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同名2732).doc_第1页
任务书(同名2732).doc_第2页
任务书(同名2732).doc_第3页
任务书(同名2732).doc_第4页
任务书(同名273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京 工 业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学院名称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教研室暖通(刘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济南豫园大厦B楼空调设计(含冷冻站、通风防排烟设计)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指导教师姓名刘金祥职称副教授指导教师意见(内容主要包括选题性质、难度、份量等情况)本建筑位于济南市龙泉区,为地下一层、地上A楼二十八层、B楼三层的综合办公行政大楼,地上建筑高度115.0米,总建筑面积为:60000平方米左右,空调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本设计为B区(群房),共三层,建筑总高度18.6米,总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主要为食堂、会议、新闻发布、宴会、包间及客房等,空调用制冷机房与A区合用,设置于A区地下室。属于真题假做。该建筑面积不大,功能却十分具全,同时建筑空间错综复杂,工作量饱满,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空调工程设计,提高工程协调配合的能力。设计深度要求达到或接近设计院施工图深度,即计算准确、系统选择合理,说明书条理清晰,图面符合施工要求。要求完成一套图纸数量不少于10张A1号图纸,全部用CAD绘制;计算说明书不少于50页,包括封面、目录、本工程设计概要的中英文摘要、设计计算内容(包括负荷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气流组织的计算、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水力计算、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制冷机房等)、外文参考资料(不少于1万字符,再翻译成中文)、参考文献、附录(可选)、致谢(可选)等内容。签名 2009 年 12 月系主任意见签名 年 月学院意见教学院长签名 年 月注:学院存档备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济南豫园大厦B楼空调设计(含冷冻站、通风防排烟设计)院 (系)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专 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 名刘 凯学 号1901060114起讫日期2010年3月6月指导教师刘金祥2 0 0 9 年 12 月 20 日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一)建筑概况本建筑位于济南市六合区,为地下一层、地上A楼二十八层、B楼三层的综合办公行政大楼,地上建筑高度115.0米,总建筑面积为:60000平方米左右,空调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本设计为B楼(群房),共三层,建筑总高度18.6米,总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主要为食堂、会议、新闻发布、宴会、包间及客房等,空调用制冷机房与A区合用,设置于A区地下室,工作时间为8:0018:00。属于真题假做。(二)设计参数1、室外设计参数按济南市选取2、室内设计参数按资料4或资料5推荐选取(三)建筑资料(具体选取时必须满足资料4关于传热系数的规定)1、墙:外墙为240粘土空心砖墙,内墙为200硅酸盐砖砌体,具体结构参照资料8。2、门窗:铝合金框,木制门用于各房间内门。3、屋面: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带防水层,刚性层及保温层,具体结构参照资料3或6选取。(四)设计内容1.空调系统设计;2.冷冻机房设计;3.通风系统设计(五)绘制施工图1、施工图是把设计内容变为设计文件和图纸作为现场施工制作的依据,是一种工程语言。它要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原则,既要表达出工程外貌,又要表达清楚构造细节,因此要严肃认真对待。画施工图之前应仔细核实设计基础资料,了解施工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及与其它工种(土建、水、电、工艺)紧密配合,尽量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2、图纸深度:管道及设备的位置,管道与管道等的相互关系都应表达清楚,尺寸齐全(包括定位尺寸、规格尺寸及必要的建筑尺寸)。管道、设备及构件名称、编号、管道标高、坡度等要很清晰地表达出来。要求图面清晰、层次清楚、字体端正的仿宋体。(详见采暖通风设计制图标准)。(六) 编制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准备答辩1、收集相关资料,完成1万字符的英文文献的翻译,须附原文复印件2、编制设计与施工说明书 3、答辩二、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内容及张数(一)图纸1、设计与施工说明 1张2、主要设备与材料表 1张3、一层空调平面图 1张4、二层空调平面图 1张5、三层空调平面图 1张6、 屋面空调设备平面布置图 1张 7、空调机房布置大样图 1张8、空调水系统图 1张9、空调风系统图 1张10、制冷机房平、剖面图 1张制冷机房工艺流程图 (二)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设计计算说明书不少于50页,内容包括:封面,目录,英文摘要,中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外文文献翻译,附录等三、实验内容及要求本设计无实验内容的要求。但要求学生应结合各自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2-3次工程的现场或设备生产的实习和考察,具体为:1、 结合毕业实习,掌握空调系统、冷冻机房、通风防排烟工程的完整组成;2、 参观生产企业的设备生产工艺过程,掌握设备的特点及其管道的连接等内容;3、以相关设计的项目实地了解其运行效果,存在的设计、运行、管理上的利弊。四、其他设计方法及步骤1、设计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1)熟悉有关设计规范与标准(2)收集有关的产品样本(3)准备有关设计手册及标准图集(4)熟悉本工程的有关原始资料(5)收集室外气象资料2、根据任务要求及有关资料,确定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包括室内冬、夏季温湿度要求、风速大小、新风量标准及新风量、噪声标准等。(1)室内空调设计参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新风量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计算各房间的冷、热、湿负荷和冬、夏季热湿比。