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对联的说法范文.doc_第1页
有关对联的说法范文.doc_第2页
有关对联的说法范文.doc_第3页
有关对联的说法范文.doc_第4页
有关对联的说法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对联的说法范文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所有是中国人民(包括普通劳动者和知识分子)在长期的文化建设、文化传承中创造、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文化样式;它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精神品格、民族心理以及民风民俗、文化基因等等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中国这块土地滋养出的、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花朵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粹可以通过不断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赏甚至可以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把玩之后模仿和学习但这种模仿和学习也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来进行一旦脱离或者抛弃纯粹的中国方式则无法进入这类文化符号更惶论运用之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任何外国人无论他对于中国的国粹熟悉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将其移植为他国的文化样式更不能使之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这是因为如对联、律诗和京剧一类国粹且不说它们形成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情结仅仅是它们使用的方块汉字和读音方式所谓骈联对偶所谓字正腔圆即为任何一种中国文化之外的语言和文字无从参照、无从拟仿 国粹按照“五四”时期一些学者的观点即指其为国家文化之精华鲁迅先生曾说:“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之物了换一句话说便是特别的东西”但是在当时那个国难深重的年代鲁迅尤为希望的是国家的变革和振兴是整个社会的摧枯拉朽除旧布新因此对于学者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整理国故”、“保存国粹”的口号和行为十分不以为然他讽刺道:“但特别未必是好何以应该保存”在他眼里诸如蓄辫、缠足、y片、麻将在中国都是“特别的”事物因此鲁迅先生在其杂文中将“国粹”作为一个带有辛辣讽刺性的贬义词来使用如今如蓄辫、缠足一类封建时代腐朽落后的民族习俗早已经随着那个时代的没落与灭亡成为不再复现的历史遗影新时代、新世纪的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对古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的学习、借鉴和吸纳并将其作为符合新的文明和文化建设需要的健康因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作为“国家文化之精华”的国粹正应视为这类因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曾说中国有三大国粹曰中医、国画和京剧也有人将中国国粹归为四大类而这四大类在不同的人那里项目又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在上述三大项中加上烹饪;还有的人则加上武术除此之外也有人将春联、诗词、剪纸、谜语、相声、书法、民族服饰等等统统列入国粹的范畴要是按照前面“独有的”和“精华”这两项定义以上所列其实均可当之无愧地跻身国粹行列 中国的国粹既是我们这块土地上长期的历史文化生态中所孕育和形成的文化样式要对之继承、发扬和光大之则必不可少地要对其进行广泛、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萌生、成型和发展的渊源及脉流对于对联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人们其实探之已久论之已详凿凿之据让人开悟然笔者从事对联写作和研究若干年在吮吸方家成果借镜他人观点的基础上亦形成有自己的一些浅陋看法愿不揣冒昧录之笔下以切磋、就教于同好 2、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不尽一致有说起于明代的有说起于五代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今对联集锦在探讨对联起源上有着较为完整的归纳该书中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家门前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与“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然后挂在左右两扇正门上借以驱邪避鬼这种习俗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直至五代时期喜好文学附庸风雅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对于每年在宫门上仅仅题写两个大神名字的老一套做法感觉不爽他想来一点新鲜的创意于是“每岁除(每到年底的时候)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这些词是些什么词史书没有记载但后人可以猜想出那该都是些有情趣、有文采的辞藻而不再仅是干巴巴两个神仙的名字孟昶亡国的头一年即公元934年春节之前他创作了被称做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宋史蜀世家:“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与南唐后主李煜一样都将祖上传下的国家亡于赵匡胤之手孟昶亡国还早于李煜整整三十四年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却写下了足以流传千古的流丽词章孟昶缺少李煜的才气写不出那种光照千古的东西他平庸的想像力也只能在雕章琢句上下点功夫但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他那两句意思干瘪的联句竟开创了中国文学中的一种新的文体赵匡胤亡了孟昶的国家而孟昶所倡导的贴春联的习惯却成为宋代以后一项不可缺少的民间传统有王安石的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歌题目叫元日也就是今天所谓大年初一的意思诗中纪录了当时老百姓过春节依旧是按照流传了多少年的习惯在自家门前挂上桃符不过依照古今对联集锦作者的理解王安石诗中的桃符应该已经是新式的春联而非旧式的桃符了只是在王安石那个时代春联这个名称还未正式诞生因此人们仍然按沿袭的习惯将它称为“桃符”罢了 