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贵 州省州省织织金金县县以那以那镇镇沙子井煤沙子井煤矿矿 资资源源储储量量核核实实报报告告 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 二七年七月 报告名称报告名称: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主主 任:任:杨通保 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舒万柏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郑建军 编编 写:写:郑建军 马 昆 审审 核:核:赵福平 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 报告提交时间:报告提交时间:二七年七月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前 言言.1 第一节 概 况.1 第二节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6 第三节 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6 第四节 本次工作情况 .7 第二章第二章 地地 质质.10 第一节 地 层.10 第二节 构 造.13 第三节 煤 层.14 第四节 煤 质.19 第五节 煤质及工业用途评述 .22 第三章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4 第一节 水文地质条件 .24 第二节 工程地质条件 .29 第三节 环境地质条件 .31 第四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33 第五节 小 结.35 第四章第四章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36 第一节 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36 第二节 勘探工程及质量评述 .36 第三节 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7 第四节 采 样 及 测 试.37 第五节 补 充 勘 探.37 第六节 煤层控制程度 .38 第五章第五章 资源储量估算资源储量估算.39 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9 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9 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40 第四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40 第五节 采空区边界圈定 .42 第六节 块段划分 .42 第七节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42 第八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3 第九节 资源储量对比 .46 第六章第六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50 第一节 煤炭市场需求预测 .50 2 第二节 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50 第三节 外部开发条件 .52 第四节 地质灾害与环境影响的分析 .54 第五节 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55 第六节 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55 第七节 煤矿建设效益概述 .56 第八节 煤矿建设综合评价 .57 第七章第七章 结结 语语.58 附附 图图 目目 录录 附附 件件 1. 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 地质勘查资质证复印件 3. 委托书 4. 承诺书 5. 整合文件 图号图号顺顺序序号号图图 名名比例尺比例尺 11地形地质图1:2000 22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 33地层综合柱状图 1:500 44AA、BB、CC地质剖面图1:2000 5514 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2000 5616 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2000 67水、工、环地质综合图1:2000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 第一章第一章 前前 言言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况况 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和任务 受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业主的委托,贵州煤矿地质工程 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为该煤矿编制贵州省 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其目的是核实织金县以 那镇沙子井煤矿采矿证许可范围内的资源储量,为该矿煤炭资源开发管 理及下一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要求如下:根据以往地质工作和煤矿生产资料结合本次核实工 作,评述煤矿煤层的厚度变化情况、可采情况和稳定性情况;评述 煤矿可采煤层煤质变化及工艺性能特征;评述煤矿开采前后工程地质 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评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 变化规律;估算煤矿采矿证许可范围内可采煤层保有资源储量及消耗 资源储量。 