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三年级语文上 7寓言两则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教学 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成语 “ 狐假虎威 ”“ 鹬蚌相争 ” 的寓意。 2.提高概括能力 ,培养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寓意。 教学 课时三课时 狐 (h)假虎威 (wi) 茂 (mo)密的森林里 ,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只 狐狸 (hli)从老虎身边窜 (cun)过。老虎扑过去 ,一下逮 (di)住了狐狸。“ 扑过去 ”“ 一下 ” 说明了什么 ? 第一部分 (第 1 自然段 ):讲狐狸被老虎逮住。 2 / 15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 (gll)一转 ,扯着嗓子对老虎说 :“ 你敢吃我 !”“ 骨碌碌一转 ”“ 扯着嗓子 ” 分别写出了狐狸怎样的心理活动 ? “ 为什么不敢 ?” 老虎一愣 (lng)。 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 “ 我是老天爷派来管你们百兽 (shu)的。你要是吃了我 ,就是违抗 (wikng)老天爷的命令。你的胆子真大呀 !” 狐狸的话说明了什么 ? 老虎被蒙 mng住了 ,松开了爪子。 老虎为什么会松开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 ,接着说 :“ 不信 ,你就跟着我到百兽面前走一趟 ,看他们怕不怕我。 ” 狐狸为什么会这样说 ? 段导读 :第 2 至第 5 自然段写狐狸是怎样蒙骗老虎的。 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 神气活现 ”“ 摇头摆尾 ” 说明了什么 ?“ 半信半疑 ”“ 东张西望 ” 写出了什么 ? 森 林里的猴子啦 ,野猪啦 ,小白兔啦 ,梅花鹿啦 ,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和往常不一样 ,都很纳 (n)闷儿。 “ 纳闷儿 ” 写出了什么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 ,呀 !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 (s)腿就跑。 “ 大大小小 ”“ 都 ” 说明了什么 ? 3 / 15 第二部分 (第 27 自然段 ):写狐狸是怎样蒙骗老虎、倚仗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的。 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还以为真是害怕狐狸呢 !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 第三部分 (第 8 自然段 ):点明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 鹬 (y)蚌 (bng)相争 鹬在天空中飞着 ,不住地朝下看 ,想找点儿食物吃。 “ 不住地朝下看 ” 意味着什么 ?忽然 ,它看见一只河蚌张开壳儿 ,正在沙滩上晒太阳呢。 段导读 :第 1 自然段是寓言故事的起因。 “ 多好的一顿 (dn)美餐 (cn)哪 !” 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说明了什么 ?它立刻飞下来 ,啄那只河蚌的肉 (ru)。 “ 立刻 ”一词说明了什么 ?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儿合上 ,紧紧地夹住了鹬的嘴巴 ,不肯放松 。 这句 话中“ 紧紧 ”“ 不肯 ” 写出了什么 ? 段导读 :写鹬飞下来想吃蚌肉 ,却被蚌夹住了。 第一部分 (第 1、 2 自然段 ):写鹬啄蚌肉不成 ,反叫蚌夹住了嘴巴。 鹬说 :“ 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 ,就会渴死你 ,看你松开不松开 !” 这句话写出了鹬怎样的想法 ? 4 / 15 蚌说 :“ 今天不放开你 ,明天不放开你 ,就会饿死你 ,看你还啄不啄我 !” 这句话写了河蚌怎样的对策 ? 第二部分 (第 3、 4 自然段 ):写鹬和蚌互不相让地争吵起来。 鹬和蚌吵个不停 ,谁也不肯让步。 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 ,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 毫不费力 ” 说明了什么 ? 第三部分 (第 5 自然段 ):写鹬和蚌互不相让 ,结果被打鱼的人一起捉住了 ,落了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 ,了解大致内容。 生字卡片。 一 揭示课文题目 1.板书课文题目。理解 “ 寓言 ” 的意思。 (请同学朗读课后的 “ 学习链接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寓言。 3.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则寓言 ,故事情节很生动。读5 / 15 了课文后 ,同学们一定会从中懂得一些深刻的道理。 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狐假虎威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半信半疑 :一半相信 ,一半怀疑 ,表示不敢确信的一种心理。 违抗 :违反抗拒。 撒腿 :放开腿 (快跑 )。 (5)认读多音字。 (6)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 “ 虎 ”, 注意第三笔是 “ 横钩 ”, 不要写成 “ 横 ” 。 “ 狐 ”, 左右结构 ,右半部分是 “ 瓜 ”, 不要写成 “ 爪 ” 。 “ 猴 ”, 左右结构 ,注意与 “ 候 ” 区别。 三 朗读课文 ,了解大致内容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流利。 6 / 15 2.说说这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1.通过小组合作 ,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利用精心设计的学习单 ,由小组长带领 ,依靠大家的力量 ,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解疑的能力。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释疑 ,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释。在讲解课文时再深入解释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字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成语 “ 狐假虎威 ” 的寓意。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录音 ,头饰。 一 导入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 ,请同学们读课文 ,比一比 ,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二 学习课文 1.