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二章课件.ppt_第1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二章课件.ppt_第2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二章课件.ppt_第3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二章课件.ppt_第4页
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二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考点一生物的特征命题角度生物的特征例1(2017日照)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体能够繁殖产生后代C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命题角度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例2(2015青岛)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弹钢琴的机器人B馒头上长出的“黑毛”C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D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B,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根据生物的特征认真分析,不能单纯的只看其中的某一项。例如:钟乳石能不断“生长”,但不是生物;机器人能做出很精细的动作,也不是生物等。,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命题角度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例3(2018聊城)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是否影响生物的生理活动进行判断。例如:骆驼尿液、汗液非常少;骆驼刺根系发达;旗形树;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物自身的活动是否改变周围环境进行判断。例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蚯蚓能疏松土壤、改良土壤;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气候湿润等。,命题角度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4(2018德州)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A光和温度B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A,命题角度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5(2018威海)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共生关系,A,考点三生态系统命题角度生态系统的组成例6(2017聊城)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A阳光、土壤、空气B植物、动物、微生物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D,命题角度食物链和食物网例7(2018威海)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A草食虫鸟兔鹰B草鼠蛇鹰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D草食草昆虫鼠蛇鹰,B,食物链的书写与数量.食物链的书写。(1)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2)箭头指向捕食者。例如:草兔,而不能写成草兔。(3)食物链中无分解者。例如:草兔细菌是错误的。,.数食物链的方法。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数到最后一种消费者为一条食物链。链接真题模拟实训真题精选T5、T17;模拟预测T14,命题角度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例8(2018潍坊)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A乙表示生产者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源头(来源):太阳能。(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传递: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4)散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5)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6)过程图。,(7)能量利用率。,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特点:全球性、循环流动、周而复始。(2)途径: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3)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3生物富集。有害物质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命题角度综合考查生态系统例9(2018临沂)2018年2月13日,山东省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吹起了号角。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而新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图中的“五环产业链无废弃物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如图为该模式下的某生态基地部分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生态基地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大豆,和玉米,大豆(或玉米),鸡人,光能(阳光),(4)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_,可以作为培养蘑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利用秸秆、粪便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作为_参与了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_流动关系,有效地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有机物,分解者,物质循环和能量,考点四科学探究命题角度科学探究的方法例10(2018日照)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査法D模拟法,A,科学探究方法解读1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生物不施加任何影响,在自然状态下真实观察并记录。2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3调查法一般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调查方法。4模拟法是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命题角度科学探究的过程例11(2018临沂)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号,实验组是号C蚂蚁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对其生长有害D实验表明,蚂蚁“侵食”金合欢,可提高幼苗存活率并能促进幼苗的生长,1变量的判定。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2对照组和实验组判定。(1)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2)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处于理想状态。(3)如在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对蚯蚓来说“潮湿”为理想状态,所以“潮湿”的实验装置为对照组,“干燥”的实验装置为实验组。,实验一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阴暗,光照,平均,值,1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且适宜鼠妇的生存。2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增加可信度,减少误差。3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4静置2分钟后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让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