二、矿权设置等情况二、矿权设置等情况 矿权设置:根据“黔煤办字200697 号”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 矿业权人及采矿权人为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麻立业) ,属整合矿 井,由原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和织金县小拱桥煤矿整合而成,沙子 井煤矿 2007 年 3 月取得现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 5200000710697,有效 期为 1 年(自 2007 年 3 月2008 年 3 月) 。采矿权范围由 10 个拐点坐 标圈定(见表 11) ,矿区面积 1.16km2,开采标高为 1413m 至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 1300m,生产能力为 15 万吨/年。 表 11 沙沙 子子 井井 煤煤 矿矿 拐拐 点点 坐坐 标标 点号X 坐标Y 坐标点号X 坐标Y 坐标 02968784355683251296852935567750 22968470355678653296837035567865 42968280355672255296868535567415 62968800355672507296923035567190 82969643355671379296948035568327 开采标高:1413m 至1300m 三、核实依据三、核实依据 1委托书; 2国土资发200726 号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及其它相关规程规范; 3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 四、收集的主要资料四、收集的主要资料 1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及井上、下对照图(12000) ; 22004 年 9 月贵州省地矿局 115 地质大队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 以那镇沙子井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 32003 年 5 月贵州省地矿局 115 地质大队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 以那镇小拱桥煤矿储量核实调查报告未经有关部门评审批准; 420012002 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174 队在以那架井田开展了 1/1 万地质填图及煤矿勘探工作; 5沙子井煤矿提供的其它资料和煤矿生产的相关资料; 62002 年 11 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174 队在邻区进行了地质工作,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3 并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以那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 五、交通、范围五、交通、范围 该区目前交通以公路为主,位于织金县城 NW 方位直距约 21Km, 织金至金龙的县级公路从矿区南部通过,距织金县城运距约 37km,紧 邻以那镇,属织金县以那镇管辖。见图 11。 图图 11 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一年期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界,该矿 地理坐标为: 东经10540311054114,北纬26 4923265008。矿区形状呈一不规则九边形,长 0.651.28km,宽 0.421.15km,矿区面积 1.16km2。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 六、自然地理六、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矿区地势为中山地貌,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区内海拔标高 +1403.5+1569.5m,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一高山顶,海拔标高 1569.5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西角 5 号拐点附近,海拔标高 1403.5m,相 对高差 166m,矿区内含煤地层一般标高 14031450m,矿区侵蚀基准面 标高约为 1400m。 矿区地形除北部为同向坡外,其它地形均为反向坡。上覆地层山势 较陡,形成悬崖峭壁,含煤地层总体上较平缓,但被第四系覆盖面积较 大,矿区内植被较发育。 2地表水 矿区内无大的河流,仅南部发育有一条小溪沟,小溪沟常年有水, 流量一般小于 4.5l/s。但地表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技状分布,切割较 深,沟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枯季流量小至干涸,动态变 化明显。沙子井煤矿地处长江上游的乌江流域,区内的第四系和含煤地 层,其岩性多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气降 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甚发育,矿区地表水大多为“V”型冲沟 水。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 减小甚至干涸,流量一般小于 2.5l/s。 3气候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受南、北气流和高原地貌的双重制 约,季节更替不明显,气温变化也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温和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5 气候区。 