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课件3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课件3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课件3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课件3 (新版)湘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课件3 (新版)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的聚落重点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自探提纲1、什么是聚落?聚落有哪些类型?2、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差异?(人口分布、交通、居住条件、建筑特点、生产方式等方面)3、城市问题有哪些?怎么解决?4、完成P62(2)活动5、完成P63活动6、文化遗产包括哪些?怎么保护?,你能解释一下聚落的含义吗?,新课学习,聚落,落:停留或居住的地方,聚:集合、集中,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一)聚落的形态,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讨论: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差异?(人口分布、交通、居住条件、建筑特点、生产方式等方面),新课学习,稠密,稀疏,密集四通八达,稀疏落后,紧张,宽松,稠密高大,分散低矮,工业商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村庄,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从乡村聚落到城市聚落演变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变化?,观察,新课学习,乡村到城市变化规律,1.占地面积越来越大2.交通越来越发达3.人口越来越多4.建筑越来越密集、高大5.生活方式由农业化转向非农业化,新课学习,湿热地区雨水多,所以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内干爽。,寒冷地区的气候,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防寒保暖。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P63-活动1,干栏式民居,高脚、窗大、墙体薄。有利于排水散热,防虫蛇,在海岸或河边造房,方便乘船生活。,窗户较小,房屋多采用石材和泥土修建,墙体较厚实,平顶。这与北非气候干旱,光照强,气温高有关。,黄土高原地区木材较少。窑洞的好处:冬暖夏凉,就地取材。,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低矮、无窗,就地取材防风保暖,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黄色人种),蒙古包,蒙古包和过去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便于安装和拆卸,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相适应。,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总结,影响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新课学习,1.图中三处属于城市聚落还是乡村聚落?2.三处聚落选址有何共同点?3.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聚落的是哪一处?为什么?,都位于河流沿岸,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活动,一、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指人类创造的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文化产品。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福建土楼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陵兵马俑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人遗址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丽江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敦煌博物院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的人数。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活动2,新课学习,小结:,一、聚落的形态,1、什么是聚落,2、聚落的表现形式之一城市,3、聚落的表现形式之二乡村,4、城市和乡村的差别,5、世界居民的不同建筑风格,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1、了解世界文化遗产,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1.下列哪种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资源丰富D.崎岖山地2.下列聚落分布密集的地区是()A.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原地区D.冰原地区,D,课堂练习,A,3.北非的房屋,厚墙加小窗的作用是()A.防寒B.防晒、防沙C.防雨D.以上都不对4.东南亚的民居主要是为了适应()A.炎热的气候B.湿热的气候C.寒冷的气候D.干燥的气候,B,课堂练习,B,1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C聚落就是指原始部落D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2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B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高而且宽敞C有的集中,有的分散D聚落内多农田景观,课堂练习,D,A,读某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表示的聚落形式是()A城市B都市C乡村D集镇4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炎热多雨的气候B炎热干旱的气候C崎岖的地形D寒冷潮湿的气候,C,A,数字中地理1、地图有两种类型(、)主要包括()2、地球仪中两种线(、)主要特点()3、地球分两半球()分界线是()4、地球运动两种形式(、)方向、周期、产生现象()5、地球面貌由(、)两部分组成比例是()6、洲界线中两运河(、)两山脉(、)7、两种高度(、)两种聚落(、)8、两大山脉带(、)包括()山脉9、两大火山地震带(、)10、海陆变迁两种观点(、)其观点是()11、人口问题两种表现(、),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地图上的方向三种判断方法()2、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三率决定3、人种包括()三种,其分布是()4、三大宗教是()其分布是()5、人口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