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在物理学史上,最先通过实验正确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并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笛卡尔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xAB=x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A4m/s B4.5m/s C5m/s D5.5m/s3.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桌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一起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现拿走砝码,而持续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F=0.5mg),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木盒滑行的距离A.变小B.不变C.变大 D.变大变小均可能4.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由静止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0s后立即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乙车一直以9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甲车加速过程中两车相遇B.在甲车减速过程中两车相遇C.两车不可能相遇D.两车可能相遇两次5. 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楼阳台上,重复上述实验,则两球落地时间差会( )A不变B变小 C变大D由于层高未知,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光滑轻定滑轮连接物体A、B,A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光滑杆上。当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时,B沿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速度为vcosB.A的速度为vsinC.细绳的张力一定大于A的重力D.细绳的张力一定小于A的重力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规定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则图中能较客观地反映小木块对传送带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ftOAftOBftOCftOD8.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3kg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细绳拴在斜面上端的小柱上,斜面的倾角为30,被固定在测力计上,整个装置保持静止。如果物体与斜面间无摩擦,装置稳定以后,当细线被烧断,物体正在下滑的过程中,与稳定时比较,测力计的读数(g=10m/s2)A.增加15NB.减小15NC.减小7.5ND.保持不变9.滑块A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B刚好不下滑。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mB,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B.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C.水平恒力F与A与B间的弹力之比为D.水平恒力F与A与B间的弹力之比为10.如图,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木块A、B通过轻弹簧连接,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B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整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绳与水平方向成角。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可以求下列哪些量A.木块A对桌面的压力B.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C.木块A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D.弹簧的形变量11.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v1、v2、v3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t1、t2、t3之比分别为( ) Av1v2v3321Bv1v2v31Ct1t2t31Dt1t2t3()(1)112如图所示,斜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两物体间用一根细线连接,在细线的中点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使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两物体的受力个数一定相同 Ba、b两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相同C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D当逐渐增大拉力F时,物体b先开始滑动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14.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近似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调节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和长木板平行。(2)实验中,为了始终保证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近似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除了(1)的操作,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要求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重要方程,只有结果的不给分)15.(8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16.(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处,以水平抛出一小球(可看做质点),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斜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求小球抛出的初速度大小(2)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和位移17.(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A、mB的两个物体A、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用力把B压在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细绳与桌面平行。现撤去压B的外力,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A着地后不反弹,B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距离为L。已知在运动过程中B始终碰不到滑轮,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滑轮与轴间、绳子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及细绳、滑轮的质量。求:(1)A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在刚撤去压B的外力时A离地面的高度H18.(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2s运动了10m。(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1)物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F的最小值及其与斜面的夹角高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分值BCACBADCBCABCBDACD二.实验填空题13. (1)AD (2)F14.(2)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砂和砂桶总质量(重力)远小于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重力)或mM。(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34分)15.(8分)解:设干燥路面和雨天路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1mg=ma1 (1分) 2mg=ma2 (1分)得:a1=1ga2=2g设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2分) (2分)联列解得:1=0.5 2=0.2 16.(8分)解:(1)设运动时间为t,初速度为v0,由题可知小球撞在斜面上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由平抛运动规律知:,(2分) 所以(1分)由几何关系得:(2分)解得:,(1分)(1分)(2)设位移为L,由几何关系可得:,(1分)解得:(1分)设位移方向与水平位移的夹角为,由平抛运动规律得:(1分)17.(8分)解:(1)A下落过程的加速度a1,以A、B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解得: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