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湘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湘教版)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1蚕宝宝出生了 第一课时布置养蚕任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资料或询问他人,了解养蚕的有关知识。 2能制订计划,做有计划的观察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善思考与爱提问,能围绕养蚕的话题,提出一些科学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有关知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等。 养蚕史及养蚕过程的有关课件。 2 / 17 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怎样养蚕。 一教学导入 1出示课件: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历史。 2提问:我国有这悠久的蚕文化和如此发达的丝绸业,你有什么想说的? 3过渡:想不想我们动手来养蚕? 二活动了解怎样养蚕 1提问:怎样养蚕? 2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的汇报。 3交流后明确: 蚕宝宝的家的安排:温暖、通风、清洁、舒适的环境。(准备丝绵纸,小纸盒等。) 蚕的食物:新鲜、干净的桑叶。 4为了能把蚕养得更好,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一个养蚕计划。 三布置养蚕任务 1分组,按家庭住址就近为原则。 2分发蚕卵,课后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状。 3密切注视蚕卵的孵化,结合教材第 30 页的提示探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4做好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记录孵化出来的蚁蚕(刚3 / 17 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5待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1蚕宝宝出生了 第二课时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教学目标 科 学探究 1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 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爱生命,善待蚕卵、蚁蚕。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2观察蚕卵和蚕蚁的特征,以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 教学准备 4 / 17 (学生在平时 的养蚕活动中需要:蚕卵、以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放大镜、气温计、记录纸等。) 养蚕记录表、养出的蚁蚕。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同学们,老师发给你们的蚕卵孵出蚁蚕了吗? 2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交流其中的发现吧! 二交流蚕宝宝出生记 1指导交流:围绕中心、语言简洁、如实描述。 2交流:通过观察蚕卵,你能描述蚕卵的形状、大小、颜色吗? 学生描述。 教师讲解。 评价观察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交流: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学生汇报探究的过程和其发现? 教师评价。 明确:蚕卵的孵化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交流:孵化出来的蚁蚕(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如实描述。 明确:体呈褐色或赤褐色,细小。蚁蚕体长约,体幅约。 三展示 5 / 17 四作业 1继续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写好观察日记。 2两周后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坚持长期的细致观察,能设计一些表格,比较细致的记录养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3能设计一些 可行的小实验来探讨自己提出来的一些问题。 4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爱护蚕宝宝,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不伤害蚕宝宝。 3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6 / 17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 一教学导入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成长吧! 二活动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 3)描述其他新发现。 3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直尺 辅助观察) 4鼓励提出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观察记录表。 7 / 17 三活动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2提问:你打算针对哪些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3学生罗列问题。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 “ 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 为例: 课后反思: 2蚕宝宝在长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耐心细致的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的生长。 2能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关爱生命,能精心照顾好蚕宝宝。 2乐于交流与合作,能及时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养蚕的心得。 科学知识 1知道蚕幼虫生长的大体过程和发生的变化。 2知道蚕宝宝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 8 / 17 3积累一些养蚕经验,能认识到蚕的生长和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体验到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教学准备 蚕宝宝 “ 睡眠 ” 和 “ 蜕皮 ” 时的录象。 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一教学导入 1观看蚕宝宝 “ 睡眠 ” 和 “ 蜕皮 ” 时的录象。提问:它们怎 么了? 2明确: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 “ 睡眠 ”和 “ 蜕皮 ” 。 3过渡: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吧。 二活动观察蚕宝宝换 “ 新衣 ” 1出示:处于眠前、眠中和眠后的蚕。 2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蚕宝宝 “ 蜕皮 ” 前、 “ 蜕皮 ” 中、“ 蜕皮 ” 后的情形。 3汇报观察结果。 4把观察结果记到养蚕日记上。填好教材第 33 页的记录图。 三拓展 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 四布置任务 9 / 17 课后观察自己所在小组养的蚕,统计其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3蚕宝宝大变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 “ 蚕山 ” 的工具和材料。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 10 / 17 一教学导入 1汇报: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2明确:一般蚕一生中要进行 4 次这样的 “ 睡眠 ” 和 “ 蜕皮 ” 。 3过渡:当蚕进行完第 4 次这样的 “ 睡眠 ” 和 “ 蜕皮 ” 后,再过一段时间,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浑身通明透亮 这时,它要吐茧结丝了。 