据织金县 19922001 年气象资料,极端最高气温 34.1,极端最低 气温-9.6,年平均气温 14.2,年平均气温最高 19.4(1998 年),年 平均气温最低 10.8(1996 年),日最高气温 32.8(1994 年 8 月 6 日), 日最低气温5.1(1999 年 12 月 25 日)。无霜期 265 天左右。 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1438.4mm,年最大降雨量 1758.4mm(1996 年) ,年最小降雨量 1115.3mm(1993 年)。年平均蒸发 量 1114.6mm,年平均日照时数 1269.3 小时。每年 5 月中旬10 月中旬 为大雨、暴雨季节,常有冰雹,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75%。12 月份 多为凌冻期。平均风速 2.3m/s,最大风速 20.0m/s,风向多为东风。 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矿区地震烈度 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5主要自然灾害 煤层顶底板、瓦斯、煤尘、水、火灾及机电运输、地面暴雨、冰雹、 泥石流、崩塌等为主要自然灾害。 6经济概况 矿区内地方工业生产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 有很大发展。矿产资源以煤矿为主。 矿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其次为麦类、豆类、薯类。 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叶、油桐等。畜牧产品主要有牛、马、猪等。 7矿区电源、水源及通讯情况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6 矿区电源:该矿井生产多年,矿井电源引自以那变电站 10KV 农网, 电源已架设到矿区地面。 矿区水源:矿区内有泉水和溪沟水,可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水需要。 通讯:织金县以那镇地方有线通讯已到矿区,可安装程控交换网。 第二节第二节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958 年,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地质四队对织(金)纳(雍)煤田进 行 1:10 万地质测量。 1969 年,贵州省地勘公司地测大队在织金地区进行 1:5 万地质测量 2081km2,1971 年提交了织金煤田织金地区普查找矿报告 ,1972 年 六盘水地勘公司以煤勘(72)革生字 058 号文批准该报告。 2002 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 174 队在邻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并 于 2002 年 11 月提交贵州省织金县以那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黔国土 资储函2003204 号文件批准该报告。 通过对所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历次地质工作成果,对该 矿井范围内煤层赋存情况、构造变化规律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了一定了 解;对矿区煤层的结构、构造、煤质、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及 其变化规律已初步查明。 第三节第三节 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矿山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现沙子井矿区内共有 2 个生产矿井,为原沙子井煤矿和小拱桥煤矿。 原沙子井煤矿由 5 个拐点坐标圈定(表 12) ,该矿地理坐标为: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7 东经 10540321054124,北纬 26492226 5000。面积 0.5167km2,开采标高 14131050m,2004 年 8 月正式 整改完成以前为民用小窑,生产能力很低,整改以后主采 14 号煤层, 设计生产能力为 3 万 t/a。由于建井以来多方面的原因生产一直不正常, 到目前为止开采量为 0.8 万吨,损失量为 0.3 万吨,回采率约 70。 小拱桥煤矿由 8 个拐点坐标圈定(表 12) ,该矿地理坐标为:东 经 10540301054101,北纬26492226 4957。面积 0.3237km2,开采标高 14001300m,2003 年 2 月正式 技改完成以前为民用小窑,生产能力很低,整改以后主采 16 号煤层, 设计生产能力为 3 万 t/a。到目前为止开采量为 3.0 万吨,损失量为 0.9 万吨,回采率约 75。 两个矿井开拓方式均为斜井,开采方式为炮采或镐采,鼓风机通风, 矿灯照明。一般有简易支护。斜井以水泵排水,绞车或皮带提升。 表 12 原沙子井煤矿和小拱桥煤矿拐点坐标原沙子井煤矿和小拱桥煤矿拐点坐标 矿井名称点号X 坐标Y 坐标点号X 坐标Y 坐标 12968566355676262296923435567508 32969380355683274296878435568325原沙子井煤矿 5296852935567750 A296927535567500B296856535567615 C296847035567865D296837035567865 E296828035567225F296868535567415 小拱桥煤矿 G296880035567250H296923035567190 第四节第四节 本次工作情况本次工作情况 一、工作情况一、工作情况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8 本次工作时间为 2007 年 5 月,由于项目时间较紧,本次工作以收 集资料为主。