春联这一文学形式被官方正式肯定当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定都金陵为了体现普天同庆的意思除夕前命公卿士庶人家门前均须加春联一副且亲自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到他这时候已经不像孟昶那样只顾着自己“纳余庆”只在自家门前张挂佳词联句而要大家跟着他一起来凑热闹了而且原先或画或写用的是桃木板到了这个时候也终于改换成为红纸了自此对联便正式登堂入室成为士大夫乃至民间百姓所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流传至今有关朱元璋和对联的故事簪云楼杂说有这样的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方(始)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无之询知为阉豕苗(即猪崽)者尚未倩人(请人代写)耳太祖为大书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张贴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赍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该书所记流传日久真伪难辨朱元璋当皇帝前未曾读过几天书定都南京后倒是学了些东西但其有过人智力偶发灵感误打误撞写出这么一副差强人意略胜于顺口溜的对联也未可知但自此对联成为民间过年的一项重要习俗却是不容置疑 3、对联的前身(之一) 每一种文学样式其缘起都不会是凭空产生一般而言都须凭借某种“范式”这里暂且借用一个哲学概念以表述笔者的意思来作为自己孕生的母体就像小说孕生于话本宋词孕生于唐诗而元朝小令又孕生自宋词那么孕生对联的母体呢有人说和宋词一样它的前身是唐诗的确有一定道理 首先对联的起源和唐诗繁荣的时代非常接近前面提到了第一副春联出自五代后蜀国君孟昶之手其时离唐朝灭亡不过三、四十年唐代乃中国诗歌史上一个伟大的高峰那时的诗人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记;仅留存至今的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就达48900余首从初唐、盛唐、中唐一直到晚唐的两百多年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他们像天上的恒星一样一直照耀着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如陈子昂、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王维、贾岛、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以及温庭筠等等有些伟大诗人的诗歌作品甚至到了只要有水井的地方(也就是说只要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人传诵朗读的程度可见唐诗的覆盖面和影响面非同一般唐朝灭亡之后国家陷于分裂之中于是有五代十国的兴起朝代变了那一度精力弥满弘强大气的唐代诗歌精神也走向式微但是一种已经定型的文化样式却没有随着社会的改朝换代而发生变化唐诗依然在原先的中国版图之内在五代十国这几个走马灯般新起的国家内流传并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化全唐诗实际上收录的不仅是唐代的诗歌五代诗歌也包含在内正说明了五代文学与唐代文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孟昶那两句于无意之中开创了新的文学样式的对联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其次对联的形式受唐诗影响很深唐朝是中国一个新的诗歌样式律诗完全成熟的时期在唐朝之前中国的诗歌也有着一定的格式但毕竟不够严密、不够规范无论是诗的长短、韵律和对仗等方面都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规矩诗人在写作时只是遵照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却没有一个统一不易的尺度正是从唐诗开始中国的诗歌进入了一个讲究规则和法度的“格律”时代唐朝的格律诗一般而言分为四种: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这四种形式的诗歌不仅在字数、句数上有一定之规还包括严谨的对仗和押韵而对仗又包括词性的对仗和音韵的平仄对仗尤其是律诗总共八句诗中又分为两两相匹的四个联句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的写作要求最为严格连一句之中几个字用平声、几个字用仄声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有的句子应“平起仄收”有的则应“仄起平收”等等唐诗的这些特征不仅影响到后世的词、曲、小令的创作(后代诗歌史的研究者就有把词、曲等等也称作格律诗的)当然也影响到对联的创作对联创作中必须恪守的“对仗”可以说直接来源于唐代的格律诗如民间在对孩童进行对联写作的启蒙时就采用这样的“口诀”所谓“风对雨夏对秋”等等这类启蒙告诉孩子的是对仗既包括词性和词义上的同时也包括声韵上的如“风”和“雨”都是表示自然物像的名词而声调上“风”是平声“雨”是仄声;“夏”和“秋”都是表示季节名称的名词“夏”是仄声“秋”则是平声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诗歌的平仄对仗理论严格说来源于唐之前的南朝文学家沈约南朝之时沈约和谢眺、王融等人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了注重声律着意雕琢的路子被时人称为“永明体”而沈约总结了当时的诗歌创作经验提出了区别四声避免八病的观点第一次从理论上强调了诗歌写作中要重视声韵、讲究平仄协调的问题对增强诗歌的韵律美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在实践中最后完善沈约这一理论的则是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如杜甫的诗歌就以格律严谨精慎而著称这里我们举一些杜甫的诗句为例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七律登高颔联 上面两句诗是典型的律诗句式“不尽”和“无边”都是副词而“落木”和“长江”则是名词;“滚滚”和“萧萧”都是状物的形容词最后的“下”和“来”在诗中都属于方位动词这是词性上的对仗至于声韵上的对仗也很严谨前一句平起仄收后一句便仄起平收(为了讲述方便并让读者更易理解本书以符号代表平声以代表仄声)以两个字为一个节拍严谨精到毫不苟且可以说它既代表了唐诗的典范也体现了杜诗的风格 再看一例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五律春望颈联 该联的标准格式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格律诗在实际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