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3章物态变化试题.docx_第1页
湖南省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3章物态变化试题.docx_第2页
湖南省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3章物态变化试题.docx_第3页
湖南省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3章物态变化试题.docx_第4页
湖南省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3章物态变化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物态变化 湖南三年中考命题点 1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2016年4次,2015年2次,2014年3次)1. (2013永州25题2分)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2. (2015衡阳17题2分)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温度计第2题图3. (2016株洲25题2分)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第3题图4. 2013怀化32(1)题2分小明用一支装有2 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错误:_;_.第4题图命题点 2 物态变化的辨识和吸、放热判断类型1物态变化辨识及其吸、放热判断(2016年9次,2015年8次,2014年14次)1. (2016永州3题2分)如图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题图A. 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B. 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 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D. 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2. (2013娄底12题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类型2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现象(2016年3次,2015年3次,2014年2次)3. (2016张家界1题2分)每年冬季,张家界核心景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都会出现漫山遍野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凇是_现象 ()第3题图A. 液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华4. (2016长沙18题3分)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B.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C. 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D. 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5. (2015永州4题2分)初春,我们永州连续出现“回潮”天气现象,这时我们室内地砖、玻璃等总是潮湿冒“汗”,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6. (2014湘潭12题2分)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A. 熔化 B. 汽化 C. 升华 D. 凝固7. (2015株洲10题2分)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A.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C.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8. (2014长沙28题4分)小军同学学习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选填“大”或“小”)了,这是因为酒精在_时要吸热而造成的9. (2013衡阳15题2分)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命题点 3 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规律(含实验)(2016年5次,2015年2次,2014年5次)1. (2013株洲6题2分)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2. (2016益阳5题3分)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A. 该物质是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为37 C. BC过程不吸热D. AB过程吸热升温3. (双选)(2014株洲8题2分)某种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质 ()第3题图A. 是晶体,熔点是0 B. 熔化时,固、液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 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变D. t2 min至t6 min过程中内能不变4. (2016湘潭25题6分)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热(选填“吸”或“放”)(2)图中,海波在D点是_态,在G点是_态(均选填“固”或“液”)物质熔化时间/min冰9萘4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下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第4题图命题点 4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2016年4次,2015年2次,2014年3次)1. (2016衡阳26题5分)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第1题图(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第3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时间/ 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_;(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_.2. (2014湘潭25题5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第2题图(1)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_.(2)给水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是在沸腾_(选填“前”或“中”);杯中的气泡是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这些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说明杯中底部的水温_(选填“”“”或“”)上部的水温(3)图丁是依据实验记录绘制的沸腾图像,则水的沸点为_.答案命题点1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1. D【解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且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故选D.2. 3酒精【解析】温度计上010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柱液面处在0 以下的第3个小格,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 ,为3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图乙知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在88.3 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 ,在气温低于39 时,水银是固态的;当南极的温度很低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3. 热胀冷缩37.8【解析】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从题图中可知,体温计的示数为37.8 .4.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使测量结果不准确命题点2物态变化的辨识和吸、放热判断1. B【解析】冰的形成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要放热,A错误;雾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要放热,B正确;霜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要放热;C错误;雪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要放热,D错误故选B.2. C【解析】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冬天,外界气温较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壁上,属于液化现象;A属于升华现象,B属于熔化现象,D属于汽化现象,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3. D【解析】雾凇的形成是把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故选D.4. C【解析】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由固态变成液态熔化时要吸热,A、B均错误;雪糕周围冒“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正确、D错误故选C.【易错辨析】“白气”不是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小液滴”5. B【解析】空气中总是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当空气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就会发生液化现象,由气态变成液态而附着在墙壁、地面上,这就是所谓的“回潮”故选B.6. C【解析】黑色碳粉消失,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故选C.7. C【解析】夏天,开了空调后,因外界温度较高,车内空气温度较低,因此,室外的空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外表面;而在冬天,外界温度较低,车内空气温度较高,此时,车内空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C.8. 小蒸发(汽化)【解析】用扇子去扇玻璃泡,加快了玻璃泡上的酒精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酒精将加速蒸发,在蒸发过程中酒精要吸收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因此,温度计的示数变小9. 熔化吸【解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这样可以使海鲜的温度不至于升得过高,起到保鲜作用命题点3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规律(含实验)1. C【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D中物体温度在升高,是一个吸热过程,故A、D错误;B中物体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像;C中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图像,故C正确故选C.2. D【解析】因为该物质熔化时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A错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时)的温度是48 ,所以其熔点是48 ,B错误;BC过程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所以温度不变,但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要吸热,C错误;AB过程是该物质的固态吸热升温过程,D正确故选D.3. AB【解析】物体熔化在2到6分钟内持续吸热,温度不变,表明此物体是晶体,且熔化时的温度是0 ,故熔点是0 ;发生热传递时,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而该物体熔化时,固、液温度相同,故不发生热传递;由图像可知,前2分钟物质温度升高了20 ,后面4分钟也升高了20 ,吸收热量的多少由加热时间来决定,由公式c可知,当质量与变化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越多,则比热容越大,故熔化前后比热容不同;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则A、B正确,C、D错误故选AB.4. (1)BC吸(2)液固(3)相同不同【解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图像中BC段符合这个特征;(2)题图中,CD段是液态,故D点为液态,FG段是固态,故G点为固态;(3)本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因此,给冰和萘加热时,所用的酒精灯应该相同,即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从记录的数据表格中可知,冰和萘熔化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可见,它们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命题点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 (1)自下而上(2)96(3)98低(4)98【解析】本题考查液体沸腾的特点、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自下至上”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2)由题图知温度计的液柱在90上第6小格处,故示数为96 ;(3)由表格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 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8 ,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 ,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4)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