为了编制本核实报告, “中心”根据工作情况成立报告编制 小组和报告编制指导委员会,派人到沙子井煤矿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和修 测地形地质图,调查了矿井煤层厚度、矿井涌水量、采空区、地层产状 及地质构造等情况,矿方提供了巷道掘进、见煤、采煤、煤炭自然倾向 鉴定报告、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原储量核实报告及其相关资料,收集煤 矿历年来其它地质资料及贵州省织金县以那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对 所有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最后编制图件和表格,编写文字 报告,从而完成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本次工作编制图件 7 张,文字 报告 1 本。 本次核实工作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有: 1根据已有地质勘查等资料,评述了矿井地质构造类型为中等。 2初步查明了可采煤层的主要煤质特征,圈定了煤的风氧化带, 指出了煤的利用方向。查明了矿区煤层的煤类为无烟煤。 3矿井以裂隙孔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 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地质环境条件较好。 4重新估算了矿区煤炭资源量。 二、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二、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截至 2007 年 6 月底,沙子井煤矿准采标高+1413+1300m 以内核 实 14、16 号煤层资源储量为 103.2 万吨。其中:查明的资源量 98.2 万 吨,消耗动用资源量 5.0 万吨。 查明资源量 98.2 万吨,其中: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9 控制的经济基础资源量(122b)13.3 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4.9 万吨; 另有预测的资源量(334?)18.8 万吨; 保有资源量(122b333334?)为 117.0 万吨。 另有标高+1300m 以下 14、16 号煤层煤炭资源储量 398.7 万吨。其 中: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86.0 万吨; 预测的资源量(334?)312.7 万吨;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0 第二章第二章 地地 质质 第一节第一节 地地 层层 一、区域地层一、区域地层 区域范围内除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属火山喷发岩外,其余均为 沉积岩。织金矿区晚震旦纪至第四纪沉积序列中,除缺失中、晚奥陶系、 志留系、早、中泥盆系、晚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晚第三系的沉积 外,其余地层均有分布,以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地层分布最广,发 育最好,晚二叠系为区内主要成煤时期,晚二叠系早期有玄武岩流喷发, 见表 21 。 表 21 区区 域域 地地 层层 简简 表表 地 层 系 统 系统组 代号 厚度 (m) 岩 性 第四系Q0-20坡积、残积物。 中统关岭组T2g669-929 中至厚层状白云岩、石灰岩夹泥灰岩、泥岩, 底部为绿豆岩。 永宁镇组T1yn418-730薄至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三叠系 下统 飞仙关组T1f439-799 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灰岩、泥 灰岩。 大隆长兴组P3d+c39.76 大隆组为硅质岩夹高岭石泥岩薄层,顶部为薄 层蒙脱石泥岩;长兴组以燧石灰岩为主。 龙潭组P3l242-375 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较多泥岩、石灰岩 及煤层等。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上统 峨嵋山 玄武岩组 P30-342玄武岩夹角砾状玄武岩及碎屑岩。 中统茅口组P2m354-388灰岩,上部含燧石结核及燧石层。 栖霞组P1q118-152燧石灰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 二叠系 下统 梁山组P1l20-100石英砂岩及杂色泥岩夹薄煤层。 石炭系C70-1000中、下部为白云岩,上部为灰岩。 寒武系杂色砂质泥岩、粉砂岩。 二、矿区地层二、矿区地层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1 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 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地层走向总 体为东西向,倾向北,倾角 812。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茅口组(P2m):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南面,岩性以灰岩为主,分 上下两段。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为 上下段的分段标志;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相变明显;上部为浅灰微带 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 127144m。下段:以 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许燧石结核, 下部夹白云岩。本段总厚约 227244m。 2峨嵋山玄武岩组(P3):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南面,为晚二叠系 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物,厚约 60150m。