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risonofDopamineandNorepinephrineinTreatmentofShock,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休克的比较,李瑞杰,1,1、相关概念及背景2、实验设计3、实验分析4、结果5、讨论6、结论,2,休克的定义,已经进行足量液体治疗(至少1000ml晶体液或500ml胶体液,除非CVP12mmHg或PAWP14mmHg),MAP2mmol/L休克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很高,输液为一线治疗措施,但不足以维持循环稳定常需应用肾上腺能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3,背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不同,但这种差异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治疗指南和专家推荐意见均将两种药物作为休克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观察显示多巴胺治疗组病死率较高TheSepsisOccurrenceinAcutelyIllPatients(SOAP)研究(1058名休克患者)显示,多巴胺是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Meta分析仅入选3项研究共62例患者证实去甲肾上腺素对预后的有益作用,但缺乏临床性研究证据支持观察性研究结果。,4,研究设计,1、多中心(比利时、奥地利和西班牙等8个ICU)时间:2003年12月19日至2007年10月6日2、随机原则实验人群:根据参研ICU由电脑进行随机分层分组试验药物:五位参考数字放置在密封的不透明信封中,由负责配制药物的人员开封,配制好的药物采用随机分配数字进行标记3、盲法原则(三盲)被观察者(病人),观察者(医生、护士),资料整理者不了解治疗分组。4、伦理原则得到有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所在医疗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5,研究人群,入选标准年龄18岁需要升压药物治疗休克(MAP160bpm)或室速脑死亡入选者随机分入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两个研究组,并根据休克类型分为三个亚群: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6,试验药物设计,实验药物的应用药物剂量根据不同病人体重进行调整多巴胺:每次增加或减少2g/kg/min;去甲肾上腺素:每次增加或减少0.02g/kg/min(目标血压由主治医生确定)若达到药物最大剂量(根据expertrecommendationsandinternationalguidelines:多巴胺20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19g/kg/min)时仍然低血压,则加用开放标签(open-label)(非设盲)去甲肾上腺素若患者入选时已经应用升压药物,应尽快改为试验用药;若已经使用多巴胺,且无法停用,可改用开放标签(非设盲)去甲肾上腺素,不允许使用开放标签(非设盲)多巴胺其他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作为挽救治疗允许使用强心药物提高心输出量,7,试验药物设计,药物的撤除首先撤除开放标签(非设盲)去甲肾上腺素,然后撤除试验用药若再次出现低血压,首先应用试验用药,必要时使用开放标签(非设盲)去甲肾上腺素试验药物疗程最多28天若入选患者转出ICU,并在随机分组后28天内再次收入ICU,再次应用试验药物,28天后由主治医生决定升压药物的应用发生相关药物副作用,可撤离实验,更换开放标签降压药物,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治疗。,8,记录指标与时间点,记录指标1(前48小时每6小时一次,第3-5天每8小时一次,第6,7,14,21和28天每日一次)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CVP,PAP)心输出量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或中心静脉血)血气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呼吸支持条件,9,记录指标与时间点,记录指标2(最初7天内每日记录,其后在第14,21和28天记录)生理指标每日液体平衡微生物资料抗生素治疗APACHEII评分SOFA评分,10,研究指标,主要研究指标:28天病死率。次要研究指标: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6个月病死率,12个月病死率ICU住院日无器官支持治疗(升压药物,呼吸机或肾脏替代治疗)天数血流动力学稳定(MAP达到65mmHg)所需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应用多巴酚丁胺或其他强心药物副作用(心律失常、心肌坏死、皮肤坏死、肢体缺血、继发感染等),11,统计分析,根据SOAP研究,应用多巴胺的患者病死率43%,去甲肾上腺素患者36%,样本量预计为每组765例把握度80%28天相对病死率降低15%双尾检验,P0.05为减少临床观察性研究结果的误差,进行序贯实验分别在50和100例患者入选后进行,此后每入选100例患者再次进行中期分析终止研究的标准1、去甲肾上腺素优于多巴胺2、多巴胺优于去甲肾上腺素3、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无差异,12,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原始数据评估:卡方检验(95可信区间)生存率评估:log-rank检验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估(单变量分析P0.2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先确定的亚组分析根据休克种类:感染性,心源性,低血容量性。其他研究指标数据分析:根据不同变量选择卡方检验、t检验、致和检验等。(数据分析时统计家和研究人员不知道病人的分配疗法),13,结果,共入选1679例患者,多巴胺组858例,去甲肾上腺素组821例(图1)各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平均年龄约68岁,男性55-60%SAPSII评分20,SOFA评分9非手术患者65%部分指标存在差异,但无临床意义(如HR,PaCO2,SaO2,PaO2/FiO2),14,休克种类感染性休克62.2%(肺部感染50.2%、腹腔感染26.1%、泌尿系感染8.9%)心源性休克16.7%低血容量性休克15.7%氢化可的松应用:多巴胺组40.1%(n=344)vs去甲肾上腺素组39.7%(n=326)rhAPC:多巴胺组18.8%(n=102)vs.