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中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方式,文化的定义,“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tura”意为“耕作、教育、培养、发展”。西方人类学家DouglasBrown认为: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思维、感知和相互交往的背景,是把一个特定的人类社团“粘合”在一起的“粘合剂”。这个定义反映了西方人类学家的一般看法:文化包括语言、信念、思维模式、处事态度、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语言是一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语言规范和语言个性。,中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一)中西教育差异(二)打招呼、告别用语和称呼用语(三)打电话(四)礼貌用语(五)饮食文化(六)词汇的文化内涵(七)约会(八)交通(九)购物(十)节日文化差异,虎妈蔡美儿中西教育观的碰撞,一、学校教育二、家庭教育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四、教育理念的差异,中西方教育差异,学校教育,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家庭教育,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采用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国家把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交给了每个公民,每个公民也在为国家的未来负责。,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人们过分看中他人的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经验。,教育理念的差异,在中国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1、思维模式的异同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3、民主观念的异同4、科学观的异同,教育差异的原因,西方著名大学,IvyLeagueOxfordandCambridge,IvyLeague,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各大学之间体育比赛如火如荼,并将体育比赛成绩与学校水平相提并论。各校为在比赛中独占鳌头,纷纷降低录取条件,提供高额奖学金,争招体育运动尖子,客观上造成为比赛而比赛、为名次而降分的局面,引起一些名校的不满。1945年,哈佛大学(建于1636)、耶鲁大学(1701)、哥伦比亚大学(1754)和普林斯顿大学(1746)四校签署简短协议,声明取消体育项目奖学金,并结成橄榄球竞赛联盟,在四校间进行比赛。从1954年起,常春藤大学之间的体育比赛扩大到其他许多运动项目。“四”的罗马数字为,音同,意为常春藤,于是有人称这些大学为常春藤大学。后来,康乃尔大学(建于1868)、宾西法尼亚大学(1740)、达特茅斯学院(1769)、布郎大学(1764)先后入盟。这八所名校皆为私立,除康乃尔建于19世纪外,其余都有数百年历史,比美国建国还早。这些大学均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墙壁上爬满了常春藤,从而强化了人们的对常春藤的称谓。,打招呼,吃了吗?去哪啊?,SayHello!,握手、亲吻和拥抱,握手(handshake)是英语国家中常见的礼节,但是英美人握手的机会远不像中国人那样频繁,尤其是在英国,握手主要见于第一次见面(尤其是经第三者介绍时)或久别重逢等场合。其他场合见面(如在街上见到朋友),他们一般只是打个招呼就行了。,亲吻和拥抱,亲吻(kiss)英美人用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的礼节,自古有之。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行此礼时,不同身份的人,亲吻的部位是不相同的,长辈与晚辈之间,吻脸或额;平辈之间,宜贴面;夫妻之间则吻唇;男子对尊贵女子可吻其手背。拥抱(Greetingwithahug)作为一种礼节,它与亲吻一样是英美人一种亲密友好的问候形式,且通常与亲吻同时进行。,初次见面时的话题禁忌,1.忌谈隐私.询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经济收人多少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2.避免争论性话题.避谈政治、宗教等可能人人立场不同的话题,议论他人的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这样的话题,3.学会赞美衣著.在英语中,赞美也是一种问候习惯,一种学问。4.切忌恭维高龄.在西方,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在初次见面的问候称他们“OldSirMan(老先生)、OldMadamLady(老太太)”绝不像在汉文化中表示尊重而被接受。,告别用语,SayGoodbye!,走好!慢走!,称谓用语差异,一.姓名的差异二.亲属称谓三.社交称谓四.身份称谓五.职业称谓六.西方文化中的“直呼其名”,1.结构差异2.起源差异英汉姓氏的来源英汉名的种类和起源,英汉语人名的差异及文化内涵,姓名的结构差异,1.英语姓名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为二段式,即赋名+姓,如英国首相TonyBlair;二为三段式,即赋名+中名+姓,如英国剧作家GeorgeBernardShaw。此外,在外国的百科全书、百科词典、人物词典或引文索引中常见另一种排列顺序的英语人名词条,即姓前名后,其间用逗号隔开,如Blair,Tony。在我国和外国图书馆英文藏书目录中的著者姓名,也用该形式,名常用缩略式,如Blair,T和Shaw,G,B。2.汉语姓名只有两部分:姓+名。如毛泽东。,英语姓氏起源,(1)以职业为姓,如Carpenter、Thatcher、Tailor、Smith、Cooper、Barber、Clerk、Cook等姓氏均源于原来的职业,如木匠、盖屋顶的人、裁缝、铁匠、制桶匠、理发师、办事员、厨师等。