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汉字书法传承课件.ppt_第1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汉字书法传承课件.ppt_第2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汉字书法传承课件.ppt_第3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汉字书法传承课件.ppt_第4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一汉字书法传承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汉字书法传承,析命题考易,1.(2018山西1题)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字体隶书,试真题练易,或或,2.(2017山西1题)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请赏读这副对联,并用楷体将下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或或,3.(2017山西3题)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C),注甲骨文“”=(林野)+(太阳)+(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A.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C.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都是形声字。D.隶书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4.(2016山西1题)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或,5.(2016山西4题)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D)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清单一汉字演变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变化,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勤积累学易,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现在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象形程度高,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作“金文”,又叫“钟鼎文”。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大篆: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的。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隶书:亦称“佐书”,是汉字中一种较为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楷书:又称“正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草书: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偏旁假借。草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兰亭序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清单二笔画笔顺笔顺是指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一、汉字笔顺规则,二、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示例“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横折钩,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咸”字。“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乂”,最后写“人”。“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凸”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折折,然后写竖,再写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出”先写上边的竖折和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下边的竖折,和短竖。“贯”上半部分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重”先写上面的撇和横,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脊”字上半部分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注意:点在上边或左上的,要先写点,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点,如“玉、瓦”等。带“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的竖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敝”的左半部分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然后写横折钩,再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与之有关的字还有“弊、蹩、憋、鳖”等。“噩”字先写上面的横再写中间的竖,接着写上边的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清单三汉字书写对汉字书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同学们平时应练好楷书,作为基础,同时,为了提高速度,要多练行楷字;坐姿要正确;多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用美去陶冶情操。考试时书写应端正,卷面应清晰,字迹应工整,不乱勾乱画,如能把字写得美观,就更好了。,清单四书法临摹与鉴赏临摹是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临摹时,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构比较匀称的字帖。其次,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此外,光临摹还不够,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书法鉴赏的精髓,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赏析书法要把握作品的宏观特征,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第一,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观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第二,欣赏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体会其艺术造型中蕴含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欣赏其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欣赏其神采,即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其体势,捕捉其神采。欣赏书法,要欣赏其用笔的美、用墨的美、线条的美、结字的美、章法的美,乃至其想象的美,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清单五初中阶段重要书法家常识1.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有“书圣”之称。其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的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和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明代的董其昌,这些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的美誉。,2.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劲险,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3.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其行书遒劲郁勃,开创我国书法新风格,世称“颜体”。代表作有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等。4.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唐代书法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