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年级2012年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上海六年级2012年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上海六年级2012年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上海六年级2012年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上海六年级2012年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闵行区燎原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六年级九月月考试卷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默写(4分)1、靖安宅里当窗柳, 。2、 ,居人思客客思家。3、古诗中表现“家”的诗句很多,您能写一句吗?(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4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4、“行人临发又开封”中“行人”指代 (2分)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洛阳城里见秋风”写的是诗人客居洛阳,“见秋风”而起乡思之情。B、“欲作家书意万重”中一“欲”字把诗人心中涌起的千愁万绪尽情地展现了出来。C、“复恐”二字刻画心理描写十分入微,表现诗人的疑惑和担心。D、此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助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20分)南郭处士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 竽(y)古代乐器名。2、 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3、 廪食(ln)以数百人等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给.吃。以,同“与”。等,相同。8、解释下面括号内的字(12分)、齐宣王(使)人吹竽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之 、(好)一一听之 、处士(请)为王吹竽 、处士(逃) 9、翻译下列句子(4分)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译文: 1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齐宣王命令艺人吹竽,一定得三百人一起吹奏。B、齐湣王继位后,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C、南郭处士被齐宣王请去吹竽,说明齐宣王非常喜欢他。D、此文意在说明做人一定要有真材实学。11、由南郭处士一文引申出来的成语是什么? 其意思的什么?(2分) 二、现代文阅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为因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这段文字选自祖父和我,作者是_,她的代表作有 、 。2、仿写例句。 原句:“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_ 3、上句中“明晃晃”一词中“晃晃”是叠词运用,既符合儿童的语言特征,也写出了“大花园”色彩鲜亮的特征。其作用是: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散 步 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 当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4分) 2、 文章第4段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请你端正地抄写,并说说这一段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4分)抄写: 作用: 3、 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4分) 4、 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4分) 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望驿台前扑地花 2、两处春光同日尽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任写一句即可) 每错一个字扣一分扣完为止二、4、送信的人 5、D 三、 命令(让) 给、替 通“悦”,喜欢 喜欢 请求 逃跑翻译: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0、C 11、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附(译文):齐宣王命令(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二、现代文阅读 1、萧红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2、仿写: 大海里面幽深深的,追的追,逃的逃,惊心动魄晚霞时候黄澄澄的,飘的飘,变的变,赏心悦目下雪时候白花花的,开的开,谢的谢,傲梅独开餐桌上面香喷喷的,肥的肥,瘦的瘦,食欲大开集市里面乱哄哄的,吵的吵,闹的闹,纷纭杂沓4、 这句话中的“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散步现代文阅读答案:4分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而伴同母亲的日子却不多了。或者可以答:母亲年龄大,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而儿子还小。 作用:这一景色描写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