(2)以居住地附近的地形、地貌为姓,比如:Moor、Hill、Lake、Wood、Brook、Bush等英语姓氏分别为荒野、小山、湖泊、树林、小溪、丛林等。(3)以居住地所在的地名为姓,如York、Kent、London等均为英国地名,后变为姓。如JackLondon(杰克伦敦)。(4)以个人的身体和个性特征为姓,比如:Small、Long、Wise、Short等,其含义分别为“小人”、“大个子”、“聪明”、“矮个子”。(5)英语的某些“姓”由“名+字”(firstname+son)组成,表示一种父子关系,比如,Johnson、Wilson、Jackson等,分别为SonofJohn(约翰之子)、SonofWill、SonofJack。表示“儿子”的词尾,还有英语中的“-ing”,所以下列带ing后缀的英语姓氏Willing(威林)、Wilding怀尔丁)、Golding(戈丁)便分别是Will或William(威尔或威廉)、Wild或Wilde(怀尔德)、Godwin(戈德温)的后代,不过后边的姓氏在拼写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英语名的起源,长期以来,英语民族受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影响颇深。因此小孩出生一周左右就抱到教堂去接受洗礼并起个名即赋名(givenname)又叫洗礼名(baptismalname)或教名(christianname)。它通常由父母起也可由义父母、社会名流或牧师起。赋名居全名之首,又称首名(forename)或第一名(firstname)如GeorgeBernardShaw中的George就是赋名。另外还有昵称或爱称。昵称一般是赋名的缩写或异体,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家庭、亲友之间。如Lisa(Elizabeth的昵称)、Bob(Robert的昵称)等。在正式场合,人们互相称呼时多用赋名和姓或只称姓,但不能只称呼中名。此外,根据某些人的外貌、气质、性情、举止及生理特征等,人们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来称呼他们,即起绰号(nickname),绰号也叫“外号”,“诨名”,“混名”。因它是由别人凭对某人的认识、印象所加,故并不一定为受者所满意或承认。它是包含着社会或个人对受者的品评、爱憎。如Stern(刻薄的),Longman(高个子)等。,亲属称谓,“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Green”、“Auntie/Aunt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社交称谓,1.关于Mr,Mrs,Miss,Ms等称谓语.英语中一般用Mr,Mrs,Miss,Ms后接姓氏来称呼人,如MrSmith,MrsBlack,MissGreen,MsWhite等。在称呼先生、太太或小姐时,可以带上对方的姓名,也可以只带上姓,但不能单独带名而不带姓。2.关于sir与madam.Sir意为“先生”、“阁下”,它主要用于人们对上级、长辈、长官、警察,以及学童对男老师、商店店员对男顾客等的称呼用语,此时一般不与姓氏连用。)Madam意为“太太”、“夫人”、“女士”等,它通常是单独使用.,Yes,sir!,身份称谓,在汉语中人们与具有某种特定身份(或职衔)的人讲话,通常都可以冠以其相应职衔相称,如张部长、吴书记、李主任、刘经理、邓科长、马组长等。但在英语中这种称谓形式要少见得多,它主要包括有:表示王室的,如:Queen(女王,王后);表示贵族等级的,如:Lord(勋爵);表示政治、宗教或者司法职位的,如:President(总统,校长,院长);表示军衔的,如:Major(少校);表示学术或职业地位的,如:Doctor(博士,医生)等等。,QueenElizabeth,职业称谓,职业称谓语主要有:waiter(服务员),cabbie(司机非正式),driver(司机),barmaid(酒吧女招待员英),bartender(酒吧招待员美),attendant(服务员,接待员),conductor,(售票员,列车员),nurse(护士,保姆),officer(警察,警官)等。请看有关实例:1.Pleasegiveusahand,officer.警官,请帮我们一下。2.Waiter,themenu,please.服务员,请拿菜单来。,西方文化中的“直呼其名”,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Joy,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打电话,语言表达的差异一、呼叫差异二、称呼差异三、传呼差异,黄页诞生19世纪末于美国,当时的电话号簿也跟现在的出版物一样都是用白纸印刷的,由于一次印刷厂库存白色纸张不够等原因,临时用黄色纸张代替,但是没想到印出来的效果比白色纸张的效果要好,于是以后都用黄色纸张印刷,别的印刷厂见后也纷纷效仿用黄色纸张印电话号簿,慢慢就形成了一个惯例,从此全世界的号簿都叫作“黄页yellowpages”,也成了电话号簿的一个专用名词。黄页在近几年传到我国,很快被亿万国人所认可,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新型传播媒体。,中西黄页文化,礼貌用语,1.“谢谢”和“Thankyou”2.“请”和“Please”3.“对不起”和“Sorry”,Howtosay“Thankyou”?,“请”“Please”,一.中西饮食文化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1.中西饮食观念的不同2.饮食礼仪比较3.中国茶文化和美国的咖啡文化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中西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西方人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中国饮食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民以食为天”在就餐的形式上,中国人常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分别用筷子取用同一盘佳肴(这种就餐形式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和”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即集体主义思想)。