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_第1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_第2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_第3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_第4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 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走进传统文化 一、分析目前教材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让我们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 “ 传统文化 ” 包括 “ 节日文化 ” , “ 饮食文化 ” , “ 民间工艺 ” , “ 古老建筑 ” , “ 神话传说 ” 等。但是对于三年级孩子而言, “ 神话传说 ” 之类故事很男转述,不如舍去,本次习作选材还是以学生亲身体验内容为主。 “ 本组 教材以 “ 中华传统文化 ”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 根据单元例文,我拟定了两个核心目标: A.学习使用过渡句。例文 赵州桥 B.运用总分段式,围绕一处细节写具体,成为一段话。例文 赵州桥、一幅扬名中外的画 二、难点 一是 “ 传统文化 ” 这个话题太大,学生不熟悉,他们连什么2 / 23 是 “ 传统文化 ” 都不是太清楚,要想写成文章,更是摸不着边 ,且容易离题;二是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该抓哪处细节写具体。 三、作前准备 根据表格中提供的内容收集资料。 类别 内容 婚丧文化 吃 “ 子孙饽饽 ” 、走 “ 麻袋 ” 、喝交杯酒、端子孙马桶 饮食文化 “ 吃 ” 茶、年夜饭、吃元宵、包粽子、年糕、吃月饼 节日传统 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传统 民间工艺 陶瓷、剪纸、泥塑、风筝 古老建筑 白堤、苏堤、雷峰塔、六和塔 3 / 23 其他 四、习作过关要求 1.达标级:不离题,选择自己熟 悉的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写一篇比较有重点的习作,字数在 200 左右。 2.优秀级:在达标级别的基础上,做到具体,能按照一定方法(比如围绕总起句写,抓一处细节,或能运用过渡句),习作中心明确,语言生动。字数在 200 字以上。 五、具体指导步骤。 在习作之前,重点指导讲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与赵州桥。赵州桥一文,本是精读课文,可以抓住过渡句进行教学,为习作打基础。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抓住第四自然段中抓一处细节写具体,此文虽是略读课文,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此段的写法,欣赏艺术作品,所以不妨利用精读法。 为 了孩子能顺利过渡到自主习作,采取的也是两篇例文,加一篇自主作文的方式。例文分别是神奇的剪纸艺术和热热闹闹过大年,自主作文,可以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创作。 (一)指导习作神奇的剪纸艺术 具体操作步骤是: 1.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4 / 23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字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惊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 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 你看张择端的这幅画是多么传神啊! 