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十)-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十)-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十)-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十)-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学年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十)-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十)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1 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亚里士多德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 的半圆弧由 A 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 0 , 0 B . 4R 向东, 2R 向东 C , 4R 向东,4R D . 4R 向东, 2R3如图,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4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表可知:( )A 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 0 . 7N B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 0 . 6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C 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6 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 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 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A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条 B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条C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7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5,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是( ) A40N B30N C20N D因k值不知无法计算8当汽车驶在凸形桥时,为使通过桥顶时减小汽车对桥的压力,司机应( )A 增大速度通过桥顶 B 以尽可能小的速度通过桥顶 C 和通过桥顶的速度无关 D 使通过桥顶的向加速度尽可能小9 绳一端系重物,手执另一端使重物做圆周运动,则( )A 若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则角速度一定时,绳短易断B 若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则线速度一定时,绳长易断C 若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则绳长和速率一定时,最高点易断 D 若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则绳长和速率一定时,最低点易断10 飞机以 150m / s 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不计空气阻力,在某一时刻让飞机上的 A 物体落下,相隔 1 秒钟又让 B 物体落下,在以后运动中关于 A 物体与B 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 A 物体在 B 物体的前下方 B . A 物体在 B 物体的后下方 C . A 物体始终在 B 物体的正下方5m 处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 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12有一束电子流沿 X 轴正方向高速运动,如图所示,电子流在 Z 轴上的P点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是沿( )A . Y 轴正方向 B . Y 轴负方向 C . Z 轴正方向 D . Z 轴负方向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分别标明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以及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14歼击机在进人战斗状态时要扔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 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B 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 C 增大加速度,使状态不易变化 D 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15.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 )A 线速度 B 角速度 C 周期 D 频率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常用的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1.5V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 B 教室里用的日光灯的规格一般是“ 220V , 40W C 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 D 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小,相同时间内发热越多17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A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C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D 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18 一石英钟的分针和时针的长度之比为 3 : 2 ,均可看作是匀速转动,则( )A 分针和时针转一圈的时间之比为 1 : 60B 分针和时针的针尖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40 : 1C 分针和时针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12 : 1D 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周期之比为 1 : 619一本书静放在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0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竖直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后又被弹簧弹起来。B、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C、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D、飞行的子弹击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21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q和3q的电荷,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 )A0 BF C3F D4F2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处落下,从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C速度大小不断增大D速度大小不断减小23如图,物体在受到一水平拉力F=10N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0。2,物体质量m=5kg,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A 10N,水平向左 B 10N,水平向右C 20N,水平向左 D 20N,水平向右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2分)24 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25重为5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 ,在大小为F=500N,方向与水平面成=37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前进l=10m。在此过程中力F做功为 J,摩擦力做功为 J。26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案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正要打开夹子时的情况。某同学指出了实验时的几个错误,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B拉小车的细线应平行桌面C实验电源应为交流电电源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打点计时器应距左端较远三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27.把一小球从离地面处,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求:(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28.一根长L=60cm的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球的质量,求:(1)试确定到达最高点时向心力的最小值;(1)小球到达能够最高点继续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2)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时,绳对小球的拉力。(g=10m/s2)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CCCBBADDC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AADBCAADAA24、 0.1 , 0.3 。25、 4000 , -400 。26、 ABCD 。 27、1s,10m,102。28、5N,6m/s 2.5N 司马迁与班固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各约90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180年,等于我们现在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90年和公元90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根据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谓儒家不同了。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涉及九流三教,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斥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1931位古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那些呆板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1. 关于史记和汉书的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汉书完成于汉和帝永元四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成书年代相差约180年。B. 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C. 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D. 汉武帝用董仲舒之建议,罢斥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的思想并未受此影响,而班固则不同,这也是史记和汉书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以尊儒为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支持当时政权。班固受其影响,并呈现于汉书的创作中。B. 司马迁和班固都认同儒家思想,但是作者个人气质的巨大差异使得史记和汉书文风差异明显,司马迁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C. 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D. 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思想,较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B. 汉书里的卷二十古今人表按照官方正统观念把历史人物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上圣人”者十四人,仲尼之后即再无圣人,表现了极强的独尊儒术的态度。C.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些形象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