,饮食观念,营养、科学实用主义在就餐形式上,美国实行的是分餐制(反映出美国人注重个体,崇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女士优先”原则是他们安排座次的标准。在进餐过程中,美国人讲究安静,喝酒、咀嚼时都尽量不发出声音。在饭店用餐,美国人往往采用AA制(ActingAppointment),各付自己的账。还要注意的是,无论在哪里就餐,都要尽量吃完盘里的饭菜。,中国人在座位的安排上讲究长幼有序,卑尊有等。在用餐时,中国人喜欢热闹,大家围坐在一起,在用餐的同时互相交谈,互相敬酒(晚辈敬酒居多),互相敬菜。在饭店用餐,餐后人们争相付款,这一现象也体现出“面子”一词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饮食礼仪,LadyFirst,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像其他许多西方国家一样,有着尊重女性和给予女性某种优先权的传统习惯,这表现在日常交际中就是所谓的“女士优先”(ladyfirst)。在中世纪的英国,人们将救助弱者尤其是爱护女性认为是“骑士精神”。长期以来,西方的传统一直把照顾女性和尊重女性看作是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由于妇女解放运动(WomensLiberationMovement)的影响,有的人认为“女士优先”的习俗是对“女性是弱者”的一种默认,甚至认为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但是社会习俗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着它特有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它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异议或反对而随意改变。,tips“小费”,在英美等国家的服务性行业中,一般都有付小费的习惯。这种习俗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据说当时的一些酒店和理发店通常在其桌上放着一个小盒子,上面写着Toinsurepromptservice(保证立刻服务)。顾客若放进少许零钱,便可得到迅速而周到的服务。后来人们将toinsurepromptservice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放在一起,便拼凑了一个新词,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tips“小费”。按照英美人的观点,付给服务员小费是对他们劳动的承认和尊重。服务员服务态度好,照顾顾客热情周到,那么顾客就理应要付给小费。有时若服务员发现顾客似乎没有给小费的意思,那么他或她可能会“启发”你不要忘记小费,比如会说:Isthateverything,sir?(就这样吗,先生?)或Willthatbeall,sir?(就这些吗,先生?)。,中国茶文化vs美国咖啡文化,美国被成为轮子上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因此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它的讲究效率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的。美国人在吃的方面,缺乏中国人的开拓精神,他们谨小慎微地对待每一样食物,但美国人在饮食方面注重科学,这便导致他们讲求营养,故他们的饮食以营养为最高标准。反观中国人,他们受传统的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和合”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这便导致了饮食中的色香味之“和合”,人们围坐一桌之“和合”。其实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充满着远比丰富的菜肴还要多得多的内容。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交际方式,同时不同的饮食文化还蕴含着不同的心理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词汇的文化内涵,1.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龙(Dragon).凤凰(phoenix).孔雀(peacock).狗(dog).黑猫与蝙蝠2.数字的文化内涵3.颜色词汇,你是哪一种“potato”?,英语potato一词特别有意思。不仅因为sweetpotato(甜土豆)即是“白薯(山芋)”,这样的命名特别有趣;而且potato常可用以指人,例如smallpotatoes原意是“鸡毛蒜皮等微不足道的东西”,但更多用以指“小人物”“微不足道的人”(类似上海方言“萝卜头”)。Hotpotato可指“麻烦的事”“棘手的问题”或“难对付的人”,类似中文“烫手的山芋.thecleanpotato指“最正确、最适当的事物”,也可以指“正派的人”“规矩的好人”notthecleanpotato则意为“形迹可疑的人”。potato常指“头”或“难看的脸”;potato-trap指“嘴”;potato-head则指“傻瓜”(土豆是没有脑子的);而potatodigger则指“古板守旧、不受欢迎的人”(大概是由在地里掘土豆的农民形象转化而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新的短语couchpotato,专指“吃饱饭后成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非常形象。(顺便提一下,英美人很少用sofa一词,长沙发叫couch,单人沙发则叫armchair。)随着电脑的普及,近来一个与potato有关的新短语流行开来,即mousepotato(这里的mouse不是“老鼠”,而是“鼠标”),专门指“整天坐在电脑前的电脑迷”。.,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1.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龙”一般与优秀、刚强、杰出等品质相联系。中国人不仅“望子成龙”,而且以“龙的传人”自称。但是英美国家的人对“龙”的认识与中国人的看法则截然不同。西方文化认为:龙(dragon)是罪恶和邪恶的象征。