此段文字抓住名画中 “ 桥北头 ” 的情景,把画中骑马人差点撞到轿子,还惊吓了小毛驴的细节写得细致入微,非常传神。欣赏作品,就该如此。 2.欣赏剪纸作品,投影出示。边欣赏边给剪纸作品起名,比如 “ 公鸡打鸣 ” 、 “ 福娃闹春 ” 、 “ 飞龙在天 ” 、 “ 老鼠偷油 ” 3学习刚才那段文字的写法,重点欣赏其中一幅作品。边欣赏,边说。根据学生的述说,提供相应词汇,写在黑板上,以供学生参考。 4.指导文章开头和结尾。可以利用点题法,围绕 “ 传统文化 ” 展开,结尾可以首尾呼 应。 5.提供词汇:气氛、浓郁、机灵、滴溜溜、直跺脚、栩栩如生、有 有 还有 【学生习作】 神奇的剪纸艺术 陈一航 5 / 23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已久。尤其是碰到节日的时候,人们就喜欢剪一点小东西,比如花鸟鱼虫,福禄寿喜,贴在门上或者贴在窗子上,这样一来,过节的气氛就更浓了。 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几幅剪纸作品,这些剪纸实在有趣:公鸡打鸣、老鼠偷油、飞龙在天、大头娃娃、年年有余 一幅幅都是栩栩如生! 尤其是 “ 老鼠偷油 ” 最为引人注目。那只老鼠非常机灵,眼睛滴溜溜地转,尾巴特别夸张,像甩着鞭子一样 。老鼠偷了一杯油,可是油壶是漏的,油一滴一滴掉下来,眼看就要没了。老鼠急得直跺脚,连忙用嘴去舔 欣赏完作品,金老师说: “ 我给你们剪一只蝴蝶,如何?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 好啊好啊! ” 只见金老师拿起剪刀, “ 咔嚓!咔嚓! ” 三下两下就剪出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那金色的蝴蝶扇动着翅膀,似乎正要展翅飞去。 告诉你,其实我也会剪纸,我会剪小鸟、蝴蝶、鱼 你也可以试一试哦! 剪纸,确实是一项神奇的艺术。 (二)指导习作热热闹闹过大年 具体操作步骤是: 1.学习赵州桥的写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6 / 23 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两段文字,一是围绕总起句写,比如第一段的 “ 赵州桥非常雄伟; ” 第二段的 “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 ;二是两段之间有个过渡句 “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 所以我们可以学习这样的写法,写一篇热热闹闹过大年。 2列提纲: 题目:热热闹闹过大年 ( 1)鞭炮响,年味浓,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开头略写) ( 2)过年是忙碌的。准备年货,贴窗花,贴对联 (围绕总起句,详写) 7 / 23 ( 3)过年是喜庆的。拿红包,穿新衣, 吃年夜饭 (围绕总起句,详写) ( 4)过年不但是忙碌的,喜庆的,还是热闹的。放烟花,看联欢晚会 (能试着运用过渡句,详写) ( 5)点题结尾。(略写) 3.详细指导一段(围绕总起句写具体。) 总起句:过年是忙碌的。 分述:准备年货,爸爸妈妈忙着去超市买年货;奶奶忙着打年糕,折元宝;爷爷忙着买对联、窗花 (这段文字可以由学生叙述,老师趁机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 【片段例文】 过年是忙碌的。(总起句也可以独立成段)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是大忙人,即使过年也依然如此。他俩一早就开着车出门购物了。回 来后,后备箱里慢慢的都是年货:火腿、香肠、酱鸭、山核桃、瓜子、花生、糖果,应有尽有。当然,爸爸最感兴趣的还是烟花。他会专程去一趟烟花市场,买回很多很多的烟花。等到大年夜那天燃放;奶奶也没闲着,早在十几天前,她就坐在家里念念有词,那是在折元宝,是准备给去世的阿太阿公的;爷爷更是忙得欢。买春联,剪窗花,都是他的事。 5.提供词汇:忙碌、作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百花齐放、喜气洋洋 8 / 23 6.按照片段例文的方法,写好其他并列段,并加上开头和结尾。 【学生习作】 热热闹闹过大年 袁建涛 “ 过年咯! ” 小朋友 们总是最喜欢过年的,我也不例外。