为灰绿色玄武岩,块状,致 密坚硬。具气孔、杏仁构造。其上一般有 220m 紫色、灰绿色凝灰岩 与玄武岩过渡。 3龙潭组(P3l):本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夹 较多的泥岩、石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的含煤沉积。厚度 226.4239.7m,一般厚度 231m 左右。含煤层 1632 层,一般 22 层。 矿区范围内含主要可采煤层 2 层,为 14、16 号煤,其余均为零星可采 或不可采煤层。出露于矿区南部,与下伏玄武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龙潭组是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都十分 丰富。常见腕足类、瓣鳃类、海百合、螺等动物化石,代表浅海或滨海 沉积;常见大羽羊齿、栉羊齿等植物化石,代表一种温暖潮湿的气候环 境。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2 4长兴组(P3c):以浅海相燧石灰岩为,夹钙质粉砂岩及泥岩, 。 本组厚度 18.525.4m,一般厚度 22m。 5大隆组(P3d):由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数层高岭石泥岩组 成,硅质岩单层厚度 0.150.25m,坚硬性脆,菱面体节理发育。高岭 石泥岩颜色鲜艳,为鸭蛋绿或黄绿色,呈鳞片状,单层厚度 0.050.10m,底部为一层泥灰岩。产丰富的腕足、瓣鳃类等动物化石。 本组厚度 2.86.4m,一般厚 4m。 6飞仙关组(T1f):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以岩石颜 色、夹灰岩或泥灰岩的层数、灰岩发育程度等将飞仙关组分为六段。 一段(T1f1):浅灰绿色,薄层状钙质粉砂岩及钙质泥岩为主,夹 泥质灰岩。向上钙质含量逐渐增加,底部常见深色硅质条带。厚 5275m,一般为 66m。 二段(T1f2):上部为中厚层状石灰岩,夹白云质、泥质条带,下 为深灰色薄中层状泥质灰岩,夹钙质泥岩及石灰岩,厚 7695m,一 般为 82m。 三段(T1f3):浅灰微带淡红色,中厚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夹薄 层状泥质灰岩及钙质泥岩,厚 84101m,一般为 90m。 四段(T1f4):灰深灰色,中厚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泥质灰 岩及钙质泥岩,底部夹白云质灰岩,产腕足、瓣鳃类等动物化石,厚 92121m,一般为 103m。 五段(T1f5):紫灰色,薄层状钙紫粉砂岩为主,夹钙质泥岩、细 砂岩及泥质灰岩,水平层理。厚 4371m,一般为 53m。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3 六段(T1f6):黄灰、紫灰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钙质粉砂岩及 泥质灰岩,厚 4163m,一般为 45m。 7第四系(Q):主要为坡积、崩积、残积亚粘土、粘土、冲积砂、 砾石等松散沉积物。 第二节第二节 构构 造造 一、区域构造一、区域构造 沙子井煤矿所处织纳煤田位于板块(级) 、川黔滇盆地(级) 、 黔北断拱(级)西部南缘。织纳煤田坐落在黔中隆起的西段,由于基 地刚性大,盖层于燕山运动中形成的褶皱宽缓其延伸距离短,使一系列 短轴式褶皱形成为控构造的主体,轴线基本沿北东向延伸,沙子井煤矿 位于张维背斜与三塘向斜之间的次级褶皱板桥向斜的南西翼。 二、矿区构造二、矿区构造 沙之井煤矿范围位于板桥向斜的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 总体为东西向,倾向以北为主,靠矿区西部倾向北东,倾角 812。 本核实报告的煤号及断层号均采用邻区以那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编号。 沙子井矿区内发育有 F12、F19、F11共 3 条正断层,无褶皱发育,井 下见个别小断层。 F12正断层:分布于矿区北部,区内延伸长度约 1.14km,断层走向 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 65,断距约 30m,切割地层: T1f、P3l、P3;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4 F19正断层:分布于矿区南东部边界外,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 北西,倾角约 70,断距约 30m,切割地层:P3l、P3; F11正断层:分布于矿区南部,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西,倾 角约 60,断距约 110m,切割地层:P3l、P3; F19、F11、F12断层切割 P3l 地层,对煤层有一定破坏作用,同时对 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今后煤矿 生产均带来不利因素。 综合分析本区构造特征以及其对煤层的影响程度,井田内构造类型 属中等构造。 第三节第三节 煤煤 层层 由于本矿区内未进行过地质勘探工作,本节内容主要参考邻区以那 煤矿勘查区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以那煤矿详查地质报告而写。 一、含煤性一、含煤性 矿区内二叠系上统大隆组不含煤,长兴组仅有一层薄煤,龙潭组 (P3l)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浅灰、灰黑色薄层状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块状泥岩,中厚层状细砂岩,夹 灰岩及煤。 龙潭组厚度 226.4239.7m,一般厚度 231m 左右。共含煤 1632 层,一般 22 层,有编号的 20 余层,含煤平均总厚约 21m,含煤系数 9.2%,可采总厚度 1116m,一般厚度 14m,占该组总厚的 6.1%。 二、可采煤层二、可采煤层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5 根据本次工作及邻区资料,本区可采煤层 4 层:6、14、16 及 30 号 煤层。