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这个基本观点去看问题,办事情。这个问题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本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其它各框节以本框为前提和基础,并以本框为线索来展开的。 【指导思想】 以优化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导,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设疑问难,循序渐进,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 论证相关观点,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一个概念(联系),两个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一对关系(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联系普遍性的学习,培养从事物内部联系和事物外部联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物联系中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 2 / 10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情感上相信,在行动上愿用、会用。 【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等于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探究学习 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试试看 下面的动物们都有什么关系?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归纳: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投影 显示出来的各个动物之间有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联系。 探究 1:联系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说句心里话,优美的旋律在教室里响起。 (二)共同探究 3 / 10 思考 1:作为军人的 “ 我 ” 为什么还要想家?用歌词回答。(因为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因为常思念梦中的她) 思考 2:既然想家为什么还要出来当兵呢?用歌词回答。(因为他更加懂得有国才有家,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而没有了祖国也就没有家。) (三)归纳总结 没有了祖国便没有家。因 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作为军人的“ 我 ” 正是有了对妈妈、对她,对家、对国的爱才来当兵的,反过来,也正是有了她们的支持 “ 我 ” 才能够出来当兵。可见, “ 我 ” 妈妈她,家国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叫联系。它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各要素存在着的这种关系。 探究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一)创设情境 1.播放 Flash桑基鱼塘,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 “ 孟母三迁 ” 和牛顿的名言 “ 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体现的 哲学道理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点? 3 XX 年 7 月伦敦发生恐怖爆炸案,消息传开,全球股市全面下跌,英镑应声跌落。投资者纷纷购买欧元而抛售美元和英镑,欧元兑美元和英镑汇价急速上升。上述材料说明了什4 / 10 么哲学道理? (二)共同探究 1.在事物链内部, “ 桑蚕气鱼 ” 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在事物链外部,它们与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和土壤等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两者的相同点是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周围的其他事物(人),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两者的不同之处是 , “ 孟母三迁 ” 强调的是横向联系,而牛顿名言强调的是纵向联系。 3.伦敦的恐怖爆炸案导致资本市场指数下跌,全球股市全面下滑,汇价波动。这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归纳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使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联系的普遍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即: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思考:联系具有普遍性,是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学生讨论发言,归纳总结)哲学上讲的联系是事物之间 几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5 / 10 系具有普遍性,但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联系依赖于特定的条件,事物的具体联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离开了条件,事物就不会发生联系。即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主观臆造、强拉硬拉的 “ 联系 ” ,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是一种以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做法,其哲学归属是唯心主义。因此,不能说 “ 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 。 牛顿说 “ 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可见,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与前人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在一起。同样学习也是如此,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将来的成功都是以现在所学的知识为基础,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同学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为以后打下扎实的基础。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而这些周围的事物又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纵横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那么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强加给事物的呢?人想有怎样的联系就会有吗? 探究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投影显示:一枚铆钉与一个国家的命运 6 / 10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给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用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并不知道继续追赶敌人。不久,马的脚伤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踩死。顿时,群龙无首,军队大乱。敌军乘机反扑,一举灭掉这个国家。 这个故事说明了是什么? 它告诉我们,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是客观 的,人们若不认识或忽视事物的联系,就会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 讨论:有人把 “8” 视为 “ 吉利 ” 的数字,而把 “4” 视为“ 不祥 ” 的数字。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一种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真实联系的做法,利用8和 4的谐音与 “ 发 ” 和 “ 死 ” 联系起来,主观确定 8是 “ 吉祥 ”4 是 “ 恶兆 ” 。发财与 “8” 这个数字之间本来没有必然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了这种联系,所以,尽管人们到处使用这个数字,也不能保证人们一定发财。 生活一角:一对新人结婚,租了两辆轿车做花车,一辆是 “ 奔驰 ” ,另一辆是 “ 桑塔那 ” 。 有人说: “ 奔驰 加上 桑塔那 岂不成了 奔桑 (奔丧),不吉利!还是把 桑塔那 换成 富康 吧 ” 。 7 / 10 那么,是不是说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探究 4: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投影显示:十几年前,异地人们之间靠通信联络,如今随着电话、手机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难怪有人惊叹:地球村的时代到来了! 信访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是人民群众反映民意的主要渠道。但近年来,电台直通车、电视对话、网上交流正逐渐成为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的新途径,各地的电子政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也于XX 年元旦零时正式开通。 这两个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热点:(投影显示图片)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 x 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 x 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 x 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天青藏铁路的通车,是否说明联系是可以创造的呢?(联系是不可以创造的,因为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 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状态,建立新8 / 10 的具体联系并不矛盾。第一,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第二,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会失败。例如,人们发射地球通信卫星,不仅与地球之间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而且成为人们之间一种新的具体联系的中介。但是,它的发射成功,就必须严格按照宏观事物固有的力的联系进行计算, 如果忽视了事物的固有联系,出现不允许的误差,卫星不可能成功发射,这种新的具体联系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每课赠言: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恩格斯 【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找联系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活动 过程:指定两组同学 ,一组同学随口说出一个词 ,另一组9 / 10 同学尽力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它们的联系,并可以把这些词语编成短句或小故事。 活动设想: 1.有些词语很容易说出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可以编成短句或故事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有些词语之间的联系是不客观的,是主观臆造的,(人们既不能否认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老师可以让学生判断以下两个命题并说明理由: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板书设计】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3.事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理论试题及和答案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资格考试(道路工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
- 阿里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广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Python大模型基础与智能应用(微课版)课件第8章 BERT与机器学习模型融合微调案例
- 2025销售合同格式参考文本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高庄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无答案)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房产抵押合同范本标准模板
-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 印花税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房地产开发商独家代理销售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LNG加气站市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第十单元 第58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
- 排污许可审核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临床医学特招考试题及答案2025版
- 2025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轮(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