去甲肾上腺素组19.1%(n=96)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估: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theAPACHEIIscore,sex,andotherrelevantvariablesyieldedsimilarresults),15,16,17,1、两组患者MAP相似,去甲肾上腺素组12-24小时MAP稍高,18,2、两组患者试验药物剂量相似,19,3、开放标签使用率,开放标签(非设盲)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组更多患者使用(26%vs.20%,p0.001)两组患者使用剂量相似开放标签(非设盲)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使用比例相似开放标签(非设盲)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组更多患者使用随机分组12小时后多巴胺组患者剂量更大,20,4、血流动力学稳定所需时间相似(6.35.6hvs.6.04.9h,p=0.35)5、两组间输液总量没有差异多巴胺组患者第一天输液量较多多巴胺组患者第一个24小时尿量较多6、随机分组36小时后多巴胺组患者心率加快更明显;ID、CVP、SvO2、乳酸水平相似。,21,7、预后,28天病死率、ICU病死率(1679)、住院病死率(1656patients(98.6%))、6个月病死率(1443patients(85.9%))和12个月病死率(1036patients(61.7%))无差异,22,8、其他预后指标:,无需住ICU天数及无需器官功能支持天数无差异死因分布无差异去甲肾上腺素组无需试验药物天数更多,无需开放标签升压药物天数更多;不良反应多巴胺组心律失常更多:以房颤为主,更多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停用试验药物(6.1%vs.1.6%,p0.001),23,亚组分析,三个亚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心源性休克组:多巴胺治疗28天病死率稍高,24,结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组病死率相似多巴胺治疗的安全性较差1、更多心律失常,2、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更高,25,讨论,1、本研究与临床情况较为接近28天病死率接近50%,排除标准很少,与既往临床观察结果相似试验设计保证最大限度使用试验药物:入选已经使用开放标签升压药物不超过4小时患者,脱离血管活性药物时最后停用试验药物,再次需要使用升压药物时首先使用试验药物。,26,讨论,心源性休克患者多巴胺治疗病死率升高多巴胺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更明显病死率增加的原因不清:心率加快引起缺血事件?对ACCA-AHA(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的现行指南提出质疑:指南推荐对于急性心梗导致低血压患者将多巴胺作为一线升压药物,27,受体(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反应: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局部血流。受体:1(心脏)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和传导心排出量增加(骨骼肌血管,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舒张作用。多巴胺能受体(肾脏、肠系膜、冠状血管)舒张作用:增加内脏和肾脏灌注,减轻肺水肿。,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不同,28,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小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ug/),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使肾及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ug/),能直接激动1受体及间接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自储藏部位释放,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心搏量增加,最终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有轻度升高,外周总阻力常无改变,冠脉血流及耗氧改善;,29,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ug/),激动受体,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由于心排血量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致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30,多巴胺的特点,特点在于:1.不同剂量对于不同受体作用,作用灵活多变2.小剂量时具有内脏保护作用,甚至有了小剂量或称为“肾脏剂量”DA(LDD)(1-5ug.kg-1.min-1)的专业术语因此,深受大家喜爱,应用广泛,31,第六版的药理书:在低浓度时作用于D1受体,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也增加。同时多巴胺具有排钠利尿作用-可与利尿药合并用于急性肾衰竭第六版外科学,描述如下:去甲跟多巴酚联合应用是治疗感染性休克最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对肾保护的内容已经没有了八年制内科学第一版P621:小剂量多巴胺并不促进肾功能恢复,而且会增加心率失常、心肌缺血、肠缺血的危险,临床上已不推荐使用。