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高三历史联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2、(汉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A.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 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3、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蚊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挤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 1953人中,布衣人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4、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可以推断言论出处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丘明左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整理诗经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欧阳修新五代史A.西周实行分封制 B.天子与诸侯具有血缘关系C.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D.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5、亚里士多德指出:“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是梭伦改革措施中最具民主色彩的地方置于。”这是因为该措施A.奠定了共和制的阶级基础B.实现了平民对政权的控制C.消除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D.有利于保持公民群体的稳定6、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帝国修订法律,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变化A.旨在维护有产者的利益B.体现了人文意识的增强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D.确定了保护私有财产原则7、某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通过国王法中的一段话,把他们自己的全部权力授予了他。”下列与该法学家说法相符的是A.君权神授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法的权威来源于人民 D.人民放弃了自己的权力8、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梅森提出制订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法案的动议,最后以10票反对、0票赞同的悬殊比例被否决。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A.民主力量比较薄弱B.首要任务是建立中央政府的权威C.民众缺乏民主意识D.各州政府反对人民拥有权利9、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10、下面是某人绘制的1871年之后的德意志帝国形象图。据图可知,此人意在强调德意志帝国A.保留君主作为集权的象征 B.军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C.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淸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淸政府部分官员A.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B.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D.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12、在袁世凯岌辟称帝时,被称为“北洋二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在袁最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却云遮雾罩,且冯关键时刻还两次密电袁,要其“敝屣尊荣”,促其退位。“北洋三杰”的态度表明A.袁世凯损害了北洋集闭的利益B.袁世凯复辟行为遭到众叛亲离13、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中共明确提出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规定党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工作重心将发生变化B.开始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C.已放弃城市工人运动D.开始关注农民革命问题14、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A.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 B.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C.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15、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 A.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B.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C.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D.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16、下表是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巴黎公社的临时权力机构)在关于选举的公告中对广大群众的告诫。这些告诫意在要选举的人要提防的人联系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人利欲熏心,一味追求私利,有野心向上爬的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能根据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办事的人只知道填满自己的腰包,从不把工人当作自己兄弟的阔佬平民出身、积极坚定、有正义感、为人正派的人为获得选票东奔西跑、四处游说的人A.强调政府应为人民谋福利B.建立首个社会主义政权C.贯彻主权在民的思想 D.使无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7、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十月革命“不仅是由于仍然保留的半农奴制和等级制的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国家必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十月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反封建B.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导致革命的发生C:十月革命可以化解俄国发展的问题D.俄国革命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8、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反对私营工商业者不法行为的“五反”运动中,提出了“违法不违法,对资产阶级是一个政治标准”的口号。这类口号的贯彻A.易导致经济问题的政治化 B.扩大了新生人民政权的统治基础C.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D.会阻塞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20、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和麦克尔在他们的教科书现代世界中的远东中将毛泽东描述为一个完全追随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者、不具有任何理论创见的领导人。由此可知,该书 A.准确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历史B.体现了较强烈的冷战思维C.推动中美两国的关系走向缓和D.煽动了美国民众反华活动21、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A.有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B.有利于世界各国接受中国C.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D.表明我国冷战思维的结束22、1950年9月,美国通过的国内安全法规定:所有“共产党组织”都要在司法部进行登记,还授权总统,在其认为国家处于“非常状态”时期,可通过司法部把“共产主义组织”的成员无限期地关押。该法案的颁布A.意在扭转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劣势B.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实现了转折C.主要针对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D.严重践踏了美国公民的权利.23、有人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从崛起进程和发展潜力来看,分成3个梯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 A.可以为多极化提供持续推动力B.将决定世界政治格局C.因发展不平衡而使世界动荡不安D.将垄断世界市场贸易24、1993年,美俄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中规定:双方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减少约 1/3,运载工具可减少近一半,削减目标须在生效后7年内完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世界多极格局正在形成 B.