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训练积累【基础存盘】1.下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烙铁(lo)糁儿(shn)黏儿(zhn) B.疙瘩()涿州(zhu)盛饭(shn)C.腌渍(z)露馅(xin)打更(n) D.阖家(h)抠门(u)中彩(zhn)2.阅读下面这个语句,回答问题。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便在影壁后面竖起天地杆儿,玄挂着一盏灯笼和在寒风中哗啦啦响的sh ji棒儿,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xi m u su就不敢登门搔扰了。(1)根据拼音写汉字,填写在田字格内。(2)找出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修改。 改为 ; 改为 。(3)根据语境,理解“换岗”的意思。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夏天如约而至,缤纷色彩也从日常的服饰逐渐铺展到了空间。B.变化丰富、层次鲜明的绿植景观环境,令人赏心悦目。C.构思巧妙、精巧便利的“懒人用品”正在桐乡市悄然走俏,销售红火。D.面对劝诫者,不少吸烟者仍念念有词:“吸烟是我的自由,碍得你了么?”4.在“”内填写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要给百家拜年。5.下列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依据提示修改。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能把所有的中华儿女,一颗颗联串起来,它是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家、故乡又成为每一个龙的子孙的情感的住宿,所以,春节这种民俗文化归根结底又是家的文化。(1)成分残缺,修改意见: (2)用词不当,修改意见: 【阅读经纬】精读课文“腊月初一晚上”到“过年也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回答下面的问题。6.本选段主要记叙了过年的哪几件事?请依次概括填写。每空格填写不超过四个字。第一件事:炒年货;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 。7.“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为什么用“捅”字?“土炕烫得能烙饼”,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情景? 8.“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下列语句都是关于“吃”的,请分析其妙处。(1)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 (2)(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10.大姑娘、小媳妇和老太太挑选绒花时有何不同? 巩固迁移【精读巩固】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写了关于春节的哪十件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 2.“春节”并不在二十四节气中,那作者为什么还引用了二十四节气歌? 3.作者为什么说“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在北方过年简 平那年,我去黑龙江乌裕尔河畔的村子过年。虽然外面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可屋子里却是热气腾腾,一片火红景象。村里人家一样欣欣地过大年。比不得城里,有烟花,有彩灯,这儿最最热闹的是写喜。写喜可不是谁都能掌笔的,必是德高望重的老辈儿。不过,老辈儿识字少,手也抖,真上手的还是尊贵的客人和教书先生。自然了,得老辈儿掏词,你只使笔墨。写喜的时候,定得一家老小在屋。当家的男人敬一碗酒,女人端上热鸡蛋。老辈儿定定神,忽地,喉咙一亮:“井水兴旺!”立刻,刷地铺了红纸写开去,横一张,竖一张,小孩儿抢着立马贴上。顿时,井台上生光。有性急的催:“快写鸡、写猪呀!”老辈儿眼睛一眯:“急啥哩?”慢慢地抠出粗烟叶,找片纸,卷一个喇叭,再撮块烧红的炭来,滋滋地吸火。“我看哪,来年风调雨顺,定是”老辈儿没说完,一屋人便叽叽喳喳地叫开了:“五谷满仓!金鸡满架!”必写的是“抬头见喜”,大纸、大字,贴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喜庆的味儿更浓更烈了。当这家还簇拥在门口挂对联时,别的人家已早早地迎候一边了。