因为过年可以拿红包、穿新衣、吃年夜饭、放鞭炮 过年最忙碌的要属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了。 过年前,爸爸妈妈早早地开始准备年货。挑个晴朗的星期天,我随着他们一起来到超市。挑上一些年货,带回家。爸爸喜欢买烟,因为他爱抽,爷爷也爱,所以要整条整条地买。妈妈喜欢买新衣服,她在服装店里转来转去,一天下来,全家人的新衣服就都有了。我喜欢零食,于是,爸爸叫我自己挑选;奶奶是我们家的年货制造机,她会做酱鸭,腌鱼干、咸肉,做香肠,每到过年,我家院子里都会晒满年货,很香很香;爷爷是清洁工,挑 一个晴朗的日子,搞大扫除。把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过年,就属拿红包最开心。 吃过年夜饭,我走到奶奶跟前,作个揖: “ 奶奶,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嘿嘿,一个红包到手了。走到爷爷跟前,作个揖: “ 爷爷,祝您今年 70,明年 17。 ” 爷爷笑着摸摸9 / 23 我的脑袋, “ 调皮鬼! ” 又一个红包到手了。一天下来,我的袋子就鼓鼓的了,我把红包放在枕头底下,压岁。 过年,不但是忙碌的,开心的,而且还是热闹的。 当然,最热闹的时刻就是放烟花了。我们把事先买的烟花搬到院子里,午夜 12 点,家家户户都开始放烟花了。此时的夜空,百花齐 放,好美啊!我们在烟花绽放中迎来新的一年。 过年,是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节日! (三)学习方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1、总结方法。两篇手把手教的习作,是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写文章,有一定的方法,但是并无定法。所以可以告诉学生,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写。 2、布置任务:根据 “ 作前准备 ” 的内容,选择一个进行调查,然后列提纲。 题材提示:元宵看灯会、吃饺子;清明包清明团子,扫墓;端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吃月饼,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贴春联;结婚习俗(洗脸,走麻袋,喝交杯酒,端子孙马桶,睡新床);吃 茶;放风筝;陶瓷、泥塑 3.提纲举例: ( 1)放鞭炮 过年要放鞭炮,围绕传统文化点题(略写) 大年夜放鞭炮的热闹(详写) 关于鞭炮的传说。(详写) 10 / 23 结尾。(略写) ( 2)结婚习俗 姐姐结婚了,有很多有趣的风俗(略写) 各种凡俗礼节:洗脸、走麻袋、喝交杯酒、端子孙马桶、睡新床(概括叙述) 挑选其中一个礼节详细描述。(围绕总起句写具体,仿照20 课第四段的写法,详写) 结尾点题或收尾呼应(略写) 4.独立成文。 (六)作后指导 独立完成的这篇习作,只在 “ 选材 ” 方面略 作指点,其他都是双休日回去完成。批阅下来,发现了几个明显的问题: 其一:选材面不广,学生基本上写的是节日文化,比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尤其是 “ 除夕放烟花 ” 的内容最多。只有个别学生写了其他内容,比如热闹的婚礼。 究其原因,估计是因为 “ 传统文化 ” 这个话题实在大得不着边际,学生对于这些内容不是很熟悉,最熟悉的莫过于节日,尤其是春节,他们印象最深刻,所以选材内容就集中到了一块。 其二:个别学生有离题现象。这次主题是 “ 传统文化 ” ,老师也提供了相应的资料,按照资料,孩子选择了 “ 端午节 ” ,可是内容却是端午节 这天她跟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闹了11 / 23 别扭。内容跟主题一点毫无关系。 其三:纯粹是摘抄。这类学生是受了盘古开天地的影响,从网上抄了几个相关的传说了事。比如 “ 年 ” 的故事屈原的故事白娘子的传说 纯粹是摘抄,没有自己的东西。 1离题 【作文诊所例文】 端午节 丰靖怡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可以买好多东西。(不是端午节,就不能买东西吃了吗?且端午节的习俗跟买东西也无关。)