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doc_第1页
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doc_第2页
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doc_第3页
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doc_第4页
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本课话题以德治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认为只有采取“均”“和”“安”的方针,采用“修文德”的措施,才能实现国家的“无贫”“无寡”“无倾”。这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汉文帝注重与民同乐,关心孤寡,力倡孝悌。文帝对鳏寡孤独、残疾穷困者及老年人大加关照。文帝即位当年,就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诏书中说道:“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将赈济与培养孝道结合起来,并规定:“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已上,又赐帛二疋、絮三斤。”文帝曾写信给匈奴单于,剖露自己的为政之道:“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忧于心。”纵观中国数千年封建史,像汉文帝这样勤政爱民的帝王为数不多,他的德治精神不失为治国理政的一面镜子。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德,国家之基也。左传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3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5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荀子6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荀子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颛臾()社稷()虎兕()干戈()萧墙()出于柙() 毁于椟() 安无倾() 冉有()【答案zhunjsxioxidqnrn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2)疾(3)过(4)止(5)相(6)为(7)而【答案(1)动词,拜见,谒见/动词,看见/动词,召见/介词,表被动,译为“被”/动词,通“现”,显现(2)动词,痛恨、讨厌/形容词,快,迅速,引申为“洪亮”/名词,病(3)名词,错误,过失/动词,责备/形容词,错,错误/动词,超过/副词,过分、过于/动词,经过(4)动词,停止,这里指不就其位/动词,阻止/同“只”,副词,只是,仅仅/动词,停止/使动用法,使停止(5)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动词,辅佐/名词,辅助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副词,互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即动作偏指一方(6)语气助词,呢/动词,当作/动词,成为/介词,替(7)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无乃尔是过与 ()_(2)固而近于费 ()_(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_(4)则修文德以来之 ()_(5)既来之,则安之 ()_(6)后世必为子孙忧 ()_【答案(1)名词作动词责备(2)形容词作动词靠近(3)名词作动词找托辞,找借口(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5)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6)动词作名词祸患,忧患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今义:有事情。(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今义:认为。(3)不能者止古义:今义:办不到。(4)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义:今义:不安定,不安宁;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答案(1)指用兵。(2)“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当作”“把它作为”。(3)没有能力。(4)社会不安定。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是社稷之臣也。 ()译文:(2)何以伐为? ()译文:(3)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5)龟玉毁于椟中。 ()译文:(6)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答案(1)判断句这是国家的臣属。(2)宾语前置句为什么要讨伐它呢?(3)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4)状语后置句季康子将要对颛臾用兵。(5)状语后置句龟甲和玉器在木匣中被毁坏。(6)省略句从前先王把(它)当作主管祭祀蒙山的人。“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尊称为“圣人”。孔子5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1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任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历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相传他的弟子有三千人,贤弟子有七十二人。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而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它的贡品为鲁国国君专有。季康子要讨伐颛臾,一方面是因为“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掎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本文通过记载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次谈话,孔子谴责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表达了他“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主张。【答案痛加指斥晓之以德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明孔子反对讨伐颛臾的一项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尔言过矣是社稷之臣也ABCD【解析是孔子对冉有、季路的指责。【答案C2下列对第1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师徒谈话的背景事件是季氏将伐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一句表明了孔子反对“季氏将伐颛臾”的态度。C冉有、季路既是孔子的学生,又是季氏的家臣。D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对季氏加以劝阻未果,孔子对他们的严重失职行为表示极大的反感。【解析D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对季氏加以劝阻。【答案D二、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陈:施展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C且尔言过矣过:过错D龟玉毁于椟中椟:木匣【解析C项,过:错,错误。【答案C4下列对第2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一句是冉有在强词夺理,推卸责任。B孔子引用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说明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就应该辞职,而不应该尸位素餐。C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季氏攻打颛臾的错误。D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显示了孔子坚守仁道、正直而行的人格魅力。