文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 例 :不一会儿 ,小房子打开了 ,五颗豌豆滴溜溜滚了出来 ,最大的那颗豌豆甭提多高兴了 ,它蹦着、跳着、喊着 “ 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让谁也追不上 ,那里有无边的绿草 ,那里有温暖的阳光。 ” 它愉快地跑着 ,这时 ,有一辆汽车疾驰而来 ,车胎上沾满了泥巴。小豌豆想 :要到很远的地方 ,坐车比自己行走能更快些 ,于是它跳上了轮胎 ,就这样 ,车轮飞速地旋转 ,它也跟着旋转 后来 ,它晕了 ,自言自语 :“ 唉 !原来到远方去这样辛苦 ” 说着它一跳 ,就滚到路边的泥土里 ,柔软的泥土像温暖的棉被 ,于是 ,它就躺在泥土里睡着了。 21 群众也在淋雨 1.略 2.周总理谢绝了工作人员为自己撑伞的请求 ,和群众一起淋雨。 飞机起飞后 ,他下令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为群众烧姜汤 ,暖暖身子。 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总理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伟大情怀。 3. 强调 “ 负过伤 ”, 说明总理右臂行动不便 ,而恰恰总理“ 抬起 ” 的正是这 “ 负过伤的右臂 ”, 表现了总理对客人的礼遇与尊重。 “ 轻轻地 ” 强调总理动作轻 ,对于工作人员的关心 ,周总理礼貌 地谢绝。从对待工作人员的态度上 ,表现了总理的礼12 / 17 貌待人。 略 22 珍贵的教科书 1.略 2.首先 ,当时条件艰苦 ,缺少学习用具 ;其次 ,印教科书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 ,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另外 ,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书来之不易 ,所以就显得很珍贵了。 3. “ 渴望 ” 的意思是 “ 迫切地希望 ” 。句中指 “ 我们 ” 想得到教科书的愿望十分急切。句意 :“ 我们 ” 迫切地希望得到一本印好的教科书 ,这从 “ 我们 ” 急需的角度点明教科书是珍贵的。 “ 节省 ” 的意思是 “ 使不能被耗费掉的 ,不能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的。 ” 句意 :说明在纸张缺乏的情况下 ,节省了党中央的文件用纸 ,才把书印了出来。这可见党中央把小学生用的课本看得同中央文件一样重要。反映了党对 “ 我们 ” 学习的重视 ,从侧面说明教科书的珍贵。 “ 完整无缺 ” 的意思是 “ 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 ,没有损坏和残缺。 ” 在句中指教科书没有缺少和破损。句意 :指导员在身负重伤倒下的一刹那 ,想到的是教科书 ,他把教科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这说明了教科书之珍贵。 “ 激励 ” 的意思是 “ 激发鼓励 ” 。句意 :说明张指导员用13 / 17 生命换来教科书的英雄行为所产生的巨大激励作用。 略 23 “ 神童 ” 的秘 诀 1.陈毅之所以被称为 “ 神童 ”, 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 ,总是名列前茅。 “ 秘诀 ” 是既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更重要的是具有勤奋学习的精神。 2.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 ,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画出来。打圈圈 ,是懂得的 ;打半圈的 ,不太明白 ,等老师讲明白了 ,再打圈圈 ;打黑点的是生字。听课时 ,他格外留心 ,再有不懂的地方 ,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 3.冒号和引用的作用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略 24* 说话算数 本来圆圆吃得正香也正高兴 ,可舅舅的一句话 “ 这是你的表哥林林让我捎来的 ”, 使圆圆想起了自己和表哥的约定 ,因而说 “ 我说话不算数 ”, 羞愧极了。后来 ,圆圆想出了给表哥捎山里红补救自己错误的办法 ,下定决心也要说话算数。从中可以看出圆圆是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25 古诗两首 1.略 2.(1)一位披蓑戴笠的老渔翁 ,冒着大雪 ,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14 / 17 (2)柴门外传来狗叫声 ,是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 3.略 26 父亲、树林和鸟 1.略 2. 父亲通过 “ 望了又望 ”“ 闻了又闻 ”, 发现树林里有不少鸟 ,又通过看树叶微微晃动 ,闻到了鸟的气味 ,又给 “ 我 ”讲为什么会有鸟的气味及怎样才能闻到鸟的气味 ,这些都是父亲喜欢树 林和鸟的表现。当父亲听到鸟的歌声时说的话 ,表明父亲对鸟十分了解和喜爱。 “ 我 ” 听了父亲的话 ,担心鸟在飞离枝头的那一刻被猎人打中 ,所以心情沉重 ;“ 我 ” 感到高兴是因为父亲不是猎人 ,父亲那么爱鸟是不会伤害鸟的 ,“ 我 ” 由沉重到高兴的心理变化足以说明 “ 我 ” 也很喜欢鸟。 3.舒畅 :开朗愉快 ;舒服痛快。 快活 :愉快 ;快乐。 快活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快活地做游戏。 略 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1.略 2.长期大量地砍伐树木 ,致使土地裸露 ,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 ,是造成小山村被洪水卷走的直接原因。从小 山村的人们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致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15 / 17 中 ,可以知道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是山村被毁的根本原因。 3.(1)说明了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毫无节制 ,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这一错误行为的遗憾和谴责。 “ 大量的树木随着烟囱冒出的浓烟 ,消失在天空中了 ”, 这是多么低效的方式 ,又是一种多么轻易的破坏方式 ,表达了作者深感惋惜的心情。 (2)这句话说明人们失去了通过破坏自然环境得到的一切 ,甚至还有自己的生命。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心 ,也衬托了灾害无情 ,最重要的是暗示了一个自然法则 :如果人类不珍惜热爱自然 ,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 罚。 28* 南极 ,一片净土 1. 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 ,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例如 “ 我们 ” 在告别南极时没有带走一块石头、一滴海水 ;船长反复提醒考察队员不要破坏环境 ;科学家在岛上走路都是静悄悄的 ;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捞起掉进海里的塑料袋。 只有每个人都树立环保意识 ,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南极才能不受破坏 ,保持它本来的面貌 ,才能永远成为一片净土。 如果我们去了南极 ,也要自觉保护那里的一石一水 ,让南极永远成为一片童话世界般的净土。 略 29 炎帝创市 1.略 16 / 17 2. 每天正 午时刻人们既容易记住 ,又有充足的时间赶到交换地点 ,交换后 ,还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进行交换物品可以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自从创立了市后 ,大家拿自己多余的东西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