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超市。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有火腿肠、薯片,还有我最喜欢吃 的东西 (此句重复,语言啰嗦,且与主题不符)这么多吃的东西,我舍不得吃一口,我要慢慢地吃。妈妈还买了一大袋子米。 回到家,妈妈叫我拿一个大盘子。我说: “ 拿大盘子干什么? ” 妈妈说: “ 有用。 ” 我问: “ 有什么用? ” 妈妈说:“ 叫你拿你就拿,啰嗦什么。 ” 我说: “ 哦。 ” 我拿起大盘子飞快地跑过去,一个大跟头害我摔了个四脚朝天。妈妈说:“ 你这么不小心! ” 我生气极了,跟妈妈闹脾气,不理她了。(此段文字,对于这篇习作来说,纯粹是废话!与主题毫无12 / 23 关系) 后来妈妈来叫我吃饭了,我才下去吃。 今天是端午节,我很开心。(开心吗 ?整篇文章根本开不出来哪里开心。) 丰靖怡同学的这篇习作,除了题目和开头这句有提到“ 端午节 ” 以外,其他的内容跟 “ 端午节 ” 的习俗完全不搭边,是一篇离题作文。如果总分 30 分的话,这习作估计在5-10 分之间。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出现,此文作为范文,投影在大屏幕上。大家一起帮助她,如何把这篇习作拉到轨道上来。丰靖怡自己的述说:端午节她们家要包粽子,妈妈节前去超市买了糯米和粽子叶,回家后自己包粽子。(原来文中的 “ 买米 ” ,和 “ 拿盘子 ” 是为了包粽子,可惜没交代,大家都不明白),根据她的述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她列提纲,提纲如下: ( 1)点题:又到了端午节了,每年端午,妈妈都要包粽子。(略写) ( 2)妈妈去超市买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子叶、肉、豆沙馅(略写) ( 3)看妈妈包粽子、煮粽子(详写) ( 4)吃粽子,听故事。(略写) 【修改后习作】 13 / 23 过端午,吃粽子 丰靖怡 说起传统节日,我就想到端午节,因为每年这一天,妈妈都要包粽子。包好的粽子,先要祭拜祖宗,然后才能自己吃。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去超市买了糯米,粽子叶、新鲜的猪肉,当 然还有豆沙,因为我爱吃豆沙粽子。 材料买来后,妈妈就开始在厨房里忙了。粽子叶要先煮一段时间,洗干净,沥干后才能用。然后把糯米洗净、肉剁碎,加上调料拌匀。 一切准备停当,就得包粽子了。妈妈是包粽子的老手,她会包四角粽,三角粽。在粽子叶里包上糯米,中间嵌上肉馅或者豆沙馅,然后用叶子裹紧,用线扎好,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粽子后,要用高压锅煮,大约要煮 2 个小时才行。渐渐的,屋子里就飘满了香味。 粽子出锅后,得先祭拜祖宗,然后才能自己吃。 据说端午节包粽子,跟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当年屈原跳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他 不至于被大鱼吃了,所以在江里投进了粽子。渐渐的,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端午那几天,家家户户厨房里都会飘出粽子的香味。 2细节不具体;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心里没底。 【作文诊所例文】 热热闹闹过春节 14 / 23 高月灿 过年了,可以看花灯了。我最喜欢看美丽的花灯,最喜欢过年。(看花灯准确地说应该是元宵节的习俗) 过年了,大街上挂满了花灯,有猪八戒照镜子灯,有孙悟空摘仙桃灯,有龙飞凤舞灯 还有很多很多漂亮的灯。 最有趣的是孙悟空摘仙桃(少了个 “ 灯 ” ),看上去孙悟空很快乐,非常逼真。(如何逼真?没有具体 写出孙悟空摘仙桃时的神态动作)最帅的就是龙飞凤舞(少了个 “ 灯 ” ),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龙头如何?龙眼怎么逼真?龙身和龙尾呢?是如何舞动的?看得细才能写得像,这就叫细节)。猪八戒照镜子(少了个 “ 灯 ” )看上去眼睛圆圆圆的(是谁的眼睛?)