“来啦!”随着欢叫,老辈儿和写喜的人喜滋滋地颠起了醉步。忽然,听得一阵大笑。原来,有人将“肥猪满圈”误贴到自己的住房门上了。老辈儿一听,也乐了:“肥肥满满才好哩!”笑声就愈加响亮起来。就连天天不断的暴风雪也因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戛然而止。更没有想到,年三十的夜晚会如此壮观。夜半时分,忽听一阵阵惊喜的欢叫声。原来,天边射出了一道强光,越来越亮,越来越亮,渐渐地,又变作圆圆的光环,一圈一圈迅即扩散,倏忽间整个夜空亮如白昼;而强光笼罩下的村落像极了盈盈光晕中一只只雪篮子。村里人说,这就是北极光,大年夜光临,可是个好兆头,预计着来年是个好年份。当我离开北方村子回我的故乡去,乡亲赶着牛车为我送行。茫茫雪原辽阔无际,一棵棵钻天杨直刺天空。奇异的是那枝杈的雪下悬着点点滴滴的冰涟,在熹微的阳光里闪闪烁烁。忽然,有人调皮地猛摇树干,霎时,满眼一片飘飞的亮蝴蝶这便是神奇的雾凇。与此同时,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响彻起来。4.黑龙江乌裕尔过年的主要风俗是什么?在这个习俗中寄寓了人们什么愿望? 5.“慢慢地抠出粗烟叶,找片纸,卷一个喇叭,再撮块烧红的炭来,滋滋地吸火。”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6.作者在文中详细描绘北极光和雾凇奇观有何作用? 7.试比较本文与本命年的回想两者在选材和材料组织方面有何异同? 【综合实践】8.班级举行“弘扬春节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依据要求参加下列活动。(1)2011年是辛卯兔年,小明为下列春联写了几句下联,根据对偶知识,认为最合适的下联是( )上联:虎振雄风留浩气下联: A兔升九域鹿鸣春 B兔迎盛世蔚新春C玉兔迎春岁月新 D兔岁良辰酒更醇(2)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过得越来越富裕,过年的年味却越来越淡,最后浓缩为一顿豪华的吃喝、一台电视台的晚会请你给大家一些关于如何提高“年味”的建议。 参考答案训练积累1.C【A.黏儿(nin)B.盛饭(chn)D.抠门(ku)】2.(1)秫 秸 邪 魔 鬼 祟(2)“玄”改为“悬” “搔”改为“骚”(3)“换岗”是幽默的说法,是指旧的门神爷换成了新的门神爷。3.D(“念念有词”的意思是不停地自言自语。这句话中显然带有强词夺理的成分在内,可换为“振振有词”。)4.:“!”“!”5.(1)在“它能把所有的中华儿女”的后面加上“的心” (2)把“住宿”改为“归宿”。6.示例: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7.“捅”字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柴多灶塘小的实际情况。“土炕烫得能烙饼”说明准备年货烧火的时间之长,间接说明了年货丰富。8.语言描写,运用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9.(1)此句通过写小孩过大年的“大吃大嚼”,表现出孩子们过年的乐趣,为全文增添了趣味。(2)写出腊八粥色、味、香俱全的特点,越“赏心悦目”就越“舍不得吃”,越“舍不得吃”就越吃不够。10.大姑娘、小媳妇要把小贩“叫到门口,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显示她们爱美却怕羞的心理,人物真实可爱;老太太们人老心不老,“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买红色绒花戴,关键图个喜庆,特点鲜明,富有情趣。巩固迁移1.炒年货、喝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和拜新年。按照时间的顺序。2.作者以二十四节气衬托春节,更加突出春节的重要地位。3.因为昔日大年,含义丰富,充满着热烈、纯真、虔诚、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孤独、世故,如今回忆起来,身心轻松,童心童趣萌发,自然就有了“返老还童”之感,结尾令人回味无穷。4.写喜,这个乡土风俗中寓含着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5.加点词是叠音词,描绘出老辈儿不紧不慢、悠闲自得的神情。这与小辈儿贴对联的急切形成对照,增添了生活情趣,渲染喜庆的氛围。6.北极光和雾凇有天遂人意之愿,表达作者盼望乌裕尔河畔来年有个好年景的美好愿望。7.相同点:都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不同地区的过年乡土习俗。不同点:本命年的回想将京郊运河一带过年的十件事依次写来,几乎平均运用笔墨;而本文详写写喜这一件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