【解析C项,孔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教育冉有、季路要认识到自己的失职。【答案C三、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体现孔子治国思想的一组是()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既来之,则安之ABCD【解析为冉有的观点;为孔子教育冉有如何做君子的话;为当时鲁国的国家形势。【答案B6下列对第3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冉有的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道出了季氏攻打颛臾的真正目的。B“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表明了孔子的鲜明主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C“有国有家者”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和家庭内部的人”。D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真正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表现了他丰富的政治阅历和锐利的政治眼光。【解析C项,“有国有家者”指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答案C话题: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还是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学生甲: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第一,季孙氏伐颛臾没有错。既然鲁国公室日趋衰微,鲁桓公的后代中季孙家族逐渐强大,季孙氏执掌鲁国政权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讨伐颛臾并夺其土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也无可厚非。第二,孔子所提出的三条理由并不能阻拦季孙氏伐颛臾,因为这些都不符合实情,并且其仅仅是依据周朝的礼制和春秋大义来评判,而这些已是历史。再者,冉有、季路根本谈不上要对季孙氏伐颛臾一事负责。最主要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仁”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帮助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改良主义,而且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和重建西周的社会秩序,显然不切合实际。我的观点:【答案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首先,孔子言论合情合理,所持观点非常正确。这种“均、和、安”以及“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与”的“仁政”思想,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是进步的。其次,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善用教育方法。他首先用大义凛然的气势镇住冉有和季路,然后引用名人名言和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批评他们,最后孔子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批评冉有和季路的行为违背了“仁政”的政治原则,同时敏锐地指出季孙氏伐颛臾的实质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孔子用正义之辞来教育弟子,弟子焉能不服?1写作特色驳论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在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中,冉有先是汇报事实,再是推卸责任,继而为季氏辩护;孔子则把冉有的言论当作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使冉有被批驳得节节败退,逐步暴露出他的真实想法。之后,孔子适时提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这种先驳斥对方论点再立己方论点的论证方法,强化了论辩力和说服力,使人心服口服,展现了孔子高超的论辩艺术。2写法指导驳论“三方法”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驳论常见的有三种方法:(1)驳论点(直接批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与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2)驳论据(间接批驳)。批驳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3)驳论证(间接批驳)。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批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3迁移应用某学校以“大学自主招生政策是否适宜”为主题开展辩论会。请你针对正文的陈述进行反驳。正方观点:大学宜采用自主招生政策。反方观点:大学不宜采用自主招生政策。正方:大学宜采用自主招生政策。因为它不再单一看高考成绩,而是综合平时成绩和特长等来考核,这对于探索人才的多元化评价是一个重要突破。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规则,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能够给有专长的学子留更大的发展空间。反方:【参考答案大学不宜采用自主招生政策。因为高考有力地维护了招生的公平性,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权势、财富、关系的影响,是社会公平最强的守护神,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之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可能破坏教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1课内素材内外兼修之孔子千百年之前,他满怀治世雄心,为行道救世而奔走呼号。他以简约的语言点画出治世之道。孔子有言:“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更有言:“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他反对谋动干戈,力主修德服人,他的远见卓识对当下营造内外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就是这样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孔子,他心怀天下的主题却是单纯的,以人性安顿人心,单纯得没有色彩,只有温度。【应用角度“仁爱”“社会和谐”“以德治国”等。2精彩应用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曰:“贤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一老者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里,他得以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撒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涵了无穷的力量。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您将天才大智融化成笔端的华彩。您用命途多舛凝练成沸腾的思想。您把练达至情挥舞成飘洒的旋律。我低头沉思,遨游在您清澈却不见底的思想海洋,总想摸透您深深的渊底。我闭目吟咏,沉湎于您唯美的华章,总想洞悉您那梦中的缱绻。我低头膜拜,从心底响亮地呼唤着您的名字:孔子!孔子是一杯清茶,苦涩中掩不住的茗香,溢出岁月的砂壶,沁满你的心脾。他“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宝,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他“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为学精髓,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创新睿智,似一把金钥匙帮我们开启探索真理格物致知宝藏的大门。孔子是一轮红日,凛冽中的暖流令人热血沸腾、豁达满怀。他“己所不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