脸胖乎乎的,真是太可爱了( “ 猪八戒照镜子 ” 灯,着重该写写猪八戒是如何臭美的,特点不鲜明。) 春节花灯真好看,我多盼望春节啊。这灯真逼真,真帅气。只要再过年,我就又可以看这些逼真帅气的灯了。(语言重复,啰嗦) 高月灿这篇习作,课前没有经过调查,只凭模糊的记忆,写了 “ 观 花灯 ” 这个习俗,这篇习作确切地说应该归到 “ 元宵节 ” 上。所以题目不妨改为元宵灯会 其次,他试图利用 “ 先概括后具体 ” 的方式写花灯的样子。从他的叙述可以看出,第二段是 “ 概括 ” 部分,第三段是他15 / 23 心里想的 “ 具体 ” 部分。可惜具体部分一点都不具体。建议接下来三盏灯( “ 孙悟空摘仙桃 ” 灯、 “ 龙飞凤舞 ” 灯、 “ 猪八戒照镜子 ” 灯)分别围绕总起句,抓住动作神态等描写逐一写具体。 根据他的口述,重点指导一个片段: 最有趣的是 “ 孙悟空摘仙桃 ” 灯。孙悟空左手握着金箍棒,右手探出去,摘到了那个水灵灵的仙桃。那仙桃,制作得最是逼真,白 里透红,栩栩如生,有些嘴馋的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 其他两盏灯由孩子仿照重点指导的那一段,自行修改。 【修改后习作】 元宵灯会 高月灿 春节过后,转眼便是元宵。元宵节那几天,我们这里要举行盛大的灯会。 你瞧,大街上挂满了花灯,有 “ 猪八戒照镜子 ” 灯,有 “ 孙悟空摘仙桃 ” 灯,有 “ 龙飞凤舞 ” 灯 每一盏都是那么逼真,生动。 最有趣的是 “ 孙悟空摘仙桃 ” 灯。孙悟空左手握着金箍棒,右手探出去,摘到了那个水灵灵的仙桃。那仙桃,制作得最是逼真,白里透红,栩栩如生,有些嘴馋的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 16 / 23 “ 龙飞凤 舞 ” 灯也很漂亮。一龙一凤,龙头对着凤头,眼珠子都是用彩灯做的,一闪一闪。龙身和凤身一律金光闪闪,它们的尾巴甩动着,翩翩欲飞。看上去很恩爱的样子。 “ 猪八戒照镜子 ” 灯更有趣。猪八戒肚子鼓鼓的,像个皮球,却还那么爱臭美。站在镜子前,左看看,又看看,搔首弄姿的样子真好笑。 灯会上的灯,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盏都是活灵活现。我们边走边看,有时候还停下来猜猜灯谜,很好玩。 (七)其他习作范文: 烟花灿烂 邵佳琦 中国人最喜欢热闹,尤其到了节日,更要操办得轰轰烈烈。烟花最能衬托节日的气氛,你瞧,年三十那天,从早 到晚都在放烟花,这家放完那家放,空气中弥漫着烟花的味道。 其实在古时候,人们放的可不是烟花,是竹节。据说把竹节扔在火里爆炸,还能吓退 “ 年 ” 这个怪兽。 “ 年 ” 是个很厉害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这一天,就出来捣乱,把老百姓害惨了。有一次,一个勇敢的年轻人到林子里去找 “ 年 ” ,无意中发现这 “ 年兽 ” 害怕火光,害怕响声。于是他号召大家在大年夜点亮灯火,并把竹节扔在火里爆炸,以此吓退年兽。这一招果然把年兽赶跑了。 后来,人们根据竹节的样子,制作了爆竹。慢慢地演变成了17 / 23 烟花。到现在,烟花的种类可就多了。长的、短的;高的、矮 的;圆的、方的;蝴蝶状的、陀螺形的 名字也是千奇百怪:一飞冲天、串天老鼠、满堂红、流星雨 多得眼花缭乱。 吃过年夜饭,我们把烟花搬到院子里,就可以燃放烟花了。爸爸点燃导火线,烟花就飞上了天,在空中绽放。我们放的这个烟花还有降落伞,烟花放完后,降落伞一个个掉下来,我们赶紧去捡。 烟花灿烂年来到,过年可真热闹。 团团圆圆过中秋 王卓岚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说到中秋节,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吃月饼赏月亮,圆圆的月饼是中秋佳节的明星代言人。 中秋期间,各大超市和食品店的架子上摆满了月 饼,月饼分广式和苏式两种。广式的皮松松软软的,像蛋糕一样。苏式的皮脆脆的。馅也各式各样,有豆沙的、蛋黄的、核桃仁的、水果的、芝麻的。味道各不相同:有甜的也有咸的。月饼上面还刻着各种花纹和字体。有的刻着 “ 福、喜 ” 等字,有的刻着牡丹、菊花等图案。意味着吉祥和美,团圆幸福。 我喜欢吃月饼,特别是豆沙味和蛋黄味的,豆沙味的月饼松18 / 23 松软软的,外皮香香的,夹着软软糯糯的豆沙,可好吃了。蛋黄味的咬一口,黄澄澄的大蛋黄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蛋,再咬一口,有一股咸蛋味,好吃极了。 