其中:全区及大部可采 2 层(14、16 号煤层)、局部可采 2 层 (6、30 号煤层)。 根据沙子井煤矿现有开采情况,对局部可采 6、30 号煤层,因地表 无出露又无巷道揭露,对其厚度、煤质、稳定性及变化情况不了解,本 次核实工作不对其描述。只对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 14、16 号煤层,由 上到下分述如下: 114 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中部,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较稳定煤层,是本区主要 可采煤层。煤层厚 1.872.65m,一般为 2.17m。含夹石 03 层,一般 为 2 层,夹石主要为泥岩。 煤层厚度变化主要与基底起伏有关。较厚的煤层出现在原先地势的 低处,较薄的煤层则出现在高处。由于植物遗体都首先在低洼处堆积, 随着泥炭层的不断堆积加厚而逐渐连成一片。 顶板:为深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局部相变为粉砂质泥岩,层位稳 定,岩性较稳定,产大量腕足类动物化石。 底板:为深灰色泥岩,或炭质泥岩。 216 号煤层 位于龙潭组中部,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属较稳定煤层,是本区主要 可采煤层。煤层厚 2.102.70m,一般为 2.30m。该煤层含夹石 02 层, 一般为 1 层,夹石主要为泥岩。 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粉砂岩夹薄层状菱铁岩。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6 底板:为含植物根部化石的泥岩,间接顶板为浅灰色粉砂岩或细砂 岩。 综上所述,矿区 14、16 号煤煤层结构总体上较简单,煤层稳定类 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 三、煤层对比三、煤层对比 矿区内煤层对比方法采用标志层法,辅以层间距法进行煤层对比。 煤层对比的依据是岩性、古生物及煤层的自身特征。在煤层自身特征方 面依据煤层的厚度、结构、煤质及煤层组合关系等对比煤层。 1标志层法 龙潭组有灰岩标志层 10 余层,其岩性、厚度、层位均为稳定和较 稳定,并含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及化石群,便于各标志层之间相互区别, 这些灰岩是本区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其特征见表 22。 表 22 标志层特征一览表标志层特征一览表 标志标志 层层 与煤层与煤层 间距间距 厚度厚度 ( m) 化石特征化石特征主要岩性主要岩性稳定性及变化规律稳定性及变化规律 三下 下 下距 6 煤层 约 5m 3.50 以腕足类为主,瓣 鳃类及腹足类次之 浅灰色石灰岩 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6 号煤层 四7 号煤顶板0.90 产蕉叶贝、鱼鳞贝 等动物化石 浅灰色厚层状 石灰岩。 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7 号煤层 五 10 号煤层 顶板 0.40 产鱼鳞贝、变带蛤 等动物化石 灰色中厚层状 硅质菱铁岩 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10 号煤层 六 下距 14 煤 层约 11m 1.00 产网格长身贝、苔 藓虫等动物化石 灰、浅灰色石 灰岩 较稳定,大部发育, 对比 14 煤层 辅12 下距 16 煤 层约 3.4m 1.00 产直房贝等动物化 石 灰色坚硬菱铁 质灰岩 较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16 号煤层 七上 21 号煤层 之下 2.30m 5.50 产网格苔藓虫、蕉 叶贝等动物化石 含铁硅质岩 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21 号煤层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7 七下 下距 24 煤 层约 16m 0.60 富含米格贝、蕉叶 贝等动物化石 深灰色中厚层 状石灰岩 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24 号煤层 十 30 号煤层 之下约 4m 0.30 产少量的小个体腕 足类、瓣鳃类等动 物化石 灰色中厚层状 泥质灰岩 较稳定,全区发育, 对比 30 煤层 2层间距法 矿区 6、14、16、30 号煤层层间距较稳定,变化不大,煤层层位较 稳定。可采煤层及标志层间距见表 23。 表 23 可采煤层及标志层间距一览表可采煤层及标志层间距一览表 地层代号煤 层标 志 层 平均间距 (m) 备 注 P3l 顶 17.00 P3l 上部三下稳定可靠 5.00 P3l 部6较稳定、对比可靠 47.00 P3l 中上部六稳定可靠 10.90 P3l 中部14较稳定、对比可靠 15.20 P3l 中部辅 12较稳定 3.40 P3l 中部16较稳定、对比可靠 37.7 P3l 中下部七下较稳定、对比可靠 43.00 P3l 下部30较稳定、对比可靠 4.00 P3l 中部十较稳定 P3l 底 33.80 3煤层本身特征 14、16 煤层全区可采,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6、30 煤层零 星可采,厚度有一定变化,层位较稳定。其中,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8 6 号煤层:为龙潭组最上一层可采煤层,俗称“油糖煤” ,厚度有一 定变化,层位较稳定,夹矸 04 层,一般 01 层,结构较简单。 14 号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含夹矸 03 层,一般 02 层,结构较简单。 16 号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层位较稳定,含夹矸 02 层,一般 01 层,结构较简单。 30 号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层位较稳定,夹矸 02 层,一般 01 层,结构较简单。 