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单元过关检测( (十三十三)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 (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豫西南示范性高中联考)“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 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公民 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这说明智 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A智者学派的不懈努力 B功利主义的诱导 C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D雅典的公民政治 D D “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 和”没有突出智者学派的努力程度,故 A 项错误;“这些需要,是时代和国度的需要”突 出其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必然结果,故 B 项错误;“在这个国度中,公民对于城邦的 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份”不能体现其文化氛围,故 C 项错误;“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 处理或领导都有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突出公民对于集体的责任, 愿意参加政治的热情,是智者学派兴起的重要原因,故 D 项正确。 2(2019河南安阳模拟)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 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 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B B 根据材料“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 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可知,在普罗泰格拉看来,道德是以欲望和追求为培养目标的, 故 A 项错误;普罗泰格拉作为智者学派的领军人物,自然是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故 B 项正确;根据哲学知识不难知道,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非客观唯心,故 C 项错 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传统神学观念的相关提及,故 D 项错误。 3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 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 哲学的门面。 ”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A A 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 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为人的感觉是 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与材料中 “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相符,故 A 项正确;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 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他提出“美德即知识” 的思想,与材料中“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符,故 B 项错误;重新建立了道德观念, 与材料中“道德都是相对的” “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不符,故 C 项错 误;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不等于否定了神的存在, 故 D 项错误。 4(2019吉林模拟)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 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 的这一国家学说( ) A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 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 A A 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论证了社会分工中,只有哲学家(贤人)才有能力治理国家 的合理性,故 A 项正确;这一国家学说指出了泛滥的直接民主制带来的希腊政体的局限性, 故 B 项错误;C 项属于近代启蒙思想,错误;D 项属于智者学派的影响,错误。 5(2019浙江丽水、衢州、湖州联考)彼特拉克在散文秘密中热烈地为爱情和荣 誉辩护:认为爱情同热爱上帝,追求人间的幸福同追求永恒的幸福,是一致的。由此反映 了彼特拉克( ) A关注凡人的世俗生活 B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C抨击贵族的等级观念 D主张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A A 彼特拉克认为爱情、追求人间的幸福与热爱上帝、追求永恒幸福同样重要,反映 出彼特拉克重视人的世俗生活,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的自然欲求和行为与宗教教 义有一致的重要性,没有体现追求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故 B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对人世 俗生活的肯定,没有抨击等级观念,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追求爱情和人间幸福,与 基督教禁欲苦行的要求相反,故 D 项错误。 6(2019豫西南高中联考)如图所示著作以讲故事的形式,描绘了意大利社会生活的 画面。它着意刻画的是“人” ,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该著作( ) A否定了宗教神学 B提倡追求物质享受 C强调了人的价值 D批判了封建君主制 C C “它着意刻画的是人 ”并没有否定神,故 A 项错误;“它着意刻画的是人 , 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神 ”不能体现追求物质享受,故 B 项错误;“它着意刻画的是 人 ” ,可见突出了人的价值,故 C 项正确;“着意刻画的是人 ,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 神 ”没有涉及到封建君主专制,故 D 项错误。 7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 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 上的幸福。 ”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 C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 A A 材料中“在尘世上的幸福”反映了人文主义,故 A 项正确;天赋人权思想是启蒙 思想,与材料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不符,故 B 项错误;古希腊智者运动是人类自我 意识首次觉醒,与材料中“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不符,故 C 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 家们信仰宗教,D 项与材料中“热爱上帝”不符,错误。 8(2019四川泸州模拟)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 要原因是( ) 米开朗 琪罗 哀悼基督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 无比悲痛。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 但丁神曲 记述作者 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 者的爱憎与立场。 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B害怕遭受教会势力的宗教迫害 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 C C 根据“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 情” “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可知,作品都赞美了人类的情感,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人 文主义精神,但作品以宗教为题材,说明仍然存在封建思想的烙印,说明资产阶级力量不 够强大,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C 正确;A、B 项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但 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信息与“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无关,排除 D。 9马丁路德于 1517 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后,首先发起了德国合唱音乐改革, 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宗教音乐僵化、单调、枯燥、难解、非人性的乐风,使教会音乐变得 更简单、更富于人情味,倡导音乐艺术要为广大教会会众服务。这表明马丁路德将合唱 音乐改革( ) A视为宗教改革的内容 B作为宗教改革突破口 C当作宗教改革的核心 D与宗教改革紧密相连 B B 宗教改革的内容是反对教皇权威,建立德意志的民族教会,故 A 项错误;题干中 “使教会音乐变得更简单、更富于人情味,倡导音乐艺术要为广大教会会众服务”并结合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反对教皇,故 B 项正确;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皇,故 C 项错误;题 干中德国合唱音乐改革和宗教改革紧密相连是正确的,但不是题干反映的侧重,故 D 项错 误。 10(2019河南中原名校考评)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主权者(个体的人)既 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 志却不可以转移,平等权力丧失的社会不是公意社会。卢梭提到的“公意”是指( ) A共同体的理性意志 B多数人的利益表示 C主权者的集体诉求 D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A A 材料卢梭认为“公意”是一个集合体的意志,而且强调“只能由他自己代表自己” “平等权力” ,这是理性的体现,故 A 项正确;“公意”不能只是多数人的利益表示,因为 那会导致少数人“平等权力丧失” ,这“不是公意社会” ,故 B 项错误;“公意”是指共同 体的集体诉求,而非主权者(个体的人)的诉求,故 C 项错误;“公意”是指共同体的根本 利益,而非主权者(个体的人)的根本利益,故 D 项错误。 11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 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 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一观点强调( )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B B 材料表明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而不是革命推翻专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康德 强调的是思想自由,要有理性思考学会批判质疑,故 B 项正确,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与材 料中康德强调思想自由不符,故 C 项错误;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思想,故 D 项错误。 12(2019山东烟台模拟)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 ,是人 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C C 材料反映的是对国家的否定,不是实行何种政体,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 私有制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制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 ”说明不是主张取消国家机构,故 D 项错 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 13(2019湖北荆州模拟)(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阳明(14721529 年)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 源,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 “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 “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 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 , “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 “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格者, 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1517 年,路德(14831546 年)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登堡教堂 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 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 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 ,可以用圣经里的 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 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 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13 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材料一“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 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 , 心即理;“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人性本善,致良知; “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反省内心。第二小问路德的思想主张,材料二“对上帝的信 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 ,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 产” ,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 ,可以用 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 ,理性思考等。第(2)问,第一小问相 同社会背景,从社会矛盾的激化、新的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对新思想的需求等方面分析。 第二小问共同的历史意义,当时看,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矛盾的缓和;长远看,对后来 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 (1)王阳明: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6 分)路德:因信称义, 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6 分) (2)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商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兴起和新的市 民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理论发展需要等。(6 分)意义:都强调了人的思考的 重要性、提倡理性思维,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缓解阶级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 治;对后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7 分) 14(2019河南洛阳统考)(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 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 隶, 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