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声赋教学目标1、学习文本运用多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特点,体会本文景、情关系。2、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深切感慨。说明本文抒写的是作者在经历了一些磨难之后的深刻感悟,但以“秋声”为寄情之物。因此,本文的教学就先从对秋声的描绘讲起,从感受作者的情感入手,去体会本文即景抒情的特征;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对今人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学中要逐层深入,带领学生去挖掘和体验文章的主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地来摹写秋声的特点。难点:对作者具有个性特征的悲秋情感的理解。说明:秋声赋作为千古名篇,它在“秋”的描写方面运用的多种手法,从而化抽象味具像,并进而即景抒情,这是学习本文的切入点,也是本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写秋时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因此,结合具体的语言分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着重理解并深入分析作者区别于前人的情感特点,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欧阳修的资料,阅读醉翁亭记。2 了解“赋”的相关知识(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1 课前查阅欧阳修资料,选读其散文,做读书笔记。2、对赋这种文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交流读书笔记,初步形成对欧阳修散文的基本认识。通过课前的相关阅读,使学生对欧阳修及其散文有所了解,并为深入研读课文做好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对人生忧劳的初步思考。设疑导学形成整体把握1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翻译的困难之处。2 概括每段段意,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1 朗读课文2 课堂交流翻译难句,以及有关文本的疑难问题。3 圈划关键语句和核心词语,概括段意并阐述的理由。1 把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正确疏通全文,为后面深入学习打下基础。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筛选质疑能力。深入研读,探讨文本精义1、作者“悚然”的原因是什么?2、秋声是无形的,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指出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1 学生齐读第一段,师生交流重点语句的翻译。2 圈划出作者“悚然”原因的语句。3 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写秋声的?体会赋的特点。(比喻。作者用化虚为实的手法,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以及“衔枚疾走”的人马声,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在语言上体现了赋的特点。)欧阳修写作这篇赋,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因此要理解这份真实的情感,就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第一、二个问题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个问题则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领悟来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1从这些秋声的“形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秋声的什么特点?(“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2、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否离题了?(不是离题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3、作者用刑官、兵象、阴阳五行、五声六律等事物突出秋天的什么特点?( 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4、作者通过描写秋之状与秋之义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氛围?1 学生散读第二段,划出突出秋声特点的语句,注意关键词语“故”的作用。2 要求学生从分析表达方式上来解析本段文字,作者是如何描写秋之状与秋之义的?同时塑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本段对下文抒情做了铺垫,所以对重点语句分析阐释,由对作品氛围的分析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1、面对充满肃杀之气的自然之秋,作者又会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呢?筛选重要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 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从欧阳修的曲折生平和本文来看,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同时,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人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3、童子这个人物是否可有可无?1 齐读第三段,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探讨文章的主旨。(在理解上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老师可做引导)2 结合欧阳修的身世,恰当理解文章的要义。(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引入对作者的介绍,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他的这种超然的思想。)3、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童子的表现,体会他在文中的作用?引入他人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辨,培养他们自主阅读和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拓展总结形成深层理解1 提问:当你的人生出现了不顺时,我们该如何面对?2 引入醉翁亭记体会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情感。1 由课内走出去,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更深的理解本文。2 引用同类作品加以比较,加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的重要的实词 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重要的语句。2 赏析写秋之声、秋之状的句子,组织成文。课后构思成文,同学间互相交流。1基础知识的积累,便于理解文章。2通过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路点拨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领会作者将无形的秋声写的绘形绘色、具体可感的手法,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并从不同角度鉴赏文本,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供货合同范本
- 【正版授权】 ISO 23983:2025 EN Food products - Characteristics of fresh and dry bakers yeast
- 2025年最难竞赛初中题目及答案
- 焊接技师国家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云南文山州丘北县事业单位紧缺岗位第二次招聘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关井小学教师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产运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科技素养试题及答案
- 2025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事业单位紧缺岗位第二次招聘(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综招试题及答案
- 蚊虫消杀培训课件
- 秋季行车安全课件
- 贝尔面瘫个案护理
-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非外科强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
- 检测机构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措施
- 2025年驻村帮扶培训课件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 煤气设施检查管理制度
- 信息认证管理制度
- 电针参数优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色素痣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