看图 ,讲故事。 7 / 15 (1)看图 ,自己练习说一说。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 ?请同学上讲台看图讲故事。 (3)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理解 “ 假 ”, 课文中是 “ 借 ” 的意思 ,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2.读课文 ,理解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 “ 窜 ” 是什么意思 ?可以换个词语吗 ?(学生可能回答“ 跑 ” 。 ) 为什么不用 “ 跑 ” 呢 ?查字典 ,看 “ 跑 ” 和 “ 窜 ”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 窜 ” 是 “ 乱跑 ;乱跳 ” 的意思。 ) 那么 ,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 ?(逃跑。 ) 老虎来了 ,狐狸很紧张。请大家再读一读 ,看谁读得能让大家感到紧张。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自己读一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想一想怎样 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理解句子。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 ,扯着嗓子对老虎说 :“ 你敢吃我 !” A.“ 骨碌碌 ” 是什么意思 ?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 ?(同学们做动作 ) 8 / 15 B.“ 扯着嗓子 ” 的 “ 扯 ” 是什么意思 ?(拉长。 ) 把什么拉长 ?(把声音拉长。 ) c.练习读这句话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狐狸很狡猾 ,它在想主意。 ) D.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朗读第四、五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想一想怎样读 ,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蒙住。 A.学生自己练习读。 B.指名读。 朗读后进行 评价 ,鼓励学生要将自己的表情表达出来。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表演。 请 6 个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兔子、野猪和梅花鹿。大家看一看 ,狐狸和老虎谁在前 ,谁在后 ,为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看了表演 ,同学们对 “ 神气活现 ”“ 摇头摆尾 ”“ 半信半疑 ”“ 东张西望 ” 这些词的意思都理解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根据你的理解来读。 三 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习了课文 ,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9 / 15 吓跑了 ,老虎也相信狐狸的话 ,没敢吃它。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 学生甲 :不喜欢 ,因为它太狡猾 ,专门骗人。 学生乙 :不喜欢 ,因为它没本事 ,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 学生丙 :喜欢 ,因为它很聪明。 (求异思维 ) 老师 :这个同学和别人想得不一样 ,狐狸明明在骗老虎 ,只能说它狡猾 ,为什么说它聪明呢 ? 学生丙 :因为老师经常教育我们 ,遇到坏人威胁我们时 ,如果我们打不过他们 ,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 ,狐狸打不过它 ,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 ,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说它聪明。 老师 :你真聪明 ,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 ,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 战胜他们 ,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大家还记得狐狸与乌鸦这个寓言故事吗 ?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 ?不能 ,那叫狡猾。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 ,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 ,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1.教师先范读课文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再让学生默读课文 ,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教师在教学第一段时 ,可以安排学生演一演。教师当 “ 旁白 ”, 找两个学生当 “ 演员 ”, 其余学生当 “ 导演 ” 。在导与演中 ,学生如身临其境 ,既理解了词语 ,又激起了读书兴趣。 10 / 15 1.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 “ 鹬蚌相争 ” 的深刻含意。 3.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儿利益互不相让 ,争执不休 ,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 鹬 ”“ 蚌 ” 图片各一张。 一 讲历史故事 ,导入新课 战国时候 ,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 :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 ,秦国的实力最强。秦王一直野心勃勃 ,想消灭其他六国 ,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 ,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 ,即使自己再强大 ,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 ,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有一回 ,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儿小矛盾 ,赵王大怒 ,决定攻打燕国 ,出出心里的这 口气。