二活动蚕宝宝 “ 作茧自缚 ” 1观察熟蚕: ( 1)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 ( 2)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 ( 3)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 ( 4)做好观察记录。 2阅读指南车信箱 明白: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 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 “ 上山 ” 。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 3过渡:我们也来做一个 “ 蚕山 ” ,帮助蚕宝宝结茧吧! 4指导做 “ 蚕山 ” 。 11 / 17 5观看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说一说, “ 蚕山 ” 为什么能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 6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新型的蚕品种和蚕丝。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3蚕宝宝大变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在观察中对观察对象 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帮助更好的观察。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科学情感。 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3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12 / 17 教学准备 剪刀、刀片、放大镜等 一教学导入 1设疑:蚕结茧后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学生口头猜测。 3过渡: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让我 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活动蚕茧里的秘密 1把先结成的茧和刚结的茧轻轻摇动(注意:要提醒学生只能轻轻摇动,否则会撞伤蚕蛹),比较发出的不同声音让他们猜想蚕在里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指导他们剖开蚕茧,取出蚕蛹。 3观察蚕蛹,描述蚕蛹是什么样的。做好观察记录。 4比较蚕蛹与熟蚕有什么不同? 5辨别蚕蛹,区分雌蛹和雄蛹: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个体比较瘦小,但显得很结实。 6观察结束,还将蚕蛹装进蚕茧,并把剪下的蚕茧 “ 盖子 ”还盖上。 三布置任务 继续观察: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 13 / 17 3蚕宝宝大变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2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昆虫一生中形态发生的重大变化,培养学生欣赏生命,为生命而赞叹的科学情感。 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3观察了解蚕由幼虫变为成虫的形态变化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破茧而出的蚕蛾。 一教学导入 1提问: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2学生描述这段时间所观察到的。 3学生观看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教师讲述:把蚕蛾放在通风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蚕蛹就会变成蚕蛾,破茧14 / 17 而出。 4过渡:老师这里有破茧而出的蚕蛾,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吧。 二活动破茧而出 学生自主观察蚕蛾。 1提问:蚕蛾是什么样子?观察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头、胸、腹三部分) 2观察蚕蛾,结合蚕宝宝的观察记录提问:蚕蛾和蚕宝宝的外形、生活习性有何不同 ? 3观察蚕蛾,提问:你能发现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吗? 明白:,雌蛾肥大,大腹便便,行动缓慢;雄蛾瘦小精神,比较好动,行动较快。 1讲述:当雄蛾嗅到雌蛾的气味后,会更加好动,主动歪着尾部向其靠近并与其交配。讨论:蚕蛾要产卵了,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2布置任务:观察蚕蛾交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观察雌蛾产卵的情景,看一看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6交待:蚕蛾死后,教师教育学生很好的处理蚕蛾的尸体,切不要随意乱丢,以此渗透珍爱小生物的教育。 三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我国的蚕文化,激 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之情。 15 / 17 课后反思: 4.昆虫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分析自己的养蚕日记,能够取得新发现。 2能够学习 “ 观察 比较、概括、总结 概念 “ 这种认知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交流在养蚕活动中的新发现。 科学知识 1通过对养蚕经验、观察记录的交流,构建新的养蚕经验,对蚕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了解昆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一些昆虫实 物。 一教学导入 1交流:雌蛾产卵的情景 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16 / 17 2讨论:养蚕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疑问?在下次养蚕中继续研究。 3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养蚕活动中的资料,看有什么新发现。 二活动整理养蚕日记 1出示所有养蚕日记。 2整理养蚕日记,看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 3分析养蚕日记,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学生汇报,填写好教材第 38 页的表格。 整理:蚕的一生经历卵 幼虫 蛹 成虫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建筑结构试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蚌埠工商学院《橄榄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用户体验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XX医用影像设备企业2022-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绩效报告
- 2025年海上风电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食品搅拌均匀机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半导体硅片、外延片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丽水市遂昌县中考冲刺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操作规程制定流程课件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与职业发展白皮书
- 2025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厂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消防员招录面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2025秋)
- 2025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与能力提升培训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解析与临床应用
- 模具订单流程管理规范
- 残疾孩子开学活动方案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