他们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称作是thegreatdragon或theolddragon;在基督教故事中,有不少圣徒都是因为杀死龙而建立业绩。所以在英语中,dragon给人的想象总是丑陋、凶恶、恐怖等。,2.凤凰(phoenix).在我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鸟,雄性的为“凤”,雌性的为“凰”,通称“凤凰”,有时简称“凤”。在英语中,phoenix的表示的是“复活”或“再生”等意思,英美人称phoenix为“不死鸟”,并且英语中有成语:riselikethephoenix/riselikeaphoenixfromitsashes,其意思为“复活”或“再生”,或“像不死鸟一样从灰烬中再生”。,3.孔雀(peacock).中国人把“孔雀”看成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但是英语中的peacock则不同,它用于延伸意义时多半含有贬义。西方文化不注意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只强调它骄傲的一面,所以英美人在形容一个人骄傲、狂妄、爱虚荣时,就把他(她)比作peacock.,4.狗(dog).在汉语中,“狗”通常用于贬义,常见的带有“狗”的贬义成语有: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尾续貂等。5.黑猫与蝙蝠.中国人对黑猫白猫既不褒也不贬,西方习俗认为:黑猫是夜间出来游荡的巫婆的化身,所以人们每见到黑猫都认为是不吉利的事。中国人认为蝙蝠可以象征幸福,按照西方传说:bat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数字的文化内涵,1.数字“7”无论在英国还是在美国都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数字,英美人认为数字“8”也是一个吉利数,另外他们认为数字“11”也是个吉利数,它代表赌博时可以赢钱。2.数字“3”是一个既吉利又不吉利的两面数字。3.数字“13”在英美人看来是一个十分不吉利、十分霉气的数字。,颜色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我们人类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的缤纷世界,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社会中,相同色彩的颜色词汇却产生不相同的转义和象征意义。“red(红色)”无论在汉民族文化还是在西方民族文化中,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在英语中有如下表达“ared-letterday(喜庆的日子)”,此外汉语中还有红双喜、红榜、红旗、红太阳等词语,“红”都象征着“吉祥、昌盛、幸福”。不过,在西方民族文化中,“red”常给人以愤怒、危险、恐怖、战争的感觉,于是便产生了“redalert(紧急警报)、redhands(血腥的手)、redruin(战祸)seered(发怒、冒火),tobeinthered(金融赤字)”等象征意义。,“white(白色)”在汉语中常与丧事有关,对于死去的亲人的哀悼和怀念则以穿白戴孝来表示。而英语中的“white”表示纯洁无瑕和幸运吉利。如“awhiteday(吉日)”,“awhitelie(无恶意的诺言,委婉的拒绝)”,“awhite-collarworker(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在有些场合,“白”字与颜色毫无关系,表示“徒劳”用invain;表示“白痴”用idiot;表示“白活”用vernacular。而在有些场合,汉语中的“白”在英语中又找不到对应的“white”:“白菜”(Chinesecabbage),“白熊”(polarbear),因此得了结论:“白”并不总是“white”。“yellow(黄色)”在汉语中的转义是吉祥的,如“黄道吉日”。在中国古代,帝王穿黄色长袍,寺院中有权势者也穿黄袍,黄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或尊严。而在英语中“yellow”只不过是一种颜色而已,并不有汉语中的这种象征意义。在英语中,yellow有“淫秽的、卑鄙的、胆小的”之意。如:ayellowdog(卑鄙小人)ayellowjournalism(黄色新闻),由约会看中西文化差异,单一时间主义,复合时间主义,1.单一时间主义者重视计划表和事先准备。2.单一时间文化以提前通知为特点。3.准时已成为另一个被单一时间化的人严格坚守的绝对规则。,单一时间文化vs复合时间文化,中西方马路文化,1.“左派”or“右派”2.马路文明3.地铁文化,Recently,aheateddebatearoseonlineinChinaabouttheChinesestyleofcrossingtheroad,atermreferringtothetendencyoflargecrowdsofpeopletocrossroadsindisobedienceofredlights.Shijiazhuanghasbegunimposingfinesashighas50yuan($8)onjaywalkersaspartofatrialcampaignmeanttostoppeoplefromcrossingroadsatthewrongtimesandplaces.Thenewrulestreatpedestriansattemptingtomoveacrosslargeandsmallintersectionsdifferently.Whengroupsofpedestrianscrosslargeintersectionsindefianceofredlights,thefirstthreeoftheirmemberswillbefined;atsmallerintersections,alljaywalkeswillbepunished.,近日,网友就“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撮行人无视红灯的存在,违规过马路。为了阻止行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穿马路,石家庄将会对乱穿马路的人处以最高50元的罚款。此规则将会对大路口和小路口的行人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如果一拨行人在大路口闯红灯,前三位将会受到处罚;而在小路口,所有闯红灯的行人都会受到处罚。,中国式过马路,美国式过马路,中西地铁文化差异,中西购物文化差异,1.集市文化2.