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作文的析题指导_第1页
上海市中考作文的析题指导_第2页
上海市中考作文的析题指导_第3页
上海市中考作文的析题指导_第4页
上海市中考作文的析题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上海市中考作文的析题指导 对中考作文题的分析、分类有助于中考作文的复习迎考。下面先看一下上海 25 年来中考作文题(为方便起见,作文题的提示或要求都已删去): XX 年我眼中的色彩 XX 年记住这一天 XX 年我们的名字叫 _ XX 年充满活力的岁月 XX 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我的视线 XX 年我想唱首歌 2002 年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2001 年有家真好 2000 年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1999 年生活中的发现 1998 年我的欢乐 1997 年良师 1996 年变了 1995 年母爱 1994 年课后 1993 年我终于 _ 1992 年忘不了他 (她 ) 1991 年题目自拟,但必须包含 “ 我 ” 、 “ 第一 ” 这两2 / 10 个词,如:我的第 一位老师、我第一次看彩电、得第一名的是我、我家第一次旅游等等。 1990 年在 _影响下 1999 年我 1998 年我和 XX 1997 年从来没有这样 _ 1996 年这堂课真 _ 1985 年同桌 1984 年给我带来了欢乐 仔细分析这 25 年的 上海中考作文题,我们首先会发现,上海的中考作文题似乎在刻意地回避当年的社会热点。 1997年香港回归,当年的作文题目是良师; XX 年 “ 非典 ” 肆虐,当年的作文题目是我想唱首歌;今年年初雪灾, “”汶川大地震,但今年的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色彩)。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社会上的猜题押题,另一方面这样的命题也确实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当然,这并不是说,初中生可以不关注社会、不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恰恰相反,这些题目完全可以反映当年的社会热点, XX 年确实有很多人 “ 想唱首歌 ” ,把歌献给与 “ 非典 ” 浴血奋战的白衣战士,今年也确实 有很多学生根据地震灾区出现的军人的橄榄绿、医务工作这的白衣、蓝色或橙色简易帐篷等,写出了 “ 我眼中的色3 / 10 彩 ” 。但这并不等于说,中考作文的取材,必须同社会热点挂上钩,社会热点只能作为学生取材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上海的中考作文题目,在取材方面,是可以写社会热点,但不是必须写社会热点。学生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的熟悉的材料。 分析这 25 年来上海的中考作文题目,我们可以探测到,上海中考作文的重点内容主要取自 “ 我 ” 的成长经历,“ 我 ” 的所见所闻以及 “ 我 ” 身边的人和事,来表现 “ 我 ”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重点内容主要体 现为两大主题,一是表现 “ 我 ” 的精神成长,即反映 “ 我 ” 在思想、学习、交往、课余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和成长;二是反映 “ 我 ” 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反映家庭、学校、社会上的人物风貌。把握了这两个方面,也就基本上把握了上海中考作文的重点内容。 一、表现 “ 我 ” 的精神成长 这是上海中考作文的重点内容。初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已经能细心地观察自我,关注自己的成长,努力向理想的自己靠近,心理敏感,体验丰富。上海中考作文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把反映自身的精神成长,表现 “ 我 ” 在思想认识、文化学习、课余生活、人际交往以 及各类活动中的自我发展作为选材的重点范围。 1、思想上的磨炼和成熟 4 / 10 青少年的成长首先反映在对世界、对人生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成长的主旋律,也是成长最为重要的标志。 一篇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上海 2000 年中考作文题)写的是面对奶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 我 ” 不自卑,不怨恨,反而以刻苦努力的奋斗,以宽容理解的胸怀,度过了艰涩的日子,终于赢得了奶奶的称赞,酸涩去而甘甜来。内容切题而主题深刻。 2、学习中的挫折和成功 学文化、学知识是学 生的主要任务,自然也成了学生写作的重要内容。上课、读书、写作、实验、考试、竞赛等学习生活中的忧虑和欢乐、失败和成功、过程和结果,都是作文应当反映的生动内容。 我的视线是上海 XX 年的中考作文题,一位小作者写把自己对阅读兴趣的转变别具匠心地转化为 “ 我的视线 ” 的转变,反映出作者很强的读题、审题和顺题写作的能力。 文章熟练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原先 “ 我的视线 ” 总盯着电视机、看卡通、看武侠小说;在聆听一次演讲比赛之后,“ 我的视线转移了 ” ,那些名著和先哲们的思想和智慧提升着 “ 我 ” 的精神品位。小作者抓住他阅读 兴趣的转变,成功地写出了他的成长、成熟。 5 / 10 3、业余生活中的活动、爱好 业余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兴趣爱好是在业余生活中形成的。绘画、书法、养花、集邮、唱歌、舞蹈等,都是青少年所特别钟爱的。在表现这类生活时,不能忘记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心灵感受,这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令人回味的文字。 1999 年中考作文题生活中的发现,一位小作者在文中写道,他发现了音乐的价值: “ 音乐与文学,一脉相通,文学与哲理相辅相成,音乐与生活向来为世人所好。不是点滴的联系,而是根与根,心与心的交融。 ”“ 李商隐 的无题所以我如此熟悉,如此真切感受,很大程度上因为有一首因它而起的歌,那歌中有胡琴声声、有古筝幽幽。这古典美的再现,是诗人豪迈气节的再现。这种美由音乐的殿堂走进文学的殿堂,在张爱玲、南怀瑾、周作人、余秋雨的笔间流过。闻书卷味的时候,我总爱放些音乐,读巴金的家,耳边回荡顺子的回家;读南怀瑾的儒雅文苑,聆听舒曼的钢琴曲;品味中国文学史,恰与贝多芬的命运相伴 ” ,可以看出作者热爱音乐,也热爱文学,文中的大量内容都是作者音乐生活读书生活的再现,那些优美的文句都是真实体验的表白,准确传神,颇有感 染力。 