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模拟.doc_第1页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模拟.doc_第2页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模拟.doc_第3页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模拟.doc_第4页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模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模拟试题一知识积累(24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ch 。无论是令人厌w 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k 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ln 的艺术品。2名句填空(8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 。(2) ,直挂云帆济沧海。(3)春蚕到死丝方尽, 。(4) ,悠然见南山。(5)忽如一夜春风来, 。(6) ,化作春泥更护花。(7)抽刀断水水更流, 。(8) ,草色遥看近却无。3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三题选做两题)。(2分)(1)猪八戒吃人参果 (2)周瑜打黄盖(3)晁盖的军师4自由选取一个具体形象,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2分)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5仿照例子,用成语来解释一个字如何变成另一个字(2分)。例:杭航(木已成舟)(1)波破( )(2)砍钦( )6认真观察下面两幅对联,根据上联的特点,补出下联所缺的字(二选一)(2分)(1)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 。(2)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 ,竖 。7请将下列“一句话评语”和书对应地用线连起来。 (4分)A聊斋志异 帝王的镜子 B资治通鉴 龙争虎斗C三国演义 瓜棚下的怪谈 D诗经 先民的歌唱 二阅读理解(35分)(一)(1分)多年以前,我曾听过一堂关于“信任”的课,老师奥尔格先生问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奥尔格先生听后没有发表见解,而是突然向我们解释起物理学上的“钟摆原理”:钟摆自最高点往下运动,它来回摆动达到的高度点绝不会高于最高点。由于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它的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完全静止为止。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奥尔格先生当场做了演示。然后,奥尔格先生问大家,是否信任他,是否相信钟摆原理。所有的同学都举起手来表示相信。在得到学生们肯定的回答后,他叫人抬进一口硕大的钟,并让人把它悬挂在教室的钢筋横梁上。接着,他请一位同学坐到桌子上的一把椅子上。那把椅子靠背贴着墙,这位同学坐下后后脑勺恰好贴着水泥墙壁。然后,奥尔格先生将钟推到距离这位同学鼻子只有一英寸的地方。一切就绪后,奥尔格先生再一次为大家解释了钟摆原理,接着说道:“这口钟有270磅重,我在距他鼻子一英寸处放开钟,钟再次摆回时,离他鼻子的距离只会多于一英寸,绝不会碰到他的鼻子,更不会撞上他。” 然后,奥尔格先生看着这位同学的眼睛,问:“你相信这个物理原理吗?我向你保证,你不会受伤,你信任我吗?”大家都注视着这位同学,他脸上汗珠直冒,最后他才点了点头。“谢谢”。奥尔格先生说着放开了那口钟。伴随着呼呼的声音,这个庞然大物从最高点往斜下方坠,迅速摆向另一端。在到达另一端的最高点后,突然转向往回摆动,朝着这位同学坐着的地方迫近。就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之下,这位同学大叫一声,在钟还未靠近自己之前,几乎是从桌子上一跃而走,避开了似乎要把他撞得头破血流的重物。随后,大家看见这口钟在离椅子不远的点停住了,接着又摆回去。根据钟到墙壁的距离判断,钟绝对不会撞到那位同学如果他还坐在那里的话。 屋子里鸦雀无声。奥尔格先生微笑着问大家:“他相信钟摆原理吗?他信任我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不!” 至此,我想我们大家对什么是信任都有了新的理解。8本文叙述了多年前奥尔格先生为我们讲授关于信任的一堂课。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括号内把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补充完整。注意你的语言表述方式尽可能做到与已出示的语言表述方式保持一致。(4分)( ) 钟进教室,器材就绪;人上桌子,规则明确 ( ) 先生面带微笑,学生心有感悟 9“奥尔格先生看着这位同学的眼睛,问:你相信这个物理原理吗?我向你保证,你不会受伤,你信任我吗?”奥尔格先生这么做和这么说的意图是什么?(2分)10这一节课中,亲身参与钟摆试验的那位同学的心情变化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里他的主要表现分别是怎样的?请简要陈述出来。(4分)11读了本文后,你明白什么叫信任了吗?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信任”的理解。(2分)(二)诗中有科学 叶永烈(14分)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 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2),“停车坐爱枫林晚”是(3),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4)。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我以为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 A ”(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涣的诗句属于“同理”!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 B ”,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12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段中的、处。(2分)13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3分)14请在第段横线 A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2分)15请在第段横线 B处填入李白诗中的一个名句。(分)16“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17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3分)(三)小石潭记(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8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因他是河东人,所以他的文集叫 。(2分)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20请用第4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2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 此处的作者却感到 ,。21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作者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 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4分)三作文(50分)作家刘增山在秋魂一文中写道:“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收获的将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收获的定是蜜糖。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收获的将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稗子(叶子像稻,果实像黍米,是稻田害草),收获的定是一把稗子;如果你什么也不种,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播种和收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模拟答题卷一.知识积累(24分)1. (4分)2名句填空(8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 。(2) ,直挂云帆济沧海。(3)春蚕到死丝方尽, 。(4) ,悠然见南山。(5)忽如一夜春风来, 。(6) ,化作春泥更护花。(7)抽刀断水水更流, 。(8) ,草色遥看近却无。3. 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三题选做两题)。(2分)(1)猪八戒吃人参果 (2)周瑜打黄盖(3)晃盖的军师4.自创名言: (2分)5(1)波破( )(2)砍钦( )(2分)。6补出下联所缺的字(二选一)(2分)(1)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 。(2)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 ,竖 。7请将下列“一句话评语”和书对应地用线连起来。 (4分)A聊斋志异 帝王的镜子 B资治通鉴 龙争虎斗C三国演义 瓜棚下的怪谈 D诗经 先民的歌唱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12分)8: (2分): (2分)9奥尔格先生的意图是: 。(2分)10第一阶段:心情: ,表现: 第二阶段:心情: ,表现: 第三阶段:心情: ,表现: (4分) 11谈谈你对“信任”的理解: 。(2分)(二)(14分)12(1) (2) (3) (4) (2分)13 (3分)14A处填入 。(2分)15B处填入 。(分)16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2分)17成语: ,说明: (3分)(三)(10分)18 、 (2分)19(1)可: (2)犬牙: (2分)20 、(2分)21 。(4分)参考答案1绌、恶、可、伦 2后天下之乐而乐、长风破浪会有时、蜡炬成灰泪始干、采菊东篱下、千树万树梨花开、落红不是无情物、举杯消愁愁更愁、天街小雨润如酥3(1)囫囵吞枣(或“不知啥滋味”);(2)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或“两厢情愿”);(3)吴(无)用4(略)5(1)水落石出(2)点石成金6(1)明(2)七刀,八刀7A聊斋志异与瓜棚下的怪谈; B资治通鉴与帝王的镜子 C三国演义与龙争虎斗; D诗经与先民的歌唱8提出信任话题,讲解钟摆原理; 大钟全程摆动,学生半途逃脱9奥尔格先生希望给对方以信心10一、平静(或“从众”),这时他和大家一样,口头上表明了对钟摆原理和先生的信任;二、紧张,这时他坐在桌子上,脸上汗珠直冒;三、害怕(或“恐惧”、“惊恐”),这时他中途从桌子上跑开。11真正的信任,就是面对考验也不动摇,就是言行一致的坚信不移。12远景、全景、中景、特写13不能互换。因为第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唐诗。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