货币文化,中国集市vs跳蚤市场(fleamarket),yardsale(庭院售物)又称garagesale(车库售物)、porchsale或movingsale,是美国一种独特的售物方式。,货币文化DollarvsPound,美国货币的基本单位是“美元”(dollar),美元纸币不管金额大小,其背面都是绿色的,所以美元有时也被称为greenback。每张钞票正面印有券类名称、美国国名、美国国库印记、财政部官员的签名。美钞正面人像是美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背面是图画。另有500元和500元以上面额,背面画面上没有图画,流通量极有限。1963年起以后的各版,背面画面的上方或下方又加印一句“INGODWETRUST(我们信仰上帝)”。,英镑是英国官方货币。英镑在欧元被采用后,成为历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货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第三名,在美元和欧元之后。在英国,女王是最尊贵的象征,所以所有英镑的正面都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面的图案则根据钱币的面值各有不同。,中西节日文化之比较,“洋节”流行的思考,近些年,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重视西方节日,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对本土的节日特别是春节、七夕节的兴趣有所淡化。有人认为这是“文化入侵”,斥责那些接受“洋节”的人“崇洋媚外”。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种情形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正常表现,在中国人接受外国节日的同时,外国人也在接受中国的节日,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过分担心。,中西传统节日,1.传统节日的起源2.传统节日的命名3.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4.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起源中国: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为传统节日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农业。因此,农业活动使得节日更具有地方性色彩。如春节与一些农业活动,如种植、收获,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来不断进化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说和传统。,西方:在西方国家,宗教是文化和社会的中心。人们的思想可以通过宗教来反应。与此同时,宗教通过人类对上帝或精神的信仰控制着他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存在于各行各业。因此,节日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圣诞节,复活节也与宗教有关。,传统节日的命名中国:中国的节日多数都是以季节来命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天气和季节在农业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最初为农业丰收庆祝而创立的那些传统节日都和季节有关。以季节节气来命名也很容易让农民们记住这些节日,通过节日的名字,农民们就可以适时打理庄稼。例如,春节是适宜播种的时节,还有中秋节、夏至、冬至等等。西方:西方的节日多以宗教形象或事件命名。尽管有些西方节日也是以季节来命名,如历史上芬兰的施洗约翰节,但是在宗教传播之后,特别是基督教的传播之后,节日都相继以宗教来命名。例如,圣诞节(耶稣诞生日)、耶稣受难日和圣周六等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中国:春节对每一个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节日,它的庆祝活动丰富而且隆重。林语堂,著名的华人学者,曾经对春节做了一个很好的描述道:古老的中国农历新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相比之下,其他节日似乎黯淡许多。这五天,整个民族穿着最好的衣服,关闭商店,打锣,放鞭炮,等等。这是好运的一天,每个人都期待着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实木地板专业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版智能社区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矿业权抵押担保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电商平台技术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项目股权转让与代建服务一体化协议
- 2025版新能源工程师岗位责任及绩效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合同
- 2025防火门节能环保型安装工程合同
- 2025年海水淡化及水处理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稚子弄冰说课课件
- 铁路电话区号-铁路专网区号-铁路电话普通电话互打方法
- 中医-四大经典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1+X)培训考试题库汇总(附答案)
-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 世界各国电源插头标准和电压(含标准常用线规号码与线径对照表-)
- 热电厂2空预器大修施工方案
- 十二岁套面圈的顺口溜大全
- 转型中的中东经济
- 新疆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课件
- 页岩气开发现状及核心技术关键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