4煤质特征 6 煤层:原煤灰分 20.6433.20%,平均 26.05%,属高灰煤;原煤 硫分为 1.205.11%,平均 2.59%,属中高硫煤。 14 煤层:原煤灰分 5.276.56%,平均 6.08%,属低灰煤;原煤硫 分为 0.45%,属特低硫煤。 16 煤层:原煤灰分 10.2221.55%,平均 14.95%,属高灰分煤;: 原煤硫分为 0.56%,属特低硫煤。 30 煤层:原煤灰分 13.8130.02%,平均 20.57%,属高灰煤;原煤 硫分为 0.401.93%,平均 0.81%,属低硫煤。 综上所述,矿区内全区可采及零星可采 4 层煤,对比可靠,14、16 号煤层控制程度较好,6、30 号无控制。 四、煤层风氧化带四、煤层风氧化带 本次工作未采取煤层风氧化带样,根据贵州省织金县以那煤矿详 查地质报告资料,以及附近原生产窑、老窑开采情况和本矿资料,本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9 区煤层风氧化带深度为煤层露头往下垂深 30m。 第四节第四节 煤煤 质质 本节内容根据矿方提供的煤质资料结合贵州省织金县以那煤矿详 查地质报告煤质资料而得。 一、宏观煤岩特征一、宏观煤岩特征 矿区内各煤层的物理性质差异不大,呈黑色灰黑色,以块状、粒 状为主,局部为层状。以似金属光泽为主,金刚光泽次之。贝壳状断口, 部份为参差状,条带状结构,部分为线理状结构,块状构造。坚硬、性 脆。其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半暗为主,光亮型次之。 二、微观煤岩类型二、微观煤岩类型 据反光油浸镜下鉴定:以丝质亮煤为主,丝质暗亮煤次之。煤岩组 分分为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有机组分分为镜质组和惰质组两大类。 镜质组:以均匀基质体、无结构镜质体、镜质体为主,少许木质镜 质体。无结构镜质体呈现较明显的多色性和较强的非均质性。 惰质组:以结构丝质体和结构半丝质体为主,常见木镜丝质体,木 镜半丝质体,部分为碎屑丝质体,多已膨化,少量保存完好。 有机组分镜质组含量:64.5784.21%,一般为 75%左右;惰质组含 量:15.7935.43%,一般为 25%左右。有机总量为 86.2091.50%,一般为 88%左右。 无机组分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氧化物次之,含少量的硫化物和碳 酸盐。其成分以粘土为主,石英次之,黄铁矿和方解石少量。无机显微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井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0 组分总量 8.2313.56%,一般为 11.66%,粘土组含量较高为 3.547.89%, 一般为 6.63%。 三、视密度三、视密度 14 煤层视密度为 1.50;16 煤层视密度为 1.50。 四、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四、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及煤类 (一)化学性质 区内各可采煤层的主要煤质特征见表 24。 (矿方提供资料) 表 24 煤 质 分 析 结 果 表 原 煤 工 业 分 析 煤层 编号 MadAdVdafSt,d 发热量 (Qgr,d) (MJ/kg) 发热量 (Qnet,ar) (MJ/kg) 140.446.085.460.4526.4526.12 160.6021.556.920.5627.6226.89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 (GB/T 152242004)动力煤及无烟煤分级 标准:14 煤层为特低灰、特低硫、高热值煤;16 煤层为中灰、低硫、 高热值煤。 氢含量(Hdaf) 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氢两极值为 2.99%3.13%,平均值为 3.07%。 碳含量(Cdaf) 14 煤层为 90.74%;16 煤层为 90.93%91.96%,平均值 91.45%。 灰成分 煤灰成分 SiO2为 23.74%、Al2O3 为 23.74%、 Fe2O3为 14.93%、其 它成分含量均低。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沙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数据服务数据安全保密及用户隐私保护协议
- 员工离职后竞业禁止及保密条款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及离婚后共同债务清偿的法律风险提示
- 知识产权保护、保密和不竞争协议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
- 离婚房产分割协议书:双方平等拥有房产各一半合同
- 房地产项目销售策略保密及合作商权益保障合同
- 环评技术支持与环保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合同
- 石家庄出租车行业劳动合同签订与员工福利保障
- 鉴定机构合同协议7篇
- 承包茶油低产林改造协议书5篇
- 2025至2030中国高压水射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合作劳务外包协议范本
- 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的思考 2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眼压护理查房
- 2025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税收的原则课件
-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与急救技能手册
- 2025留置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2025年秋季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5未签合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