秦王大喜 ,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 ,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 ,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 ,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 ,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次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 ,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 ,是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11 / 15 力量呢 ?(板书 :鹬蚌相争 )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题目。 2.出示 “ 鹬 ”“ 蚌 ” 图片 ,认识 “ 鹬 ”“ 蚌 ” 。 3.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4.朗读课文 ,回答上面的问题。 (蚌张开壳晒太阳 ,鹬去啄它 ,被蚌壳夹住了嘴 ,两个都不 肯相让。打鱼人来了 ,把它们两个都捉住了。 ) 三 精读课文 ,理解寓意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 : (1)鹬说 :“ 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 ,就会渴死你 ,看你松开不松开 !” 这句话要读出 “ 鹬 ” 生气的语气。 (2)蚌说 :“ 今天不放开你 ,明天不放开你 ,就会饿死你 ,看你还啄不啄我 !” 读这句时 ,要表现出蚌毫不示弱的神情。 2.两人一组做动作 ,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 3.请学生在全班表演 ,引导学生体会 “ 不肯让步 ” 的意思。 4.想一想 :鹬和蚌这样 “ 不肯让步 ”, 最 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 5.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句子 : 12 / 15 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 ,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1)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和同学讨论一下 ,用上加点的词语有什么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 体会寓言的魅力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回顾历史故事。当年 ,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 ,听了这个故事 ,你会怎样想呢 ? 3.读了这个寓言故事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教师 :小故事 ,大道理 ,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4.你还听过 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 ?讲给大家听。 1.多种朗读形式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 ,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 ,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教师可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 ,了解课文内容。 2.在整篇课文完结时 ,教师编写一个后续的故事。利用这个后续的故事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悟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13 / 15 1.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摇 (头 )摆 (尾 ) 东 (张 )西 (望 ) 神 (气 )活 (现 ) 半 (信 )半 (疑 ) (大 )摇 (大 )摆 狐 (假 )虎 (威 ) 3.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忽然 (突然 ) 逮住 (捉住 ) 急忙 (连忙 ) 违抗 (反抗 ) 4.照样子 ,改写句子。 例 :河蚌把鹬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的嘴被河蚌紧紧地夹住了。 (1)老虎把百兽吓跑了。 百兽被老虎吓跑了。 (2)弟弟把花瓶打碎了。 花瓶被弟弟打碎了。 5.有人说文中的狐狸很聪明 ,所以喜欢它 ;有人说文中的狐狸很狡猾 ,所以讨厌它。你是怎么想的呢 ? 提示 :从两方面分析。 说它狡猾 ,因为它老骗人。 说它 聪明 ,因为它智斗老虎 ,保护了自己。 14 / 15 一 寓言简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的结晶。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 ,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 ,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如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得最多。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 ,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植物围栏施工方案
- 金属版印刷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智慧政务移动服务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银行业客户投诉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 鄞州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 零售业服务标准化研究
- 入企咨询方案范文
- 工程质量管理语句
- 第1节 电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
-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温度计的秘密|青岛版
- 2025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 2025十堰张湾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国歌课件教学课件
- 江苏省家政服务合同派遣制4篇
- 农业农村部在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资阳市雁江区为例
- 东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题库(答案)
- 2024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 航模课件教学课件
- 看守所巡控岗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