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中国陶器艺术欣赏 文 章来源 m 中国陶器艺术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和艺术成就。 2、通过对陶器的欣赏 ,培养学生对陶器的欣赏能力, 从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1、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2、陶器的造型和装饰的演变。 教学难点 :陶器的制作和装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陶器和瓷器。 一、导入新课 1、以英文单词 “china” 汉语意思 中国、瓷器、陶器、陶瓷。 2、让学生了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 ,播放陶器 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最早的造型艺术 陶器属于造型艺术, 180 万年前原始人打制第一个石制2 / 7 工具,那就是最早的造型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为了生存,不断打制各种形状的石器工具,打制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展示图片)。 2、陶器的产生 陶器的出现和火的发明与使用有着密切关系 (讲解 ),大约 8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种造型,然后晒干,烧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阶段的结束,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类在长期实践对陶器进行了装饰,以便形成后来的陶器是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是 “ 陶瓷 ” ,其实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从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在西汉时陶器和瓷器才分开。 展示实物 让学生鉴别陶与瓷的区别 教师总结展示画面。 区别 材料 温度 釉 声音 硬度 3 / 7 光泽 陶器 黏土 700 度 -900 度 上低温釉 或不上釉 雄浑 质地软、吸水 吸收 光线 瓷器 高岭土 1200 度以上 上高温釉 清脆 质地硬、不吸水 反光强,半透明 4、彩陶 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指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作色料,在陶胎上绘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彩陶:人面鱼纹盆 4 / 7 分析: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距今 6000 7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 代,该陶盆质地细腻,造型敦厚,简洁朴实,尤其是盆内壁用红黑色彩绘出的两组相对的人面鱼纹,在圆形的人面上有发髻,两耳左右各画一条小鱼,口内衔两鱼,在人面之间有两条鱼儿在游动,形成相互追逐的动势,线条简练而生动,反映出渔民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热情。(图片) 彩陶二:舞蹈纹彩陶盆 分析: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距今约 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内壁口沿画三组舞 蹈人,各组均为五人,手拉手,头向一边侧着,两腿稍微叉开,头有发辫,身有尾饰。从发辫和尾饰运动的方向,明显看出这些人正在有节奏地舞蹈着。盛水之后就像一个小小的池塘,人们在岸边歌舞,别有一番情趣,无论从题材、装饰、考古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讨论、提问:原始人为什么把图案装饰在盆的内侧? 分析:当时的原始人都是席地而坐,无论拿在手上还上放在地上,多数是俯视,看到的是盆的内壁。 彩陶三:漩涡纹尖底瓶 分析:实用功能:装水的容器。瓶口小 ,携带时,水不容易溢出来,尖底可以直接插入松软的土中,以防倾斜使水外溢,两侧穿绳的耳,注满水可以用绳子提出水面。审美功5 / 7 能:采用漩涡纹图案,以漩涡为中心,用点、线、面结合,具有奔放的美感。 彩陶四:彩陶瓮 分析: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是储谷的器具,造型圆浑,饱满,口内侧有弧线纹,外侧为锯齿形装饰,肩部为菱形连续纹样,犹如一个华丽的大披肩,正面俯视是以瓶口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适合纹样。 5、白陶 商代为鼎盛时期,基本上都是手制,到了西周,由于 印纹硬陶器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 白陶鬶这是煮食的饮具,犹如昂首摇尾的动物,采用三条腿具有稳定性,口部便于倒物,尾巴易拿,整个陶器有挺拔的气势。 展示陶器三件 提问 造型与装饰有哪些变化 造型 简单 -复杂(象形,不对称) 装饰 简 繁、平面 立体 6、黑陶 黑陶蛋壳杯 分析:制酒器,出土于山东日照,藏于山东博物馆,属于 新石器晚期的陶器,特点:胎体较薄,胎质细腻,漆黑光6 / 7 亮,从造型上看显的高贵、典雅。 7、陶器的制作与装饰 制胎(手工、模型注浆) 晒干 装饰(刻、绘、上釉) 烧 制胎 晒干 烧 上釉 再烧 釉:化工原料配成的釉浆,在陶器上加釉称为釉陶,有颜色釉和透明釉。 釉上彩:烧成的釉陶上彩绘,再入窖烧烤,这种手法始于宋代。 釉下彩:在未烧的胎体上彩绘,覆盖透明釉,再烧烤,(实物举例)。 8、宜兴陶器 宜兴是中国陶的故乡,有陶盆、陶台、陶柱等,其中的紫砂壶最为出名。 紫砂壶有什么独特功能? 怎样鉴别质量好的紫砂壶?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去宜兴陶瓷博物馆了解中国陶器发展过程和中国的民族文化。 三、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心理分析问答题目及答案
- 小学学科数学题目及答案
- 忘不了作文500字(9篇)
- 合作经营养殖项目合同
- 项目管理计划及预算制定指导性文档模板
- 农民特色农产品购销合同书
- 旬阳县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纪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五角飞碟200字(8篇)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部编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1
- 汽车保养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损伤的预防 课件
- 物资供应投标书范本
- 2022年十部经典的三级片电影
-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 2011-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转换对照表
- 《现代汉语》PPT课件(223页PPT)
- 顶推法钢箱梁安装施工方案
- 桥架支吊架安装实用标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