4、社会交往中的经历和感触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6 / 10 往,在交往中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并不断地学习优秀的思想文化,逐步成为一个融入社会的成熟的人。在中考作文中,反映社会交往中的经历和感触的内容在中考作文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有许多题目,似乎没有硬性规定写社会交往中的事,但如果能拓宽视野,把视点定格在社会这一层面上,也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9 年的生活中的发现,一位小作者记叙自己在一次考试失利后冒雨回家在路上修车补胎受修车师傅启发而心情豁然开朗的小事,反映出小作者与社会接触中自觉地接受教育,从生活中获得启迪、感悟,汲取不断前进的动力的主动意识。修车师傅是位下岗工人,吃苦耐劳,对生活充满信心,即使在极困难的时候,仍然乐观自信,相信 “ 雨总会停的 ” ,正是这句不经意间说的话,使作者驱除了心头阴影,激发起面对失败、面对逆境而勇于奋起的斗志。 二、反映身边的人和事 这也是上海中考作文很广泛的作文题材。初中生的视野不能仅仅关注自身,而且要关爱家 庭、关心学校、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与身边的人和事的接触中,去认识、理解、发现,去表现、反映、赞美,而且最终应落实在 “ 我 ”由于这些身边的人和事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表现 “ 我 ” 精神世界的提升。 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去反映身边的人和事。 7 / 10 1、家庭中的故事和教益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俄罗斯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生长着 这是人生的主要的快乐。 ” 在家庭中,我们享受着父母的 呵护和照顾,承受着父母的鞭策和希冀,这些天天发生的事情,正是演绎亲情的最动人的乐章。 上海 2001 年中考作文题有家真好,有一篇文章写“ 我 ” 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里,依然感受到强烈的亲情,最终评为一类卷。文章情真切,意感人。家中父母之间的宽容理解、母子之间的慰籍体贴,都令阅卷老师为之动容。文章开始写到我理解家庭的难处,无怨无悔地放弃了春游,最后写到学校要 “ 秋游 ” , “ 我 ” 为了不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准备又一次放弃,而母亲却悄悄地到学校帮他把钱付了,写出了儿女用懂事的心给家庭分担一份忧愁,而 “ 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 女撑起一方晴空 ” 。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动了阅卷教师。作者将春游作为 “ 一波 ” ,将秋游作为 “ 一折 ” ,显出了考生的构思之用心。俗话说,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有了“ 波 ” 、 “ 折 ” 文章就更为显豁,更为动人。 2、同学间的友谊和真情 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同窗之间的情谊往往是人8 / 10 生最持久最珍贵最纯洁的情感。记叙同学间的交往、友情,反映同学的精神风貌,是作文中的一大内容。 1985 年上海中考作文题同桌,当时题目提示既可写我的同桌,也可以写我以外别的同桌,但要突出 “ 同桌 ” 与我的特殊关系,不要写成一般的同学 。一篇文章通过与同桌学习生活中的两个事例,反映出了同桌小朱心胸开阔、严于律已的好品质。结尾的一段议论抒情也十分精彩的。 “ 读一本好书,等于交了个好朋友,而有个好同桌,却胜读十年书。 ” 这话富有哲理,十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同桌小朱的怀念和赞颂。文中还把同桌的好思想好品德比作 “ 清澈的泉水 ” ,也是十分巧妙的,因为它能使人 “ 从内到外都能得到洗涤 ” 。 3、师生间的交往和深情 老师播种着春天的希望,播种着秋天的收获。在老师播种的辛劳中,流淌着的是爱的奉献;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老师用生命的 火炬,为我们开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无疑是一曲爱的颂歌,洋溢着浓浓的慈爱深情。赞美师生情,叙写师生情,是学生作文中的永恒主题。 1992 年上海市中考作文在影响下,一篇满分文章以“ 我 ” 的变化为主线,表现了在老师影响下 “ 我 ” 思想上的深刻变化:原先 “ 我 ” 鄙视普通的岗位,渴望成为名人,而9 / 10 在参观了工地,感悟到 “ 人桩 ” 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伟大精神后,打消了出名的念头,甘当铺路石子,将来也成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文章歌颂了老师关爱学生、悉心哺育后人的敬业精神,展示了当代园丁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4、社会上的好人好事 一个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学生,一定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从种种媒体中,发现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发现许许多多优秀的人物。他们是那么平凡,就像你的家人、同学;他们又是那么高尚,以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让你感动,让你久久地铭记。赞美、歌颂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是中考作文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XX 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我想唱首歌,一位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独辟蹊径,以赞美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来作为文章的宗旨,体现了小作者善于审题和精于选材的写作能力。他以三个相似的句子铺陈全文: “ 我想唱首 诚 信之歌 ,献给诚信的人们 ” 、 “ 我想唱首 不屈之歌 ,献给勇于面对挫折的人们 ” 、 “ 我想唱首 奉献之歌 ,献给白衣战士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