,32,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不同,NA受体激动剂外周血管(皮肤、粘膜、肾脏):收缩明显,减少;血管冠状动脉:扩张,血流增加血压:明显升高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和传导,心排出量增加(作用较弱),33,讨论,既往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对照研究1、小样本临床观察提示多巴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害2、Povoa报告多巴胺治疗组患者病死率较低3、本研究入选超过10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预后无差异,34,讨论,本研究的局限性入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容量缺乏,难以确定统一的治疗目标;标准血流动力学监测在确定治疗目标方面存在局限性;液体复苏的种类和容量影响预后。多巴胺升压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弱:使用大致等效剂量(对于体循环动脉压言);开放标签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仅有极少差异;多数因顽固性心律失常无法控制停用试验药物改为开放标签去甲肾上腺素。开放标签去甲肾上腺素和开放标签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的使用剂量相似。使用序贯设计旨在疗效超过预期时早期终止试验,但最终在入选患者数超过预期样本量后试验终止。,35,总结,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设盲临床试验目的:对比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升压药物治疗休克试验设计:1679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组(858例)和去甲肾上腺素组(821例)休克类型依次为感染性休克(62.2%),心源性休克(16.7%)和低血容量性休克(15.7%)预后指标1、主要:28天病死率2、次要:不良反应和无器官支持治疗天数结论: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1、28天病死率无差异2、多巴胺组心律失常发生更多(24.1%vs.12.4%,p0.001)3、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多巴胺组病死率更高(p=0.03)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将多巴胺作为一线升压药物提出质疑,36,休克为内科急诊,以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足为特点导致不可逆细胞损伤和死亡休克原因多种多样心室功能不全低血容量炎症反应对血管的影响治疗包括扩容,升压药物和病因治疗应当选择何种升压药物?,37,临床医生对升压药物的选择,根据治疗指南,个人经验和医院常规多巴胺为一线药物休克患者对间接作用的药物反应不佳心衰患者中,多巴胺的作用是促使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耗竭时,间接作用药物疗效有限直接作用药物可能更加有效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38,39,总结,以往观点认为,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增加死亡风险这一观点已经过时本研究显示任何原因的休克死亡风险均很高升压药物只是在基础病因得到纠正前为患者赢得时间的治疗措施,40,为什么需要讨论使用何种升压药物?,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虽然都是和受体兴奋剂,但作用仍有不同传统观点: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兴奋作用较弱有关感染性休克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多巴胺主要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升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改善组织灌注的作用强于多巴胺,41,临床经验提示根据临床表现判断休克类型并不可靠没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时,多巴胺相当于“万金油”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但也绝非错误治疗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分布性休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刷桶系统在异形曲面清洁中的动态轨迹优化难题
- 智能制造场景中17吋刷具动态负载监测与寿命预测模型
- 智能传感网络在复杂曲面割片路径动态修正中的应用边界
- 智能传感刹车片磨损状态多源数据融合的数字孪生预测精度提升瓶颈
- 无卤素环氧树脂替代方案对环保法规的适配性验证
- 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凸轮轴相位解耦控制与传感器数据融合策略
- 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2-对甲苯甲酰苯甲酸缓释制剂控释性能的调控效应
- 新型碳纤维增强剪绒制品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安全冗余设计
- 新型复合屏蔽层结构对信号传输稳定性提升的边界条件研究
- 文化遗产保护级纸张的切割工艺革新:亚微米级无损处理技术标准制定
- 涵洞拆除改造方案(3篇)
- 公司自动化项目管理制度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2025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3683管理学原理(中级)》试题
- 三人合伙养狗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PAO基础油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电站保密协议书
- 签约长高协议书
- DB34T 4961-2024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
- 数学与体育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尝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