国家间对抗逐渐弱化C.世界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52 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祷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致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材料二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橫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 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国“铸刑书”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国“铸刑书”与十二铜表法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879年,法国政局发生变化,共和派的刚必达、茹费理内阁接连执政,鼓吹殖民扩张。法驻越海防领事公开叫嚣:“法国必须占领东京(越南北部地区)一旦欧洲各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申报似乎感知到这一脉动,相继抛出四篇评论,指出了安南(越南)局势的危险:“今安南之于法人设有不和,西南境上若广西、若云南,逦迤三四千里,骤议防堵有此大力量乎?”1882年,李维业率(法)军攻占河内。摘编自彭利芝中法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材料二1883年至1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使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不同观点,一派主张同法国作战,认为国家通过洋务运动,自身经济、军事实力都比鸦片战争时期有所提高,不应再屈辱求和;另一派主张同法国讲和,认为同资本主义列强相比,还十分落后,同法国作战不可能取胜,不可力战。鉴于上述两种观点,清政府左右不定,难于决策,于是决定进行两方面准备, 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摘编自兰森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内的和战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发动侵略“安南”战争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从影响战争胜负的角度,说明中法战争给我们的启示。(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詹姆士二世在位期间,采用种种手段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主义,导致信奉国教的托利党人同国王决裂。蛰伏了几年的辉格党人主动与宿敌托利党人接近。在当时情况下,代表旧贵族和新贵族利益的两党都不准备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国王退位,而是等接高龄的詹姆士二世尽早去世,传位给信奉国教的长女玛丽。然而,就在此时,国王老年得子。两党都害怕因此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害怕归还在宗教改革时期获得的教会地产。于是,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一名主教联合向玛丽的丈夫威廉发出邀请信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他们才凑合在一起运筹谋划,发动了政变(光荣革命)。摘编自阎照祥光荣革命中阶级妥协问题复议材料二在调整国王和议会权力关系时,议会将权利宣言作为威廉和玛丽任国王的前提条件。它明确规定了人民和议会享有的各种不可剥夺的权利。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案,对王权做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并规定了王位继承的顺序,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这两个文件,威廉都予以签署。由此,国王的法律中止权、豁免权、随意任免法官的权力被取消,司法独立制度确立起来,军权被置于议会手中,独立于议会之外的财政来源被剥夺。摘编自程汉大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光荣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变发动者接受君主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特点。(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下面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中外历史部分重大事件简表。时间中国亚洲欧美19451950 年n抗战胜利,重庆谈判(1945年);内战全面爆发 (194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1945年);朝鲜正式分裂(1948年);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雅尔塔协定签订;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出台,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年);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德国正式分裂,北约成立(1949年)19511955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 订(1951年);日内瓦会 议,签订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1954年); 亚非万降会议召开(1955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订(1953年);苏、美、英、 法四国与柏林外长会议(1954年);联邦德国加入 “北约”,“华约”成立(1955年)19561960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56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苏联撤回全部援华专家(1960 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19561957);老挝抗美 救国战争(1959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1956年);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年);古巴革命胜利(1959年);苏 古联合公报发表19611964年首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中苏论战 (19621964年);抗美援越中、苏、美、英等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召开,次年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民主德国修建“柏林墙”(1961年);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5:CBDAD 6-10:BCBCC 11-15:ABACB 16-20:ACBAB 21-24:ADAD25、(1)背景:春秋末期,奴隶制经济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形成;贵族垄断法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礼治秩序趋于崩溃;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4分)目的:巩固郑国新兴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2分)(2)利益:贵族通过主导法律的制定,保证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他们通过将法律编订成明确的条文,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4分)差异:郑国“铸刑书”是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罗马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6、(1)原因:法国共和派内阁上台,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抢占侵华的先机;越南与中国西南腹地相邻,便于进一步侵略中国。(6分)(2)评价:清政府采取“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但政策摇摆不定,影响对法战争的决心。(4分)启示:国家实力是战争胜负的根本,要不断增强国力;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及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观革命电影有感450字14篇
-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技巧:初中英语课程教案
- 纪检委员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5完形填空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唐诗三百首鉴赏与实践教学方案
- 工业园区招商合同
- 早教课件在家听
- 企业间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合作合同
- 纪念塔课件教学课件
- 建设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使用合同5篇
- 欧莱雅物流管理模式
- 202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商采购供货协议范本
- 《冲击波疗法》课件
- 冠心病护理模板(2025年独家版)
- 知识产权贯标体管理体系整体文件一二三级文件 手册程序制度文件
- 飞书项目管理
- 糖尿病眼底病变
- 《中医饮食护理》课件
- 银行运营管理新员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