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教材课件语文版.ppt_第1页
遵义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教材课件语文版.ppt_第2页
遵义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教材课件语文版.ppt_第3页
遵义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教材课件语文版.ppt_第4页
遵义专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科学与艺术教材课件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政道,科学告诉我们:月亮是这样的,艺术告诉我们:月亮是这样的,是艺术违背了科学,还是科学摧毁了艺术?,作者简介,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学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1964年任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想想:在作者眼中,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似点?并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本文的论点是:,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强调艺术的“创造力”的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强调艺术的“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理解: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问题1,课文研读,合作探究,问题2,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同时,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它们。,是否可以说艺术就是科学呢?,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植根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NO,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总结,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上是一致的呢?,明确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密不可分,比喻,提出问题: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分析问题:举例论证中心论点,解决问题: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文章结构,作者引用李白的诗歌,列举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证明了什么观点?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拓展延伸,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发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