4、确定空调方案及空调方式(1)空调系统的划分;(2)冷热源的设置位置(3)冷热源的设备选择(4)设备层(5)空调方式(6)空调水系统(7)防火排烟系统(8)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5、确定送风温差及i-d图上各状态点,计算各房间总送风量,各房间的新风量,并确定各系统的最小新风比及回风量。(1)由i-d图上室内状态点、送风温差及热湿比线确定送风状态点及状态参数,根据送风状态及室内状态点和各房间计算冷负荷,计算出各房间的总送风量。(2)根据新风标准及各室的人员数或最小新风比,确定出各室的新风量。并在i-d图上确定出新回风混合点状态及其计算得到包括新风负荷在内的各空调系统的计算总负荷。(3)由总送风量,新风或最小新风比计算各室或各系统的回风量。6、在i-d图上作出各系统冬、夏季处理过程,并校核同一系统中各房间的空气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并提出局部末端处理的方法及其计算。校核冬季的室内状态参数。7、根据各空调系统夏季最大冷负荷、冬季最大热负荷及送风量以及空气状态参数,选择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组合式机组、变风量空调器、新风机组及风机盘管等。8、初步布置送回风系统管道及送回风口位置、数量、布置空调机房。9、选择计算风管附件:调节阀、防火阀、静压箱、消声器、消声弯头等。10、各房间气流组织的校核计算及送回风口位置、数量的调整。11、送回风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风管断面尺寸及计算各系统阻力。12、布置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并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水管各管段管径及系统阻力。13、选择计算冷水主机、换热设备、热源主机、冷却塔、分集水器、除污器、水过滤器、减压阀、疏水器等设备及附件。14、布置冷冻机房,并计算水系统总阻力,选择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型号、台数。15、风管、水管、设备及附件的保温层的材料选择及保温层厚度的确定。16、确定全年空调系统运行调节方案,提出节能措施。17、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排烟的设计,排风系统的设计及其它。18、绘制图纸19、编制设计及施工说明书19、编制设计及施工说明书20、答辩五、参考文献1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暖通空调.动力.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专刊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4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5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6 GB50045-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7 GB50176-20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8 赵荣义.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9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0 钱以明.高层建筑空气调节与节能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3.11 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 空气调节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2 贺 平,孙刚. 供热工程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3 彦启森. 空调用制冷技术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4 孙一坚. 工业通风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15 彦启森. 建筑热过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6 尉迟斌.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7 俞炳丰. 制冷与空调应用新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8 易新,梁红建. 现代空调制冷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9 蒋能照. 空调用热泵技术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0 方贵银. 蓄冷空调工程使用新技术.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21 宋孝春. 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2 邵宗义. 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图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 潘云刚. 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 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S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六、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起讫日期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内容备 注第一周(3.1-3.7)布置设计任务,熟悉建筑物设计资料,收集有关资料, 确定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计算各房间的设计冷热湿负荷及冬夏季热湿比第二周(3.8-3.14)初步确定空调方案及方式。包括:系统划分、冷热源选择布置、水系统、气流组织形式等;确定送风温差及Id图上各状态点, Id图上绘制空气处理过程,计算各房间、系统的总、新风量等,并校核提出局部末端处理的方法及计算第三周(3.15-3.21)初步考虑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空调方案的调整与确定,划分空调系统,进行空调系统、设备的选型设计与计算实习参观第一次综合大检查第四周(3.22-3.28)初步布置管道、风口、机房;进行典型送回风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五周(3.29-4.4)气流组织的校核计算及风口调整;计算机画图:平面图的绘制(并初步布置水系统管道走向)。第六周(4.5-4.11)计算机画图:平面图的绘制第二次综合大检查第七周(4.12-4.18)计算机画图:平面图的绘制第八周(4.19-4.125)计算机画图:平面图的绘制第九周(4.26-5.2)实习参观。计算机画图:风系统、水系统空调机房大样图第三次综合大检查第十周(5.3-5.9)布置冷冻机房草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