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群落的结构,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演替,研究群落,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研究群落,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小结,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种群,群落,丰富度,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练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落叶阔叶林,南方北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二、种间关系,羊与草;狼与兔,牛与羊;水稻与稗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细菌,地衣;大豆与根瘤菌;海葵与小丑鱼,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先增加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同增同减,“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无,数量,时间,数量,时间,数量,时间,练习,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镶嵌分布,植物,光,分层现象,动物,栖息空间、食物条件,:镶嵌分布,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资料分析,水稻和稗草的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1934年高斯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做饲料,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的种群数量曲线如下。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单独培养,混合培养,资料分析,菟丝子与大豆,四川广元爆发柑橘大实蝇疫情,大肠杆菌,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蛔虫与人,海葵和小丑鱼,根瘤内有大量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地衣(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1)一片草地上的牛与羊之间,羊与草之间。(2)大豆与根瘤菌之间。(3)噬菌体与其侵染细菌之间的关系。(4)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5)鲈鱼的成鱼以幼鱼为食。(6)人工密植的某种纯乔木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光,(7)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C,A,A,B,D,C,E,F,说明下列各生物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竞争D、寄生E、捕食F、互利共生,小试牛刀,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D,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C.群落的空间结构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A,练习,(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2)A、C两曲线分别表示和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右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捕食,竞争,枯草杆菌,大草履虫,大草履虫捕食枯草杆菌并大量繁殖。,大草履虫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拓展提高,当蚜虫将针状口器插入植物组织吸食时,其排泄物中富含糖分,蚂蚁常取食蚜虫排泄物并驱赶蚜虫的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