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同盟会的成立,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历史背景,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描绘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政治纲领:机关刊物:性质:意义:,同盟会的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日本东京,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前提,补充和发展,性质:进步性:局限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没明确反帝,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二、三民主义的实践,失败,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活动,结果,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次护法运动,知识链接: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临时约法:,时间:内容:性质:意义:,1912年春主权在民、国民平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二次革命(年),被刺后的宋教仁,披露元凶,孙中山回国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年),护法运动(1917年),“南与北一丘之貉”,段祺瑞,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的失败;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2、内容3、影响: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为什么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什么本质区别?原因是什么?,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主力、前途等,阶级差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两次转变: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弃资产阶级改良走革命道路,提出指导革命的三民主义。2、20世纪20年代,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完成国共合作,实现其一生最伟大的转变。,反帝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在反帝,“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新”在更加关注农工,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历史背景.内容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结果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原因.内容.意义,板书设计,本课要旨: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