中秋节不仅可以品尝美味的月饼,还可以观赏明月。圆 圆的月亮像白色的玉盘挂在夜空。仔细一看。月亮上有一些灰色,难道真如传说的那样,月亮里住着嫦娥、玉兔和砍桂树的吴刚吗?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暗暗祈祷: “ 愿所有的人都幸福美满! ” 元宵灯会 吕胡杨 正月十五是元宵,每到那一天,我们开发区就要举办灯会。 夜晚,我来到灯展区,大街上灯火通明,到处都是一闪一闪的灯,连树上也挂满了。我走到展区内部,好像在做梦,里面都是一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十二生肖灯、荷花灯、八仙过海灯、双龙戏珠灯 最引人注 目的非那头大公牛莫属了,那头牛身子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头上那两只角让人看了就觉得害怕,公牛身上的四条腿又粗又壮,似乎正向我飞奔过来呢!更神奇的是那眼珠,是用彩灯制成的,还会一眨一眨的。突然,公牛 “ 哞 ”19 / 23 的叫了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妈妈笑我: “ 怕什么,那是音响发出来的声音。 ”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孔明灯的世界。 一盏盏孔明灯在天空 “ 翱翔 ” ,像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又像绽开的花朵,争奇斗艳,还散发出一阵阵芬芳扑鼻的香味,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正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有人惊叫一声: “ 快看,那条龙开始舞动啦! ” 我一看,果然如此!这是一条巨龙,龙头大大的,估计有我十个脑袋那么大;龙眼一眨一眨,特别逼真;身子一节一节的,镶满了金光闪闪的鳞片;尾巴又细又长,把它的身子和尾巴加起来估计有十几米长;四只龙爪在我正对面,似乎向我刺来呢,我马上逃走了 今年是龙年,怪不得到处都是龙灯,我默默许了个愿:祝愿大家龙年快乐! 端午习俗 沈名扬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可以放假,可以吃粽子、吃 “ 五黄 ” 、赛龙舟,还要挂菖蒲和艾草。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飘出了粽子的香味,叫人直流口水。20 / 23 奶奶 早早买了菖蒲艾草挂在门上。听长辈们说: “ 菖蒲、艾草插在门口可以驱瘟辟邪驱毒。 端午节那天,除了吃粽子,挂菖蒲艾草,还要吃 “ 五黄 ” ,所谓的 “ 五黄 ” 就是:黄瓜、黄金瓜、黄鱼、咸蛋黄和雄黄酒。据说吃了 “ 五黄 ” ,一年内都会身体健康,百病全消。 端午节怎么少得了赛龙舟呢 ?有一年端午,我有幸目睹了运河上的赛龙舟。运河里早早停了五十几只龙舟,准备同时参赛,每只船上都安装着各式各样的木雕龙头,色彩绚丽,形态各异,有金龙、黄龙、乌龙等。 开赛口令一响,只只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出山之虎,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船上锣鼓喧天,喊 声一片,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河岸两侧,挤满了人,万众欢腾。前来呐喊助威的观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端午节真是热闹非凡啊!什么时候能再去看看赛龙舟,该多好! 端午节 陆燕琼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当时的国王不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还把他流放了。屈原不愿趋炎附势,便跳河自尽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后,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